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七零错位人生格格党> 124、第12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4、第124章(1 / 2)

第124章

招娣嫁得其实不算远, 同在一个乡里,就算步行也就个把钟头的样子。

可从抱错孩子事发之后,到现在都过去半个月了, 招娣却才往娘家赶。这倒不是因为她不关心娘家,而是很凑巧的, 就在事发前两天, 她那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病了。孩子太小,又生了病, 当妈的肯定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况且, 在高考刚结束时,她是回过娘家的,也问过毓秀考得咋样,得的消息也是一切顺利。

一边是需要当妈片刻不离身照顾的儿子,另一边却是完全不需要她操心的娘家。既如此,招娣自然是一门心思照顾儿子。

而等抱错孩子的消息传开时,招娣婆家的人倒是听说了, 可那会儿孩子还病恹恹的, 谁敢把这消息告诉招娣?况且她回去也没任何意义的, 很明显苗家的事情由不得她来做主。只这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选择隐瞒了下来, 直到孩子彻底病愈,又隔了些日子,瞧着事态仿佛是真的平息了,这才委婉的提醒她, 她娘家有事,让她回去一趟。

是啊,本来谁都认为苗家总算太平了下来,就连村长那边,包括苗家自己人,都才松了一口气,打算好好过日子了,谁能想到呢?甄美居然还有这个能耐,去蹲守、盯梢,这才有了后头这些事儿。

可甄美大清早闹起来的时候,招娣已经出门了,等她紧赶慢赶的回到娘家,看到的却是一大群人围在自家门口,她费劲儿的想挤进去,却只依稀看到院子里有好多人,以及听到苗家老叔格外严肃的那番话。

招娣彻底懵了。

及至人群散去,她还是没能缓过来,脑子里晕晕乎乎的,那些听到的只言片语全都扎堆的在她的脑海里闹腾,令她只能迷茫而又震惊的瞅着自家人。

李桂芳瞥了她一眼,随后扭头去喊盼娣:“你去跟你姐说。毓秀,来,奶给你打盆水洗把脸。”

这招娣没出嫁前,李桂芳眼里都没她的,眼下她都出嫁一年半还多了,真别说,李桂芳早已不当她是自家人了。况且,现在都将将十点钟了,从大清早一直闹腾到现在,她自个儿也是精疲力尽,实在是没精力安抚受惊不轻的大孙女。只敷衍的看了一眼,就招呼毓秀进屋。

毓秀方才哭了一场,可其实真的还好,也就是脸上有些泪痕,再就是眼圈泛红,要是不仔细看的话,一准儿瞧不出来有啥异样。相较而言,甄美才叫一个凄惨,身上脏兮兮的,脸上更是糊满了眼泪鼻涕,尤其她还拿很脏的手乱抹了一气,这会儿脸上脖子上都是黑一块灰一块的,跟小乞儿有的一拼。

可李桂芳愣是无视了甄美的存在,只喊了毓秀进屋,她自个儿则是拿了脸盆,从水缸子里舀了水,又去灶屋兑了些锅里的热水,又拿了毛巾,这才去了屋里。

招娣成功的饰演了一根木头桩子,就这么直不愣登的戳在院子里,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满脸的无措以及迷茫。

盼娣神色复杂的目睹了这一切,略一迟疑,还是过来拉走了招娣:“姐,咱们进屋说吧。”

很快,院子里的人就彻底散了。

李桂芳和毓秀去了东屋,半天也没出来,除了洗脸之外,李桂芳还好言好语的安慰了毓秀好一阵子,直言今个儿的事情谁也没想到,要怪也就只能怪甄美瞎折腾。这些话,全叫蹲守在窗户底下的甄美听了个真真切切,不过甄美其实并不在意别人说她的坏话,她在意的一直都是实质上的东西,比如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因此,尽管有些不高兴,可她还是没动弹,继续蹲在窗户底下听墙角。

苗解放是中途才过来的,倒是有人让了路给他,可事实上他除了跟招娣那样发呆之外,没有做任何事情。而两边,无论是李桂芳,还是苗家老叔那头,也都没打算让他开口说什么。因此,在人群散去之后,他迷茫了一会儿,很快就拽上了儿子苗飞跃,往地头那边去了。

至于招娣则被盼娣拉到了她出嫁前住的那屋里,目瞪口呆的听盼娣说这半拉月里发生的事情。

最开始,招娣是无比震惊的。

啥?毓秀不是她的亲妹妹?甄珠才是?

