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1 / 2)

她忽然明白, 虽然康熙和几位阿哥们平日里在自己面前看起来似乎挺好说话,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好脾气的人,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她如今的身份, 他们之间可能连平等对话的权利都没有。

这一刻,想清楚他们敬的不过是她“小仙女”的身份, 可实际上知道自己如今根本没有多少底牌的言晏晏突然就有了紧张感。

之前的那些岁月静好此时全部变成了泡泡,在她眼前瞬间被戳破。

因为知道他们快要回京了,觉得再不行动就来不及的李诗柳才决定主动投怀送抱,她用的香粉只是有轻微催情作用, 乃是青楼里常用的东西。

本想着洒上一点香粉, 再加上他喝了酒, 肯定能成就好事, 哪怕不成, 试上一试又没什么损失,左右经历了上一世,她又不像寻常女子那样在乎什么清白。

只是她却不知道,这种行为对于皇家阿哥来说,已经是冒犯, 甚至能要了她的命。

听到三阿哥命令, 再看四阿哥冰冷的表情, 被两个侍卫抓住胳膊的李诗柳开始恐惧起来,目光扫到不远处的人时,有种瞬间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感觉。

“言姑娘你帮我求求情……我不是故意的,救救我……”

沉浸在自己思维中的言晏晏被她带着几分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惊醒, 抬头看过去时,就见她往日里温柔的面容因为哭喊而显得有些扭曲。

“还不赶紧将人带下去。”

许是担心言晏晏会给她求情,三阿哥厉声催了一句。

旁边站着的太监十分有眼色地上去用帕子堵了李诗柳的嘴,然后挡着她的视线直到侍卫将人带走。

三阿哥拉着四阿哥走到言晏晏身旁,见她似乎想说什么,抢先一步招呼道:“走走走,回去烤肉。”

见此,言晏晏只能在心底叹息了一声,跟着他们重新回到火堆前。

回来以后,除了三阿哥外,另两个人都没什么心思再吃烤肉,于是略坐了一会后,这场篝火烤肉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

经过那么多地方,言晏晏身边伺候的人也换了许多,只有秋兰是从最开始跟到现在,因此待她也算有些真心。

见她回到房间后就坐在窗边,眼见夜色越来越深了还不睡,犹豫了一会后还是开口道: “姑娘不用多想,像她那种行为,放在宫里杖毙了都是活该,五十大板至少还有活命的可能。”

言晏晏倒不是因为这个睡不着,毕竟虽然在她看来李诗柳的行为罪不至死,可身为古代土著李诗柳自己总不会不清楚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

哪怕她真的不清楚,可做错事,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过听秋兰提起她,言晏晏想了想后还是道:“你去看看,要是……给她送些药去。”

“姑娘心善,奴婢先伺候您睡了再去。”秋兰道。

之前已经沐浴过,言晏晏离开窗边走到放了铜盆的木架旁洗漱完后,自己脱了衣裳上床。

看着她躺下来,秋兰将窗户关好,把烛台拿到外间去,又和守夜的宫女交代了几句才拿了药出去。

次日醒来,听秋兰说人还有气,药也给她用上了,言晏晏放下心来,不再想这件事。

听说三阿哥一早就拉着四阿哥去打猎,准备带一些猎物回去,言晏晏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毕竟经历了昨晚,虽不至于没办法面对他们,但能再调整下心态总是好的。

独自用过早膳后,言晏晏带着秋兰在庄子附近散步,当看到路旁的田里已经冒出了绿意,田里辛勤劳作的百姓,还有田埂上玩闹的孩子们,忽然又觉得自己也没必要那么悲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不管一开始是因为什么相识,相处久了终归会有感情,总不能一竿子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否定掉。

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既白。

言晏晏心里想着,就看到田埂上的小孩们注意到了她,朝这边走了几步又不敢过来,只远远观望着。

她称人家小孩,实际上那些小孩中最大的女孩可能只比她如今小一两岁而已。

言晏晏看到其中一个还没到自己膝盖的小女孩虽然长得不白也不胖,但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还有长长的睫毛实在有些可爱,于是将装了零嘴的荷包取下来,朝她招了招手。

