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节(1 / 1)

第23章晚上顾翰清下值回来,到延寿堂给老太太请安,就瞧见顾明烟坐在次间的小书桌上给老太太抄经书。他寻常不大管姑娘们的功课,偶尔十天半个月想起来了才看一回,因此也不大在意,这时候走进去瞧见顾明烟写的那蝇头小楷歪七扭八的,顿时火冒三丈。“你看看你这个字,像什么样子?”顾翰清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顾明烟道:“你姨娘虽然不识字,却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如今你有这样的条件,更应该好好学一学。”顾明烟被吓了一跳,心里却是很不服的,瞥见顾明妧在厅里跟着丫鬟们一起做针线,便恨恨道:“难道三妹妹就比我写的好了?”她估量着顾明妧在外头并没有识几个字,因此写大字大约也是很差的,就故意这样说。“三丫头你过来!”顾翰清瞧着这个不长进的女儿,转身喊了顾明妧一声。顾明妧正潜心研究绣工,忽然听见有人喊她,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走到次间里去,乖乖等着顾翰清吩咐:“爹爹找我做什么?”“你去抄一段经书给你二姐姐看看,不必藏拙,让她知道什么叫夜郎自大。”对于周氏来说,这几个姑娘虽有嫡庶之分,可对于顾翰清来说,却都是他的亲骨肉,他是当真没有因为顾明烟的生母身份低微,看轻过她一星半点的,因此见她这样,便格外生气。可这倒是让顾明妧当真为难了起来……她的字,以前世顾翰清的评价,那便是大魏闺阁之中女子再无第二之人。当然那是她前世潜心苦练得来的结果,可要是这时候写出来,难免让顾翰清起疑。年龄身段在这里,但一个人的笔迹,却也跟修炼的年份息息相关。尤其是像顾翰清这样常年练字的人,看一眼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爹爹……”顾明妧低着头,脸颊绯红,小声撒娇道:“爹爹就别为难我了……”她模样娇俏,娇声低语的样子顿时让顾翰清想起了她的生母柳氏。再想起他们十几年前的那一夜风流,这辈子,那样的人物,他是配不上的,只希望把顾明妧养成她那个模样,也不负当初的那一段姻缘。“罢了,你下去吧……”顾翰清挥了挥手让她离去,顾明妧的字都是柳氏教的,写下来若是让人看见了,总归是不好的。……夜里顾翰清同周氏说起了大后天进宫的事情,自然也就提起了顾明烟今日在延寿堂说的那些话。“我说二丫头怎么会在老太太那边抄经,原来是因为这个!”顾翰清低眉沉吟了片刻,抬起头来对周氏道:“这都是你素日对她太宽厚的缘故,我瞧着别人家的庶女,再没有二丫头这样不识大体的。”“老爷反倒怪起我来了?”周氏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是没甚在意的,只笑着道:“你素日不常跟我说,顾家的孩子不分嫡庶嘛!”“这都是我的不是了,夫人就别跟为夫一般见识了。”顾翰清也知道周氏温和,于她能做到对庶出的孩子一碗水端平,已是不易了,便笑着朝她陪了不是。周氏心里美满,想着这一年虽说有些不愉快之处,如今也都过去了,顾明妧乖巧,她也马上要受封二品诰命,今年对于顾家来说,也算是风调雨顺的一个年景。……第二日一早,顾翰清上朝之前,去了一趟方姨娘的房里。顾明烟昨夜抄经抄到了二更天,这时候还没起来,方姨娘瞧见顾翰清过来,忙就迎了上去。“老爷怎么来了。”她想着顾明烟还没起来,怕老爷生气,替她解释道:“昨儿二丫头抄经抄得迟了……我瞧着时辰还早,所以没喊她起来……”顾翰清坐了下来,敲了敲茶几让方姨娘坐下,开口道:“你素来知道我对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这几个孩子里头,也只有二丫头的性子最骄纵些,你是她的生母,应该多规劝她一些。”“老爷说得是。”方姨娘一个劲的点头,想起前几日还跟顾明烟口角了一回,心里有些难受,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起来。顾翰清看见她这样,倒是有些不忍心了,便宽慰她道:“我不是说你不好,只是你身为人母,必定是想她将来更好一些的,我也不会让她委屈到了哪儿。三丫头才回府,老太太、太太多喜欢她一些也是有的,她也确实讨人喜欢,可她终究不能跟二丫头比,二丫头还有你呢,她的生母却不在府上。”这一番话说的方姨娘心中有愧,又想起素日顾明烟确实刁蛮骄纵,便狠下心道:“老爷放心,我会好好跟二丫头说的。”顾翰清听了这话很是满意,起身离去,走到门口的时候才转过头来,对方姨娘道:“今晚我来你这里,你好好收拾一下。”这一句却比之前那一大篇的话更中听许多,方姨娘立时就红了脸,娇滴滴的点头称是。……因为要进宫面见太后娘娘,老太太一早吩咐针线房又给顾明妧做了几套新衣服。周氏亲自挑选了一件鹅黄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下面配着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这一身衣裳穿在顾明妧的身上,那真真是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的。