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探亲(1 / 2)

孙子也是真上心了, 等着下个月发工资了,人家再喊着去吃饭, 就不去了, 确实是要攒钱了。

他头脑好使,想的清楚, 这些道理还是明白的, 他不攒钱, 到时候房子都没有。

就是小满自己拿着工资, 专门跑到人家会计那里核实了一下,这钱确实是多了。

“你来我们这边算是对了, 这待遇多好啊。”

小满笑着点头,确实是多了, 她级别高,级别工资是,没变, 可是各种补贴多,交通补助,还有伙食补助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 比总政多了不少。

不都是看钱的, 大家一样工作, 当然钱多了好, 等着跟凤如见面就说了这个问题。

“你看看来这边真的是钱多, 而且这边的兵素质普遍高, 都是有文化的,比你在那边好找对象啊。”

凤如母亲现在是已经回来了,但是他父亲还没有回来,但是很有信心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陆陆续续就有人平反了,所以她这个家庭条件很可以了。

母亲已经去小学当音乐老师了,她心里松了一口气,也觉得日子好过不少。

“真的啊,看起来是真的不错了,你不在,我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真的就是奇怪,小满看着刻薄,对人不好,但是对着凤如就当妹妹一样,不然不会一直劝着凤如来,凤如这个脾气呢,怎么说呢,有点被动,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这小满一走,人家就没有带着她玩的。

尤其是女生,很微妙的关系了,她觉得自己要考虑考虑,“你也知道,我即使愿意走,但是不一定要我走,手风琴就我一个人拉的最好,比我好的还没有呢。”

小满也是担心这个,“你试试呗,也不一定,这不是还有人会拉手风琴,新来的学习一下就是了,而且这个难度也不大,要求也不是很高。”

凤如回去就跟她妈商量了一下,她妈也不清楚里面多少弯弯道道的,“你自己看着办,我们也帮不到你什么,不过去那边钱多,你愿意就过去吧,日子好过一点,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想法。”

凤如自己偷偷地写了申请书,趁着没人的时候自己去找领导了,她属于越级汇报。

那领导一看,“你先回去吧。”

凤如当然紧张了,“请您考虑一下,那边没有拉手风琴的,我也是想要互相帮助。”

这个话领导信,总政这边不大喜欢空政,什么都没有,要是过节演出什么的,都要请总政的人去。

看着凤如这是自毁前途,不过最近有人说,空中钱多,补贴多,这是真的,可是要看的长远啊。

总政往上爬的快,尤其是文工团这样熬资历的,时间到了就往上走,空政机会少啊,总政还是总政啊。

人家不表态,凤如没办法就回去了,也睡不着,第二天早上她上面就来找了,带着她的现管领导心里面冷冷的,1脸上还挂着笑。

“听说你要走,那就走吧。”

直接就给批了,去空政了。

事情为什么这么顺利呢,因为昨天她越级了,直接找了领导,你去找,也要看人家领导愿不愿意直接批示。

不给批的,扭头就找了凤如的直管领导来,劈头盖脸一顿骂,“看看你带的人,竟然就找到我这里来了,怎么管的?”

就这么一句话,直属领导就拿着申请表回来了,他要先签字知情,然后才能往上报,凤如这是犯忌讳了,人家就讨厌这个越级汇报。

等级很严密森严的,有问题也不会找凤如说的,而是直接拉着自己下属骂,凤如算什么啊,不够格。

要找她也只有现管领导来,这不就来了,心想自己在领导面前印象好不容易成了这样,结果凤如就给他抹黑,当然生气。

好啊,你不是想着去空政,那就马上滚蛋,还真的以为只有自己能拉了。

当天批示下来,凤如就要马上走,大家就是再傻也知道不对劲了,没人来送,遇到了就笑笑,恭喜一下就是了。

只有凤如自己有个猜测,但是也不敢说,自己就走了,车子来送的,直接到了空政,小满在等着了,一脸的笑。

她就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快,结果听凤如一说,心里一咯噔,完蛋了,这不是得罪人了,这以后总政是没地方去了,人家不会高看你一眼了。

但是看着凤如还不清不楚的,到底是不敢说什么,怕她年纪小,心眼小,自己吓住了,那是往上走是难了得罪人。

“没事,你别怕,可能就是因为我们陆陆续续来,领导不高兴了呗,也不是你一个人来。”