天呐!孩子居然不是意外换错的,还是她妈和她二姨联手作案的?

我的乖乖,连来弟也不是她的亲妹妹,来弟竟然也是跟甄美换错了,同样都是故意的!

……

再多的震惊,听到后面也该麻木了。招娣从一开始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到后来生生的变成了面无表情,哪怕听说来弟被甄大伯娘抢走了,毓秀说啥都不肯换,甄珠的爸爸病重住院,以及……

“妈被警察抓走了?”招娣慌了神,“这可咋办啊?”

盼娣只是如实的将事情全部托盘而出,至于到底咋办啥的,她说了又不算的:“没法子,等着呗,警察那头要是给妈和二姨判刑了,总该支会咱们家一声的。”

“那……”招娣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该说啥才好,迷茫的看着盼娣。

“哦对了,毓秀考了全乡第一、全县第三,被京市大学录取了,再过些日子就该去首都上学了。她说啥都不肯回甄家去,珠珠说她没资格做啥选择,就等着这事儿尘埃落地,再看接下来该咋办。”盼娣也是迷茫的,不是对换孩子这个事儿感到迷茫,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成啥样子。

都半拉月过去了,虽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有早有晚的,可一般来说也就是这段时间的,要是没有,基本上就是落榜了。盼娣的高考成绩挺尴尬的,且不说全县范围内的,单说在他们学校里,她跟毓秀的名字中间就隔了八个人。也就说,盼娣是全校第十名。

兴许乍一看,这个成绩还是挺好的,可要知道,眼下不是大学扩招的后世,考大学是真正的千军万马独木桥。全校第八这个成绩,完全不足以让她考上大学,连能否上大专都得碰运气了。

可很显然,盼娣的运气不是很好。这都半个月过去了,只听说邻村一个同学收到了大专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再就没有了。也就是说,他们学校今年一共只出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大专生。

她没戏了。

“大姐,你说我该咋办呢?”盼娣难过的低下了头,外人其实多数都是心疼毓秀的,心疼她打小就被人恶意的调了包,从甄家的娃儿愣是变成了苗家的闺女。可说实话,盼娣更多的是震惊,震惊过后,则是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

就像甄珠说的那样,毓秀是有选择的。她可以选择回到甄家去,以甄兴华和周萍那俩口子的性子,哪怕缺失了这十几年的感情,也绝不会对毓秀差的,该她的东西绝对少不了。况且,再过些日子,毓秀就该去首都上大学了,等大学毕业了,估摸着也就顺势被一个好单位接收参加工作,紧接着肯定会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成家立业……

当然,毓秀也可以选择不回甄家去,依旧当她的苗家闺女。接下来,她仍然是到日子去首都上学,人生的路途并不会因为她的选择而改变。说白了,从毓秀考上了京市大学这一刻开始,她的人生只会一帆风顺。

“我太羡慕毓秀了,她考上了大学,未来前途无量。至于以后,其实咱们家那些亲戚说的都是废话,假如毓秀真的出息了,她愿意帮飞跃是情分,不愿意帮又能把她咋样?谁家还没个出息的娃儿?别的不说,珠珠的三叔不就是很早很早去了县城的?你看他帮过家里啥?”盼娣叹了一口气,“大姐,你说我接下来该干啥呢?”

招娣迷茫的看着盼娣,迟疑了半晌,才喏喏的说:“让奶给你相看一户好人家?”

“这得多瞎的人家才能看上一个劳改犯的闺女?”盼娣反问道,“你会吗?”