周氏上下打量顾明妧,一张小脸虽然尚有几分稚气,但眉眼已经长开,眉山如黛、杏眼流转、巧笑倩兮。好在她年纪尚小,若是再大一些,让宫里的那些贵人瞧见了,只怕是……周氏一时就想起了顾翰清说起让她进宫的事情,蹙了蹙眉峰,吩咐道:“这一身衣裳就很好,头上的珠花也不必太复杂,就戴上回你大姐姐送你的那个。”顾明妧点头,顾明珠送她的那个珠花是用白珍珠做成的串,在发髻上围成一圈,再坠上五彩流苏,就很好看了。虽然不是很贵重,但对于她这个年纪,是很合适的。她之前一直担心周氏会把她盛装打扮一番,毕竟她将来的宿命是要进宫,这次机会难得,若是能在太后娘娘跟前留下印象,将来进去就容易多了。然而周氏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心思,只是根据她的年纪,装扮得体而已,这反倒让顾明妧心下感激。这里头她才穿戴整齐,外面就有丫鬟进来传话,说顾翰清亲自从衙门回来,送周氏和顾明妧进宫。对于后宫那个地方,顾明妧再熟悉不过,外人常羡慕那些琼楼玉宇、金碧辉煌的楼阁,可真的当她进去了,才知道那里不过就是一个金堆玉砌的金丝笼。好与不好,只有进去过的人,才明白。而唯一能让自己感到莫大满足的时候,不过是站在那个人的身侧,听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俯瞰芸芸众生,方有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可那些人拜的终究不是自己,用一生的孤寂换那一瞬的荣耀,不值!周氏转身,正巧看见了面色有些怔忪的顾明妧。她一向安静乖巧,很少有这样几近带着悲悯的神色,倒像是知道了她将来的命运一样,既认命、又坦然。这样的神色出现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让周氏受到了莫大的冲击。她的心被恨恨的揪了一把,一想到若是顾明珠要进宫,她还不知道要怎样的肝肠寸断。“三丫头,快走吧,你父亲还在等着呢。”然而她还是不敢向顾明妧保证什么,决定是顾翰清做的,她心里纵有不舍,这时候也不好开口。“嗯。”顾明妧却一下子将情绪整理一新,管它将来怎样,反正这辈子她是不打算进宫的,反正现在年纪尚小,将来再做打算不迟。周氏见顾明妧已经没了那伤感的神色,倒是松了一口气,拉着她的手一同往门外去。坐的是平常顾翰清上朝用的那辆黑漆齐头平顶马车,顾翰清在车里又嘱咐了顾明妧几句,看见周氏将她打扮的低调得体,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三丫头进了宫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没有人问话就尽量别开口,一切听你母亲的吩咐。”顾明妧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顾翰清又对周氏道:“她进顾家之前,除了她生母,从未见过外头的女人,难免生疏些,你要好生照看她。”这是顾翰清第一次在周氏面前提起顾明妧的生母,言语中竟有些恭敬之意。周氏原已经将那人看淡了,这时候倒是又有些好奇,可终究又不好意思问,便只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有我在呢,出不了差错。”第24章马车到了神武门口便停了下来。顾翰清扶着周氏和顾明妧下车,早有寿康宫里头的迎客太监在门口候着了。顾翰清是当朝二品大员,又是内阁重臣,皇上器重,太后娘娘和后宫的众位主子自然也给他几分薄面。“顾大人。”老太监迎上来。周氏四下扫了一圈,见她长姐贤妃娘娘宫里的卫嬷嬷也来了门口,只远远看着,大约是瞧着她们来了,好去贤妃娘娘那边回话。周氏同她点了点头,那人会意,便领着身后的小宫女先回景阳宫去了。“这是贱内,这是小女,烦劳公公带她们过去。”顾翰清虽是权臣,却从不托大,对待宫里有资历的老人,都是恭恭敬敬的。过来的这一位是太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刘公公,他亲自过来,也彰显太后对周氏的看重,是作为臣下的荣耀。“顾大人严重了,老奴不过替太后娘娘跑腿而已。”刘公公同顾翰清寒暄了几句,周氏和顾明妧已经各自上了他带来的两顶翠盖珠缨小轿。顾明妧挽起轿帘看了一眼,见顾翰清单手负背站在那里,看见轿帘动了动,朝着顾明妧这边看了一眼,眼中满是慈爱。“去吧,好生跟着你母亲,不用害怕。”顾明妧重重的点了点头,想起前世顾翰清送她进宫的那一天,俊朗的眉心似乎也是略拧着的,只是那天自己的心情却是不错的,进宫的仪仗催得急,她连看顾翰清最后一眼都没来得及。轿子摇摇晃晃的,仿佛让顾明妧回到了多年之前,她也曾坐着这轿子穿梭于后宫的高墙绿瓦之中。她的掌心微微汗湿,深怕一眨眼又回到了前世,一眼不眨的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绛红色万字不到头轿帘。