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新东方的组织变革之路> 第二百一十一章 男儿也落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 男儿也落泪(1 / 2)

含元殿的宴席一直进行到深夜才结束,大部分官员都喝醉了,内侍、禁军都人一个一个往城外送,城门外也早有人等候着,把人接走。

李睿跟曹子陵等人打过招呼,就跟着陆尚坤一路出了偏殿,陆千钧跟在后面,慢慢地朝着内廷走去。

“老大人,这也不是回去的路啊!”

“放心吧,老夫没喝多,你跟着走就是!”

闻言,李睿只好安静地跟着走,走了一小会,三人来到了一块空地,一辆高大的马车正停在那,一名太监牵着缰绳,正等候着。

“首辅大人!马车已经准备妥当!”

陆千钧很自觉的走过去接过缰绳,“交给我吧!”

陆尚坤扶着陆千钧的手臂,就上了马车,“你也上来吧!”

李睿看着有一点犹豫,毕竟是未来老丈人,要是就这么上去了,以后不好见面啊!

“别磨蹭了,天色不早了!”

陆千钧既然发话了,李睿也就不再犹豫,自己爬了上去,进到了马车里,里面比想象的要宽敞很多。

马车缓缓启动,陆尚坤看着李睿疑惑的神情,解释道:“内阁设在皇宫的前院,老夫平日都要在皇宫里处理政务,所以时常会待到很晚,陛下念我年迈,就赏赐我一辆马车,可以自由乘车出入皇宫!”

陆尚坤说完两人就都沉默下来,李睿也不好开口,因为他认出来,面前的这个齐国首辅大臣正是当日辅国公门前,踹他屁股的老者,而且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起当日的事情。

“今晚这一顿饭,吃到了什么,给老夫讲讲,不用遮遮掩掩,百无禁忌!”

李睿听到陆尚坤的话,面色纠结了一会,还是开口把自己今晚的一些疑问都讲了出来,他不会天真地以为陆尚坤真是问他吃了什么,便小心地说道:“小子有几件事不太明白,还请大人解惑!”

“说来听听!”

“这其一,含元殿之宴,陛下的表现让人费解,打压各方势力未免也太过明显,有功者未必赏,轻功者却重赏之,岂不是赏罚不分明,锋芒也显露无疑!”

“这其二,朝中势力,党派林立,纷争不断,陛下却有意放纵,任由朝廷内耗,叫人费解!”

“这其三,大人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何为?”

此三问一出,陆尚坤微闭的双眼,一下子睁开了,露出了虎视的锋芒,让对面的李睿汗毛耸立,这只有在生死关头才会激发的应激反应,马车也在一瞬间停滞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好,果然当得起少年英才四个字,你这三问,可是句句都直击要害,既然你问了,老夫就费些时间,给你解释一遍!”

陆尚坤手里拿着一块羊脂玉,细心地擦拭着,这是陆云卿花了一千两给他买的上乘的羊脂玉,他每天都带着,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擦拭一番。

“这第一,陛下自小隐忍,三十余岁才初登大宝,夺得帝位之后,性格就反复无常,为人好猜忌、喜权谋。如今已有二位皇子成年,陛下又正当盛年,他又不愿困于繁琐的朝政,便将江南、江北分别交给了二位皇子管辖。

可是上次大名府之变让他感觉到了威胁,这天下已经不受他的操控了,他便想借机打压做大的两方势力,让他们安稳地替他办事,陛下隐忍太久了,所以他现在不会容忍任何人,因此曹国舅即使立功还是被撤掉了统兵之权,赏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宁国公,同样大皇子辛辛苦苦监国也是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带过,二皇子也是吃了亏的。

但是你不同,陛下需要你这样的人,来鼓舞士气、激励百姓,十三岁的少年侯,哪还有比这个更加能转移人注意力的。”

“这第二,朝中之所以党派林立,也不全是陛下授意和二位皇子的东宫之争,从四百年前高祖立国之初就形成了南北两党对立、豪门和寒门对立、儒家和皇权对立!若非皇族的宗亲文王,当年开创了震惊世人的科举制度,稳定了儒家和寒门,让齐国也安定了近四百年,否则按照儒家的势力早就瓜分了齐国,文王也因此代表皇权被儒家封为三圣之一。

如今南、北二党做大,寒门势微,百姓不满之声愈沸,儒家亦欲有吞并百家之势,所以陛下才起了内斗的念头,让多方势力互相角逐,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其三,老夫本来也是出身寒门之人,当年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十八岁高中状元,先帝赏识,不到十年我就官至吏部侍郎,三十岁当上了吏部尚书,放到现在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了四十岁入了内阁,而后便经历了十年的诸皇子夺嫡,五十岁时,陛下登上了皇位,我也升了内阁首辅,迄今已是第十四年,老夫今年也六十有四了!”

李睿没想到陆尚坤已六十多岁,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的模样,他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样一个传奇的经历,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一代权臣。

“老夫一生为官,想的从不是公平和正义,而是如何做好我应尽的职责,钱财、权利、美色那都是过往云烟,以前是寒门时,我也未曾同情寒门,如今成了豪门,我也不耻这些所谓豪门的做派。

如今北方连经两场战乱,早已是民生凋敝,哀声载道,朝廷五百多万两的救济缺口,加上几十万将士的封赏,数十万士兵的抚恤,这些钱都还没有着落。

我要是不说,这满朝文武更没人敢说,好一点的将领会出点钱抚恤一下底下的士兵,差点一的将领,只能忍气吞声,如此下去三军如何能战。”

“所以今日大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这个窗户纸给捅破,陛下便再无逃避的机会,他就要想办法安抚三军、赈济百姓!可是大人不怕陛下暗中记恨于您?”

“我在朝五十年有余,为他刘氏江山也卖命五十多年,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刘家的江山,若是因此获罪,那就算老夫罪有应得吧!”

李睿明白陆尚坤这十多年维持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运转,必然是何等的艰辛,这不是一个讲公正、讲民主、讲法治的时代,这是一个皇权、官僚、封建的残酷时代,每次一起起伏伏的斗争中,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填满这个国家的窟窿,让这个国家走的尽量远一些。

说到底陆尚坤骨子里忠的是这个国家,却并非刘姓皇权更非这天下百姓。

“老夫说了这么多,不是希望你能明白什么道理,而是希望你能尽可能地远离这一切,尤其是皇权之争,无论输赢都不会有好下场!”

“小子明白,一定谨记老大人教诲!”

陆尚坤看着李睿一脸认真的表情,突然明白齐皇为何如此生气,十几岁的少年郎,总是像个老头一样,为人谨小慎微、做事滴水不漏,难免让他们这些大人失去了一些教育晚辈的乐趣,果真是无趣。

“也不知李景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儿子,你父亲当年毛头小子的时候,虽然性格也比较沉闷,但那是因为他性格太拗,不知变通,但你小子是性格过于老成圆滑,要是把你父亲的那份愚笨学过来,倒也不错!”

说着陆尚坤自己也笑了起来,第一次竟然期盼别人变得愚笨一些,想想家里那三个不上进的孙子,恨不得拿鞭子抽他们,人呐还是不能要求太多,幸好自己家里还有一个陆云卿,家门有幸!

李睿听着陆尚坤说到李景,自己也不好搭话,不一会陆尚坤的脸色变化了好几次,他差点没吓得跳车。

马车走了有一会,终于停了下来,传来了陆千钧的声音:“父亲,到了!”

李睿赶忙起身先出了马车,跳下来站在马车边候着,见到陆尚坤下来,立刻伸手去搀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