“不过,你也太大胆了,以后记得别去找领导,有事情先跟带头的说。”

小满是知道她犯忌讳了,很隐晦的提了一句,凤如就收拾东西了,她跟小满住在一起,俩人还是关系好。

“走,我请你吃饭去,开小灶,这边食堂好吃呢。”

小满自己请客,拉着她就去了,这里面供应好,只要你有钱,什么都给你供应,所以孙子的钱才花的那么快。

刚坐下来吃,俩人也算是奢侈了一回,要了一盘子饺子,然后半只烧鸡,一份卤牛肉,又加上一份西红柿鸡蛋,汤都是人家送的。

一边吃一边说笑,凤如到底是放松了,觉得过来真好,最起码有人陪着吃饭了。

其实还是小满带的她,小满年纪大了,为人有点刻薄,所以女孩子都不大喜欢跟她玩,看着凤如跟小满一起玩,对着凤如也很一般,不是很想带着一起玩。

但是小满确实是对凤如很好了,对别人刻薄,可是凤如对脾气,对着凤如掏心掏肺的。

恰好是休息日,太红旗自己出来打饭,好家伙,抱着的是那种饭盒,一摞子的那种,这时候还很少见了。

“哎呦,今个儿菜好啊。”

“那可不,好容易休息半天,给你们好好吃点。”

太红旗就点点头,自己打开饭盒,一个个的拿出来,“要一份排骨,再来一份糖醋里脊肉。”

大师傅一听这个,“这是又来看你了吧,看看真不容易,你可得好好对人家啊。”

糖醋里脊男孩子不吃,都是女孩子喜欢吃的,尤其是太红旗买这个,只能是宋清如来了,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女朋友,关系很好要结婚的那种。

他就笑了笑,“必须的,还有没有大骨头汤了,鸡汤也行,天气这么冷,总得喝点汤。”

边上盛饭的结果师傅伙计都笑,平时也没见你冷,大冬天的开窗户,人家以来你就冷,真会心疼人啊。

“这倒是没有,倒是有菜汤,要不要啊?”

太红旗看一眼,上面一层油,心想宋清如大概是不爱喝的,“这不要了,再来个青菜吃,就小青菜吧。”

你看看这待遇,吃的都是人家喜欢吃的,要肉有肉,要菜有菜,再要点米饭,拎着就走。

这才看到凤如坐在那里,眼神动也不动,他自己就笑着往前走,想着赶紧回去,不然不热了。

小满也都听到了,挨得近,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当初毕竟是她导火线一个,让人家俩人分了。

这会儿看着凤如情绪明显低落,小声的问了一句,“你还心里有他吗?”

凤如摇摇头,也没说话,继续吃饭。

到底有没有,自己心里清楚,但是自己也牵扯不清楚。

到底是听到心里了,俩人在一起的时候她从来就没有觉得太红旗很体贴,只是经常给她带东西,带的东西里面不一定是她喜欢的,绝对不会专门去打听她喜欢的。

现在想想其实心里面就淡了,一个有女朋友了,一个也放心了,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离开了谁都可以,往后余生,想要的太多。

太红旗那边,宋清如确实是来了,没去食堂吃饭,觉得不大合适,这样子大家都看到了,影响有点大。

所以来了,吃饭就是去拿回来吃,宋清如吃排骨,腮帮子微微的鼓起来。

“这排骨没有你做的好吃。”

太红旗吃了一块,吐出骨头来就说话,看着宋清如嘴巴里面要吐出来,自己撕了卫生纸就铺在桌子上,方便吐骨头的。

“下次我买菜来给你做。”

太红旗就笑了,心想还真的敢来啊,有时候他就觉得宋清如胆子很大了,你说这时候人闲着一张嘴,说什么的都有。

这样来看他,本来就风言风语的多,要是带着菜来做饭吃,那可真的是开火过日子的节奏,思想封建一点儿的,只怕是说两个人不正紧了。

“你来就是了,菜我从后勤那里买,没事的。”

运输车每天都跑,后勤也要采购,要什么东西人家个顺便买回来,一点儿钱也不会多拿你的。

“你是不是要考试了,过了小年就放假了,到时候我带着你去故宫玩。”