进了后宫,路渐渐熟悉了起来,轿子发出咯吱嘎咯吱嘎的声响,宫道永远是这般深邃冗长,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一样。顾明妧心里是害怕的,尤其想起前世惨死,痛到肝肠寸断,后背就止不住涌上了凉意。“停轿。”太监嘶哑尖锐的嗓音划破长空,将顾明妧又带回了现实,她阖上眸子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周氏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见她脸上虽然神色淡定,但额头上竟已沁出了细密的汗。她如此惧怕进宫,想来是真的知道他父亲的打算的!周氏心里反倒有些责怪顾翰清,这样的事情,怎好让一个孩子知道呢!这实在太过残忍了!“别怕,太后娘娘不过想见见你,并没有要怎样的。”周氏只能这样安慰她,又觉得有些语塞,拿出帕子来替顾明妧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嗯。”顾明妧点头,她只是对前世的事情后怕而已,对于见太后娘娘,她倒不至于这般紧张,但周氏显然是不知道的。周氏拍拍她的手背,拉着她跟在刘公公的身后,寿康宫的门槛很高,顾明妧提着裙子跨进去,看见正殿檐下挂着的那三个鎏金大字——“祥瑞殿”。入宫之后几乎是天天要过来的,这时候几个月不见,却有些陌生了。“正二品诰命夫人周氏求见。”周氏领着顾明妧在门口的蒲团上跪下了,叩拜之后,听见幽深的大殿里传来了沙哑冷清的声音:“请顾夫人进来吧。”太后已近古稀之年,难得凤体康健,在顾明妧看来,是一个精明矍铄的厉害老太太。为什么说她厉害呢,实在是从她平生所做的事情上得出来的结果。太后原是先皇府上的一个侍婢,据说连家世都不可考,后生下了皇子,因她姓齐,便与齐国公齐家连了宗,说是齐家的一位远房表妹。老齐国公在世的时候功高至伟,所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她的儿子信王,并极力拥戴于他,那时适逢先太子母族谋逆,先太子被废,老齐国公便保举信王当上了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如今太子李睿就是齐皇后所出。从一届洗脚婢成为大魏最尊贵的女性,不得不说前世的顾明妧对她是很佩服的,还曾将她看作自己的榜样,有朝一日必定要凌驾于她之上。但事实证明,能活到像齐太后这样的岁数,不光得有运,还得有命。她终究是没有这个运,也没有这个命。顾明妧跟着周氏进去,高大巍峨的祥瑞殿显得有些冷清,虽然四周装扮的富丽堂皇,但里头坐着的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家。齐太后下首还坐着另外一个人,顾明妧并没有特意去看她,但周氏却瞧见了她,安国公府的二太太——嘉瑞长公主。她素来和自己有些不对盘,但其实周氏对这种莫名的敌意一直觉得有些奇怪。当初嘉瑞长公主下嫁安国公府的时候,她已经嫁给了顾翰清,她们姑嫂两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际,缘何嘉瑞长公主对她的态度会如此冷淡。“给长公主请安。”周氏虽然不喜欢嘉瑞长公主,但她是上位者,这些应有的礼数,她却是不会忘的。顾明妧也跟着周氏行礼,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嘉瑞长公主,她前世对她不甚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极刁蛮要强的个性,一心将自己的独生女周怡月嫁给太子李睿,不幸的是,几年之后周怡月难产,连着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一起胎死腹中。从那以后便鲜少听说这位长公主如何,大约也是伤心过度之后一蹶不振了。想来她若是知道周怡月将来会是那种结果,大约是不会非让她嫁给太子不可的。可她究竟是不知道这些的,因此她今日仍旧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霸道要强的嘉瑞长公主。“这就是顾大人家的那个外室女吗?真真是长得一副好皮囊,瞧着竟然不像是咱京城里人的模样。”她小指上带着尖尖的护甲,眉梢上挑,分明都没有正眼看顾明妧一眼,嘴上却说着这样赞许的话。顾明妧听着略觉刺耳,周氏面上也不好看,但这样的场合,终究是容不得她们说什么的。嘉瑞长公主看着周氏脸色变冷,嘴角抿成一条线,仿佛是笑了。顾翰清待她再好那又怎样?还不是一样在外头养了外室,当年她贵为公主,想得那人的心却尚且不能,凭什么她周氏如今能享这等的风光?心中波涛暗涌,看着周氏的眼神也越发多了几分憎恨,反倒将视线落到顾明妧的身上,冷笑道:“你母亲是哪里人?”这一句问得很是有歧义,但连周氏都体味出来,她上一句夸顾明妧不像京城人士,下一句接的是这个,分明是问顾明妧的生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