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农门锦绣路> 第68章 第06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第068章(1 / 2)

第068章

根据县衙那头的安排, 全县巡讲是以秀水村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开来的。也因此, 最开始巡讲的地方, 离秀水村很近,早间出发, 傍晚就能回来。

王香芹并不太清楚具体的安排,毕竟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并不多, 就目前为止, 她也就知道秀水村和隔壁的秀山村, 以及之前去过两回的石门镇。不过这并不重要, 横竖对她来说, 管理好猪舍才是最为紧要的事情。

目送四郎一行人离开后,她同朱母打了声招呼, 就往猪舍去了。

因着眼下天气比较冷的缘故, 猪舍并不用跟夏日里那般每日好几次清洁, 不过日常的打扫还是不能少的, 再一个就是取暖问题了。对于成年的公猪母猪来说,就秀水村这一带的寒气并不足以伤害它们,可要是刚出生的小猪崽就不同了。好在,对于这一点王香芹很有经验,要知道, 母猪的妊娠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不想让母猪在最寒冷的数九寒天产下幼崽, 最好的办法就是错开配种时期。

就目前来说, 猪舍里并没有刚临盆或者即将临盆的母猪,预产期最近的也是出了正月了。

不过,妊娠期母猪的保暖问题也是重点,也因此,每到冬日里,整个猪舍是呈包围状的,将最需要保护的妊娠期母猪以及尚未成年的幼猪们护在中间,两边则是公猪舍和空怀母猪舍。

王香芹先去检查了一下猪舍的整体情况,接着才开始煮猪食。又因为眼下并没有新鲜的猪草,用的都是提前储备下的苜蓿,考虑到越冷越需要营养,每一锅猪食里必须加入豆类、谷物等营养品,以及系统提供的特殊饲料。

这边,王香芹正忙活着呢,忽的感觉到一阵奇怪的视线,扭头一看,她顿时窘到了。

“灶台你蹲哪儿干啥呢?”

虽说是需要加入系统提供的特殊饲料,可因为那些饲料都是被磨成粉状的,王香芹并不担心别人偷窥她,主要是偷窥了也没用,甚至哪怕别人偷走了饲料,以这个年代的科技水准,想要分析出来成分绝对是痴心妄想。倒是她上辈子,在养猪场规模越来越大之后,试图分析系统饲料,虽说到最后也没能做到百分百的复制,不过好歹也能配置成山寨版的,勉强算是聊胜于无吧。

只是让她不明白的是,村里其他人过来偷看兴许是想偷学诀窍,可灶台……

“四婶婶~”灶台萌萌哒的看过来,“你在煮什么呢?好香啊!给我尝一口好不好?”

王香芹沉默了一瞬,才道:“煮猪食。不好。”

被拒绝了的灶台也不沮丧,只颠颠儿的蹭了过来,蹲到了王香芹脚边,托着腮帮子看着灶膛里的火苗:“我娘跑掉了,我中午没饭吃了。”

就算第一次巡讲的地方离秀水村不远,宁氏他们要回来最早也是下午后半晌了。不过,王香芹并不担心灶台会饿着,提醒他:“那你中午来老屋吃饭不就行了?你奶就算不准备你爹的饭菜,也一定会准备你的。”

“也对哦。”灶台伸出手烤了烤火,直到王香芹要去喂猪食时,才恋恋不舍的跟她道别,就是那目光一直落在猪食桶里。

王香芹:……

等二嫂回来跟她说一声吧,话说回来,苜蓿草本来就是可以吃的,她依稀记得当初提议家里的旱地种植苜蓿时,二嫂好像就提过,他们这一带习惯性的把苜蓿草叫做金花菜,还说回头丰收了分一些给她。

因为地头的事情一贯都不是王香芹管的,她就没太在意这个事儿,也不知道宁氏后来有没有用苜蓿做吃食。但不管怎么说,苜蓿加各种豆类、谷物,就算味道不好,吃了也没啥的。

话是这么说的,王香芹还是做不到拿猪食给灶台……尝一口???

