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7、第077章(1 / 2)

第077章

“不可能!我娘家人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再说我也没听说过谁去济康郡当郡守了。”

永平郡王从梦中苏醒之后,第一时间就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王妃。其实,他私心也觉得这事儿跟王妃的娘家人没什么关系,姓蒋又如何?九州大地里姓蒋之人何其多,又不是说一个姓氏就必须是一家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先前从未听说过济康郡那头跟侯府有所关联。

果不其然,王妃听了此事之后,立刻矢口否认。

否认之后没多久,她又问道:“您再把老太太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记得,最好是要一字不差。”

王爷无语的看了她一眼,心说你以为这会儿老太太还活着啊?聆讯的时候,身为儿子的他肯定是全神贯注听着的。可问题是,老太太死了好多年了,虽说给他托了梦,可梦里的事情……

不一定能记得住啊!

就连方才,王爷是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但并非一字不漏的,更像是复述了老太太的大概意思。

又努力回想了一番后,王爷道:“我记得老太太是说……济康郡的蒋郡守疑似打着蒋氏族人的名义干坏事……”

“疑似???”

王爷绞尽脑汁的回忆着梦中的情形,最终点了点头:“对,老太太是这么说的,她没肯定说是蒋家的人,但说打着蒋氏的名义干坏事。”

“我要回一趟侯府。”王妃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她太了解老太太了,兴许在各种小事儿上,老太太时常会作天作地,像吃食口味、茶的冷热等等。可一旦真的遇上了大事儿,老太太绝对比任何人都正经。

尤其,老太太人都没了,活人会张嘴编谎话骗人,死人也会吗?

——会啊,咋不会啊!就算别的死人不会,你家老太太就是会啊!

全然被蒙在鼓里的王妃,很快就收拾收拾回了娘家。

王妃蒋氏出身侯府,却并非是当初跟先帝打天下的草根勋贵,而是原就属于传承数百年的大世族。

前朝的覆灭原因很复杂,并不是完全因为皇帝昏庸无道,事实上前朝末代皇帝还算是少有的明君,他用短暂的一生阐述了一个道理。

力回天。

也因此,在先帝建立新朝之初,世家大族并不是全部选择拥护的,除却那些类似于永平老王爷这类起义造反之人,更多的世家大族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偏生,世家权势滔天,若铁了心跟新朝为敌,即便先帝有把握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也将会是一场惨胜,甚至两败俱伤,给这个原就风雨飘摇的国家带来更大的灾祸。

权衡之下,先帝选择了妥协,将世家大族中,权势最盛的选出八家,册封为异姓侯。又将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忠心耿耿的老臣之中,择了最能耐的四人,赐封为了异姓王。

四位异姓郡王,八个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侯府,让这个国家停止了战乱,即便可能会埋下隐患,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王妃蒋氏便是侯府千金,勋贵联姻也是让局势稳固最好的法子。

时至今日,朝廷已经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世家大族更看重的是传承,目前尚未看出当今对世家的不满,事实上好些人家都将精心教养的嫡女送入宫中,为的就是能长久的保持平衡。

八大世家之中,蒋氏一族还不算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中不溜丢的实力。为首的丁家才是真正的大世族,到如今已经传承了近千年光阴,横跨四个朝代,还经历了最为混乱的小国纷争,至今仍屹立不倒。

说白了,比起争王争霸建功立业,那些世家大族更希望自家能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管他谁当皇帝,都动不得他们的基业。

……这也是为什么王妃蒋氏一听王爷说的情况,就一口咬定绝非自家所为。

没那个必要的,蒋氏一族既不缺钱财,也不缺名声,即便族中子弟也有不少选择出仕的,更多的却是为了历练,而非真正的为国效忠、为民请命。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因为某些私欲,枉顾一郡百姓的性命。

可既然老太太都托梦警醒了,王妃肯定是要回娘家询问一二的。不光她回了一趟娘家,王爷之后又唤来了世子刘修,问他先前是否有查过济康郡的事儿。

世子刘修面露诧异。

“去年乡试前后,确实有人传了消息入南陵郡,大意是济康郡连续两三年收成不佳,但郡守大

人为了自己的任期考绩,隐瞒不报。”

“不过,这事儿已经被证明了是假消息。就连刘侾的舅舅孟翰林,作为济康郡的乡试主考官,也遭人暗中打听过,都证明济康郡一切都好,并无任何异常。”

“难道此事又有下文了?”

