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麒麟儿小说> 276、第 27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6、第 276 章(1 / 2)

不知内里的人难免觉得许盈预想中的书院规模太大,但好在知道他想法的人本来就少。对外的消息里,只有招生三百人这个说法大家还真就以为书院只收三百人,今后再收人也是结业出仕的学生的补充,会形成人数上的平衡,再多也不会超过四百人了吧?

虽然四百个学生的私学也很夸张,但如果是足够有名望的人来提倡,又不缺钱、不缺人,这也在接受范围内。只当是许盈重建官学了,即使以县级的官学来说,收入学生四百人也有些多了。

当然,许盈并不是重建官学——不是说官学不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官学有自己的优越之处。只是许盈不想让自己办起来的书院仅仅是个政绩,等到自己离开之后就人走茶凉。保证办学资金能够自给自足,这只是书院能够持续维系的条件之一,特意限定为私学则是条件之二。

若是官学的话,将来的县令必然是能够插手管理的!如果是遇到一个好县令,就像是种了彩票,对书院的发展大有裨益。反之,那就是倒了大霉了,书院就此衰落也不是没可能。相比之下,私学这种办学形式就要有活力多了。

除了一些官学的特定好处享受不到,其他其实都更有优势。说的更明白一些,遇到一个好县令,对教育业有兴趣的,哪怕书院是私学,应该也会给支持、行方便。反之,一个对此不感兴趣、没什么本事又爱瞎指挥的,即使能够影响到书院,那也隔着一层,带来的损失不会那么严重。

而且话说回来了,这年头国事艰难,连太学都荒废了,官学办起来又还能指望什么好处?这个时候再在地方上搞官学的,有的是没办法了,毕竟不是谁都有许盈的机会,可以纵观历史,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做事。有的则是不关心这个,本来就是为了政绩,至于之后自己大力倡导的官学怎么发展,那根本不重要。

“就是这里啊!”来到‘长城书院’门口,穿青碧色袍子的年轻人眼睛发亮,对旁边穿紫色两裆衫的新朋友道:“这般私学竟是从未见过的,看着气象都不同。不要说私学了,小弟家乡的官学也难比!

两人原本并不认识,只不过是一起来考长城书院,这才认识的——这个时候已经不叫长城书院了,书院有了正式的名字‘太平书院’。

许盈放出风去,说自己想在长城县办私学,已经得到本地大户支持,教室、房舍一应俱全,还有提供给学子的大大藏书楼!老师也是从各地请来的,不敢说都有经天纬地之才,那也是饱读诗书的!

这或许和那些已经名满天下的大名士不能比,但那样的大名士又有几个?这等名士收徒的本就不多,有限的几个收徒的也不会有太多学生,绝大多数学子想要进学,在选择老师的时候也不能比着那些人来考虑啊!

最后,许盈还郑重其事地说明了三舍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待遇。而即使是最基本的外舍生待遇,在此时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此时也有一些私学老师会收一些家境贫寒,但天资出众、一心向学的学生,不仅不要学费,还让人在自家吃饭,甚至补贴笔墨纸砚。

但这种情况终究是少,一般是非常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行,根本没有成制度过!

官学倒是常常有给学生免学费,还给发东西的但如今情形,官学早就是摆设了!一般地方的官学形同虚设,有的地方的官学靠着地方官的强制命令起来了,但那终究不是普遍情况。而且随着地方官离任,之后还能不能维持也是个问题。

本身给的条件很优越,许盈又是此时不折不扣的‘大v’,他发一条消息出去,立刻就是点赞、跟帖无数!这样一来,知道‘太平书院’的人就多了,报着对太平书院优越条件的憧憬,也带着对许盈这个名人的信任,真有不少外地学子也来考太平书院。

说是收三百人,但陆陆续续在考试开始之前长城县已经聚集了千余人!

这些来考试的学子可不是蒙童,他们是本身就有一定基础的!像他们这样的人,在此时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就算是家境贫寒之人,也轻而易举能成为一部分人中的‘意见领袖’。此时汇聚到一起,其实是很不寻常的!

不过,这个‘不寻常’也蛮好的,许盈原本打算用来出租的房子已经弄的差不多了,只不过内部还没有装修、摆设。于是

他索性临时改出了一些‘青年旅馆’,这些‘青年旅馆’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让人睡觉的大通铺。

不过好在干净清洁,又不要钱,囊中羞涩的贫寒学子都可以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