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的小说> 第三十章 县供销社之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县供销社之行(1 / 2)

第二天一早,送走了周明山一行人之后,按照昨晚约定的时间,刘岩和周海洋,来到了永峰县供销社。

华国的供销社是六、七十年代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遍布全国各地。

供销社是由政府经营的,属于国营单位。

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便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全部。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都有。供销社的东西也从来没愁过卖不出去。

有许多时候,哪家生孩子需要红糖、鸡蛋,婚嫁需要购买缝纫机、手表、自行车等大件的东西,还得有供销社主任的批条,才能买到。

所以,在供销社上班是相当有面子的,是当年非常吃香的职业。作为县供销社主任,那就更不用说了,连县里的主要领导,平时见到,都得客客气气的。

王强跟父亲提前打了招呼后,一大早就在供销社门口等候。见到刘岩和周海洋之后,三个人就直奔王强父亲王宇峰主任的办公室。

鉴于三人曾经都是源平知青点的插队知青,以及王强父子之间的关系,刘岩觉得,跟王宇峰见面就用不着拐弯抹角了。

第一次接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县供销社对竹制品的品种和数量的需求,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以及每个月销售数量和主要的客户群体。

除此之外,刘岩打算买几件目前销量比较好的样品带回去,让范丽莉她妈和几个嫂子做几个类似的东西。

只要做工比原进货渠道好,价格不比别人高,而且又有王强这层人脉关系,就不愁供销社不同意合作。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几件别人没有的特殊品种,比如冬暖夏凉、对关节炎和颈椎有一定疗效的百丈梯田竹制品,在帮助县供销社拓展新的市场和客户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源平村的收益……

只要源平的竹制品工艺、功能、款式和价格有优势,双方的合作,对供销社是绝对有利的。

因此,今天上午的拜访,刘岩胸有成竹,也势在必得。

王强介绍了双方之后,刘岩便直接向王宇峰说明了此行的来意。

如预料之中,王宇峰听完刘岩的一番介绍后,一口痛快的答应了:“县供销社原来的竹制品,主要来源于邻省的供货渠道。

最大的问题是产品款式单一、做工粗糙。虽然产品单价不贵,但加上长途运输,成本增加了不少。

如果能在本地解决货源的问题,无论从实效还是流动资金占用,对供销社都是有利的。

当然,如果在做工、款式、功能用途上能有所突破和提高,这对于村办工厂和供销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王主任,您看看这样行吗能否让我们参观一下县供销社目前竹制品的样品,一是学习,二是买几个样品回去……”

“没问题,我这就领你们去样品室。”王主任答应的非常爽快。

……

当三人走出县供销社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

“竹器厂的事儿,目前的关键,就看源平村了。”王强说道。

“我们今天回去,马上就着手样品的制作。海洋,等到制作样品的工作分配下去,你就负责盯着验收,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原材料不能以次充好。

等到样品出来之后,就立即联系王强。王强,县供销社这边,今后就靠你了。”

跟王强分手后,刘岩和周海洋就向着县委大院的方向走去

永峰县委大院建于五十年代初期,964年重新修建后,在院内加盖了几栋宿舍楼。目前县委和县革委会都在一个大院内办公。

当刘岩和周海洋到的时候,裴晓虹已经在大院门口等候。

走进大院,映入眼帘的是前院的三栋五层办公楼,进入后院,则是三栋不同规格的宿舍楼,院内的所有建筑清一色的青砖。

院子里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生长多年的高大树木。

沿着绿茵草地间的石板小路,来到了一栋三层单元楼房前。

这栋楼一共住着六户人家,一梯两户,住的是永峰县的几位主要领导。

裴长远家就在这栋楼二层朝东的一套单元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