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国家制造> 第16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节(1 / 1)

“我偷拍过上课的季椽老师,证明他们是同一个人。(图)”图片一出,再度引来一片尖叫。“啊啊啊这也太帅了吧!比工程师时还帅,求季椽老师的课程表,我要天天打车去蹭课。”“确实是同一个人,所以这个博主说季椽花十万贿赂校长是造谣吧?”“造谣的博主和骂季椽的人,快向季椽老师道歉!”“已经举报了,快道歉!”另一边,根本不知道网络发生什么的季椽,正在校长办公室喝茶聊天,突然陆续接到朋友们电话。“季椽,你去当大学老师了?”“季椽,听说你遇到麻烦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季椽,你为什么要去当老师?那么闲快来实验室帮我啊!”季椽的朋友们全部是沉迷于科研的人,此时打电话过来已经算反应很快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停止自己的实验出来的。在电话与季椽确认过,网上那个被造谣的大学老师就是他本人后,纷纷开始在网络上为季椽声援。由于他们大多人都很忙,没人刷过博客,临时注册的小号没有权威性,干脆直接拿单位的官博发声。“你发这篇谣言的时候,大概不知道季椽除了富二代以外,还是中科院院士吧?你不知道季椽除了中科院院士外,还是卫星基地工程师吧?总之,我也要说句,你死定了,不要以为我们科研者不说话就好欺负!”正追着博主要道歉的众网友懵。因为这个说话带威胁的博主名,叫太原卫星基地。这个是……官方博客吧?“哇官博亲自下场了,看这暴躁的语气,果然季椽是卫星基地工程师啊?”然后网民们纷纷发现,不只卫星发射基地,无数个官方博客在那篇文章下暴躁发言。空导院:“你没猜错,季椽确实有很大背景,所以你死定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我入所这么多年,从没见过敢造谣中科院院士的人,谢谢你让我见识了。顺便说,等着坐牢吧!”核物理研究院:“科学家为国贡献的时候,却有人在背后造谣中伤,我们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已向国家安全部报警。”为季椽说话的官方博客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吓人。那个博主怎么样不知道,网友们都吓到了,不敢再肆无忌惮开玩笑。对此,被抢了博客号的,各单位真正管理博客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苦笑着又发了篇较为温和正式的官方博文,为季椽站台。刘海洋有点懵,不知道为什么会蹦出这么多官博。他向教务主任打探过的,季椽的档案很简单,就一个普通物理学博士,能当上老师是有人向校长打了招呼。是他们先违规的,所以他才想到用谣言的压力逼迫季椽被开除,自己好寻机上位。谁能想到此季椽竟然就是彼季椽。身为物理学博士,刘海洋当然知道季椽这个名字,他的论文还多次引用过季椽的论文。如其他人一样,季椽消失五六年没有新论文了,刘海洋也以为他死了,没想到季椽那么年轻,还跑来大学当老师。“季椽你不搞科研跑去当什么老师,你对得起科研界吗?”有网友如此调侃季椽,刘海洋忍不住点了个赞。然后迅速清空博客,注销账户,关闭电脑离开网吧!心跳得咚咚响,刘海洋捂住心口,匆匆坐上公交,车驶离网吧后才放下心。没事的,账号是假的,网上身份也是假的,网吧是特意找的黑网吧,没有监控,应该找不到他的。但想着网上那些企业家和官博的警告,刘海洋还是无法自欺欺人。“被发现就完了……”一次很平常的造谣,没想到会得罪那么多大企业家和学术圈。要是身份被发现,大企业的封杀会导致他无法在高新科技企业找到工作。学术圈的封杀更加可怕,他的论文将无法过审,申请的科研经费无法获批,没有这些,他就只能当一名普通打工者。所以,回去立即收拾行李离开,绝对不能被人发现。刘海洋回到出租屋,拧开门立即想冲回房间收拾行李,听到有人说:“回来了?”刘海洋才发现陌生人的存在。其中一名老人坐在沙发上,头发花白,神色不怒自威,冷冷盯着他。他身后站着两名身穿黑西服的保镖,身形挺拔,带着军人的气质。“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出任务了。”老者说:“为了你,我亲自跑这一趟,你知道为什么吗?”季椽!刘海洋猜到了,但还是努力装不懂:“你们是谁?为什么在我家?我要报警了!”宋洪成懒得跟他多言,挥手,他身后的部下走出来:“我们是国家安全局,现怀疑你有谋害国家科学院院士的重大嫌疑,请你跟我们走一趟。”不顾刘海洋挣扎,一把将他按在墙上拷住。由于刘海洋删博注销账号的行为,网上又骂了一顿,但因为正主跑了,热度迅速下降,被明星八卦掩盖。