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七零之彪悍女知青全文免费阅读> 第39章 姜琳,我是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姜琳,我是谁?(1 / 2)

戴国华踩刹车, 程如山打开车门跳下地,俯身接住飞奔过来的文生和大宝小宝,他让文生去后面车厢,又把大宝小宝送上去。

这一次姜琳没来得及爬车就被他给送上去, 自己也跟着上了车。

大宝小宝迫不及待地挤到他怀里去, 争先恐后地跟爹说这些日子的事儿。

有俩小播报员,姜琳完全不用费唇舌,而且她发现, 大宝不是之前以为的那么内向,要看他心情以及对象,如果是他喜欢的人, 他很会说。小宝更不用说, 完全就是个小甜饼。

腻歪了一会儿,程如山就把大宝小宝交给文生, 他则揽住姜琳的腰,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大宝小宝就领着文生在车上玩小青蛙,一路上连颠簸带蹦跶,俩孩子玩得一头汗。

到了水槐村村口,戴国华停车, 帮着把程如山的东西拿下来,还有他帮程如山买的大米和一些当地没有的调料。省城交通东西南北四通八达,还有运河通过, 物资非常丰盛。

程如山带着家人和他挥手道别, 等戴国华开车走后, 把大米炕上,让文生拎着其他的东西。

大宝小宝帮忙拎着点心糖果,姜琳帮他拎着提包,一家人回家。

路上碰到小孩子,看着大宝小宝抱着糖果,馋得立刻流口水。

大宝对姜琳道:“妈妈,我能给他们一块吗?”

姜琳笑道:“你们自己决定啊。”

小宝忙道:“不要给!”

大宝:“他们现在不骂,改正错误,表扬一下。”

小宝:“他们没给我们吃。”

大宝:“他们没有。”

小哥俩嘀咕片刻,小宝勉为其难地让大宝抓了几块分给他们,顺眼的一人一块,不顺眼的两人一块,他讨厌的半块不给!

一共六个小孩子,锁头家小儿子没得着,馋得哇哇哭。

小宝立刻高兴了,对大宝道:“比打他好玩,哈哈。”

姜琳:“……”

到了家,文生腿长先跑进去,“爷爷嫲嫲,爹回来了。”

程蕴之和闫润芝忙出来,正好商老婆子、青杏几个也在西厢做针线活,闻言都从屋里出来。

程如山跟他们招呼一声,把东西送到堂屋去。

大宝小宝就给家里每人分一块糖,到青杏的时候,他分给她两块,“给国庆一块。”

青杏有些害羞,“谢谢。”

姜琳发现自从文生来了,大宝更加懂事很有个大哥哥样子,依然机敏却不再浑身带刺,对人越来越和气,这是好事。

她把钱拿出来,分给商老婆子几个。

商老婆子乐得豁牙子都露出来,“冬生媳妇,还用这么急着发钱?”

姜琳笑道:“卖了就发。”她拿出账本来,“一条条一件件都在这里记着,付钱的没付钱的都有数。”

“俺们信得过你。”商老婆子很高兴。

青杏捏着自己赚的一块钱,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家除了卖鸡蛋,就没有别的钱入项,自己竟然赚了这么多?

有些人一块钱不觉得如何,可对她来说,一毛钱都了不得,能买三个鸡蛋呢。

她想起来,“姜知青,我娘说还欠着你钱呢。”

姜琳:“第一次你先拿着,欠的钱这里也有账呢,差不了。”发了钱让她高兴一下,回头做得更好。

商老婆子看程如山回来,寒暄几句,她就招呼其他人告辞。

因为人多,闫润芝也没单独留她说话,给她们送出门去就回家。

程如山正在堂屋和姜琳几个说话,小宝亲得一直黏在他身上,“爹,你不知道我可想你啦。想得吃饭也不香,睡觉睡不着。”

姜琳:……每天野得他不知道多少累的,吃过饭溜达一会儿就说困,上炕半个故事没说完就呼呼的,这是睡不着呢。呵呵,你骗傻子呢。

大宝和文生拿点心和糖果给爷爷嫲嫲吃,文生递给姜琳一个花生酥,“娘,你吃。”

姜琳接过去顺手给了闫润芝,她吃不惯这种高油的东西。不过这时候人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吃点这种点心也很解馋的。

