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搬家(1 / 2)

宋清如回家, 一边端着盆子要出去洗漱,一边问了一句, “那边回信了吗?”

夏冬梅摇摇头, 她就盼着宋清林回来了,你看看这夏天来了, 她怕宋清林回来没衣服穿, 去找了太红旗的旧衣服回来改一改, 但是又不知道现在多高了一时之间很是为难。

到底是喜欢儿子的, 心里欢喜呢,听了这话就说了, “还没来,不过也就是这几天就来了, 我等着你哥回来呢,林子大概是比你爸还要高了,大概是黑了, 你看看人家回来的,都是黑黑瘦瘦的,那地方吃不上饭,大概是艰苦的。”

小脚女人不走路, 一辈子没去过大地方, 来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北平, 关外陕北她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日子, 只知道大概是在西北, 日子苦。

宋清如看着她没下手,“先不急着做衣服,万一不合适了怎么着,不差这几天了,等着人回来了,我这里有布票,到时候凑一凑去买步,比量着做岂不是更好。”

“哎哎,就是这个道理,你说的对,我还是等等吧。”

夏冬梅把衣服收起来,又去折腾布帘子,不然这人回来了,家里都住不开,宋为民也盼着孩子回来呢,每天晚上回来了,就拿着绳子纸笔的来回合计,想着着一大家子如何挤在这样的小地方。

这生存环境实在是恶劣的不行,冬天还好,可是夏天这么热,小屋子不透风,不凉快不说,而且太阳一晒,里面就跟个蒸笼一样,一宿一宿的让人睡不着。

也只能擦洗一下,要是想着痛痛快快的洗澡,那就得去澡堂子了,洗澡也是要澡票的,人家家里面积大的,在家冲一冲就是了。

晚上热的不行了,蚊子又多,宋清如实在是难受,她不出去乘凉,但是家里三个人直接就在外面睡了,一张席子一铺就是了,也不怕蚊虫。

外面多少还凉快一点,这屋子里面竟然比外面还要闷热,宋清如又不想着在外面露面,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

半夜里实在是难受,听着外面宋为民小声地跟夏冬梅说话,自己就起来了,想着出去坐一会,也比在屋子里好。

宋为民吓了一跳,想着大概是热的睡不着了,“你出来凉快,我给你扇着风,没有蚊子了,不然明天都没精神了。”

“爸,我们搬走吧,以后不住在这里了,等着我哥回来了,更住不开了。”

宋为民没想到他这样的想法,中年男人忍耐管了,一开始就算是不适应,可是上有老,下有小,轻易是不动弹的,大欧式一家子要吃饭的人。

“也好,你也长大了,这些年一直这样也不行,毕竟是个---”

后面的话说了半截就没有了,意思都清楚,女孩子长大了是一个问题,而且也要为了三儿考虑考虑了,难道还能一直是男孩子?

索性爷俩就商量好了,宋清如态度很明确,“谁也不要说了,我们自己悄悄的搬走,去哪里也不要说了,等着年头好了,我们再回来看看邻居什么的,不然还要生是非。”

“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你那些朋友们呢,也不说吗?”

“不说。”

硬邦邦的两个字,宋清如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只有一双眼睛沉稳似石。

不能说,也不好说,还是那句话,等着年头好了,她是男是女都不重要了,又不是以后都不来往了,只是暂时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是宋清林回来了,他没工作啊,这个是不行的,没工作人家不让回来,她本来打算是要宋清林去食堂接替她供桌的。

可是看起来不行了,一个现成的把柄给人家送到手里面去,到时候人家要是知道了,岂不是要说江长源的话,老爷子好心好意的,结果给部队送去了个女娃娃。

“没事,我那个工作,让你哥回来接班,我就去打零工,没事的,一样过日子的。你哥是老大,就应该这样,要不是那厂子里面辛苦,我是打算要你姐姐回来接班的,一个女孩子在下面我不放心。”

“爸,没事,到时候我去陪着我姐,去看看我二姐,政策还会更宽松的,到时候我带着二姐回来。”

