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1 / 2)

第123章

永平王府的西侧院。

偌大的一个永平王府,处处都是一派雕栏玉彻的奢华景致,别的世家大族兴许还会顾忌到底蕴,怕被人嘲笑是暴发户行径。可永平王府却全然不惧这些,归根结底,这也是因为当初杨老太君的不羁做派,认为甭管他们如何伪装,该嘲笑的人依旧会嘲笑他们的。

但王府中,也有几个比较偏僻的小院落,西侧院便是如此。

正院里住的是王爷王妃夫妻二人,虽不是最大的院落,却是顶顶气派的。东院住的是世子夫妻二人,代表的是继承人的身份。与之相隔不远的,则是大房的另两位嫡子住处,比不得东院,却也不差了。

二房诸人则是住在王府的北面,那头离以前杨老太君的院子极近,端的是幽静清雅,又毗邻园子,风景无限好。非要说的话,就是离正门略有些远,但二老爷是个喜静的读书人,底下的儿女中,除了个混世魔王刘侾外,也都是爱清静,倒也住得很舒坦。

至于三房,他们如今住的便是那西侧院,倒也谈不上有多小,住肯定还是够住的,但因为西面临街,闹腾不说,那些个依附永平王府过日子的族亲们几乎都住在西边,甚至连家生子的院子都离他们很近。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出门方便吧,毕竟西侧门离他们极近,且甭管是下人走动还是柴米油盐的,都是往这边走的。

已是暮食时分了,刘三太太却没什么心情用饭,只沉着脸坐在那里想心事。

一旁伺候的丫鬟自是不敢吭声,陪着她用饭的两位嫡女也是低垂着头小心翼翼的用饭。

……

刘三太太娘家姓丁,勉强也能算是官宦人家。只是她娘家爹原先是永平王府的门人,也曾当过一阵子刘二老爷的先生,当然本人还是很才华的,并取得了举人的功名,却一直不曾谋到官职。后来还是因为教导刘二老爷有功,托了老王爷的福,这才放了外任,却仅仅只是个七品芝麻官。

再后来,阴差阳错的便促成了这门亲事。丁氏之父嫁女时,不过才七品,能将嫡女嫁到永平王府,即便是个庶子,那也是丁家高攀了。

许是嫁对了女儿,丁氏之父后来步步高升,尽管一直没能谋到京官,可如今却已经升到了五品,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但问题是,区区五品外放的官员,在寻常老百姓看来是高不可攀的人家,但对于永平王府来说,又算个什么呢?

丁家非但帮衬不到丁氏,还需要她不停的伏低做小,来保证丁氏之父的官途顺畅。甚至还不止丁父,还有丁氏的兄弟们……

不多会儿,刘三太太大概是想明白了,摆手打发丫鬟离开,这才拿眼看向自己的两个女儿。

确切的说是看向自己的大女儿。

“你说今个儿来府中做客的孟家姑娘们并不曾太在意你?”刘三太太丁氏缓缓的说道。

丁氏长女忙不迭的放下碗筷,挺直腰杆端坐好,这才开口答道:“是同我说话了,却不是很亲近……”迟疑了一瞬,她补充道,“倒是同魏家姑娘玩得更好一些。”

刘三太太眉头紧锁,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二太太究竟要做什么。在她看来,于情于理自家姑娘都要强过别家的,一个是自个儿看着长大的,另一个却是不知道哪来的乡下人家,就算魏家有个农门贵子,可眼下又看不出来什么的。

见母亲又不吭声了,丁氏长女也不敢继续吃饭,只仍旧正襟危坐着。倒是丁氏次女胆子略大一些,见状,便开口劝着。

“许是娘误会了。二伯娘请了娘家侄女来家里玩儿,要么就是单纯的小聚,要么就是给侾哥哥说亲。表兄妹结亲,多寻常呢。”

听到这话,丁氏的眉眼略舒展了一些,不由的点了点头:“或许真是我想岔了,哪儿放着自家侄女不管,却去插手外人亲事的道理?嗯,如果是为了侾哥儿的亲事,倒是合情合理。”

孟家的门第是不如永平王府,但既然刘二太太孟氏当年能够嫁给刘二老爷,那么她娘家侄女嫁给她所出的儿子也是很正常的。况且,刘侾同样不是嫡长子,还是亲上加亲,甭管怎么算都是妥帖的。

这一篇总算是翻过去了。

其实,打从一开始,丁氏气得就是两个嫂子将外人看得比自家人还重。但如果是刘侾的话,那一切就不同了。

咋滴?侄女还能比亲儿子重要?

“若是过阵子,还有像这般的小宴,你俩也不用总是等我开口,倒是赶紧过去呢。这是在咱们自个儿府上,来了娇客,过去招呼一声有何不可?要记住,你俩可是府上的嫡女!”