那小女孩一开始没动,还是身后大一点的男孩推了她一把,才用那双小短腿跑了过来,抬头望着她笑。

“拿去一起吃。”看到这天真的笑容,言晏晏心情瞬间都好了,将荷包放到她手上。

回到庄子里又去泡了回温泉,等到四阿哥他们回来时,言晏晏已经能够如往常一般与他们打招呼。

三阿哥自然不会知道这短短时间内她的心理变化,笑着展示自己的收获。

相对来说,四阿哥可能要敏锐一些,然而昨晚他没心情去关注,如今面对已经收拾好心情的人,自然也看不出什么。

看着明显比昨日多的猎物,言晏晏给面子的夸了几句,“不错。”

这会离中午还有些时间,想要给康熙午膳添点野味尽尽孝心的两位阿哥与她说了一声后,便吩咐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城。

因为有了忧患意识,接下来言晏晏没事就会出门在城里转转,无意间发现在西边的城楼附近有个善堂。

善堂的房子虽然旧了点,但看着也还行,然而里面的孩子状态却不怎么好,衣着破烂不说,基本上都是面黄肌瘦的模样。

见此,言晏晏立马就从附近买了些吃食和衣物等过来。

一开始或许是图功德,可等看到里面有不少生了病也只能自己扛的小孩,言晏晏在请了大夫为他们看病后,不免又多想了一些。

善堂里的孩子大多是身体不怎么好或是有残疾,正常的并没有几个,除了一个做饭的老妈子和看门的老头也没有其他大人。

这善堂原是几个有钱人家的夫人筹办的,一开始还好,如今也只偶尔施舍些府里的东西过来,保证这里的孩子不饿死罢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前理科不好,也折腾不出什么肥皂、玻璃、水泥的言晏晏想了想,买了些良田供善堂使用,既能让里面的孩子长大后哪怕找不到活计也能种地养活自己,没人种时靠收租也能得个温饱。

于此同时,她还请了个先生来,教善堂里的孩子们识字,并请了个绣娘来教里面的女孩女红,让她们好歹有一技之长,不至于一直那么累的靠给人洗衣服赚辛苦钱。

这么折腾了一通,言晏晏手里没钱了,正想着怎么赚钱时,城里那些有钱人家不知从哪得了消息,得知京里来的贵人关注城西的善堂后,纷纷慷慨解囊,送了不少财物过去。

不仅如此,甚至之前筹办善堂的那几家还将地契并做饭和看门那两人的卖身契送了过来。

那些富贵人家倒也没指望凭此搭上京里的贵人,主要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能有讨好贵人的机会自然不吝惜这点东西。

对此,言晏晏感到高兴的同时,又去牙行让人找了个能管理善堂的人,考察过后与他签了契。

虽然知道那些有钱人家冲的不是自己的面子,不过言晏晏想了下,还是给每家送了盆自己用种子催生出来的兰花。

收到从织造府送出来的兰花,那些富贵人家多少有些受宠若惊,不少人在日后倒是对善堂多关照了几分。

之前有事,哪怕知道她天天跑出去忙善堂的事四阿哥也没时间关注,在回京的前一天终于有空,便去了她的院子。

马上要走了,正准备最后去一趟善堂的言晏晏看到他过来,直接道:“我准备出去,要一起吗?”

