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天选麒麟儿> 第398章 第 39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8章 第 398 章(1 / 2)

齐翔和慕容护等鲜卑部使团的人,是在来到京口后的第二日见到许盈的。这当然不是许盈故意要晾着他们,而是当日接见本来就不合适,总得给人休息、准备的时间不是。

等到真的被引入大将军官寺后的宅邸时,齐翔和慕容护等人是有点儿期待的不管怎么说,许盈确实是如今南北卓有名望之人。这里的名望说的不是许盈位高权重,是南朝辅政将军。事实上,这年头连‘皇帝’都不稀罕了,到处是为王称帝之人,一个权臣而已,算得了什么?

哪怕因为南朝是汉室正统,这个权臣的含金量稍微足那么一些,也就是‘一些’罢了。

权臣到处都有、年年都有,已经不稀奇了,像许盈许若冲这样文名响彻海内,文字被所有人知道的,这才稀奇呢!齐翔和慕容护这样活动在辽东辽西的读书人都能背诵许盈的许多文章呢!

若不是许盈还是太年轻,如今又做了权臣,多少有些损害‘清名’,‘文宗’之名怕是都要落到他头上了。

另外,和‘汝南麒麟儿’文名一起传开的,还有其人的容止、言语、风度,江东风俗向来重人物!而他甫一入建邺,就为时人所重,且传出了种种轶事——‘满目琳琅’说了他,‘玉人’说的是他,‘萧肃雅量’说的还是他

江东重人物,其他地方也重啊!各地对‘名士’的追捧是一致的。而且若不是社会风气如此,江东一地也不可能行程这样的风俗。

齐翔、慕容护等人,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忧虑,忧虑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倒不是说许盈欺世盗名,只是那样大的名头下,真人只要差了一点儿,就会让人觉得期待落空了。而按照传闻的夸张程度,实在很难想象,真有人当得起那般评价。

不过,这种心态也就维持了一会儿,真见到许盈之后,也就消退的差不多了。

齐翔与慕容护拜见过许盈,之后又在建邺羁留了半年左右,一方面是喜爱建邺风物,另一方面也是结交江东人物,不管将来怎么说,眼下多搭上一些人情线总是不会错的——其实也是这一趟比想象中的顺利了不少,预留的办事时间就空出来了。不急着回辽地的话,自然就留下了。

建邺虽然是南边,在世人眼里不会比辽地强多少。但事实却是,辽地苦寒,如今这时代发展起来挺难的,相比之下,同样是‘生地’的江南就好多了。至少适应湿热气候之后,这里发展农业的水热资源明摆着比中原还强呢!

之前江东地区就发展的挺好的,比辽地要繁华很多。后来朝廷南渡,建邺又迎来了一波开发潮。等到许盈主政,手工业、商业、农业齐头并进,此时的建邺就更没法说了!也就是时候还短,建邺的情况没有传开,不然建邺压倒中原大城的事就不会少有人知了。

在这样的地方‘公费旅游’,那肯定是极好的。齐翔和慕容护还参加了好几场‘随园雅集’,听一些文士说起许盈少时在随园举办集会,如‘华灯宴’等,风雅不是如今宴饮能及的,也是心向往之。

“许大将军其人,真与世人不同啊!”慕容护离开建邺,搭上回鲜卑的船时,还与齐翔感慨。他虽然是鲜卑人,但从小师从儒士,本身也是个再正统不过的读书人。不过他到底是鲜卑人的底子,所以不像很多汉人一样,对于一些‘名士’那样推崇。

那种都有些疯魔了的造作骄矜、奢靡、放荡恕他品味不来。

偶尔也有一些清雅人物,那倒是好一些,可接触过之后也不免有只能空谈,而不能务实之感。

从许盈能做权臣这一点来看,他应该不是那等人物。可如此,他又觉得许盈可能是一个极其虚伪之人,在成为权臣之前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都是伪装这年头,大家都虚伪,可到底没人真的喜欢虚伪之人。

