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七零被迫养娃记> 28、第二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第二十八章(1 / 2)

许沁心里给她点了个赞, 现在她和冯翠花的关系,就是需要当众吵一架来证明。。

“冯主任,这话从何说起啊,我可没有为了私利耽误工作, 也没有以权谋私, 让记分员在工分上造假, 这没有证据的事儿,你红口白牙说出来了, 这不是污蔑人吗, 许支书,我也有个建议, 冯翠花抹黑自己的同志, 是不是要让她写检查,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

看着眼前的两位女同志, 林勇觉得十分头痛,在冯翠花和许沁之间, 他当然是支持自己的弟妹, 许沁现在变得特别靠谱了, 有一个村干部的样子了, 冯翠花却还是像个泼妇一样。

但他才上任当支书,民兵连长刚才已经很针对二队了,他要是完全偏袒许沁, 马大山估计会有意见,二队的社员也有意见。

林勇沉默了半天,“冯主任,你的工作态度是很积极的,但我觉的, 你需要改变一下工作方法,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别人。”

又对许沁说道,“冯主任说的也没错,你工作积极性的确需要提高,不过谈工作就要谈工作,别扯上什么私利,凭自己的劳动挣到钱很光荣,咱们队里上交蔬菜挣了钱,分下去不也都很高兴吗?”

林勇的话里其实还是偏袒了许沁,冯翠花很不高兴,挎着一张脸。

许沁见大家都不说话了,便提出来让孩子上学的事儿,上次回河东村,她已经跟许支书,也就是原身的父亲商量好了,只要西山村同意承担一部分教师的费用,就可以去上学了。

这件事倒是谁都没有意见,毕竟比起承担的这点费用,孩子们上学还是很重要的。

不说别的,就在座的几位,家家都是有小学生的。

林勇第二天就亲自去了一趟河东村,和许支书商量了一下细节,回来后就用大喇叭通知了全村,适龄的儿童都可以去上学了。

许沁早早就给林大国和林二强做好了书包,是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了耐磨的帆布,这种布不要票,做的是是背包式,有好几个兜子,可以分别放不同的东西。

林大国很高兴,他早就想去上学了,林二强没那么想去上学,但因为有了一个新书包,他也高兴。

林三刚眼馋的问道,“妈妈,什么时候给我也做一个书包啊?”

许沁笑道,“等你上学了,给你做一个更漂亮的!”

次日早上,许沁还是六点左右起床了,但她没有去东屋踩缝纫机,而是去了厨房做好饭。

吃过饭,大国和二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背上了书包,许沁送两个孩子到村口,已经有不少孩子等在那里了,一个年轻妇女跟她打招呼,“二奶奶,你家二强也去上学啊?”

许沁现在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称呼,笑着说道,“是呀,他哥俩正好做个伴,今天你去送孩子?”

年轻妇女点了点头,说道,“是嘞。”

她在村委会上提议,每天由村里出一个人接送孩子上下学,一开始冯翠花还提出反对,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上学的孩子,都是七八岁了,河东村又不远,能出啥事儿?

许沁对此早有准备,把最近一二十年村里意外去世的小孩儿都说出来了,有的是上学路上偷偷去玩儿发生的意外,有的是放学路上偷偷去玩儿法上的意外。

这都是她跟林奶奶打听的。

最终林勇同意了她这个建议,村里人多着呢,每天派一个人不是问题。

许沁本来以为,大国和二强去上学了,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了,她就能轻松一下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前三刚总跟在两个哥哥后面玩儿,现在没人跟他玩儿了,以前四丽总有大国照看着,现在大国不在家,她和大亮一起玩的时候,两个两岁多的小朋友互不相让。

林巧巧过来玩得时候还好,林巧巧要是不来,两个小朋友有时候玩得挺好,但往往再过一会儿,两个小朋友就打起来了,不是四丽哭,就是大亮哭。

许沁和许晓梅忙着做衣服的时候,还总要帮着这两小孩劝架,许沁还要惦记着三刚,这孩子在家里没有玩伴儿,经常串门去别人家玩,许沁要是不让他去,他就蹦着高哭。

大国和二强去上学了,中午也不回来,也就意味着没人帮着做家务和中午饭了,临到中午了,许沁和许晓梅总要有一个人去做午饭。

这样一来,做衣服的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

当初在镇上收布料的时候,许沁跟所有顾客承诺的工期都是半个月,但要是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有点悬了。

