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1 / 1)

好。张刘氏别头还特地跟吴秋说了一声:阿秋,有空就过去找芸芸唠嗑。吴秋浑身都还紧紧绷着:好,好。话毕,张刘氏同着何尤一起离开了吴家。回去的路上,张刘氏道:昨天的事情委屈你了,以后有什么就说出来,你嫁进了张家就是张家的人,娘能为你做主的事情一定会跟你做主,也不会让你受外面人的委屈。何尤听完心里乐呵着,虽然和张刘氏有许多不快,但经过今天的事情,他对她的看法有了许多的改观。谢谢娘。回到家时,张其和芸芸也回了,四人刚好在院子里碰见,小猪被装在背篓里,一直嗷嗷的叫。何尤见着稀奇的很,赶紧去扒着背篓看,何家没有养过猪,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活着能跑的小猪。娘回来了,怎么样?张其笑着看了何尤一眼,转头问张刘氏。我给了那丫头一个下马威,吓的有些厉害,看她以后也不敢作妖了。那就好。张刘氏也有些欢喜那头小猪,走过去瞧了几眼:你咋想起买猪了。日子好了,咱们也养个过年猪,咱们种了那么多红薯,正好可以养猪。也好。张刘氏把猪放出来,用棍子赶着:我去把它关进猪圈里。张刘氏走了以后,何尤挽住张其的手臂,眉飞色舞道:娘今天在吴家太厉害了,都没有直言训斥吴秋,却比直接训人更吓人,可惜你却没有看到。张其摇了摇头,无奈道:我看你这得意相就知道了。第33章黄昏时,太阳落山,暑气未消,置了大半天的红薯糊糊已经凝结在了一起,像果冻一样很有弹性。张其把成了形状的糊糊倒出来,切成小指大小的条状,装盘淋上自己秘制的辣子油,配上稀饭,在夏日的夜里吃起来可谓是又凉又爽口。怎么样?好吃吗?张其挨着给每人夹了菜,个个都是新奇又停不下筷子。张刘氏笑话道:你会做那么多稀奇的东西,早知道就不送你去念书,该早些让你去当厨子。有文化的厨子不是更好吗?张刘氏眼角爬上了欣慰的笑容,没过多一会儿却又感伤的哀叹了一句:你有出息了,张家的骄傲,只可惜你爹已经看不到了。倒是无意的一句话,何尤听着却是筷子一顿,张其察觉到不对劲,连忙道:娘,说这些干什么。张刘氏反应过来,有些歉意的看着何尤:吃饭,吃饭,瞧娘老糊涂了,什么话都说。没事儿,娘。张其拍了拍何尤的后背,转移话题道:对了,何尤,你在城里吃过红薯凉粉吗?就是这个。何尤摇摇头:从来就没有见过,更别提吃过了。那太好了,我准备着把红薯凉粉拿去城里卖。一听说又要卖东西,芸芸惊喜之下却又敛了眸子,大家都明白她的心思,张其解释道:这次不让乡亲们帮忙了,就咱们自家人卖,我想在城里支个摊子。说起城里,何尤那就有发言权了:摊子一般都支在城西一带,但是城西多是家境一般的人聚集的地方,他们生活算的比较精明,在那一带恐怕不太好卖啊。为什么不在四方街北边租一个铺子,那条街吃食很多,城里的小姐少爷公子哥儿都喜欢去吃东西,而且他们出手也很阔绰的。红薯凉粉夏天吃很合适,城里又没有别家卖,到时候他们一定会觉得新奇,生意肯定会很好的。何尤以前在城里生活的时候,接触的富家公子哥儿小姐很多,算是混着个圈子,他们一天到晚做些什么,会常去哪里自己再清楚不过了。张其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过他没有采取何尤的意见:你说的不错,但是四方街北街的租金很高,那一带生意好,而且没有关系恐怕还租不到合适的铺子。这么一说也是:我以前听四方北街的朋友说,一间小铺子一个月租金要十两,大些的更贵。依照农家人来说,确实是不太负担的起,小本经营,禁不起折腾。在城西摆个摊子,一个月只要三钱银子,咱们试着卖,若是卖得好,有了口碑赚了银子后再去租铺子,那样岂不是要稳当很多。张其兜里还有些钱,当初卖方子的钱花去了四分之三,所剩下的并不多,来不起亏本,所以只能小心谨慎。何尤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踊跃道:那我去城里帮你,跟你当小二怎么样。行,小二。