“真正见到许大将军,才知世上真有这般人品貌脱俗常有,可人物至此,哪里去寻。”如今慕容护对许盈极其推崇。过去的许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一个极有人格魅力的人,他总是那么真诚质朴,诚恳自持。面对这样癫狂混乱的世道,他也会受到影响,但不是因此腐朽堕落、醉生梦死,而是以一种极其痛惜的目光去看。

对于许盈来说,成为这天下的主人,从来不是他动力的来源,以至于他身上从未有因为勃勃野心与欲望而散发出来的特质。那种东西不能说不好,这个时代的英雄豪杰,能主宰一方的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特质。若不是许盈,最终天下也是要因这些人而乱,最后又因这些人统一的。

但许盈那种为了‘拯救’,为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怀,而投入这天下大争的修罗场的气质,确实是更难得的。这真是让他有时候俱备殉道者的气质——这当然是浪漫主义的,以至于让一些人觉得他最终会被这个世界蹉磨,最终知道什么是‘现实’。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浪漫主义,无可救药。

所以历史上才会歌颂那些‘无冕之王’,所以人们才会读到孤独地向风车发起进攻的故事,所以才有‘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样的句子现实主义只能让世界运行下去,只能让人拥有的越来越多,只能让人赢罢了!浪漫主义却能让人抛下所拥有一切,然后心甘情愿去失败、去死!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九死不悔!

留在建邺的这段时间,慕容护对许盈的了解越来越多,知道他做了什么事,其目的是什么。在脱离了最开始那个过于惊艳的初印象后,他是越了解许盈这个人,越觉得其人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许大将军确实令人不能评价,评说他,便如同以饮器量江海,终不能见量。”齐翔是老官僚了,没有慕容护这个年轻人那么激动,但对许盈的高评价是一样的:“只是许大将军颇不懂惜身,做的都是大事好事,可也会让一些人利益受损啊!”

“正是如此,才见得许大将军难能可贵!”慕容护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语带崇敬道:“以许大将军之智慧,能为这许多事,难道还不知道保全自己的法子吗?终不过是选了另一条对天下更好的路。”

“可惜!许大将军这样的人物未生在鲜卑”慕容护心想的是,许盈这样的人物生在鲜卑,他就可以如同许盈那些学生一样追随他做大事业了!见许盈那样挥斥方遒、踌躇满志,他这样的年轻人是很难不想加入其中的。

这真是独特的领袖魅力了!他的伯父也是鲜卑部数百年间涌现的一等一的领袖,大有英雄气概,曾经的他也是敬佩不已的。但若与这位南朝许大将军相比,就觉得差了很多了——说不清差在哪里,但就是有这种感觉。

“呵呵。”齐翔不搭这个话。心里只觉得慕容护到底没有愣头青到底,这个时候还知道这样说话,没说可惜自己未生在中原若是他生在中原,也能名正言顺投奔这位许大将军啊。

说实在的,若他年轻二十岁,不不需要二十岁,哪怕年轻十岁呢。说不定也会在心潮澎湃之下,一力南下,来辅佐这位许大将军。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人来说,选择一个主公,有的时候是为了生活,有的时候是为了理想。

年轻十岁,他就能为了理想抛弃生活,只可惜,这也只能是一种设想。

在鲜卑使臣这里,许盈留下的印象极深。反过来,鲜卑使臣在许盈这里就没那么突出了,不过他还是记得他们的。一方面对付中原的汉赵和赵国,确实需要联动东北的鲜卑部,另一方面许盈也通过他们打听了一些北方的消息。

秘阁的人深入了北方,也有传递北方的情报过来,但那到底是‘敌占区’,且真正深埋的‘钉子’不好频繁传递情报,所以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再者以鲜卑部高层的眼光看汉赵和赵国,和潜伏在中下层的情报人员看汉赵、赵国,那也是不同的。

说起来,自从朝廷南渡之后,北方大地上可是很热闹,只一句‘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形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