“全是胡说,别瞎寻思了,你这样去那大山里面,是要饿死的,山路颠簸,到时候你去医院都来不及。”

宋清如你看不生病了,但是还是虚,是不是的感冒咳嗽,这些年都是自己扛着,秋天人家不冷不热的时候,她就要盖一床薄被子了,冬天也是一直冷,没有这个年纪的火力劲儿。

宋清如笑了笑,“哪里就这样了,事情就先这样了,得尽快找房子了,我是受够了这些了,房子偏僻有点不怕,破旧也不怕,只要宽敞明亮的,透气的最好,这就是好房子,我们也不找那租金很贵的。”

这时候人家都是单位分配的房子,要是租房子,像是这样的会馆之类的,还是蛮贵的,要是靠近郊区一点的那种,面积大地多,有人家的自建房,便宜着呢。

第二天宋为民就去找了,他自己跑的来来回回好几天,才终于看好了两个地方,吃晚饭的时候就说,“这俩地方,都是便宜的,但是宽敞,一个是独门独院的,外面还有大院子,还有一个是大四合院子的,空着两间东房。”

想也不想的,宋清如就说了,“咱们啊,还是独门独院的好,哪怕就是一个小院子,也比跟大家一起住好,做什么都不方便。”

宋为民也是这个意思,那个也不是现在的那种独门独院,以前的人建房子,喜欢一个圈一个,一层层的小围墙。

你家一个大院子,然后再在里面建几个小院子,这个其实比四合院要好,不仅仅邻里关系亲厚,也有一定的隐私性了,实在是实用。

再简单点说,就是四合院的改良版,里面多了隔断,宋清如还是蛮喜欢这样的,多好啊,院子再小,围墙再短,那也是自己的空间。

“我们看看手里多少钱,能租多久。”

宋清如自己拿出自己的钱来,她自己也有一点钱,她补贴家里多,基本上是没有多少钱的,但是宋为民过日子,他赚两份钱,但是从来不花,就是发工资的时候,给宋清如买一两个零嘴吃,孩子再大,也是哄着。

“哪里有的着你的钱,再说了,你都给我们用了,哪里还有钱了,家里还有钱呢,以后自己攒钱了,你歌回来赚钱了,你也轻松了。”

宋为民合计着,租了一年的,多了钱也没有,总得留着备用的啊。

那边陕北的收到了信,也是不平静,已经有人走了,家里又能耐的,第一时间就走了,人家回去都给安排好了的。

宋清林看着信里面说是要把工作给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工作,最起码很多人不愿去,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有个正式的工作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还是你先回去,你到时候去厂子里面,虽然累点,但是也比这里好啊,女孩子早点回去。”

宋清婉最近脸色不好,身体也很差劲,她知道大概是得病了,看宋清林一眼,“你赶紧滚蛋,留在这里干什么,我回去了干什么,家里的担子你来挑,指望着你养家呢,别给我。”

真的觉得宋清林傻,你说这人怎么就不替自己想想呢,家里就这么一个工作,她要是接班了,以后等着结婚了,那可真的是一家子等着喝西北风了。这以后宋清林没工作不说,去哪里找媳妇,又哪里有人愿意跟他结婚啊?

现在的女孩子结婚,就是看你什么工作,家里有没有房子,宋清林啥也没有,就连这工作也想着给宋清婉,宋清婉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好说歹说的直接就给宋清林安排好了,三天以后就逼着宋清林走,“你给我马上走,不走我就给自己一刀子了,你娘们兮兮的干什么,滚蛋,记得多给我寄点钱来就行。”

宋清林一大早,你说这都要出发了,人家村子里面有牛车,再不过去就晚了,结果他还在这里想着让宋清婉走。

“我走了,你怎么办,你看看你都病了,也没去医院看,我怎么也得陪你去医院看看,不然怎么放心。”

宋清林眼睛都红了,这是双胞胎,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又是一起下乡来的,情分非比寻常,看着宋清婉蜡黄的脸色,怎么忍心走呢?

