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5.(1 / 2)

晚会视频的事时樱回去就跟她妈说了, 眼下时妈关心的重点却不在已经过去很久的元旦晚会, 她在琢磨分班, 说不知道下学期要到哪个班去报道, 新班主任是男是女个性如何, 好不好处。

“男的,胡春明老师吧。”

时妈第一次听这个名字,问时樱那是谁?

“妈你去教学楼前面的橱窗看看就知道, 那边贴了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介绍,胡春明老师排第一, 不仅是我校骨干,也是我们年级数学组的组长, 一班班主任。”

时妈更费解了:“怎么知道去一班?通知下来了?”

“不是这样, 我们刚入校那会儿怎么分的班我跟你说过吧?当时实验班提走了三百, 然后从三百零一开始, 三百零一在五班,三百零二在六班,这么转过来的,我是八班十四名, 大概算一下就是年级六百五左右。我用一学期从六百五进到前一百,至少能证明我努力, 四个实验班里一班稍强, 他们班主任相对也更有话语权, 要提走几个看好的学生不难。”

“这次不像你说得那么转着分了?”

“我问了一下,五中传统是原先就在实验班并且没掉出来的同学继续留在原班级, 四位班主任再瓜分替补进去的同学。所以我说我大概率能进一班,毕竟在新进的这些人里面,我排名很靠前,进步幅度也大。”而且,听田老师那个话,她好像已经和胡老师说好了。

时妈先高兴了一下,问洋洋他们呢?也留在原来班上?

“从下个学期起,一到四是理科实验班,五是文科实验班,从六开始是文科普通班,文科普通班之后剩下那些才是理科普通班。我们八班九班应该都要改文科班,洋洋应该要到十几或者二十几班去吧。”

“他真没考进实验班啊?”

时妈这么问,时樱有点想笑。

她往时妈身边靠了靠,贴在耳边说:“洋洋今天哭死了,说回去肯定挨收拾。”

“有那么严重?”

“应该差不多吧,妈你不知道,他那个成绩就比实验班最低录取分数低了四分。”

“你帮着劝没劝?让洋洋想开点,实在不行花点钱也能塞进去的。”

时樱一听这话,直接笑倒在沙发上,笑够之后才摆摆手:“不是这样,擦边没进实验班他心里挺高兴的,说后面两年半好歹活过来了,他怕的是过不去二舅妈那关,怕要被念叨整个寒假开学都消停不了。”

时妈想想也觉得可惜,时樱帮着解释了下,说学期末三四百这个区间拼得特别凶,最后成绩出来这分段密集,虽然只差了四分,名次应该差不少的。对比三百零一名他也不算可惜。

“我听着是这么回事,不过你舅妈可能听不进,要扎扎实实郁闷几天。”

“樱樱你们班有几个考进去的?”

时樱想了想,说三个或者四个,最多四个:“妈你真想知道就拿成绩单减一减,反正分数线摆在那儿的。”

“不知道你们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做同学。”

“其实互相之间也不熟,能不能都没什么。”

时樱在跟她妈妈聊天,宋书余在和她说恭喜。宋书余显然给班上前五名都算过,去掉文综之后,时樱直接逆袭上第一,分数已经压过他了。

[宋书余]:田老师说我理科排名144,时樱你要比我高不少吧?

[时樱]:我92。

[宋书余]:你最后复习是不是没太去管文综三门?

[时樱]:半期之后就逐渐放弃了,上课有好好听,也认真写了作业,复习的时候大概过了一遍,没多花时间,我理综差,时间不够怕补不起来,就把精力几乎都挪过去了。

[宋书余]:是这样。

[宋书余]:恭喜你,你考得真的很好,希望我们下学期都能进一班。

[时樱]:嗯。

时樱其实想问问他最后怎么没把文综扔了,犹豫了一下没起话头,和宋书余聊了两次qq都感觉怪,他说话有点官方,日常聊天有点难受。

这会儿宋书余正拿着成绩单坐在回平梁的车上,和时樱聊了两句看对方不准备再说就马上关了流量,客车慢吞吞开回县里,到站已经过了中午。宋书余没直接回家,他拿着成绩单去了爸爸平常擦鞋的地方,就在县客运总站的出站口,那边有一排五六个擦鞋的,只要有车子到站看见有人出来他们就积极揽客,春节前后都是创收的时间。

宋书余过去的时候他爸正在忙活,余光扫到儿子朝这边走,他抬头一脸期待看过去。

“成绩单拿到了?多少名?”

他爸爸不懂全科排名理科排名这套,只会看成绩单,宋书余拿出成绩单展开递到他爸面前,说还是第一名。

他爸连擦鞋都顾不上了,乐呵呵盯着面前这份成绩单,看够了就对照顾他生意的客人说:“这是我儿子,他在市五中读高一,今天发期末成绩。”

听到市五中,旁边的也都围过来,跟着想看一眼。

看清楚之后问他:“你儿子是排第一这个?宋书余是吧?”

“对对对!我儿子叫宋书余,我叫宋得财。”

客人都不着急了,说市五中那是本市最好的学校,不是随便能考上的,问他儿子成绩这么好?怎么教的?“我家也有个学生,比老哥你儿子小点,我给他辅导书也买了补习班也报了,成绩就是起不来。你这个怎么读的?”

宋得财继续给他擦鞋,边擦边说:“我就以前在大队上念了个扫盲班,小学毕业初中都没读,他上学的事我没管过。我儿子他从小就聪明,小学一直拿双百分,初中在平凉中学总是年级前五,中考是以学校第一名考上的五中,在五中就差多了,我们县里教学质量还是不行,他进校年级排名三四百,用一个学期了才升上一百多。”

“班上第一排年级一百多啊?”

宋书余点点头:“前面基本都是实验班的同学,我进校差点分,没进去,这次文理分科重新划过,下学期就能进去了……那爸我回去了?我跟老师谈过就直接回来的,没吃午饭。”

宋得财让他拿钱去随便吃点:“你回去这个点也没吃的。”

宋书余拿了五块钱,准备在客运站旁边米粉店吃一碗,都走出去了还听见他爸扯着大嗓门在说,说他怎么读书,他老师怎么评价他,说五中的升学率,一百多名在省内什么学校都能考,不过他还是希望儿子再争气点,后面两年半继续进步,争取考到外面那些大城市去,去名牌大学读书,出人头地。

爸爸是给人擦皮鞋的,妈妈在餐厅扫地端盘子,也打零工

,他家住在九十年代初建成六十平方的小房子里,父母加一起每月收入都很微薄,下要供他读书,上有老人要赡养……宋书余一直知道他没别的出路。

不是不眼馋别人吃那些穿那些玩那些,以前眼馋过,后来知道眼馋也不会有,不想跟爸爸一样以后也给人擦鞋就只能努力读书。

他不仅要考上好大学,在大学里都得是优秀学生,去争取助学金奖学金,如果争取不到,家里的压力就太大了。

等米线来的时候,宋书余又拿出手机打开qq看了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