程蕴之把大队给补偿以及平反大会的事儿告诉程如山,还有那五亩地等,至于文生砍了程福贵的事儿,因为当着孩子的面没说,等姜琳悄悄告诉他。程如山敏感,从程蕴之的话里话外,已经猜到发生意外。

程如山起身,对姜琳道:“去大队走一趟。”

文生和大宝小宝立刻要跟上。

姜琳:“你们在家听爷爷念书啊。”她把买的小人书、字典等都放在桌上,回头让爷爷收到书房去。

小宝:“我要跟着爹。”

程如山笑道:“爹回来住好几天,从明天开始天天陪你们玩儿。”

闫润芝:“爹娘要去办正事,小孩子不能跟着。”

大宝小声道:“是那个事儿吗?”他直觉是大哥砍了程福贵的事儿。

姜琳没想到他那么敏感,忙道:“是的,爹去处理一下,就没麻烦了。”

大宝立刻懂事地牵着小宝和文生的手,“你们去吧。”他又对小宝道:“看故事,听完出去馋他们。”

其他孩子可没人讲这么多故事,不知道多想听呢。

小宝立刻来了精神,“好啊好啊。”他们现在会给其他孩子讲故事,那些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对他们越来越友好,有几个小孩子喜欢得不得了。

文生看了姜琳和程如山一眼,“爹娘你们早点回来啊,我可想你们。”

姜琳笑了笑,“会的。”

她和程如山出门,就把文生突然变了个人的事儿告诉程如山,“大队干部和知青们帮忙,还有商家嫲嫲、曾干事他们都支持大事化小。”如果不是这么多身边的人作证支持,程福贵豁出去要闹,只怕结局没这么理想。

这也是他们经营知青关系、大队关系得到的好处,她心怀感激。

程如山侧首看她,“大哥有没有伤到你?”

姜琳摇头:“没的,就是吓我一跳?爹说他不会伤害自家人的。”

程如山:“当年他在农场突然发疯,爹阻拦他,他已经失去理智,随手就把爹推到泥塘子里。他认识你时间尚短,如果再有失去理智的情况,你只管躲开让他去。”

姜琳怔了一下,随即答应,“我记住了。其实我也不清楚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才这样的。后来我又用程福贵的名字刺激他,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她对精神疾病了解很少,精神病、精神分裂、人格分裂之类的,也只是从电视里了解点皮毛,更何况电视剧并不专业,所以她也没有随便做出判断,免得误导。

“别担心,一切有我。”程如山握住了她的手,就算无法治愈也不会比从前更坏。

姜琳:“照目前这样开开心心,倒是最好了。”她感觉程如山脚步慢下来,回头看他,“走啊。”

程如山将她拉进怀里,抬手抚上她的脸颊,把她的头按在自己肩窝上,“辛苦你了。”

姜琳:“……”

突然这样你是要干嘛,还是在外面呢。她忍不住笑起来,“别闹,走吧。”

程如山垂眼看她,“我哪里闹了?我只是……”他垂首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想亲亲你。”

姜琳:“……快走吧。”

走出巷子,姜琳把手抽回来,两人一起去大队。

日落西山,红霞弥漫,照着这繁忙老旧却又鲜活的村庄,让姜琳觉得自己入了画中。

路上有人看到他们,纷纷打招呼,热情又殷勤。

程家已经平反,再也不是坏分子而是先进者,县里大干部都来开会表扬,大队干部各种尊重,普通老百姓自然紧随其后。对他们来说,村干部就是非常大的干部,唯大队干部马首是瞻。

程福军是扬红大队的书记,加上庙子村一共有六个生产队,他算脱产干部,不需要天天下地。不过农忙的时候,他基本天天去地里指挥监督。他还得盯着公社下乡蹲点的干部,免得他们不了解当地农业状况,纸上谈兵瞎指挥。

生产队最怕公社或者县里的农业干部们不懂装懂,下来瞎指挥,重蹈当年的覆辙。

姜琳和程如山去大队的时候正好碰上穿着水鞋回来的程福军,打了个招呼,就进大队屋说话。

程福军笑道:“冬生,现在跑运输,了不起,非常体面的工作。”

