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1 / 1)

倒是马匹避闪不及,有人滚落马背,巨大的冲力叫他们瞬间断腿骨折。放箭结束后,两旁的士兵举着武器徒步冲来。两边厮杀成一片,苏赫巴鲁只穿着打猎的布衣,并没有穿盔甲,身上也带了伤,鲜血染红了他的眼睛。“蒋正!你无耻小人!”苏赫巴鲁剑指城墙,“来日,我必叫你死无葬身之地!”说完便对亲信们喊道:“撤!”蒋正大喊:“追上他们!一个人头赏一两金!”“谁砍下苏赫巴鲁的头,我便封谁做将军!”第60章 060蒋家是常熟当地的大家族, 几乎世代都待在这儿,元军入驻, 他们是跪的最快的那一拨, 也捞到了同知这个职位, 一代代的传下去, 比起朝廷派来的知州, 他们才是常熟的土皇帝, 或许没人知道知州叫苏赫巴鲁,但是一定知道这一任的同知叫蒋正。数百年的家族, 庞大的像一个怪物, 姻亲遍布整个常熟, 稍微有脸面的人家,大多数家里都有姓蒋的女眷, 生下孩子以后继续跟蒋家联姻, 下一代的身上就会有一半流着蒋家的血。这样的蒋正作为继任的同知,他的计划一旦得到家族的支持, 号召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都想赌一把, 赌赢了,蒋家就不用困守常熟,赌输了, 大不了再次接受朝廷的劝降,如今朝廷想做仁爱之师,在他们没有真正举起反旗,称王或者称帝之前, 朝廷并不会跟他们完全撕破脸。整个家族倾巢而出,常熟的小吏和底层官员们,大多数都跟蒋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蒋正说服了家族以后,他们自然依旧成了蒋正这边的人。蒋正现在坐在院子里,他看着一名小将把苏赫巴鲁的人头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蒋正捂着嘴,忍住想吐的欲望。他不是没杀过人,虽然不是亲手杀的,但是还是头一次看到血淋淋的场面。要么是勒死,要么是打板子打死,就没有斩首了。“把他的头扔出去。”蒋正眉头紧皱,连手边的茶都喝不下了。安老四从外头赶过来,几乎是一路小跑来到蒋正面前,桌子收拾干净以后,蒋正终于压下了恶心感,冲安老四笑道:“安兄,果然如我们所料,这苏赫巴鲁也不是什么厉害角色。”蒋正自得地说:“枉我做了这么多布置。”安老四自然又要拍一顿马屁。蒋正并不是聪明人,他毕竟年轻,经验有限,有年轻人身上可能有的所有毛病。自视甚高,粗心大意,爱听奉承。但他有一个能让他犯错误的家族。大家族中总有智者。蒋正脸色一变,对手下的人说:“把他绑起来。”安老四瞪大眼睛,他知道自己现在跑不掉,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他被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蒋正坐在他对面。“安兄是不是一直觉得我很蠢?”蒋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安老四则是笑:“蒋同知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蒋正怒极,他拍案而起,摔碎了手边的茶杯。“别说这些狗娘养的话!”蒋正暴躁的在原地踱步,“我知道你们怎么看我的!”蒋正一把拽住安老四的衣领:“是谁派你来的?!”安老四一脸恐惧地说:“同知,我是个商人,自然是为了钱。”蒋正冷笑一声:“差点就被你骗过去了,要不是我……”他没把话说全。安老四低着头,他知道他现在想逃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只能祈盼着林渊他们能尽快打进常熟,在此之前,只要他咬死不说出指使自己的人,蒋正就不会杀了他。这不仅仅是在保护林渊的计划,也是在保护他自己。“你会开口的。”蒋正重新坐回去,他看上去平静了很多。他问道:“本官已经能猜到你是谁派来的。”“是……”蒋正刚要说出他猜测的人,安老四忽然高声说,“既然同知已经猜出来了,那我也就不瞒您了,我这次过来,就是奉治中之命,来劝同知共襄盛举!”蒋正眉头一皱,显然这跟他猜测的完全不同:“方国珍?”“他不是在徽州吗?”蒋正明显不信。安老四毕竟曾经是方国珍的人,对徽州的事了解的很清楚,虽然他不是方国珍的心腹,可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却能不假思索的说出来。蒋正发现安老四说的找不到一丝破绽,半信半疑。