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 章(2 / 2)

他随口招呼一个男人,说:“荷包和手帕,给钱。”

然后也不管黎锦,让趴在假山后的两个小子继续写东西。

“你们快点写,宋先生马上就要上课了,上课前得检查!”

黎锦闻言挑了挑眉,宋先生……难不成这人是宋先生新收的弟子?

不过他也没多想,拿了二十四文,道谢后就走。

昨天宋先生虽然给他讲了《圣谕广训》的主旨内容,但他却在晚上自己读书的时候,发现其中还是有些东西自己不能理解。

既然最近在讲这篇,那还是一次性吃透了最好。

今儿依然是宋先生的儿子开的门,那小孩子见到黎锦,说:“黎锦哥,你来的好早。”

然后把黎锦带入书房,好巧不巧,宋先生也在这里练字。

他抬头看到黎锦后,又继续练字,说:“《圣谕广训》背熟了?”

黎锦应答:“学生背熟了。”

“那你背一遍听听。”

从古到今,先生喜欢考弟子的习惯,从来都没变过。

黎锦从头开始背,语速均匀,停顿得当,刚背到一半,宋先生就打断了:“第七章第二段,开始背。”

黎锦想,幸好自己大致的理解了这篇的内容,这才记忆的比较深刻。

他几乎没有停顿,就接上了第七章第二段。

宋先生见他背完,又道:“第五章第四段。”

“第六章第六段。”

最后,黎锦背完,宋先生一幅字正好写完。

他大笑:“孺子可教!”

黎锦背的口干舌燥:“先生过誉了。”

宋先生又说:“一晚上能背到这个地步,可见你下了功夫的。”

他起身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书,递给黎锦。

“这是我当年考秀才,做了标注的《圣谕广训》,里面有我老师和我的心得体会,你先看,看完哪里不懂,下课我给你讲。”

黎锦急忙双手接过道谢。原来昨天宋先生要自己背诵,是对自己的考验啊。

虽然他没看出来这是考验,但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医学生,他还是把这些都背下来了。

没想到,先生居然直接就给了自己这样的厚礼。

黎锦把上面的笔记细细的誊写在自己纸上,之前几个不懂的地方,也都豁然开朗。

不过,这本书上的注解明显分为两种字体。

第一种墨色都有些浅淡,看起来是宋先生的师父留下来的,第二种则是时下流行的颜体,跟宋先生刚写的字风骨很像。

这大概就是宋先生研读师父书籍的时候,融会贯通,增添的自我理解。

黎锦这么一想,也不拘泥于宋先生所写的这几种注释,他甚至还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可惜他只能对‘农桑’这里有自己的纾解,其他方面他还得背诵宋先生写的。

因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虽然这些日子已经磨合不少,但一些风俗习惯依然不能面面俱到。

这本《圣谕广训》倒成了他了解这个时代所崇阳精神的入门书籍。

黎锦誊写了一个时辰,放下笔,站直了身子活动活动筋骨。

他现在还年轻,坚持这么一直弯腰还行,但老了肯定会有些驼背。

黎锦可不想自己老了后驼背,所以他写字和舒展筋骨两不误。

中间休息这么一小会儿,把刚刚写的东西在脑海里过一遍,也不算摸鱼。

等到宋先生下课,黎锦已经把上面的注解全都腾写下来。

虽然他看一遍可以记住十之六分,多看几遍就能记住七七八八。

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经常复习总会忘掉。

他可得靠着这些笔记参加明年二月的童生试。

宋先生推门而入,背后还带了一个人。

黎锦直起腰一看,好眼熟。

这不就是早上送荷包那家,陈府的人么?

宋先生守礼拿着手板子,眼睛瞪圆,说:“手伸出来。”

陈西然伸出小胖手,宋先生一戒尺下去:“这是罚你投机取巧,找人代抄书籍。”

陈西然疼的直抽气。

又一戒尺下去,那手心已经打红了,“这是罚你上课欺瞒先生,胡言乱语。”

陈西然被打了两下,赶紧求饶:“先生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宋先生收回戒尺,“下次你再犯,我就叫你爹,你爹可能直接上军棍。”

陈西然:“……”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小修了一下下,如果有大大看的时候章节名字还没有(修)这个字,劳烦大大们再去看一下……

感谢 无名君x7 echox3、亦之x4 大大的营养液~~~

有大大会python吗……最近被这个作业搞得我头秃qaq评论其实都有看,但没来得及回,跪下认错!!

我们马上要交作业了,感觉好难啊……学渣痛哭。

早上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