“那……”招娣又说不出话来了。

在她有限的见解里,闺女不就是在娘家干活到一定的年岁,然后说一桩婚事,嫁出去继续干活,再生几个孩子,把孩子拉拔长大,嫁的嫁娶的娶,回头坐等抱孙子。

“算了,大姐你回去吧,家里的事情你也帮不上忙,好好跟姐夫过日子。咱们家现在这情况,你要是有个啥事儿,只怕也帮不了你。”

“是我没用,是我没能帮上忙。”招娣误会了盼娣的意思,只低头自责不已。

可盼娣真的没精力安慰人,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她去做:“你回去吧,我要去忙了。”

结果,盼娣前脚刚走,招娣就被人堵在了苗家院门口。倒不是来找事儿的,而是有人好奇先前的事儿,想问问招娣到底是咋个情况。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当然是毓秀不管不顾非要留在苗家这个事儿了。

“苗家人那么不客气,非要逼着她拉拔底下没出息的弟妹,都这样了,她都不肯走,为啥啊?老甄家不是挺好的?不是老甄家的问题,那原因肯定出在你们家了。”

“对对,肯定是的。你们四妮子没说谎,毓秀在苗家就是千金大小姐吧?要不然,她为啥不肯回甄家?那可是她亲爹亲妈的家啊!”

“说说啊,招娣你跟咱们说说,毓秀真的啥活儿也不干?做事的都是你和盼娣?”

招娣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注视过,要知道,她一贯就是个存在感不强的人。乍然被人围着追问,她愣是被吓出了一头冷汗,结结巴巴的开口道:“啥、啥啊?毓秀?毓秀当然不干活,毓秀为啥要干活啊?”

“为啥?谁家娃儿不干活啊?”

还真别说,乡下地头不下地的娃儿是不少,可不干活的却几乎是没有的。哪怕帮着大人喂鸡赶鸭,或者生火做饭,还有去溪边洗衣裳等等,再不济也能帮着择菜擦萝卜啥的。也因此,就算早先好多人都已经听说毓秀在家不干活,这会儿又听了招娣这话,还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真是拿毓秀当个宝儿来宠了。

村民们一面嘀咕着,一面又开始接着追问起来。逼得招娣连连后退,都退到院墙上了,退无可退之下,她忍不住抬头看向几步开外的院门,思考着要不要逃回去。

当下,村里人又催她继续说,问她为啥毓秀不干活。

撇开毓秀不是苗家亲闺女这一点来看,单单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这一点,已经足够村里人啧啧称奇了。

“我、我不知道该咋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脑子笨啊,我生来就是给家里干活的,干的还都是一些笨活儿,做饭也不咋好吃,笨手笨脚的啥都不行。我就记得,千万不能给弟弟妹妹添乱,到了岁数就嫁出去,在婆家也要好好干活,要是回头弟妹有啥需要我做的,我肯定要帮他们……”说着说着,招娣的声音愈发轻了,语气里是慢慢自责,“都怪我没用,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到今个儿才回来,还啥忙都帮不上。生我养我有啥用啊!”

“照你这么说,你生来就是干活的,毓秀生来就是享福的?”一个大娘吧唧着嘴巴,满脸的惊疑不定,“是这个意思吧?”

“那可不?毓秀生来就是享福,跟我们这些笨蛋是不一样的。”招娣急了,忍不住推开人群,嘴里嚷嚷着要回去了,趁村里人愣神之际,一下子跑出去了好长一段路。

村里人并没有追上去,反正该打听的也都打听到了,还顺便核实了一些情况,那还追她干啥?别真把人吓出个好歹来。

“我刚才瞅着了,招娣那个手哟,跟盼娣一样都是老茧。肯定不能是她嫁出去才有的,看来就是那样了。咱们啊,猜对了!”

“肯定猜对了!我看毓秀就是吃不了苦,这才死活不肯换回来的。你看看,甄珠甄美不就是打小干活的?甄珠还好一些,她妈以前不出门的时候,她干的活儿应该不多。可后来,自打甄兴华回乡以后,承包了那个车子,俩口子一起出门干活,这家里生火做饭洗衣打扫的人,可不就只能是甄珠了?尤其这两年,大学生又不在家里,不是甄珠干活还能是谁?”

“大学生……我咋记得大学生在家也是不干活的?对对,他不干活的,以前都是他妈干活的,后来应该是他妹帮着一起干,他一点儿都不干的!”

“我知道了!!”