“是去善堂?”四阿哥不答反问。

言晏晏点了点头,和秋兰说了几句让她别忘了把准备好的点心带上后,与他一同往外走。

做善事四阿哥自然是支持的,只是听说她前些日子都是自己到处跑,不免老生常谈了几句,让她有事吩咐下面的人去做。

在现代倒也有助手平日里帮她各种忙,可是那是给了工资的,如今院子里的人又不是她的员工,言晏晏还真不是很习惯使唤他们去做事。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也是因为言晏晏想多锻炼一下自己在古代的独立性,毕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随口应了几声“好的”表示自己记住了后,已经走出府外的言晏晏与他一起上了马车。

比起前几天不管是环境还是人的精神都是灰败的模样,如今的善堂不说焕然一新,也算是大变样,不光是环境整洁了,里面的孩子也穿得干净,精神面貌更是好了许多。

知道是谁带给他们这样好日子的孩子也知道感激,看到她来了后都很热情。

言晏晏问了几句他们这两天的生活,又让秋兰将带过来的点心分给他们吃。

小一点的孩子们高兴的吃着点心,大一点的还知道拿了先请她吃。

四阿哥在一旁看着她笑与那些孩子交流,偶尔还会摸摸她们的脑袋,言行举止中都透着温柔的意味,心里多少有些感触。

做善事的人不少,像是京里的夫人或是宫里的娘娘们,在有地方受灾时也愿意尽绵薄之力捐些钱财用物出来,但没有人会像她这样亲力亲为。

佛说众生平等。

四阿哥发现,在她眼中人与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哪怕这些孩子身有残疾,她与之交流碰触也无一丝嫌弃。

在知道她要走了后,孩子们很是不舍,还有几个女孩一起送了个荷包给她。

“言姐姐,你能不走吗?”

终于,有一个女孩忍不住小心翼翼的提出。

“我会过来看你们的。”

若是可以,言晏晏倒是愿意留在这里,但之前试着在康熙面前露出些口风,他显然是不愿自己留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手里底牌还不够硬的前提下,言晏晏还不想得罪康熙,加上难得穿越一趟,不看看紫禁城也可惜,于是决定先跟着回京。

和善堂的管事又交代了几句,言晏晏这才在那群孩子们的目送下离开。

“我让人与曹家说一声,让他们看顾些这里。”许是见她有些不放心,上马车后,四阿哥说了一句。

曹家在江宁算是地头蛇的存在,有他家照看,自然万无一失。

“多谢。”言晏晏收回看向善堂的视线并放下车帘。

许是因为在江宁呆的时间最长,又或是因为这里有一点点在她手中变好的善堂,离开的那天,言晏晏心里多少有些惆怅。

御驾回京,阵仗自然十分盛大,码头前不止有当地的官员,有名望的父老和普通百姓同样不少。

看着那些前来送行的百姓,言晏晏大概明白了康熙为何会亲自去祭拜明孝陵,或许他确实如自己说的那般敬佩明□□,但肯定也有为了收买人心的原因。

本来因她不喜坐船的缘故,康熙提出还是让几位阿哥继续陪她走陆路,言晏晏想了会后还是拒绝了,毕竟一来她晕船的症状并不严重,二来也不想再添麻烦。

等到上了船,突然看到码头的角落里,孙管事竟然带着善堂的孩子过来送行,言晏晏惊喜的露出今日的第一个笑容,朝着那边挥了挥手。

码头边的孩子们见她发现自己,兴奋得又蹦又跳的挥手回应。

直到离岸越来越远,码头上的人都变成了模糊的黑点,言晏晏唇边的弧度才慢慢落下来。

“可有感到不适?”看到她还站在船头,四阿哥走过去。

言晏晏摇了摇头,又补充了一句:“之前游西湖不是好好的。”

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些症状,但如今她确实没感觉哪里不舒服。

接下来二人都未说话,在船头又站了一会后,各自回了房间。

在船上的头两天言晏晏倒真没什么感觉,从第三天后就开始觉得有点晕乎乎的,于是不再出房门。

几位阿哥早晚要去御船上向康熙请安,时不时还会留在那里听一些教导,回来后多少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倒是没有来打扰她。

离开江宁后忽然发现竹楼里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拿出来的言晏晏乐得清净,每日研究着那些东西的用处。