就在安老四满脑门汗,不知道再胡扯些什么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巨响,安老四甚至有种地都在颤动的感觉。蒋正也吓了一跳,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他高喊道:“外面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蒋正宅子里的人乱作一团,等了接近有一刻钟的时间才有人来报。“大人!外头有人攻城!他们有投石机!”投石机!这玩意所有人都听过,也知道有人用过,但这是非常巨大的工具,根本不能长途跋涉的携带,没有那么大的木板车放得下,除非就地取材,那就需要双方对峙很长一段时间。难道这些人早就已经在城外了?不可能啊!他两天前才派人追击过苏赫巴鲁,如果附近真的有人扎寨,那么多人和兵力,他们不可能毫无察觉。蒋正看着安老四,咬牙切齿地说:“是谁?”到了这个地步,安老四可以不用瞒了:“高邮。”蒋正举起拳头,似乎想挥到安老四脸上,安老四笑着说:“同知,劝您动手前再仔细想想,如今兵临城下,我在您手上,或许城破的时候您还能保全性命,您要是杀了我,或者让我受了伤,那您到时候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蒋正:“你以为我会信你?”外头又开始有巨石投入,蒋正扶住桌子,安老四连着椅子一起倒在了地上,他看起来还挺得意:“您要是再发现的早些,说不定今日的形势就逆转了。”蒋正:“高邮那装神弄鬼的家伙不是说仁慈的很吗?用投石机?我常熟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大人。”安老四高声说,“您对我说这话没用!”“南菩萨治下的百姓才是他的百姓,等他拿下了常熟,自然会爱民如子。”蒋正大笑:“爱民如子?”安老四:“您不信?我最开始也不信。”“同知大人,咱们且看着。”----罗贯中此时正在搭好的帐篷里,陈设简陋,能有一张桌子就算不错的了。投石机是一共带来了三台,木匠们按照林渊的要求想尽办法在拆卸后让组装变得容易,如今一台投石机只需要十个大汉组装,耗时也只要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虽然看上去还是挺需要时间,但是比起原本的时间节省了一大半。有时候效率也很重要。罗贯中虽然看了不少兵书,自认也对投石机了解颇多,却也是头一次看到真正的投石机,仿佛三个顶天立地的庞然大物,他摊开常熟的舆图,与朱元璋他们商议。这一次林渊并没有跟着一起来。这倒是让罗贯中在松一口气的时候又有些失望。虽然这样不会太紧张,可又遗憾于林渊无法亲眼看到取胜的场景。“光是这些石头,都得叫他吓个半死。”刀哥一拍大腿,十分自得的说,“我都没见过这阵势,比那炸药还要厉害些。”巨石花费了不少人力,只能就地取材,他们昨天夜里安营扎寨,连夜寻找巨石,还要想办法运回来,花了许多时间。但取得的效果也是惊人的。现在常熟乱成一锅粥,城墙也摇摇欲坠,除了巨石以外,还有不少散石,投掷出去也能造成一定范围内的骚乱。罗贯中与他们商量以后,朱元璋、陈柏安和李从戎各带一队人马出去。如今高邮的兵们已经改头换面,商人的到来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也带来了更多的钱和军用装备----他们总有自己的路子和手段。这些林家军戴着头盔。而最令人咋舌的是,林渊终于培养出了一队骑兵。养一支骑兵的钱都足够养三支步兵了。马匹的消耗非常大。但骑兵的作战能力也对得起这些开销。蒙古人就是靠骑兵打下的江山,甚至远征欧洲,成为了著名的上帝之鞭。标准的知道怎么打天下,不知道怎么坐天下。就如同李自成,不过李自成更倒霉,就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民间还有非常迷信的流言。说那时候有一句老话,叫“顿顿吃肉,天天过年。”百姓们一年只吃得上一顿肉。算命的告诉李自成,他能当四十二年的皇帝。结果李自成当了皇帝之后天天吃肉,所以四十二年就变成了四十二天。这个流言更像是笑话。但也可想而知李自成是有多惨。他结束了明朝的统治,也是一名优秀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却因为狂妄自大奢靡无度失去了原有的民心。成为了清政府入驻中原的踏脚石。相比之下,元朝好歹还坐了九十八年的江山。算是运气不错了。