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末从辽东问鼎小说>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杀他个措手不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杀他个措手不及!(1 / 2)

此时,天色将晚,残阳即将落下,最后的余晖将天地与浑河映成一片血色。

戚金望了一眼大阵之外,各处零星的明军已经被冲进来的建奴消灭殆尽。

围过来的建奴越来越多,他们一步步靠近,却不敢上前冲杀。他们以明军五六倍的兵力轮番进攻,在付出了远超对方的代价之后,方才将这支明军逼入绝境。

同时,他们也被这支明军顽强的战斗意志所折服,没有人再敢小觑他们,也没有人再自信能用近身肉搏轻易击溃这支已经陷入穷途末路的残军。

他们向前逼近到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便不再前进,纷纷取出弓箭在手,打算万箭齐发。

努尔哈赤的大旗也在不断逼近,此战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损失,八旗军精锐的巴牙喇、白旗军、黄旗军都在坚强的川浙军面前败下阵来,阵亡的将领有十多位,已经让八旗伤筋动骨,如果每仗都得这样打,打不了几仗他就得被拖垮。

历史上,为了稳定士气和军心,祷念在此役众多的阵亡者,努尔哈赤还在之后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明清史料中,都给予浑河血战极高评价,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但无论怎样,明军已然败了,所有的将领都放弃了趁乱突围的机会,此战过后,辽沈大局已定,他们相信单靠李光荣、姜弼之辈,辽阳城肯定也守不住,倒不如死在这里。

戚金和身边的几个将领对视一眼,他们都各自朝他点了点头。

朝廷到了今天,有血性的将领已经不多,但是这个阵中,死的活的,竟占了大半。

以后的大明江山,该靠谁守啊!

戚金长吁一口气,大声道:“儿郎们!杀身报国就在今日!本将不能带你们回家了!预备!”

在主将的呼喝中,戚家军的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刃,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阵外的建奴。

这时,队列中的戚弼元忽然张嘴唱道:“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其他士兵纷纷自发地跟着唱道:“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士兵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张开嘴大声地唱着:“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老将戚金,此时也是老泪纵横,他将手中的戚刀高举遥遥斜指,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杀——”

大阵中的戚家军将士齐齐呐喊一声,勇猛地奔着前面的建奴杀去!

阵外的数倍于他们的建奴纷纷搭弓射箭,沉重的破甲锥攒射而出,将一片又一片的戚家军将士射翻,但明军毫不畏惧,一个个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奋勇冲锋。

他们的目标,竟是那杆渐渐逼近的努尔哈赤汗旗!

在最前线督战的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二人大吃一惊,纷纷调度人手,阻拦这群发了疯的明军。

数倍于戚家军的建奴,竟被这次决死冲锋搅得阵型大乱,他们不得不从四面一拥而上,想要遏制住明军一往无前的势头,四处都在陷入混战,早就没有了什么阵型可言。

戚元弼的戚刀已经砍得卷了刃,满脸鲜血的他从地上捡起一炳建奴丢下的重斧头,猛冲两步撞翻一个正在和一个刀盾手缠斗的建奴重甲兵,伏下身抡起斧头便是一连两下重重砸在那个建奴的脸上。

鲜血飞溅,那建奴的面部已经完全塌陷下去,身体却仍在不由在主地痉挛着。

戚元弼起身迅速看一下四周,被压缩在中间的戚家军阵型也已经散乱,只有三成不到的杀手小队还能保持住鸳鸯阵的队形,不断有身穿重甲的建奴冲到大阵中厮杀,妄图使得鸳鸯小阵的各个士兵陷入各自混战之中。

但大阵总体上仍旧在不断前进,贺世贤挥舞着一杆青龙偃月刀宛如杀神般亲自冲到阵前开路,他所过之处断臂残肢横飞,所有胆敢挡路的建奴无论步甲、马甲全部化为齑粉。

远处几个箭矢飞来,叮叮几声撞在贺世贤身上,他的身形好似受到大力一般往后踉跄半步,偃月刀的刀柄也不由自主地抵在了地上。

附近两个围攻他建奴白甲见状,争相举起后背砍刀便是朝他当头砍下。

陈允豹一杆银枪挑过,拨开他们的兵刃,然后枪头一甩,游龙般分别点在两个措不及防建奴咽喉处。

贺世贤腾出一只手大吼一声折断钉在他肩膀处的箭矢,然后脚底一踢刀柄底部,沉重的偃月刀便又落在了自己的手里。他眼睛一睁,继续直奔努尔哈赤大旗杀去。

莽古尔泰急急喊道:“所有巴牙喇全部抽身!到大汗跟前列阵!”

就在这时,莽古尔泰突然听到一阵炮响,他惊慌地循声望过去,只见南面三百步不到,一支人数约有两千的明军正在快速推来。

他们虽是步军,但前进的速度很快,队列阵型却丝毫不乱,一面绣着白虎的红旗在他们阵后保持着倾斜的姿势,隐隐地指向这边。

莽古尔泰大亥,南面他分明就是时时派人侦查了的,怎么还会突然冒出来一股明军!

这股明军人数不多,要是放在平时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但此时自己这边阵形已乱,要是放任这支明军直冲过来……

莽古尔泰想到此禁不住就是一阵头皮发麻,他厉声吼道:“雅松那狗奴才呢?不是让他看着南边的吗!”

皇太极此时也急急策马赶了过来,面沉如水地用马鞭一指明军中军位置道:“雅松在那里,可旁边的那个又是谁?”

莽古尔泰定睛一瞧,只见正在迅速平移过来的明军大阵后方高高竖起的旗杆上,竟然挂着两个身穿铠甲的大金勇士。

其中一人身形异常魁梧,此时却低垂着脑袋软耷耷的挂在那里,脖颈处一只又短又细的小辫儿正在寒风中摇曳。

皇太极一眼便认出那人就是正蓝旗以勇猛著称的牛录额真雅松,只是旁边另一个旗杆上挂着的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