张刘氏和芸芸笑了起来,说起要做生意,一家人都挺热血沸腾,毕竟以前靠卖饼子还是赚了不少钱的。你们俩一起去城里摆摊娘也放心很多,既然做这红薯凉粉的原料是红薯,那娘和芸芸就负责把地里的红薯收回来。一家人分工行动,倒是井井有条。晚饭过后,张其把已经沉淀好的淀粉又洗了一遍粉,再次沉淀后将水倒去,把乳白色的淀粉铲进麻布里吊着去水。他把制作的过程一一交给张刘氏,其实原理简单,只不过是过程复杂,张刘氏勤劳能干,经过他的讲解,很快就弄明白了。夏夜里天气热,反正倒在床上也热的睡不着,张其干脆召集着一家人做红薯粉条,其实做粉条才是重头戏,因为粉条可以炖着吃,做酸辣粉吃,吃法多,不像红薯凉粉的吃法那么单一。但是现在是夏天,红薯凉粉会好卖一些,趁机也可以一边打开市场,一边留足时间做粉条,到时候等天气凉快了再推出粉条。淀粉沉淀出来后,还需要把它晒干,然后敲碎了用细孔塞子塞成粉末后,加水调成浓稠状,用圆孔或者方孔漏勺做成圆形的红薯粉和宽粉。他花了几天的时间才把制作的过程全部展示给张刘氏看,直到最后粉条成了形状,他捞起挂在竹条上晒干,才算是完事儿了。为了防止村民瞧见,张刘氏还特地把粉条晒在屋后,免得乡亲来家里问东问西,想到吴秋那贼丫头,再亲近的人不是自家的都该防着些。粉条做好以后,张其上城里踩好了摆摊的点儿,买了最次的桌子板凳,摊子的场地不大,最多放得下四桌。说起摆摊子花不了多少钱,但是零零碎碎要买的东西加起来成本还是不低。准备了两天,他选了个赶集的日子,天才蒙蒙亮就和何尤带着在家里准备好的红薯凉粉去了城里。赶集的日子大家开摊儿的都很早,等他们到的时候,其他摊子都已经摆好了。几个摊子还有了客人。何尤一边摆桌子,一边跟张其道:咱们都起得够早了,他们怎生比我们还早那么多。人家住在城里,就算比咱们晚起一个时辰都能比咱们先开摊儿呢。何尤嘀咕:那等咱们以后赚了钱也在城里买个房子,比他们都早。行啊!张其应承道:买个大宅子。何尤倒是没有把他的话当真,只是笑吟吟的擦桌抹凳子。摊子摆好以后,集市也热闹了起来,见着隔壁卖面条的摊子人越来越多,而自己的摊子冷冷清清的,何尤有些着急:这是咋回事儿,怎么都没人来吃啊!张其拿了块牌子给何尤:你在上头写上咱们凉粉的名字。何尤落笔写了酸辣凉粉几个字,这是之前两人商量好的,因为红薯是很低廉的食物,而且也涉及秘方的问题,所以就摒弃了红薯两个字,论谁又吃得出来凉粉是红薯的味道。他写好了挂在摊子前。张其便大声的吆喝:卖凉粉咧!好吃的凉粉!又凉又好吃!不好吃不要钱咧!何尤插着腰站在一旁笑:要是人偏要挑刺儿说不好吃不给钱看你怎么办?你以为谁都像你这么古灵精怪啊!两人正逗着闷子,有客人瞧着招牌过来:你这卖的是什么?张其立马来了神:我们卖的是自己做的凉粉,要不要来一碗尝尝?就着稀饭吃可好吃了。什么凉粉噢,听都没有听说过。话毕,人径直就走了,何尤翻了个白眼:真是没有眼力见儿,不吃来问什么!张其拉住他:别急嘛,新开的摊子就是这样。他又扯着嗓子吆喝了好一会儿,在一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效果不是特别好。不过好在还是有人听见了,循着声音来:你这卖什么,赶紧给我来上一碗,热死个人。话毕,擦着汗的男子一屁股走近摊子做在板凳上。张其给何尤使了个眼色,何尤立马高兴的跑去招呼:大哥,我们这里卖稀饭和凉粉,喜欢吃得辣一点还是不辣的?男子有些不耐烦:大热天吃什么辣!何尤眉头一皱,赔笑道:好好,那就不辣的。那稀饭是要热的还是凉的?凉的,快些,快些,都饿死人了。好咧,马上跟你上菜。何尤去给男子盛稀饭,张其则负责切还是一团的凉粉,切上一碗后,依照男子的要求,没有放辣酱,放了少量的醋和酱油,调味品,最后洒上碎末子葱姜蒜和香菜。来咯,大哥。男子瞧着碗里的长条方正的凉粉,沾着酱料夹了一块起来,很有弹性还嫩,稍微一用力就夹断了。这就是你们摊儿的凉粉?是,大哥。嘿,还稀奇。男子哧溜一声吃进嘴里,果真凉快,调味料的味道很爽。就着稀饭吃当真是绝配,一上嘴就停不下来。再跟我来碗稀饭。