这天上午许沁把大国和二强送走,又嘱咐了几句三刚,领着四丽刚回到家,堂妹许晓梅就来了,除了大亮,她婆婆也跟着来了。

许晓梅的婆婆李桂香,大字不识几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运气好,嫁的男人好,许晓梅的公公不但在镇上有正式的工作,还特别疼媳妇,李桂香日子过得滋润,五十岁的人了一点不显老,她看起来比同龄的林奶奶至少要年轻七八岁。

李桂香穿的也十分讲究,碎花衬衫是掐了腰的,笔直的裤腿上一点褶子没有,脚上是浅口的皮鞋。

她长得不漂亮,但给人一种慈眉善目的感觉,特别会说话,一进门就夸。

“你是晓梅的姐姐小沁啊,你这么漂亮咋长的,好几个孩子的妈了还跟个大姑娘似的,咱们上一回见面,还是我们建平和晓梅结婚那会儿,现在和那会儿一点都没变!”

许沁笑着说道,“快进来坐吧,阿姨,你别夸我了,再夸我就美得上天了!”

李桂香哈哈大笑,又开始夸孩子,最后说道,“难怪大亮哪天来不了都不高兴呢,这四丽长得可真好看,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四丽听到别人表扬她很高兴,上前打招呼,“姨姥姥好!”

李桂香又是笑得哈哈的,从随身带来的布兜里抓了几颗水果糖递给她。

许沁问道,“阿姨,我听晓梅说,你想做一条裙子是吧?”

许晓梅带婆婆来,倒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做衣服,看着堂姐这两天总担心这批活儿不能按时完成,她回家就跟婆婆说了。

李桂香虽说在农村住,平时也是不下地的,她一个人在家也有点无聊,立马就说她可以过来帮忙。

裁缝活儿她不行,但看看孩子做做饭,总是没问题的。

待婆媳俩说明了来意,许沁又惊又喜,“阿姨,这样不会太麻烦你了吧?”

李桂香摆摆手,说道,“麻烦啥,一点也不麻烦,晓梅给你说了吗,我也稀罕这裁缝活嘞,就是手太笨,年纪也大了,就不跟着瞎掺合了,但在旁边看着,也高兴呢!”

许沁接过许晓梅拿来的料子看了一下,布料是质量不错的纯棉布,比较难的是,颜色不是花花绿绿的,而是非常漂亮的砖红色。

“阿姨,你这布料买的好,颜色可真雅致,这种砖红色是很抬肤色的,穿上精神,做出来的衣服也会格外洋气!”

李桂香愣了一下,说道,“真的?”

这布料不是她相中的,前几天她和丈夫去县城喝喜酒,顺便去百货商场逛了逛,她想买一块好看的花布做裙子,丈夫却一眼相中了这个颜色,售货员也跟着说好,稀里糊涂就买回来了,她越看越后悔。

这砖红也是红,她那么大年龄了穿红的太扎眼了,再说夏天穿这个色,不觉得发烧吗?

许沁点点头,“那当然了,阿姨,你选个款式吧,不过不要急,我现在手里活儿多,可能会做的慢一点。’

李桂香打扮的像是镇上人,但一举一动还是农村人,她猛拍一下大腿,“不着急,你们先忙你们的!”说着领着两个孩子去院子里玩儿了,

各种上衣和裤子已经做完了,现在许沁和许晓梅做的都是裙子。

这些做裙子的顾客,将是她以后的主要目标顾客,因此她做的格外仔细,做之前不但画了细致的草图,还用粗坯布简单打了个版。

第一条裙子俩人做了大半天,但从第二条裙子速度就快了,再加上有李桂香帮忙看孩子,还帮着做饭,紧赶慢赶,堪堪在半月之期的最后一天,做完了所有的衣服。

许沁忙了这半个月,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个懒觉了,可惜她的生物钟已经自动形成了,头天晚上八点多钟上床,第二天早上最迟六点钟也就自然醒了。