“啥?你知道了个啥?喂喂喂,你上哪儿去啊?”

“你咋那么笨呢,她还能是知道了啥?你看看,咱们村从高考恢复到现在,都有差不多十年光景了,考出去几个大学生?俩!全村有几个娃儿不干活儿?俩!这说明了啥问题?怪不得人家聪明呢,打小就不干活儿,一丁点儿的笨活都不沾手,沾上可不就变笨了?还有那个来弟,对对,人家改名叫啥俐俐了,她也不干活的,看她成绩多好!”

在场的村民恍然大悟,连连感概说怪不得呢。

可也有人忍不住问:“就不能是老甄家的娃儿都聪明?”

“那为啥甄俊、甄伟是笨蛋呢?”姓甄的又不只是那几个,事实上,他们村里还有别的甄姓人家,算是甄兴华他们隔房的亲戚,论血缘关系还挺近的,爷爷辈的还是亲兄弟呢。

“兴许是人家城里媳妇聪明?哦,俐俐那事儿就说不通了。要是苗家会养娃娃呢?甄卓凡……这咋回事儿呢?真的是跟干活有关系?得了,回头我去邻村问问,他们不是也出了一个大学生吗?大专也是大学啊,一样一样的,我下午就去问问!”

村民们终于彻底散去了,连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没了,苗家总算恢复了暂时的安静。

可等晌午过后,差不多也就是盼娣刚将全家人的碗碟筷子洗好晾干收拾完毕后,苗家院子又来人了。此时,家里只有怕热的毓秀,以及有些不放心毓秀的李桂芳,其他人全都出门了,包括甄美因为中午总算吃了个八成饱,她心情不错的跑出去玩了。

“老师!校长怎么也来了?”毓秀惊讶的看着来人。

李桂芳并不认识这俩人,她所熟悉的还是毓秀小学时候的唐老师。不过,听了毓秀的唤声,她立马就回过味儿来了,赶紧请两位进了堂屋,又给人拿扇子倒糖水,等做完这一切后,她才小心翼翼的询问老师和校长的来意。

校长是个秃头的中年男子,说实话,毓秀跟他并不熟悉。当然,认识还是认识的,毕竟以前每周升旗日,校长都会在上头讲话。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更是三不五时的跑到高考班来给他们灌各种心灵鸡汤,鼓励激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毓秀对校长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

只听校长略一沉吟,就脸色严肃的冲着李桂芳道:“毓秀奶奶,本来我在毓秀考上大学时,就该登门拜访了,只是听说……唉,这事儿闹的,咋就出了这种事儿呢?”

见李桂芳一脸的紧张,校长忙又道:“你们家的事儿学校里的老师都知道了,我们跑这一趟,就是特地来跟你说,千万不要把毓秀还给甄家。记住吗?不管发生了啥情况,你千万千万要顶住压力,绝对不能把孙女给换了。”

李桂芳肯定是不想换的,她要是想换,就毓秀这性子,但凡她一声令下,哪怕心里有再多的不舍,也不可能不听她的话。兴许会哭着苦苦哀求,可最终,毓秀肯定还是会选择听奶奶的话。

这不,一听校长这话,毓秀就满脸紧张的看向她奶。

“我肯定不换啊!要换早就换了,咋可能等到今个儿呢?毓秀别担心,早上不是已经当着你叔公的面儿,把事情解决了吗?”

“嗯嗯,事情已经解决了,从今以后我还是苗家的娃儿。”毓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就听校长接着往下说:“我让你们千万别换,都是为了毓秀考虑的。作为烈士孙女,她进了大学会有很多很多的特殊待遇,但凡学校有个啥评优评奖,都会优先考虑她的。别的不说,以前上小初高的时候,是不是有啥活动就让苗毓秀同学上的?当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还有咱们高中不就让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李桂芳愣了下:“这些不是因为毓秀她成绩好吗?”