故宫封起来好多年,现在才开放的,多少人都想着再去看看,对于帝王整治中心的向往跟好奇,宋清如其实没去过,眼睛亮亮的。

“好啊,我挺喜欢这些地方的,不过你假期太少了,不然等着太暖和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面转悠,都多少年了,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

宋清如想着记录下来每一条胡同,想着走遍每一个胡同,女孩子谁不爱浪漫呢。

这多少年过去了,都是回忆啊。

太红旗想着,自己要往上走一走,这样时间就更自由了,看着那糖醋里脊没说话。

宋清如回家的时候已经半下午了,有人送信来,她一看地址,也没在意,是老家那边来的,本来打算宋为民来的时候看,但是放在桌子上的时候,看到收信人是夏冬梅。

她就纳闷了,这应该不是家里的族亲,只怕是夏冬梅那边的亲戚了。

“婶子,你看一下,这信是给你的,老家那边来的。”

夏冬梅也纳闷,自己没接,“你打开给我看看,我也不认字。”

宋清如点点头,拿着刀子小心的裁开了看,字儿写的是真不好看,缺胳膊少腿的,有的还是拼音,跟个小学生一样,她自己脑子里面转了一圈。

再看开头一个字,一下子头皮发麻,打头的就是喊娘。

应该是夏冬梅前面的孩子,就是不知道是哪一个,或者是单独一个,这都多少年了,从来没有来往过,宋清如家里从来不问,夏冬梅也自己不提,都是一些伤心往事。

觉得有点烫手,她不应该接的,主要是读了,里面内容不好多尴尬,但是又只有她能读现在。

硬着头皮读下来的,读完自己后背上都出了汗,看了一下夏冬梅的脸色,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她前面三个孩子,都是闺女,当爹的倒是想着生个儿子出来,拿了家底出来又娶了个寡妇,没孩子的年轻寡妇,只是生下来的还是闺女,不死心的又生了一个,还是闺女。

人家外面的人笑起来,都说是五朵金花,就这样还不死心,又要生孩子,看这样子,是一定要生出一个男孩子来的,生不出来不行。

这前头三个闺女当然很辛苦了,也不是只有前头三个辛苦,后面的后妈生的闺女也吃苦,家里一视同仁的,父亲跟奶奶爷爷说了算,后妈也偏袒到哪里去,光生儿子就焦头烂额的,自己生的三个闺女都管不了了。

现在是六朵金花儿了,大家背后都嘲笑说是七仙女。

这封信当然不是那么好读的,这家里养着这么多闺女,还打算继续生下去,前头三个大了,也能干活了,只是后面的都太小了,都送人了,就是为了儿子。

大妮听说她妈这几年还过得可以,也没说什么话,只说是自己长大了,想娘了,想着来看一看。

第一封信,应该要说的话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了,都没联系过的。

没一会儿,夏冬梅就流眼泪了,没敢让人看见,自己不认字,只是悄悄地拿着那封信,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就这样,都没跟宋清如说一句,说是让孩子来看看她。

难道不是左右为难啊?

她自己是来当后娘的,一开始人家就是为了不带着孩子,才回老家接过来的。

有时候想起来自己家里三个闺女,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不过就是命苦而已,想想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个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父亲,孩子那么多,怎么养的活啊。

很无奈,她也不能做什么,什么也帮不了,就是想想就是了,可是在喜欢男孩子,那闺女也是自己的心头肉,只不过平日里家里就宋清如三个孩子,加上忙忙叨叨的,也想不了太多。

宋清如自己在屋子里看那书,那老太现在是做绳子的,就是秋天的玉米叶子,选中间一层白色轻薄的,一点一点的攒起来,然后给做成绳子,转悠着一圈一圈的,一把草绳子五分钱,就这样,一天也能赚个油盐钱了。

有个木头做的小转子,一圈儿一圈儿的在那里绕着,把叶子撕开,一条一条的,然后跟纺线一样。

“姥姥,你说这都说了,我们也知道,就让她们来看看吧。”

那老太不说话,只是叹气,“你别多事,也不要管,这不是你能管得了的,等你爸回来看看怎么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