何尤见客人吃得舒心,自己也跟着高兴,连忙又去盛了一碗。连着吃了三大碗稀饭,男子把凉粉里的酱油都给倒进稀饭里和着吃干净了,这才抹着嘴满足道:好吃!你们这摊子是新开的吧,我以前都没有瞧见过!是啊大哥,我们摊子是今天才开的。我明天还来,吃着凉快,味道好!男子毫不吝啬的赞扬。多少钱?我们的凉粉十五文钱一碗,稀饭两文一碗,一共二十一文,今天才开张,就收你二十文钱。何尤搬着指头给男子算。男子掏出二十文钱给何尤:还算实惠。大哥慢走啊!赚到第一笔钱,何尤笑的嘴都合不拢。其实凉粉卖的已经算贵的了,张其之前打听过,隔壁的面条十文钱一碗,馄饨十三文一碗,馄饨里有点肉心沫子,贵一些也正常,但是凉粉没有肉还卖十五文。何尤原本也担心贵了,可是调料品也不便宜,除去本钱,他们赚的也不是特别多,况且他们卖的东西有新意,味道还好,该值这个价格!至于这稀饭嘛,别家都是这个价格,米少汤多,倒也不亏。有了第一个客人,陆陆续续便有人来吃了,进了摊子的出去几乎都是赞不绝口,有的敢于吃得辣,也有嫌弃说热不吃辣的,总归口味各自都有要求。客人变得多了起来,何尤又是端茶倒水,又是讲解收钱,忙的晕头转向,张其也是没有停过手,忙忙碌碌之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散场了。城里的人少了许多,也正是因为散场,在午后一点的时间,来吃东西的人很多,摊子都坐不下人了,很多懒得排队的就直接放弃去了别家。何尤见着客人走了有些心疼,毕竟少一个就是钱。吃不到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吊出客人的胃口。张其宽慰他。倒是这个理儿,他暗道张其可真会做生意。忙碌了一天,没等客人都吃上凉粉,事先准备的凉粉却已经卖完了,张其模样很是歉意的给大家道歉,在一阵咕哝声和埋怨声中,客人散了去。何尤松了口气,感觉一天下来脚都麻了,他一屁股坐到板凳上歇气:我看大家有些不满,会不会不来吃东西了。放心吧,正是因为没有吃到大家才会再来,咱们明天还要少带些凉粉来,不然让大家一股劲儿的吃够了才真没人来了。张其开始收拾家伙,准备回家去了。何尤累得够呛,还是起身帮着收拾东西。背着锅碗瓢盆,两人做了最后一趟牛车回村里。到家时,张刘氏和芸芸在院子里等着两人,芸芸迫不及待的问道:哥夫,怎么样,卖出去了吗?不但卖出去了,还卖得很好呢!张刘氏长舒了口气,脸上有了笑:那就好,那就好。今天中午我和芸芸又磨了红薯沫子,现在已经沉淀的差不多了,晚上咱们又可以熬糊糊做凉粉。饭好了,进屋吃饭去吧,都累了一天了。何尤几乎是跑进屋的,张其和芸芸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前脚踏进屋子,后脚何尤又探出脑袋来,捏着鼻子:娘,屋里是什么味道啊!闻言,张刘氏反倒是喜笑颜开:咱们村胡家的夫郎生孩子了,是个大胖小子呢!娘去瞧孩子,才打听到胡家的夫郎是吃了个郎中开的药,吃上了一阵子没成想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娘就去给你要了几副回来。何尤的脸顿时便僵住了,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给,给我熬的药啊?闻着那味儿就想作呕,喝下去还不得要他的命吗!芸芸尴尬的笑道:娘还用了二两肉才跟胡婶子换到药方子的呢。哥儿生孩子不容易,能生个女儿都谢天谢地了,胡家的夫郎能够生个儿子简直是上辈子积了福分,现在村里人都在夸人夫郎好呢,张刘氏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自家的新夫郎,要是能让她抱上个胖孙子,那可是睡梦中都是要笑醒的好事情。娘,我跟何尤才成亲多久啊,你现在给他找些偏方能有什么用。张其放下背篓,他可不信什么偏方,无非就是折磨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