丁氏的两个女儿面面相觑,到底还是点头应下了。

只是等跟母亲道别后,俩姐妹回了自个儿的住处,苦笑连连。

“娘总是说咱俩是嫡女,可府上一直对外说只有韵姐姐一个嫡出小姐。咱们总不能同两位伯娘作对吧?”

“如今韵姐姐也嫁出去了,许是无妨了?”

“可这话不能由咱们来说吧?”

“唉……”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饶是富贵如永平王府,也不是人人都过得好的。自然,衣食住行方面是好的,王妃本就不是什么小气之人,况且她也极好脸面,做不出苛待庶出三房的事儿。

但饶是如此,想要人人满意却也是痴心妄想的。

在三太太丁氏看来,她所出的儿女自是比大房二房的庶出子女金贵的,毕竟她生的两女一子从律法角度来说,是正经的原配嫡出。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王妃和二太太倒还好,但两房的庶出子女却不是这般看的。

大房二房的庶子庶女们,坚定的认为自个儿比庶出三房的堂兄弟姐妹高贵多了。尤其是大房的庶子庶女,毕竟对他们而言,亲爹是堂堂郡王爷,怎么还比不过庶出三房的哥儿姐儿?

说句大不敬的话,那皇家还有庶出子女呢!照这个说法,王爷家的嫡子嫡女们,还能高贵过妃嫔所出的皇子公主?

反正这事儿吧,就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之间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也不是说服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益二字。

没曾想,三太太丁氏刚被小女儿说服了,认为二太太这是在为了刘侾的亲事忙活,结果转眼间,刘侾的亲事定下来了。

却不是孟家的姑娘,而是三公主。

皇后只得了两个儿子,便是太子和三皇子,在宫中地位最高的也就是他俩。

值得一提的是,前头两位公主,即大公主和二公主皆在前两年和亲远嫁了,底下的几位,哪怕是年岁还小的,也是默认长大后要和亲的。

至于这位三公主却是个特例。

她生母早逝,又因生母跟皇后是表姐妹,俩人感情不错,因此皇后便抱养了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三公主。至于这对母女到底有几分真情,谁也说不好,毕竟明面上皇后最疼的是三皇子。

确切的说,皇后对太子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对三皇子却是溺爱至极。至于养女三公主,则介于两个儿子之间。

总得来说,也算是不错了,尤其在众人都认为三公主也会远嫁和亲时,皇后却为她择了婿,从这一点来看,应该也是付出了真心的。

比起没想到三公主会嫁在南陵郡,众人更惊讶的话,皇后竟是择了永平王府的混世魔王当女婿。

消息传来时,莫说永平王府上下惊呆了,连刘侾本人都懵了。

他如今虽是在御学上课的,可他又不是皇室中人,当然是不能在宫中留宿的。因此,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辛苦得不得了。

刘侾本想着,回到家以后起码能好生休息一番了,结果就被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给砸懵了。

真·震撼我全家!

其实永平王府这边也是白日里才得到了消息,皇后当然不会直接下懿旨赐婚,她是唤了王妃入宫,然后委婉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让王妃帮忙从中说合。当然,皇后也明确的表示了,假如永平王府不愿意的话,她肯定不会强迫。

“儿女亲事嘛,讲究的本来就是一个你情我愿,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本宫还是明白的。”

是啊,皇后特明白这个道理,再说她是嫁女儿的一方,这得有多坑女儿才会硬摁着人点头?不过,站在永平王府这一方,这事儿却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反正王妃是很乐意的,恨不得皇后看中的是她儿子。同时,出于对妯娌的了解,她几乎是在皇后跟前打了包票了,一定会努力促成这桩好事儿。

等她回来后,就将这事儿告诉了二太太,以及杨冬燕。

因为事情尚未定下来,又事关公主名声,王妃断然不敢大肆宣传。倒是二太太,听了这个消息后,只恨不得撒花放炮来表示自己的喜悦。

真没想到啊,皇后居然是个傻的……

这是二太太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毕竟哪怕是带着亲娘的滤镜,她也没办法从刘侾这个混账玩意儿身上看到任何跟真善美有关的美好特质。

然后就恨不得今个儿就定下来,明个儿就把侾哥儿嫁出去!

没错,就是嫁出去!

“这些年来,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把侾哥儿生成女儿身,每次他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恨不得立马把他嫁出去。没想到啊,老天爷垂青,这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b

r />

二太太喜极而涕,毕竟刘侾若真的当了驸马爷,那是得住在公主府里的。

真好,太好了,混账儿子终于嫁出去了!

杨冬燕:……→_→

完了,又一个倒霉儿媳妇疯球了。

她倒是没说啥,毕竟她也没真对刘侾的婚事犯愁过。不过,对于三公主,她是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还是王妃为她解了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