但她觉得,休息日就是休息日,醒了也不肯起来,几个孩子也都醒了,看到妈妈不肯起床,小孩子们也不着急,一个个嘻嘻哈哈的在床上玩儿。

二强和三刚最喜欢翻滚着玩儿了,不是侧着身翻滚,而是头朝下脚朝上正面翻,两个小孩还杠上了,你翻一个我翻一个的,把四丽逗得咯咯笑。

林大国也跟着围观了一阵儿,没觉得有多好玩儿,他默默的起床穿好了衣服,默默的去院子里洗脸,然后走到了厨房。

这孩子不太爱说话,但这些天妈妈特别忙,他是看在了眼里的,昨天妈妈和晓梅小姨把所有的活儿都干完了,肯定是累到了,所以妈妈才不肯起床。

林大国决定,一个人给全家人做早饭。

虽然他之前很认真的看过妈妈做各种好吃的,比如各种面包油饼鸡蛋饼,当时看的时候明明记下了怎么做,但现在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动手,他敢下手的,也就唯有鸡蛋疙瘩汤了。

林大国先去角落的鸡窝去拿鸡蛋,没想到掏来掏去,啥也没掏到。

他不死心的把脑袋凑上去,整个脸都快伸到鸡窝里面了,他的眼睛很快适应了鸡窝里的光线,但里面的确啥也没有。

家里一共就三只鸡,妈妈嫌弃臭,总是不喂它们,大国想起来就喂,想不起来鸡就得饿着,不能天天下蛋也不奇怪,之前就经常不下蛋。

没有鸡蛋的疙瘩汤,林大国不久之前就吃过,当时吃得时候也觉得挺好吃的,但现在总觉得,疙瘩汤里不放鸡蛋的话,肯定不好吃,他不觉得不好吃,弟弟妹妹和妈妈肯定也觉得不好吃。

林大国的脸上蹭了一小块灰,站在鸡窝外面特别发愁。

从昨晚到现在已经睡足了十个小时,许沁觉得身体已经休息的足够好了,躺在床上反而特别不舒服,她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起来了。

趁着洗脸的功夫她偷偷拿水盆当镜子,天天早睡早起,她俏生生的脸蛋似乎更加水灵了。

许沁洗了脸擦了百雀羚梳好头再次从屋里走出来,才发现了院子里傻站着的大国。

“大国,你喂鸡呢?”

在她的印象里,林大国似乎挺喜欢小动物的,那次去河东村原身的娘家,这孩子看到那小兔子稀罕的要命,家里这几只鸡平时也是大国喂的。

林大国垮着一张小脸,有点委屈的说道,“妈妈,鸡没下蛋!”

许沁笑着说道,“没下就没下呗,喏,给你五毛钱,你去你大伯家买十个鸡蛋!”

往常这种跑腿的活儿都是二强干的,大过其实也想,但不好跟弟弟争。

林大国高兴的说道,“好啊!”

许沁又笑道,“看这一脸灰!洗把脸再去,别忘了跟你大伯娘说,要这两天新鲜的鸡蛋啊!”

刘改芝习惯攒到鸡蛋攒到一百个才去卖,六只鸡怎么也要大半个月才能攒够,虽然鸡蛋能放的时间很长,坏是不会坏,但吃起来当然还是新鲜的鸡蛋更好。

林大国握着五毛钱去了,林大壮已经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了,看到大国来很高兴,别看他这个堂弟不爱说话,但球踢得很好,比二贵和三虎这两个傻弟弟强。

林大壮一用力把球踢出老远,两个傻弟弟去追球了,他笑着喊道,“大国,过来一起玩儿!”

林大国举起手里的五毛钱,说道,“大壮哥,我妈妈让我来买鸡蛋!”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正在厨房洗蒸笼布的刘改芝还是听见了,连忙走出来说道,“大国,买鸡蛋啊,还是买十个?”

林大国点点头,说道,“对,要新鲜的!”

刘改芝匆忙在围裙上擦了又把手,小跑着去了自家的鸡窝,没一会儿手里抓着六个鸡蛋回来了,小心的放到了大国拿来的小筐里,说道,“今儿的全在这儿了,我再去坛子里拿四个,上头也都是新鲜的呢,都是两天的!”