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王香芹给所有的猪都添了今天份的早餐,当然水槽里也添置了干净的水。忙活完这些后,她对照着日常任务表,做完一项勾选一项,等上午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后,也到了临近晌午的时间了。

走出猪舍的王香芹开始盘算一个事儿,早先因为猪舍里的猪数量并不多,她忙活这些是很轻松的。可随着猪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因为特地算计好了母猪的妊娠期,到二月中下旬,就有一批妊娠母猪集体产仔,到时候她铁定会一心扑在产后母猪护理以及照顾初生仔猪上头的,只怕会忙不过来。

思量了片刻,王香芹锁好门窗,又将家里养的大黄狗拴在了猪舍前头,转身回了自家。

四郎和六郎不在家,少了两个大肚王,哪怕今个儿二郎和灶台父子俩回来这边吃饭,对朱母来说,仍旧是少了不少负担。唯一让她烦心的是,灶台这娃特别挑嘴,其具体表现为,宁氏做啥他都捧场叫好,朱母做啥都少不了被灶台叨逼。

正烦着呢,朱母就看到一向不爱往灶间来的四儿媳妇过来了,诧异道:“咋了?事儿都忙完了?还是你担心四郎?”

王香芹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她能说她一上午忙得不得了,压根就没分神想过四郎吗?哦不,她不能这么说,毕竟不久之前她亲口承认了她对朱四郎爱得深沉。

“娘,我是有个事儿要同你商量。”

“你说呗。”

“猪舍里的猪越来越多了,眼下因为暂时没有小猪仔出生,我倒还算是忙得过来。可等到开春以后,大概有二十五只母猪会临盆,到时候只怕要请人帮忙了。”

朱母本来正在擦台面,听了这话后,放下了手里的抹布,想了下才道:“开春啊,到时候四郎他们倒是回来了。”

“回来了也没用,四郎和六郎到时候肯定会下地忙活春耕的,娘你也要做饭,回头估摸着你还要多养几只鸡?再说了,也不单是忙活那一茬,猪舍里的猪越来越多了,雇人是肯定的。”

“那你真不打算杀猪?也不卖?”

王香芹舍不得的是后续发展,倒不是心疼猪本身,略一盘算后,她道:“卖肯定会卖一些的,可前头县太爷不是说要拿去叫京城里的贵人尝尝?咱们不妨再等等,万一运气好得了一声赞,回头猪价肯定会翻番的。说起来,猪这玩意儿跟蔬果不同,要是真能同京城那边搭上线,咱们家完全可以卖生猪。”

“倒也是……”朱母犹豫了片刻,“那就再等等吧,横竖你说要忙也要等开春了。”

“嗯,我就是提前跟娘你打声招呼,再一个,等今个儿傍晚问问二嫂,看巡讲的反响如何。”

“对哦,都快晌午了,四郎肯定已经开讲了吧?不知道讲得怎么样。”

颜值差距不少的婆媳俩,在这一瞬间,露出了一模一样的惨不忍睹的表情。回想朱四郎在村里的那次试演讲,总觉得今个儿很难顺利得开讲。

……

还真叫她们猜对了,演讲的过程真就不是太顺利。万幸的是,观众们还是很捧场的,主要还是这次真没走太远,地方还是宁氏略有些熟悉的南坪镇。

南坪镇是石门镇相邻的镇子,不过说是相邻,实则路也不少。好在,秀水村本来就位于两者之间,只是因为离石门镇更近一些,才会被划分在石门镇这边的。而南坪镇,有个村子是宁氏特别熟悉的,那就是南山村。

“南山村啊!刘神仙啊!不知道他今个儿会不会来。”宁氏打从一到地方,就异常的兴奋,确切的说,她从今个儿一大清早离开了村子后,就一直保持着精神抖擞的状态。相较而言,另两位就显得格外得蔫了吧唧。

四郎从头到尾都在念念有词的嘀咕着什么,这知情人是明白他在临时抱佛脚,赶着最后一段时间背诵演讲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犯病的,两眼发直的看向前方,眼神却毫无焦距,嘴唇一张一合不知道在念叨啥,活脱脱的即将疯魔的前兆。

至于六郎,按说他的状态应该是要比四郎好的,毕竟到时候上台演讲的人也不是他,他不过是个人形的提词器罢了。可事实上,他比四郎还要焦虑,不是低头翻看稿子,就是小心翼翼的转着眼珠子看向负责护送他们的衙役。

那是衙役啊!那可是县衙门里的官差大人啊!