“成绩是一部分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别的不说,咱们学校考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甄卓凡,他难道就不优秀吗?不,他的读书天赋更好,当年的高考成绩、名次都要优于苗毓秀同学。可事实上,他入少先队、入团都不是第一批的,入团这事儿一直卡到了高中。要知道,现在不比前些年了,其实入团审核没那么严格了。说白了,高考才是真的看成绩,别的就……”校长笑了笑,没再往下说,可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作为一校之长,他最清楚这里的门道了,生怕李桂芳这个乡下妇人不懂事耽搁了孩子的前程,那是再三强调,还帮她回忆了之前毓秀念小初高时候的情形。

你说成绩好这个事儿吧,在高考这个坎儿上,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可其实,放在小学时候还真就没那么明显,尤其是低年级的时候,考双百分的人不算少,起码不止毓秀一个。要知道,毓秀是一直保持了第一名,可很多时候她是跟别的同学并列第一的。

考试的难度太低,哪怕班上笨蛋是不少,可聪明娃儿也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成绩并非唯一的标准。

“像那种回回考试都不及格的,就算出身再好也没用,班主任老师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可要是成绩还不错,那就没问题了。入少先队、入团,看的是思想觉悟,成绩只是参考的标准之一。”

“这还是小初高,等上了大学以后,各种活动要比先前多太多太多了。大学啊,到了这一步,成绩已经没啥意义了。你想想,能考上大学的,尤其是能考上京市大学的,成绩能差到哪里去?我完全可以这么说,能上京大的,就没有一个是笨蛋。等苗毓秀同学上了大学就会发现,身边全部都是优秀的人才,你再也不可能是最优秀的那个了。在这种情况下,评判的标准就不再是成绩了,而是要靠自己去争去抢,不争不抢你就泯灭于众了。”

校长努力用最浅显易懂的话来跟李桂芳讲道理,劝她千万要顶住重重压力,绝对不能将毓秀换回去。

为此,他还特地强调道:“甄家那头我也听说了,就是甄卓凡他家嘛,搁在七十年代,开车的司机还是挺吃香的。可眼下嘛,咱们都不用说以后了,眼下司机就一般般了,兴许赚钱比农民容易。可作为司机的儿女,就算考上了好学校,在其他人看来,跟老农民的孩子也没啥区别的,你还是得什么都靠自己,这完全不是烈士孙女能比的。”

李桂芳想起以前就听毓秀提过,甄卓凡加入少先队员似乎是跟招娣同一批的。可招娣吧,她那个成绩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老师压着不叫她加入少先队有,家里人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再一个,甄卓凡最初是比毓秀招娣盼娣她们要高一个年级的,这么算下来,那确实有够惨的。

至于后面的就更别提了,起码少先队员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加入的,像入团、入党的难度就太高太高了。想想毓秀的一帆风顺,再想想比毓秀成绩更好的甄卓凡却是一路坎坷,李桂芳不由的就在脸上带出了一些,犹豫着问道:“上大学也是这样?那个甄卓凡到现在还没入党?”

“没呢。”

校长又正了正神色,解释道:“其实我们私底下跟甄卓凡聊过的,问过他一些在大学里的情况。他啊,哪怕当初是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的清大,可他身边的同学呀,无一不是状元。县状元算个啥?他同宿舍里还有市状元,同班里还有省状元。其实道理很简单的,能考上清大,还有京大的,全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学子。不优秀怎么考得上?在那个环境下,连甄卓凡都趋于平凡了,而且他那个性子,跟苗毓秀同学十分的相像,在高中就是很被动的,只爱学习。可高中没问题的,咱们一切都是为了考大学,埋头苦读不要紧的。到了大学,再这么一切如旧,唉……”

打死李桂芳都想不到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她都听懵了。

可说实话,自家孙女是个啥性子,她一个当奶奶的还能不清楚?不清楚别个孙女,还能不了解最为疼爱的毓秀?说一千道一万,毓秀那性子跟她血缘上的亲哥甄卓凡简直就是如出一撤。

说好听点儿,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说白了,就是俩书呆子。成绩问题倒是无需担心,就算到了大学里不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要是指望他们能主动去争去抢,那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

“那毓秀这性子会影响她将来吗?咋可咋办呢?她都这个岁数了,还能给她拧过来不成?”李桂芳满脸担忧的问道。

“如果她是甄家的闺女,那她最多也就是大学毕业服从分配,至于能分配到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是否顺利等等,就只能随缘了。可她要是苗家的闺女,是烈士苗光荣的孙女,那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就算她不争不抢,学校也会优先照顾她的。其实像清大、京大那种学校里,出身好的、家境优越的,或者有特殊来头的同学不在少数。就算样样都不占,那人家还能不是靠脑子考进来的?苗毓秀同学要是烈士孙女,那兴许还能竞争一下,不然你凭啥?”