他弄不过宋清婉的,宋清婉多强势的一个人啊,自己拿着菜刀就在那里比划,不走是吧,不走我现在就死给你看,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宋清林走。

有相好的来送行的,看了都劝,“是啊,你放心走,我们照顾你妹妹,你就按照你妹妹说的,好好工作多赚钱,也不枉费你妹妹一番情意啊。”

到底还是走了,哭着走的,一个大男人,来这么几年了,从来都是待人温和,谁家的孩子上门来,都是给点零食什么的,人家不懂的知识他就跟人家说,从来没有说是瞧不起人的。

走的时候很多人来送了,这边山上有特产,小米吃不起,但是有狗头枣儿,因为干旱少水,甜着呢,秋天自己在树上干了,就有人去找着吃,小米粥里面放上一把,熬得黏黏糊糊的,寻常味道里面见真章。

这边的婆姨待人好,家里孩子又多缠着宋清林玩,家里有的就抓一把小米,大家凑一凑,也有几斤多,还有狗头枣儿。

“娃儿,记得来看看,你是个好娃娃,我们都念着你呢。”

这就是陕北的婆姨,年后带着孩子去要饭,开春了以后就回来,即使是这样,也舍得拿出一把小米来,给宋清林带着。

宋清婉这时候才觉得,她哥也不是那么傻,以前她老是骂他傻,自己好好的饼子不吃,跟这边的婆姨孩子换杂粮饼子吃,自己都饿肚子,没事的时候还教孩子写字,人家问什么都说,说地球是圆的,说世界很大。

她觉得都是白付出,瞎折腾,可是人家别的知青走就走了,只有宋清林走的时候,半个村子的婆姨都来了,小娃娃跟着牛车走了三里地。

“回去吧,到时候我来的时候给你们带糖吃,我们那儿什么糖都有。”

那小米到底是没有,嘱咐宋清婉,等着他走了,给熬一锅粥,每个孩子分一碗。

宋清林这人,生下来平淡无奇,就是来下乡以前,也是平淡无奇,跟其他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热爱读书的一些男孩子一样,本分的不可思议。

但是到了乡下来以后,宋清婉才发现,自己哥哥其实不是大家一直看到的那样,要比大家看到的还要好,还要优秀。

宋清林走的仓促,也没来得及跟家里人通电报,写信说是要回去,但是比较慢,人到了,信还没有到。

这天是刚吃了晚饭,宋清如不爱在大院儿里凉快,就拿着一个小马扎,坐在侧门的高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觉得很有意思的,大家见了面打招呼的。

大多数都忽视她,要是有人眼睛对上了,也能给她一个笑脸,这季节,竟然有萤火虫了,这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了,天气又格外的闷热,像是有雨,酝酿了几天了,也没有下来。

私底下那些老太太,只怕是说起来要求求龙王爷了,打老远就看见一个人,从槐花胡同深处走来。

模模糊糊的,天色将暗,她也没注意,过了一会儿,就看见那人还是拿着大包小包的在那里走,一边走,一边还不停地看这里,她心想,难道是大院儿里的人。

自己挪了挪小马扎,别碍事了,就多注意一下,结果再走近几步,她一下子就从马扎上跳起来了,兔子撒腿一样的跑进去。

“爸,我哥回来了。”

一声闷雷,这雨点子算是下来了,宋清林是真的回来了,他从火车站下车,身不得那坐车的钱,自己拿着行李,在着巷子里绕来绕去。

“我一眼就看到是三儿了,只是在路上,不好喊你,看看长这么大了,身体见好了,真好。”

“没吃饭吧,我给你做饭去,先将就着吃一顿,明个儿好好做一顿。”

“你跟你二妹在那边怎么样,清婉有没有要说的。”

“你就不知道给家里写个电报,还走着来的,多少让你爸去车站接你,不费什么事,你走着来多累。”

“哥,你又黑又瘦。”

最后的是宋清如,实诚人说了这么一句,大家都笑。

可不是又黑又瘦,而且还高大,天天太阳底下干活,没有不瘦的道理,宋清林以前是清秀的人,现在看着身上有劲儿,跟以前不一样了。

问题一个一个的说,到了宋清如这里,顿了顿,嘴角上噙着笑,“我是黑了,你二姐也黑了,不过你怎么就这么白呢,大概是抱来的,看着不像是我家的孩子。”