即便六郎很清楚,衙役只能算是官吏里头的吏,也不妨碍他惧怕这些人。这时候,他就分外佩服他二嫂了,为啥就那么有劲儿呢?四哥也值得佩服,怎么就能一门心思准备稿子呢?

等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人们都到齐了,演讲也就正式开始了。六郎是没空再胡思乱想了,只是他瞅着台下那些人,或站或坐,还有蹲在前头的,哪怕上台演讲的人不是他,他都替他四哥感到腿软。

四郎:……

他除了硬着头皮上去讲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万幸的是,这年头的老百姓都是很实诚的,加上这又是县太爷安排下来的任务,各方里长们都在现场维持秩序,又有好几个衙役在旁边瞧着。因此,即便四郎的开场白磕磕绊绊的,也没人嘘他,而是纷纷仰着脑袋认真的看着他。

于是,四郎更心虚了。

对四郎来说,南坪镇是全然陌生的地方。坏处是,这里没一个熟悉的人,弄得一贯不习惯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更慌了。好处也是有的,因为这些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关于养猪的秘诀,并不会嫌弃四郎讲得不如他媳妇好,而且听说人家养猪还得了县太爷的夸赞,都纷纷凝神细听,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学点儿东西回去,毕竟一般人都会在家养一两头猪的。

第一次巡讲,就在四郎磕磕绊绊的讲话中,六郎时不时的提醒下,以及宁氏全程用目光搜寻她男神的情况中,结束了。

如同王香芹早先料想的那样,即便这次巡讲的地方离得不远,等他们回来时,也是下午后半晌了。又因为冬日里天黑得特别早,那会儿已经是临近傍晚夕阳西下了。

“我们回来了!!”

宁氏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对比早上的精神抖擞,明明应该是奔波了一天的,可瞧着她那状态,愣是比早上还要精神。

第一个上去欢迎她的,自然是胖娃儿灶台。

“娘啊娘啊娘!我奶中午给我吃猪食了!哦不,她还不如给我吃猪食呢,我奶做的饭菜,都不如四婶婶煮的猪食来得香!”

朱母袖着手站在灶屋门口,笑得一脸狰狞:“那你明天就去吃猪食吧,我不做你的饭了!”

灶台才不怕,抓着他娘的胳膊一叠声问:“娘你今个儿吃了啥?不是说那头请你们吃午饭吗?六叔,你吃了啥好吃的?”

六郎冲着他摆了摆手,耷拉着脑袋,拖着两条腿,仿佛虚脱了一般的挪步进了堂屋。四郎的状态跟六郎差不多,不同的是,起码他得了王香芹亲手绞的热巾子,让他擦把脸解解乏。

因为前阵子的事情,眼下全村都笃笃定的表示王香芹对朱四郎绝对是真爱。托这些人的福,王香芹如今无论做什么,甚至她什么都不做,依旧会被盖上深情的戳,目测短时间是摆不脱了。

宁氏不需要安慰,四郎有人照顾有人安慰。唯独六郎一人,孤零零的进了堂屋,也没人关心他的情况,苦哈哈的伸手去拿白馒头吃,还要被朱母拿筷子敲头,吼他去洗手。

而此时,宁氏已经高高兴兴的说开了:“四弟妹你是不知道啊,南坪镇那头可欢迎咱们了,来了至少两三千人吧,据说好像是每家每户至少要来一人,还不让小孩儿来凑数,说是太闹腾了。我还看到了刘神仙啊,他老人家还是那么的有精神。快散的时候,我还跟他搭上了话,他说我气色很好,正走在发财的道路上!”