王爷一脸的凝重,其实直到如今,整个永平王府内,知晓老太太时常托梦,且灵堂供桌上的供品偶尔会消失的人,仅有王爷王妃并二房夫妻。

哪怕是身为世子的刘修,最多也就是知晓自家供奉给祖先的供品奇奇怪怪的,可联想到老太太生前就是爱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作,他只以为是老太太临终前安排了什么,便没有太往心里去。

他会这么想也是很正常的,兴许在老魏家那些人看来,老太太上辈子的儿孙好生孝顺。但放在世子眼里,这真不算什么的。

不就是每日都供奉最为新鲜的瓜果菜肴吗?是,供奉之后,那些东西基本上就是废了。可那又如何?

他们府上的品阶爵位搁在这儿,哪个主子用饭不是十几二十道菜肴的?一年到头浪费的菜肴多了去了,一张供桌能摆多少东西?便是天天如此,又值当几个钱?

在他的记忆中,最麻烦的当属全府上下誊抄书籍那回了,那确实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至于供奉猪油、半扇猪肉什么的……

也就那样吧,反正只要老太太高兴就好,花几个钱不算啥。

世子完全不知道,这些年里,他父母和二叔二婶都经历了什么,不过他迟早会知道的。

王爷原先是觉得还不到时候,再一个,他总觉得老太太要是真想让世子知晓,那为啥不直接托梦呢?能给儿子们托梦,咋就不能给孙子托梦了?既然老太太没托梦,那就间接说明她不乐意?

可那是以前了。

眼下,王爷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将实情告知儿子。

这般想着,他便长叹一口气,语气沉痛的道:“修哥儿,你长大了。”

世子:……

老太太没了的前半年,他就急吼吼的娶了世子妃。虽说后来因为守孝的缘故,导致儿子出生晚了,可到了眼下,儿子都生了俩了,当然是长大了。

好在,世子不是他那个熊孩子堂弟,作为一个

孝顺懂事又知礼的好儿子,他只一脸淡然的看着他爹,耐心的等待着接下来的吩咐。

结果他爹不吭声了。

过了好一会儿,王爷才带着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右手握拳捶着胸口道:“老太太啊,自打老太太她没了以后……”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悲痛欲绝的事情,王爷很大声的哽咽了一下:“老太太没了后,就经常给我和你二叔托梦。”

世子很努力的想要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并希望能寻找出一个合适的表情来应对他那已经疯球了的爹。

但最终,他宣告表情管理失败。

“我知道老太太没了一事,对父亲您的打击相当之大,但人已经没了,咱们活着的人也应该往前看,相信老太太在天之灵,也不希望您一直活在悲痛之中。”

世子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不是他没办法理解他爹的痛苦,而是……

好叭,他就是没办法理解。

老太太刚没了的时候,作为曾经最受宠的那个孙子,世子也是痛哭流涕过的,包括那个熊孩子刘侾,差点儿没哭得厥过去。

可这话要怎么说呢?

时间能够带走一切悲伤。

他家老太太不是刚走,也不是走了一两年,这忒么都已经八年了啊!!!

如今,再想起老太太时,世子甚至都想不太起来老太太的音容笑貌了。反正悲痛是肯定没有的,最多也就是怀念,怀念他还是老太太心头肉、掌中宝的那些年。

然后,世子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爹哭了。

要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

世子不其然的想起了他那今年才两岁的小儿子,因为解不开鲁班锁而呜呜呜的哭了半天的情形。

就那种特别荒谬的感觉,有一种自己生了个傻子的错觉。

问题是,他当时起码还能安慰自己,孩子还小,傻就傻呗。毕竟他那熊孩子堂弟刘侾小时候,也不是没做过比这还傻的事儿。

可眼下,犯傻的人是他老子。

面对痛哭流涕的亲爹王爷,世子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王爷又不傻,一眼就看穿了这个不孝子心中的想法,顿时大怒,非要让人去将刘二老爷喊来。

也是凑巧,今个儿是休沐日,闲在家里骂儿子的刘二老爷很快就赶来了。他大概

能猜到是为了什么事儿,事实上,除了最初几年老太太骂人是将哥俩捆绑在一起骂的,后来就变成了单独拎出他来骂,想要个啥玩意儿,也都是直接管他要的。

不过,既然他大哥找他,那就说明情况相反?他昨晚并未做梦,他大哥做梦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二老爷来得很快,不想却看到了世子侄儿。

刘二老爷拿眼去瞧他哥,询问怎么回事儿。

“我告诉他,老太太时常托梦给我们兄弟二人,可他不信!”

“呃……”这话听着是不太令人信服。

迟疑了一下,刘二老爷并未选择实话实说,而是跳过了这个话题,直接询问出了什么事儿。

王爷这才想起了正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