程如山谦虚地笑笑,“书记说笑,都是为人民服务。”

程福军就问问他对平反工作以及补偿有没有什么意见。

程如山:“足见诚心,多谢书记和大队长,很满意。”

他这么说,程福军心里很高兴,之前虽然把事儿办了,但是程蕴之不管事儿,姜琳是个女的,在程福军心里觉得不那么正式,认为总要和他们家的男人打过交道才算画上完美句号。现在程如山一回家就过来找他,这是对他的尊重,程福军心里是很畅快的。

说一下赔偿的事儿,程如山就把话题引到程如州身上,感谢大队干部的维护和帮衬。

程福军道:“这个事儿咱们肯定大事化小,不要闹起来。好在赵书记也不想难看,开了个会,大家意见差不多一致。就是……你们也知道他家的那脾气,不太想善了。我听说,他们在活动,想把如州给抓起来关到省城精神病院去呢。”

精神病院他们都只听说,没见过,传说是非常恐怖的地方,大人吓唬孩子就说抓到精神病院去。

程如山:“多谢书记,这个事儿我会去革委会说明一下。我们也保证,我大哥不会伤害无辜的人。”

姜琳也保证。

其实文生回来以后从没一个人出门,不是和大宝小宝就是和姜琳一起,也的确没在村里发疯打人。他跟大宝小宝学得一样天真烂漫,懂礼貌,穿戴整齐,不拉尿在身上,除了年纪不对,就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所以那天很多人主动给他作证。

村里有大人因为不了解躲着他,小孩子们喜欢他,毕竟他和其他那些疯疯癫癫、打人骂人的疯子不一样。

程福军还提醒程如山和姜琳:“那天姜知青揭他老底,很可能会遭他记恨,一定要小心些。”

之前姜琳已经把自己揭程福贵老底转移视线的事儿告诉程如山,他道:“谢谢书记,我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完这件事,姜琳又和程福军说砖瓦厂的事儿。

修屋顶帮忙拉瓦可以说是互相帮衬,也没几分钱的事儿,要开砖瓦厂就不是个人能办的。所以姜琳想跟程福军商量,能不能以大队的名义办大队副业,她愿意拿钱入分子,同时参与经营。很多村里的副业没有合法手续,都是自己想开就开,一般也没人管,万一上头查也是说关就关。

姜琳受现代经营模式影响,首先合法,然后再图谋发展。

程福军却没多大的兴趣,大队副业不是那么好办的。他之前了解过,很多村的大队副业开不两年就歇菜。原因很多,最大的一个大队干部都想插一脚,安排自己家人进去当个厂干部,谁都想占便宜却不干活。做出产品来,不等卖的,先拿去分,要么就拿来做人情。到最后干活的没几个,全是想来捞好处的,不捞黄才怪呢。

程福军是看明白的,大队厂子,比大队集体下地还麻烦,他可不干那出力不讨好的事儿。

“你们想办砖瓦厂,大队支持。”程福军道:“就以大队的名义开,你们自己说了算,卖给自己村尽量便宜一二分,也算是给咱们自己大队的好处。”

要开个机器做砖瓦的大厂,没有个五万块钱是开不起来的,他估摸着姜琳也就是开个水泥瓦、小砖窑、瓦窑,产量不会太高,四五个帮工顶多的。

这种就和家里要盖房子自己烧砖差不多,不算厂,上面也根本没人管,再有大队的名义,更万无一失。

他不需要费力气,村里有砖瓦厂,社员们房子得到改善,生活提高,也都是他的政绩和脸面,他支持。

他道:“你们放心,有大队出面,没问题的。”

离开大队,天色渐晚,社员们都下工回来。

程如山拉着姜琳去河边散步,让她既不要担心文生,也不要害怕程福贵,“这两天我就去县里跑一趟,把当年的事儿正儿八经地提一提。当年程福贵没受惩罚是他运气好,现在风向有些变,他未必还能那么幸运。”

再者他从来不服运气,想做的事儿总要去做。

姜琳:“是要重提一下,免得他一直以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自居。”

因为他回来,她一直紧绷的神经就放松下来,跟着他在河边散步,说说笑笑的。

月亮还没出来,几颗明亮的星星在西天散发着温柔的光芒,他停下脚步握住她的手。

“过几天我还要出门,要不要陪你回家一趟?”他垂眼看着她,“带着大宝小宝,让外公外婆看看。”

