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末辽东是怎么一步步恶化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想缴我们的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想缴我们的械?(1 / 2)

扎勒克也道:“是细细的小辫儿,全是建奴无疑。”

钟嫩张大嘴巴,每个人腰上两个建奴脑袋,也就是说这支明军在辽沈斩杀了四五千建奴?

不可能!

绝不可能!

真当以绝对少数击败九部联军的建奴是纸糊的不成?

昂安又道:“还有,我看到雅松的尸体了,就是那个击溃咱们三家联军,擒获斋赛的那个雅松。”

雅松长相凶狠丑陋,但体型却异常高大,即使是在普遍健壮的蒙古贵族看来,也是一个异类。

雅松此人在整个右翼蒙古都是威名赫赫,昂安见过他一回,便是过目难忘。

见两人都如此说,钟嫩终于有些相信了,但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喃喃道:“竟然连雅松这样的猛将也……”

昂安双目涣散,声音没有起伏:“还有拉格尔,那个曾经来过咱们五部通使的建州重臣,我也看到他的尸体了。”

钟嫩大惊失色道:“拉格尔?他可是正蓝旗的甲喇额真!你真的看清楚了?”

他又把目光投向扎勒克,带着求证的语气道:“雅松虽然勇猛,但毕竟只是个牛录额真,拉格尔是甲喇额真,若是战场上堂堂正正,他们一个甲喇横行咱们五部都没问题,这样的建州首领,怎么可能被当真斩杀!”

扎勒克长吸一口气灼灼的目光对着自己的首领道:“回贝勒的话,其实无论是雅松还是拉格尔,属下都没有看到。”

钟嫩长舒一口气,就是说嘛,他又不是没见过明军,大新军再强也总归得有个限度吧?

一定是昂安那个小子看花了眼了。

比兄弟二人都年长一些的扎勒克再次长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但属下看到了大金五大臣安费扬古的尸体,从那一刻开始,属下脑子里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但即使昂安贝勒说他看到了五大贝勒,属下也是相信的。”

“什么!”

钟嫩如遭雷击,他惊呼一声,不可置信地看着扎勒克。

自从回来便神情萎靡的昂安,此时也禁不住瞪大眼睛看着扎勒克。

昂安年纪轻,从来没有见过安费扬古,但是硕翁科罗巴图鲁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的,此人是后金的开国元勋,虽说不是旗主,但在八旗军中的声望除了奴酋本人之外,无人能出其右!

“贝勒,属下反复打量过了,确定是安费扬古无疑。”

钟嫩僵硬地转过脸看着对面的明军,只见黄昏之中,明军军阵整齐肃穆,夕阳的光辉洒在士兵们的铁甲之上,映出一层薄薄的血色。

高高飘扬的白虎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仿佛真的是一只啸山的猛虎,要择人而噬。

钟嫩贝勒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也就是说,这支明军定然是在辽沈战场击溃了数倍于己的敌人,才能屠戮五六千建奴,甚至阵斩他们的肱骨大将。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杀了奴酋这样多的兵,这样重要的大将,竟然全身而退到了这里!

要么就是击溃了奴酋大军,要么就是从容而退,奴酋也不敢遏其归路。

可笑自己带着区区五六千衣甲不齐的士兵,竟打着武力逼他就范的主意!

钟嫩想到此处,脸色又是一阵发白。

他小心翼翼地朝着扎勒克轻声问道:“你们方才,没有冒犯那位大人吧?”

扎勒克摇头道:“属下岂是那种鲁莽之人。”

钟嫩贝勒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他又眺望了一眼明军军阵,见到他们还没有接触防御姿态,心里又是没来由的一紧,连声道:“我们快走,快走,赶紧让开道路,千万不能给了那明将攻击我们的口实!”

这时,阵后的一个蒙古台吉见始终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焦躁地等了很久,决定还是亲自上前问个究竟。

他策马来到钟嫩贝勒附近高声道:“贝勒,怎么还不下令进兵?属下迫不及待地等着杀散这支明军,然后一鼓作气杀到广宁,抢了他们的马市呢!”

三人慌忙同时开口对着那个台吉道:“闭嘴!”

呵斥过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台吉,钟嫩三人又齐齐向对面明军小心看去,生怕那明将有千里耳,能够听到那台吉说话似的。

又过了一会儿,刘戎便看到扎鲁特部的骑兵开始缓缓退去,直至彻底消失在矮丘之后。

刘戎没有掉以轻心,他又令大新营的夜不收远远跟着监视,直到对方退过五里之外,这才命令士兵们脱下铠甲,继续开始行军。

之后的路便没有那么难行,冬日的辽河套土壤也是细碎而松软,踩在上面不似别处那般冻的坚硬。

刘戎甚至心里在想,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应该也是个可以屯田的地方。

明朝中后期开始,降水线南移,干旱的北方收成越来越少,蒙古高原更是旱灾和白灾频发。

许多部落活不下去,一部分南下抢掠汉地,一部分东进辽东平原,明帝国东北边防的压力随即陡然增加。

万历中期以前,明朝对辽东的各部政策都是以分化为主,即扶持弱的,打压强的,连横合纵玩得透溜,直到太师李成梁玩出了一个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崛起之后,辽东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建奴也成了比蒙古鞑子更加凶狠的敌人。

时至今日,东北亚的四大势力中,努尔哈赤是在全力压着大明打,偶尔还腾出一只手去扇朝鲜一巴掌。

至于蒙古这边,自以英明神武的林丹汗,正在千方百计地要统一周遭的草原势力,试图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

而那些如喀尔喀五部一般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部落,则是小心翼翼地游离于三方之间,墙头草一般地换着抱三家大腿。

当然,目前还是抱林丹汗和大明的比较多,去投努尔哈赤的暂时还是寥寥无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