尤其是竹楼前蟠桃树上的蟠桃可以随意取用后,因为轻微晕船导致胃口不怎么好的言晏晏基本上每天吃上一个,整个人都精神起来的同时,本就没有瑕疵的皮肤更加水嫩。

当然,剩下的桃核她试了一下,除了一颗被催生发芽外,其他的就像死种一般,根本没有动静。

想了想,她将发芽的那颗试着送回了竹楼外的空地上,然后将其他桃核洗干净收起来,觉得实在不行拿来盘着当手串或是让人做核雕也不错。

船行至曲阜,因康熙欲去祭孔,于是行程便中断下来。

虽然晕船的症状在每日一个蟠桃下基本上已经消失,但脚踏实地的感觉还是让言晏晏感到愉快,因此在船停下的第一时间就上岸。

跟着去祭拜了孔子后,对后续活动不感兴趣的言晏晏带着人在城中闲逛起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热闹的街上忽然出现这么个漂亮得像小仙女一样的人物,路人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多看两眼。

不过因为她身旁跟着侍卫的缘故,路人的视线还是很克制,并不敢一直盯着瞧。

然而凡事总有意外,一个带着几个下人的公子哥因专注地偏头看她没看路,将迎面走来躲避不及的一位老人撞倒。

注意到他大喇喇的目光正准备训斥的侍卫因为老人“哎呦”的叫唤慢了一步,旁边言晏晏已经皱着眉对着撞了人就直接走的公子哥喊了一声,“慢着。”

听到那如黄莺出谷般的声音,被叫的公子哥转过头来,嬉皮笑脸的问:“有什么事啊?”

因看她身边跟着的侍卫就知道未必是自己能招惹的人,所以这位平日里行事混账的公子哥也只敢多看上几眼,并不敢语气轻浮的上去调戏。

此时,虽因她主动的搭话而有些心猿意马,但还是克制着自己,没有用太轻浮的语气。

“撞到了人不说道歉,赔礼总需要吧?”不指望这种人会诚心道歉,但看到老人手上的擦伤以及地上碎的一篮子鸡蛋,言晏晏觉得他总得将人家的损失赔偿一下。

倒不是缺那点钱,然自己主动想做和别人要求做到底是不一样的,听了她的话,那公子哥发出不屑的轻哼,用眼角看了地上老人一眼,语气狂傲的道:“你问问这老头敢要少爷的赔偿吗?”

“不用不用,是小的自己没看清楚路。”地上的老头忍着疼爬起来,摆了摆手后,心疼的拎着篮子就走。

明明是他做错了事儿,还这么理直气壮的样子。

言晏晏心里不悦,不过看到老人害怕得罪人的模样,倒也没有强逼那公子哥赔礼道歉,抬手将一颗无人能看见的黑色珠子射入了他体内后,转身离开。

看他一脸得意的表情,落在最后的那位侍卫用拇指顶出腰间的配刀,在他听到刀离鞘发出的声音吓得往后退时,冷笑了一声,用刀柄对着他肚子狠狠来了一下后,丢下一句警告:“再敢乱看小心你的狗眼!”

能在宫里当差的侍卫,气势与底气都不是寻常人能比的,被打的公子哥疼地弯下腰,心里虽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没有多少报复的心思,只能自认倒霉的在下人地搀扶下打道回府。

前边,言晏晏加快步伐追上脚步蹒跚的老人,给了些钱与他表示买下那篮碎了大半的鸡蛋。

知道这是遇到好心人了,老人一开始不愿意接,后来在她的坚持下才接过钱放下篮子千恩万谢的离开。

说来好笑,不知是不是注意到她之前对老人的帮助,在言晏晏走到人比较少的街尾时,竟然出现一个中年男人倒在她前边,抱着肚子哭诉自己没饭吃多可怜之类的话。

他身上虽脏乱,衣服的布料却连个补丁都没有,鞋子也是好的,再观他脸色萎靡不振,双眼发红,眼神飘忽,以及倒在地上时从袖口滚出来的骰子,言晏晏怀疑这估计是从哪个赌坊跑出来的赌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