潜台词就是女婿也要见岳父岳母,他不想贸然去,自然要姜琳答应。

姜琳有点犹豫,她给他们写信,他们没有信回来,是什么意思?如果对她有意见的话,那她回去岂不是找不自在?所以还是写封信再问问情况吧。她也不想程如山和大宝小宝受到不公正的冷遇。

她的犹豫让程如山眼神黯了黯,看来她并不想把他和孩子带回去给父母看。

“那就过段时间也行,反正我总要往省城去的。”他的声音依然温软的,在她面前没有半点外面的冷硬之气。

姜琳纠结了一下道:“我想咱们最好带着文生一起去,找个大医院给他瞧瞧。我是想提前给爸妈写封信,等收到他们回信咱们再安排。反正也不差这半个月一个月的。”

听她这样说,程如山心头的那一点沉闷就被风吹散了。他的手顺着她的手腕上行,握在她的肩头上,一手抬起她的下颌,垂首吻上去。

姜琳没有拒绝他,只是被他吻得有些腿软,下意识抬手勾着他的颈。

她这样的举动无异于邀约,让他更加投入,大手扣住她的后脑,密密地亲吻她。

夜风行过水面,吹拂着他们的衣摆,却因为暧昧的气氛安静下来,当月亮爬上来,水面明晃晃的,有草虫开始啾啾地叫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松开她,帮她理好衣襟,低沉略微暗哑的声音带着笑意,“回家吃饭了。”

姜琳脸又红又烫,“快走吧。”刚迈出一步,脚底就绊了一下。程如山迅速地搂住她,直接把她抱起来,还笑着给她解围,“这里光线不好。”

他抱着她回到村里,虽然月亮爬上来,但是三步外就看不见人脸,他就没放下她,一直抱着往家去。

姜琳把脸埋在他胸口,听着他坚定的心跳,觉得很神奇。亲吻可以让人腿脚发软,意乱神迷,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难道是他技巧太高明,还是有什么无法解释的原理?

等她听见门响,立刻回神,他居然还想抱着她回家!她赶紧示意程如山放下她。

程如山笑:“回家了怕什么?”

“快放下我,别让他们看见。”姜琳急得要命。

程如山终是没拗着她,在影壁墙放下她,院子里传来文生和大宝小宝的声音。

“爹娘咋还没回来,快去门口看看。”

文生拎着马灯,大宝小宝紧随其后,噼里啪啦跑出来。

“来啦来啦!”姜琳赶紧出声,快步走进灯光里。

大宝:“大哥可怕娘被坏人抓走,非要出来看。”

小宝:“大哥,我们说有爹不怕了嘛。”

文生抓抓头,到底是谁说要出来找爹娘来着?

程如山上前揽着他的肩头,在他后颈上揉了揉,“过去的再也不会发生的,别怕。”

文生回头看他,笑了笑,“爹,你说什么呢?”

程如山:“你不懂没关系,记住就行,再也没人敢抓你娘。”

文生笑得非常开心,“爹你好厉害!”

程如山拍拍他的后背,“吃饭去吧。”

晚上闫润芝和程蕴之俩商量着做的蒸米饭,当地不产大米,他们以前没做过。就用炖酱的方法,把米淘洗一下,加上适量水,放在搪瓷盆里炖着

。另外做了韭菜猪肉馅儿的炸茄盒,还闷了一锅腊肉笋干白菜粉条。

中秋节公社杀猪,程蕴之去领了半斤的份额,这个月还有两斤,他们打算等大宝小宝十八生日的时候再领一斤回来包饺子。

闫润芝先给姜琳盛一大碗白米饭。

程蕴之不肯要,“这东西我觉得吃不饱。”在农场吃过,总觉得不如窝窝头管饱。

闫润芝笑道:“吃不饱你再吃窝窝头,没人不给你吃。”她分开一人来半碗尝尝。

大宝:“哇,好甜。”

小宝:“甜吗?我试试。”

文生看了看,研究一下,直接用手抓起来攒攒,捏成个窝窝头,“啊呜……”一口塞进去。

姜琳:“……”这样吃饭团没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