补齐了四个鸡蛋,接过大国手里的五毛钱,刘改芝心情挺好,她这败家的妯娌最近鸡蛋也吃得太多了,不过要是老是这样,她家的鸡蛋都不用去镇上卖了。

去镇上卖鸡蛋一个也是卖五分钱,耽误工夫不说,还要时刻小心街上的巡逻队,被他们抓住了,不但鸡蛋要全部没收,还要给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呢。

作为西山村支书的媳妇,同时也是预备党员,她可不能有这样一顶帽子。

刘改芝刚蒸好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饼子,她蒸的玉米饼子不但松软,而且里面放了黄豆面,刚出锅也是挺好吃的,见大国望了一眼,连忙说道,“大国,你还没吃饭吧,来,我给你拿个饼子吃!”

要是以前,林大国肯定会高高兴兴的接过来了,但最近他吃得太好了,就不想再吃玉米饼子了,慌忙说道,“不了,大娘我走了!”

大国没拿,刘改芝更高兴了,一个玉米饼子不值啥钱,但老百姓一年到头也不挣下几个钱,省下一个是一个,省多了就有了,她压箱子底儿的两百多块钱,可不都是这样省出来的。

刘改芝切好咸菜,往上面娴熟的撒了一些炒熟的白芝麻。

这白芝麻是自家种的,厢房里还有大半袋子,她很大方的撒了厚厚一层。

林大国走后,刘改芝不知道为啥又被勾起了馋虫,她把咸菜拌好,把热腾腾的饼子摆上桌,把稀饭也盛上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吃上了,但她总觉得还少了点啥。

犹豫了几分钟,她终于从坛子里摸出三个鸡蛋,狠狠心又加了两个,切了一把子小葱,做了满满一瓷碗炒鸡蛋,这香味儿飘到了院子里,引得几个孩子跑到厨房门口来看。

林三虎猛吸了吸鼻子,“妈,真的是咱家的香味儿啊,我还以为是二婶又做好吃的了!”

林巧巧也馋的咽口水,“妈,你做的炒鸡蛋好香啊,好长时间没吃了!”

刘改芝最近看到自家闺女心里就一阵愧疚,缺啥想啥,她什么都不缺就缺个好相貌,以前她总是很遗憾,觉得巧巧虽好,可惜就是长得丑了点。

她不光是这样想的,甚至当着巧巧和胡秋芳的面也说过,说巧巧要是长得能有胡秋芳一半好看就好了,而且她其实对胡秋芳一直很热情,也许正是她的这种做法,让胡秋芳产生了一种错觉。

竟然想害死巧巧取而代之。

刘改芝想到这点就恨得不得掐死她,要不是看到胡老二已经把她打得浑身是伤了,事情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巧巧爱吃炒鸡蛋是吧,妈妈明天还做!”

刘改芝现在想明白了,对待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必须有区别,必须有分寸,别人的孩子再好,也不能跟自己的孩子比,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呢,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不是犯糊涂吗?

一个脑袋糊涂的人,别人不欺负才怪呢。

何况,那胡秋芳有什么好的,也不过就是长得漂亮点罢了,心肠比蛇蝎还毒。

林大壮不敢相信的问,“妈,以后咱家天天吃炒鸡蛋?”

刘改芝拍了一下大儿子的头,“都这么大了还天天想着吃,作业做完了吗?”

林大壮撇撇嘴,他早就发现了,爸爸妈妈都最喜欢妹妹,其次是二力和三虎,最后才是他。

早上吃过饭,许沁泡了一壶花茶,是她上山采了花蕾晒干的,还加了一点托林爷爷买的蜂蜜,有一股子甜香,放凉了也很好喝。

几个孩子都抢着喝,你一杯我一杯,很快就把一壶凉茶给喝光了。

三刚还没喝够,主动请缨,“妈妈,没热水了,我去烧一锅热水吧!”

许沁笑了笑,“好,烧完让你大哥舀到盆里冷着!”

林大国赶紧说道,“妈,我知道了。”

今天是约好的上门来取衣服的日子,过了九点钟,陆陆续续有顾客上门了,都对做好的衣服很满意,而且有人看上样衣了。

以前很少有人敢穿花穿红,这两年穿的人很多了,最时兴的就是各种鲜艳的颜色。

黑灰都是岁数大的人穿的,偏偏许沁今天穿了一件灰色的短袖衬衫,不但显得皮肤白,看起来还十分别致漂亮。

“这些都是样衣,暂时不卖!”

一波人走了,一拨人又来了,这天一共来了六七波人,拿走了十九件衣服,许沁收到了五十一块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