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点名(1 / 2)

四爷办事效率一向是高,在并未逾制的前提下,也下足了功夫。给苏姑姑准备的车子虽不说多大,但柔软舒适,内里空间布置看着也敞亮,扎营用的帐子及摆设也备得齐全。

四爷这事办得大大超出了殷陶的预期,就是他自己来办这事也不能比四爷更好,殷陶心中欢喜,对着四爷谢了又谢。

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对苏麻喇姑感叹道:“十二是个好孩子,心里头念着你,也不枉了你养他一场。四阿哥一向是个最周到的,有他帮着把关,想来你这一路也定然顺当。”

不日,康熙也知道了四爷帮着苏麻喇姑跑前跑后一事,当面便夸四爷一番。

“你是个至诚至孝的好孩子,你待太后和太皇太后孝心朕素来是知道的,若论起给皇阿玛分忧,几个孩子也就数着你了。”

四爷原本高兴去做这事,是因为诚心想着要帮了十二弟,却不想如今又收获了康熙这番赞美,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此次北去盛京,万琉哈氏并没有拿到伴驾的资格,这次跟着康熙出门的主要还是几个高位嫔妃,一向得宠良嫔和王贵人也都没有跟着,可见这次皇上心思倒不大在后宫上面。

临到出行之前,殷陶过来钟粹宫中同万琉哈氏告别。

这是儿子第一次随驾出门,万琉哈氏心里头也替殷陶紧张,总觉得怎么嘱咐都有些不够。

“此去盛京一路小心,你年纪小,上头还有好几个哥哥跟着,等到去了塞上,见了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只需以礼相待,不必强行出头,只管跟着其他几个年长阿哥便是。”

殷陶点头应道:“正是,儿子也是这么想的。”

万琉哈氏又道:“皇上敬重太后,苏姑姑也是伺候过太皇太后的老人儿,你到时还是要多跟在她们身边尽孝心,不要总在你皇阿玛面前晃悠,孝敬皇父也不在这一时。”

的确,殷陶是第一次出去,很多地方都摸不透,但是只要跟在太后和苏姑姑身旁,就不会有人找他麻烦,毕竟两位辈分在那里,就是康熙和太子也要礼敬三分的。

万琉哈氏既然这么嘱咐于他,想来也是打算求稳,并没有想叫殷陶争先的想头在里面,这想法到时跟平日里苏姑姑的教导如出一辙。

“是,儿子知道了,额娘放心,我一定会全须全尾回来的。”

殷陶从钟粹宫中出来时,正碰上同样从延禧宫中请安出来的八爷。

八爷的生母卫氏虽然封了良嫔,但是依然还住在惠妃的延禧宫里,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一宫主位。

良嫔是真的喜欢康熙,当年她是戴罪之身,只能困在辛者库那暗无天日的地方,是皇上给了她恩典,把她从辛者库那里救了出来,让她一跃成为了万岁的女人。

良嫔对康熙的感情十分真切——感激、爱和崇拜并存。

康熙这些年的确也待她不薄,尽管她只生了八皇子一个,却仍然叫她坐到了嫔位,平日里也是荣宠恩赏不断,可见康熙心里的的确确也是有良嫔这个人的。

从前良嫔也是经常随驾出行的,这次听说康熙不打算带她去盛京,心里头难免有点小失落。

八爷过来请安时看出了额娘的心事,便又留下安慰了她一番。

“跟着皇阿玛出行少不了要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向来也是极为辛苦的。依着儿子说,留下来也未必就是坏事。比如这次皇阿玛东巡盛京,虽然把我留在京中,但也说了是叫我辅佐太子,倒比他们跟着出门去的更好一些呢。”

从良嫔宫中出来后,八爷老远就看见了十二,走上前来跟他打招呼道:“许久不见十二弟了,看着倒是又长高了一些。此次出门东巡,一路上伴着皇阿玛,倒是更有时间下棋了。”

那次的传言风波已经平息,殷陶几乎都已经淡忘那件事了,没想到八爷这次见面又提起了这一折,看来他去南书房这事儿对八爷影响还是蛮大的。

殷陶颇有些无奈道:“八哥说笑了,出门不比宫里,皇阿玛那么忙,还要处理你们日日从京中快马送来的奏折,哪里顾得上跟我下棋呢?”

殷陶这话又正中了八爷的心事。

想到自己得以越过众位兄弟留下来辅佐太子,八爷心中不免又大大地得意了一下。

不得不说,十二说起话来就是叫人舒坦,难怪阿哥所里几乎每个阿哥都喜欢他,就连一向看不惯他的老九也说不出他什么歪话来。

让殷陶想不到的是,就在临行的前一天,太子又寻了他去,给了他两套骑装。

“内务府给的料子,这一季要做六套骑装,这次皇阿玛出门依然要我留京,我也不好出城跑马,这骑装做了来放着过了季又没法儿穿了,我便叫内务府按着你的尺寸赶了两套,也好带出去穿一穿。”

作为一个经典款白衬衫能穿个两三年的现代人,殷陶对于太子这句“过了季就没法子穿”的话,实在有些接受无能。

太子边说边叫人把那骑装取了过来,殷陶一看那骑装眼睛不自觉地就发亮了。

太子份例里的衣服的确是好啊,虽然都是样式相似的骑装,但不管用料、做工还是细节装饰都是一等一的,跟他平日里穿得骑装很有些不一样。

殷陶突然有些不大敢接了:“殿下,这衣裳……应该不违制吧?”

太子温和地笑了笑:“不碍事的,前几年时候,春里我也做了好几套骑装,可那年皇阿玛定的却是南巡,我也是坐船去的,骑装都没用上。其中有两件没过身的,后来都给了你三哥和四哥带去塞上。”

既然两个兄长也穿过太子给的衣裳,那大抵是无碍的,殷陶谢过太子后便叫萧玉接了下来。

太子看殷陶接的痛快不扭捏,心里也高兴:“你是第一次出门,等到了外头,你要多注意皇阿玛脸色,别老顾着自己贪玩,惹得皇阿玛不悦。再者,到了外头多听多看,尤其塞上时候,别跟着老九几个瞎胡闹。”

虽然殷陶生日小了一些,但在按着官方虚岁算法来算,他年纪已经十四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古代的确能当成人看了,当年康熙也是在这个年纪就大婚有皇后了。

太子也考虑到殷陶年纪到了,特地提醒他关于站队的问题。

现在康熙亲封的太子在位,想要撼动他的就是别有异心之人,太子叫他远离直郡王和八哥的势力是对的。

殷陶一一应了下来。

==

未启程前,殷陶一直心心念念盼着出门,但等真正到了启程那天,骑马跟着大部队出城往北之时,却发现这一路比自己原本以为的更要艰辛一些。

骑了一天的马后,殷陶不由又开始怀念起现代高铁技术起来。

天渐渐地暗了,终于,大部队也停了下来,准备就地休息,安营扎寨。

殷陶和十三一向结伴,九爷也同十爷站在一起。

扎完帐篷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准备用膳,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个像样的操作间同样也会大打折扣。

康熙出门并没有带上御膳房全班人马,东西六宫内的小厨房人手更是没有跟着出来,如此一来,对膳食的需求大大高于了供给,有好东西也只能先供着康熙那边。

殷陶和十三的饭菜也是等到许久才送过来,只有简单的肉汤,馍馍、熏肉和一小碟酱菜。

殷陶和十三正打算用膳之际,外头有个小太监捧着食盒过来,说是苏麻喇姑给十二阿哥送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