顿了顿,校长的面上闪过一丝犹豫,还抬眼看了下毓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老师也跟着犹豫了起来,半晌后,她最终还是开了口:“其实有个事儿,实在是不太好说出口,可为了苗毓秀同学着想,还是得跟毓秀奶奶您说一声。至于要不要照着做,当然是由您来拿主意。”

李桂芳忙问:“啥事儿?老师您说,您说!”

“就是吧,为了毓秀好,为了你们家其他孩子好,最好还是让您儿子跟儿媳妇离个婚。”哪怕话已经说出了口,老师面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自在,毕竟这年头,讲究的一贯都是劝和不劝离,像这种主动上门来建议别人离婚的,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儿。

“离婚?”李桂芳愣了一下,她先前还以为老师要说的是跟毓秀有关的事情,闹不明白咋的一下子跳到了那茬。

这时,校长清了清嗓子,又再度开了口:“这也是为了苗毓秀同学考虑,您要是真的心疼她,还真得狠下这份心来。而且这个事儿,咱们现在是说为了苗毓秀同学好,可回头您千万不能这么说。理由就是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干脆就是大义灭亲之类的,总之不能扯上苗同学,要让您儿子出面……我这么说,您听懂了吗?”

李桂芳大概上明白了,遂点了点头:“我懂,脏的臭的别让毓秀沾上,黑锅就让苗解放去背。哦,苗解放就是毓秀她爹,我回头就让他去跟何小红离婚。放心吧,人家要是问起来,我就说是解放非要跟他媳妇离婚,不然说我也成,绝对不会扯上毓秀的。”

“那就没问题了。苗同学将来会好的,首都那边最多就是以前打仗的老领导了,就算跟苗光荣没啥关系,听说是烈士的孙女,肯定会对她有所照顾的。其实……”

校长说着,扫视了一圈,大概是没寻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又继续看向李桂芳,问:“我记得苗同学有个弟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他继续往下说,“要是成绩一般,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进部队。大学照顾烈士后代还不算特别多,可要是进了部队,只要他表现别太差,一定会有特别多的优待。”

进部队……

李桂芳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类似的话,在很多年前也有人跟她提过,只是说的并非苗飞跃,而是苗解放。

苗解放打小就成绩不好,小学都是磕磕绊绊的念下来的,好不容易小学毕了业,升初中倒是不难的,就像校长说的那样,凭实力进不去,不是还可以走人情吗?可李桂芳觉得,小学毕业跟初中毕业也没啥差别,甚至多念个高中都没太大意义。这么想着,她就直接让苗解放回了家,按照半劳动力的标准跟着当时生产队的老庄稼把式下地干活去了。

那时候,也有人提过让苗解放进部队去,当时年纪是不够,可再过两年就够岁数了。还说他要是进了部队,就凭他爹是烈士,绝对没人敢欺负他。再说他脑子不活络这一点,放在学校里是个大问题,可要是去了部队就没啥了,那头最多的就是直肠子。

还有就是,寡母带着独子过日子,尤其寡母还是这么个霸道性子,苗解放打小就比一般孩子木讷,且完全没有主见。当初建议他入伍的,也是想着以此锻炼一下他,毕竟那会儿苗解放也才十来岁,性子还没彻底定型,部队又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最起码也能让他独立自主一些。

可李桂芳断然拒绝。

那是她唯一的儿子,而且她男人就是去当兵以后牺牲的,哪怕苗家亲戚不断的游说她,说现在的情况跟解放前完全不同了。可她还是坚持己见,拒绝让独子去当兵。

当兵这种事情还是得自愿的,李桂芳死都不松口,苗解放最是听妈的话,肯定是拒绝的。这事儿慢慢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