常熟乱成了一锅粥,百姓四散奔逃,却不知逃往何处,士兵们也没有见过这个阵势,他们茫然无措,只能拿着武器走上城墙。弓箭手刚刚举起弓,对方却早就架好了弩。无论是经验还是作战能力,或者是身体素质,林家军都比他们强的多。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吊打。安老四现在已经完全放下心来,他冲站在一边不敢出去的蒋正说:“同知,投降,南菩萨虽然心善,但你若是不降,一旦被俘,逃不过一死,你现在投降,还有我在你手上,一定能保住性命。”蒋正现在已经完全慌了。他颤抖着跑出去。他得去问伯父,去问家里人,他们现在该怎么办?是硬撑还是投降……或是找朝廷求援?蒋正握紧拳头,脑子里想的全是:我不能死,绝不能死。要么找朝廷求援,要么投降,要么想办法逃走。只有这三条路。而这三条路,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们必须找一条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路。----此时的林渊正在看宋石昭拿给他的账本,记账方式还是林渊教给宋石昭的,以前高邮和泰州留下的账本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整理起来非常麻烦,林渊实在没办法,只能自己花时间教宋石昭怎么记账,再让宋石昭教整理账本的账房。表格记账,不同的支出记在不同的本子上,查起来也方便。今年高邮的支出大头还是在百姓身上,最开始的时候,林渊是把高邮和泰州的存粮全部拿出来养百姓,还有涌入的流民,这一笔开销最大,然后就是军需储备和军饷,再然后才是官吏们的薪酬支出。宋石昭对林渊说:“东家,没钱了。”林渊:“泰州那边的盐还没卖?”宋石昭点头:“一直没卖。”林渊从椅子上站起来:“叫商人们来,可以卖了。”再不卖就得穷死了。卖盐用的是竞标方式,由大商人一口价把所有盐标下,他再定价自己卖。林渊懒得散卖,太麻烦了。商人们也很激动,他们终于能干一场大的了。也有人想尽办法去探听别人的标价,林渊是定了最低标价的,如果到时候没超过林渊定的价格,那竞标就作废,等下次,商人们联合起来压价这个操作就被杜绝了。小商人们想一起竞价,大商人们则各自为政。周福就准备好了竞标的钱,觉得除了自己以外,只剩下谢自常有那个能力和自己拼一拼,他花了不少钱想撬开谢自常从人的嘴,可惜肉包子打狗,对方钱是收了,透露出来的钱却虽然不少,但是那个价格显然不可能是谢自常定的,明显是瞎说的,就是为了糊弄他。“老爷!”仆从站在门口,“马车备好了。”周福打开房门:“还沾着干嘛,快走啊!”盐被一筐筐的摆在地上,这些盐都被磨得很细,是非常优质的细盐,盐民们把盐搬过来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他们明明觉得现在比以前轻松得多,怎么盐却没有变少?不仅没变少,反而变得更好了?商人们坐在椅子上,他们可以公开竞标,每个人的手里都被发了一个小木牌,举一次木牌就加价。林渊就在旁边看着。他想看看现在的盐价如何。最后拿下竞标的果然是周福,他和谢自常简直就是比着加价,把旁边的小商人都吓住了。大商人的财力常人几乎无法想象。竞拍结束后,林渊还抽空见了周福。“南菩萨。”周福脸上带着笑。林渊先让他坐下,才奇怪的问:“周会长花这么大的价钱,还有钱挣?”现在的盐价虽然高,但产盐的毕竟不止兴化,全国产盐的地方不多,但也不少。周福叹了口气:“南菩萨不知道,现在官盐的价格。”元朝财政危机,盐价翻了几番,现在小富之家都快吃不上盐了,不仅价格贵,有时候拿着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周福说:“这批盐没出高邮我就能卖光。”小商人们只能从周福手里买,谢自常自然也只能从周福手里买。他不仅有赚头,赚头还不小。其他商人负担不起那么庞大的量,但散买就买得起了。林渊点头,冲周福说:“辛苦。”周福连忙摆手:“不辛苦不辛苦。”“倒是南菩萨,管着这么多事,才是真辛苦。”林渊笑眯眯的看着他,心里想着:要不是抓不到壮丁,你以为我想管吗?这个时代想读书认字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速成的,林渊规定的是只要学会三百字,就算是半文盲,学会八百字,就脱离文盲队伍。现在新增的,脱离文盲队伍的人,泰州和高邮加起来也才不到一千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