“哦对了,南坪镇的伙食也很棒呢,鸡鸭鱼肉摆了一大桌,每一道菜味道都很不错。我还吃到了两道特别好吃的菜,我有仔细尝过,回头得空了做给你们吃啊!”

“县太爷不愧是县太爷,这个巡讲办得太好了。要我说,别的也就算了,这等吃遍了全县后,我能仿出多少好吃的呢!灶台啊!回头娘给你做别的菜,你从没吃过的那种!”

“……”

宁氏可高兴了,在她的描述下,今天简直就是精彩纷呈的一整天。只是再看看四郎和六郎兄弟俩,总给人一种他们去的是两个地方的错觉。

这么说好像也没错,就说今天的午餐好了,哪怕南坪镇是准备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可那也得有胃口吃啊!一想到午饭后的演讲,四郎完全吃不下,他满脑子都是稿子稿子稿子,紧张到光喝水啃馒头了。六郎也没好到哪里去,一则他本来就不是很在乎口腹之欲,二则他怕生,在全然陌生的地方一点儿都放不开。

至于宁氏……

这个好吃,那个不错!机会难得,开怀大吃!甭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眼下最要紧的难道不是吃吗?吃饱了才有力气帮着题词,吃饱了才有心情继续嗨起来。

当然,宁氏也不光是吃,她还要细细琢磨每一道菜的滋味,从滋味中品味具体的食材、调料,拼凑出食谱来。要知道,因为是县太爷的命令,每个地方都是勒令当地最好的酒楼饭馆准备拿手菜端过来的,宁氏就算再好吃,那也不可能跑那么多地方吃那么多道大厨的拿手菜。所以才说,机会难得啊!

就在老朱家这边和乐融融之际,石门镇孙家却是一片阴霾。

不满意妻子并不代表就不希望她早日生下孙家长孙,尤其孙家这边,也不知道是不是中了邪,甭管娶妻还是纳妾,数代下来,少有同时出现两个男丁的。即便偶尔有这种情况,下一代也不一定都能生子。反正到了如今,孙家就只有一位少爷,并且成亲两年多来,膝下尚无子女。

虽说王香椿这胎也不一定是儿子,可冷不丁的就这么没了,等于连高兴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希望破碎了。加上眼下又是正月里,孙家上下在失望的同时,还觉得十分的晦气,连带对王香椿本人也没了好气,只吩咐她照大夫开的方子调养身子骨,好生在房中休息。

如果说孙家这边是失望不满,那么王香椿本人却是绝望到了顶点。

她出嫁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可肚子一直都没有消息。以这个年代女子的普通想法来看,为夫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才是身为妻子最重要的任务。即便是门当户对的亲事,两年多未开怀也难免心慌意乱,更别提这门亲事完全是高攀了的,甚至还是她千方百计求来的。

孩子没了,好在她本人身子骨还算不错,孙家对她虽不曾尽心尽力,在用钱方面倒是大方。大夫开了方子,用的也都是好药,还道好生将养着,倒不至于坏了底子。

从出事到现在,王香椿听到的话,清一色全都是“好好歇着”、“仔细调养着,孩子将来还会有的”、“哪儿也别去,就待在房里”……

因为出事那会儿,离得近的就王香椿和她娘家嫂子,伺候的人倒是也有,可孙家只是镇里的富户,又不是那种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事实上,身为孙家少奶奶的王香椿是有丫鬟可以使唤的,可她的丫鬟并不仅仅是伺候她的,平常的斟茶倒水、铺床叠被、收拾打扫也都是要做的。出事时,那丫鬟刚放下了茶水点心,去外头做事了,等听到惊呼声跑来时,自是错过了关键的一幕。

本来,王香椿是可以解释的,可刚出事时,她因为疼痛难忍没有第一时间开口,等缓过来了她又沉默了。想着这事儿解释不解释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就没开口,只默认了是自己不小心没坐稳摔着了。

再往后,她就开始了蛮长的调养身子骨之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