说话这个热闹劲,他其实心里有事,明明走的时候是两间大北屋,现在怎么就到了这里来了,这人全进来,就觉得闷热,外面下着雨,好歹是去了热,但是那雨水,倒是顺着门槛往里面走。

那老太一直拿着那个扫把往外扫,一下雨就倒灌。

这外面也没办法做饭,夏冬梅就屋子里面,这可是烟熏火燎的了,要生炉子,然后炒鸡蛋。

家里晚上是从来不剩下东西的,如果不是特意给=留着的,大家都是按着人头来的,一点儿都不剩下。

宋清林喝了一缸子水,确实是口渴,自己又去晾上了一壶,有个小锅子,里面都是刚烧开的热水。

又去收拾自己的行李,带回来的狗头枣儿,想着给宋清如拿出来吃。

“哥,你别解开了,我们明个就搬家了,不在这里住了,搬到大房子里面去,省的你再去收拾了。”

“搬家?”

“是啊,我们房子被王三姐占了,没地方去了才到这里,前几天你要回来,爸就去找房子了,不能在这里住下去了。”

宋清如一边笑着一边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哥回来了,当然就高兴了,只想着自己中午的肉不应该吃了,留着拿回来给她哥多好,可是又不知道她哥这个时候回来。

“那感情好,我不在家这些年,你们吃苦多。”

说的夏冬梅眼泪都下来了,端着一碗鸡蛋,里面放了四个鸡蛋,多多的油水,一点也不省。

“赶紧吃了,我再去给你做个面疙瘩,你回家就好,在下面吃苦,我听三儿说你那边穷,吃饭都不饱。”

宋清林看着黄灿灿的鸡蛋,也是饿了,他自己就舍不得在火车上买一点吃的,饿着就是了。

招呼着宋清如来吃,夹着一大筷子鸡蛋就要往宋清如嘴巴里面送。

宋清如捂着嘴巴赶紧离远点,心想这人还是跟以前一样,有口好吃的自己不吃,留着给这个妹妹,那个妹妹的。

“大哥,你赶紧吃,我现在日子好过,从来不缺吃喝,回家都不吃饭的,不就是几个鸡蛋,我们经常吃,就你吃不起,快吃了。”

这才笑着吃了,你说无论是多穷,多破烂的家里,只要有人,就什么都有了,就跟我们一句古话说的一样,有人就有财,人只要还在,那就什么都有了。

这外面的雨大,地上都是水了,糟践的不行了,索性就给收拾东西了,家里的东西都给打包了,就等着明个儿搬家了,搬家不敢白天走,要等着晚上。

宋为民自己去借了厂子里面的推车,推过去就是了,怎么也得好几趟了。

家里人忙活着,宋清如插不上手,在那里困死了,就睡过去了,第二天起来,宋清林知道她是要去上班,看看时间还不到四点,心疼妹妹。

不说话,自己也跟着起来了,“我去送你。”

宋为民想着兄妹俩亲香,去就去吧,自己待会走着去厂子里,正好推着小推车回来,不然还不好弄。

“哥,你晚上等我回来,我给你带好吃的。”

宋清如是不打算继续干了,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去了食堂,虽然是休息的不好,但是精神很好,自己趁着早上忙完了,到大师傅旁边说话。

“师傅哎,您对我有恩。”

一句话,大师傅就觉得这腔调不对,无缘无故的说这些干什么,搞得这个气氛浓重,拉着脸训她,“好好说话,有什么要帮忙的就直说。”

“嗨,没什么事情,就是我这边以后不在这边干了,早些年家里穷,我就来这里干活了,对亏了您这边人好,给我带饭什么的,不然一家子挨饿,不说亏心的话,部队里面养了我一家老小。”

“现在我哥回来了,也能干活了,家里多了一个人干活,我家里商量着,还是要送我去上学,我想着部队对我有恩,那我要好好报恩,这样的体格进去了也白搭,部队也不要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