季椽也知道了朋友们在网上为他发声的事,一一回信感谢,看着朋友们回复的内容,叹了口气,感觉心累。“怎么了?”宋冀宁从厨房出来,将盘子放到桌上:“过来吃饭了,有事吃完饭给我解决。”季椽将手机交给他:“喏,给你解决。”宋冀宁看了几眼,噗的笑起来。手机里是朋友们的回复,都在指责季椽居然跑去当老师。“那么闲的话,就来卫星基地帮忙啊!”“你想当老师的话,我们空导院有培训班,你以前也上过的,回来当老师吧!”宋冀宁摇头:“我也接到他们电话了,问我是不是也当老师了,没有就去研究院帮忙。”季椽叹气:“我只是想放松一下,当老师真的蛮开心的。不过,有合适的项目了吗?”“嗯,找到了。”宋冀宁点头:“在谈,你一定会喜欢的。”吃完晚饭,两人一起靠在沙发上看电视。最近很火的一个央视节目叫《历史中的故事》,专门解密古代名君名臣的各种小故事,非常有意思,极受国民追捧。“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现代历史故事。”解说是两个人,一名历史学家钟闻义,一名央视主持人卢云,以谈话的形式互动,穿插明星扮演的历史短片。说话的是钟闻义,卢云好奇的问:“哦,是指民国时期吗?”“再近点。。”“那是建国时期?”“再近点。”卢云:“钟老师,再近就不是历史啦!”“如果不说的话,这件事就会掩盖在历史中了,但是我们很幸运,那件事已经过了十多年,如今文件允许解密,所以……”钟闻义露出神密的笑容:“我有幸看到了一件差点被掩盖的历史。”画面一转,变成了黑白,两名年轻的学生提着行李走下车。“那是1987年,当时前苏联尚未解体,我国与前苏联一直有相互派遣留学生的传统。于是,有两名学生如往年那般,前往苏联留学……”“卧槽!”这次连季椽也忍不住卧槽了:“小宋哥,这可以解密的吗?”“嗯,已经没必要保密了。”因为前苏联已经解体,核电磁脉冲武器,美国和欧洲都有了,而且其实欧美早猜到当年华国拐走了前苏联科研人员,所以解密也无所谓了。当然,还是做了一点修饰。比如当年华国已猜到苏联可能解体,所以特意找了两个留学生去偷技术的。但是在电视里,华国只是正常的派谴留学生,然后那两名留学生,因出色的科研表现,获得了当时苏联核武研发部门的青睐,直接被带进了苏联的核武研究院。此时,全国电视机前一片惊呼。“卧槽!”“卧槽!!”“这是什么见鬼的天才?”本来大家以为是讲述军人的故事,比如在前苏联遇到了什么危机,又一位英雄光荣牺牲这类故事。谁能想到,这tm居然是两个天才留学生在苏联大展鸿图的故事。有网友迫不及待在网上直播:“有人在看今天的《历史中的故事》吗?前所未有的大瓜!”“在看在看,太扯了吧,那样的天才居然派出国留学,要不是苏联解体,恐怕人就回不来了。”“这话说的,天才也要学习啊,不留学怎么学到知识。我现在好想知道那两个天才的后续啊啊啊!”故事继续,播放到访谈,一名前苏联科学家在谈那两名少年:“我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当时限于年龄,学识还很浅薄,但在科研上的表现充满了灵感,当时大家都很繁忙,没有人教过他们。但他们仍如海绵一般从我们的研究中抽取到知识,成为我们科研工作中可靠的伙伴……”短片继续,讲述了两年后前苏联解体的种种混乱,穿插访谈,前苏联科学家当时被国家抛弃,混乱恐惧的心情。“当时,少年a挺身而出,安抚了科学家们的心情。少年b决定冒险离开基地,向我国大使馆寻求帮助……”这里就有点儿编故事了,少年a安抚科学家们,众人一起在秘密实验室中等待救援。少年b冒险出门,在混乱的苏联街头穿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军人闹事的危机,终于来到大使馆求救……“毕竟不可能说我联系特工嘛……”宋冀宁摊手。“这过程也太精彩了,跟电视剧似的,我们当时没那么危险吧?”“嗯……艺术需要加工?”季椽和宋冀宁觉得有点儿假的剧情,观众们却看得津津有味。这要是电视剧,他们可能会说一般般,但这是“被解密的历史”,是央视确证真实发生的故事,大家自己觉得精彩。天才少年科学家,在绝境中力挽狂澜,拯救了一群前苏联顶级科学家,还把他们带回华国,继续核武研究,简直是比梦想照进现实还精彩!随着电视的播放,网上热搜急速蹿升,少年a和少年b,前苏联留学生,核电磁脉冲等相关词占据热搜榜前几位。“你们说,这故事是真的假的?”有网友问。“真的,央视没必要编假故事来哄观众。”“我记得我国有发设过有过核电磁脉冲的相关新闻……”“对,我也记得,当时新闻头条是第二核武。”接下来便是当年核武研究中的一些资料,归国后的少年a和少年b主导了第二核武的研究,之后电磁脉冲武器成功发射,其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被国际称为第二核武。电视画面回到演播台,卢云敬佩的说:“我国的第二核武能研制成功,确实要感谢这两名少年。只是,为什么突然解密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