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采油五厂绩效管理变革之路> 第二百零七章 新晋少年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七章 新晋少年侯(1 / 2)

李睿跟着大军走了十多天,终于在三月初过了风陵渡,渡过文广河,天气明显就转暖了,春风吹拂,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几十万大军按建制分散、回归各大营,曹国舅和礼亲王二人带着各级主将数百人,二千保民救国军跟随在后,一万大军护卫左右,直奔京城而去。

到了黄昏之时,跟在曹国舅身后李睿,已经看到了远处高大的城墙,但也只能远远地看到一个形状,就在他们不远处有一队人马正在等候。

又走了一会,就来到了等候的人群面前。

李睿这是才看清,宽阔的官道上驻扎着数千甲士,为首的是一名穿着紫色云纹袍的年轻人,不出意外一定就是大皇子刘琦了,身后还跟着一众官员。

“全军止步!”

前方领队的将领一声令下,上万人马纷纷停了下来,曹国舅率先下马,刘礼等人也纷纷下马,李睿和邓浩然也紧跟着下了马。

“欢迎诸位将士回京,奉陛下旨意,特率百官在此迎接曹帅以及各位将士回京!”

刘琦看到曹国舅之后面露欣喜,带着百官就迎了上来。

“我等恭迎曹帅,恭迎礼亲王!”

后面几十名官员异口同声的高声唱诺,全都是各部前来接应的官吏。

“谢大殿下,本帅代表三军将士谢过各位大人,让诸位久等了!”

“感谢大哥,感谢诸位大人!”

曹国舅和刘礼依次向众人回礼,整个欢迎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二弟,此次辛苦你了,若不是大哥要负责朝中事务,一定身先士卒,当然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也只能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了!”

大皇子刘琦看着刘礼风光的样子,不禁又开始犯了毛病,口不择言,不分场合地出言讥讽。

周围的众人一听刘琦的话都面露尴尬,假装没听见都别过脸去,看着周遭的风景。

“大哥,父皇体恤你自小身子骨弱,本王十三岁就在军中摸爬滚打,这点小小的苦还是吃得了的,也不像女子那样那么娇贵,大哥还是保重身体的好!”

刘礼对于刘琦这点伎俩毫无波澜,随便一句话就给他堵了回去。

“你!”

“咳咳!殿下天色不早了,众将士都等着进城呢!”

曹国舅看着两人荒唐的模样,不由得咳嗽两句,打断了两人的胡闹,赶紧让刘琦带着众人进城。

刘琦经过曹国舅的提醒,赶忙和众官员都上了马车,在前面带着大军往城门赶去。

“公子,已到京城脚下,我等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就回营复命了,公子多保重,有机会再见!”

孙庭义走过来向李睿告别,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到了京城就该分开了。

“孙大哥,这一路多谢骁骑营弟兄们的照顾,李某感激不尽,若是日后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尽管差人吩咐!有机会我请大家喝酒!一路保重!”

李睿送走骁骑营的二百人,心里觉得有些愧疚,这些人保护了他一路,跟随他们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战功,他都没有好好地请他们喝一顿酒,这份愧疚只能留着以后偿还了。

大军走到城外不远处就驻扎下来,二千保民救国军和一万护卫大军都留在了城外,曹国舅和礼亲王二人随着大皇子入宫觐见。

李睿以为自己晚上就要在这里过夜了,一名礼部的年轻官员找到了他。

“李侯爷,下官礼部仪制司郎中郭欢,奉命前来接待!”

“大人莫不是认错人了,在下李睿,不是什么侯爷!”

郭欢立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醒悟地说道:“是下官忘记说了,陛下前些日子已经发下圣旨,御封您为靖安县侯,并且赐下宅院一座,下官受命前来迎接!”

“什么?”

要不是来人穿着官服,态度恭敬,而且这是在军中大营内,李睿会以为这人是骗子。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

“郭大人稍等,在下去吩咐几句!”

李睿压下内心的震惊,到大营向众人吩咐了几句,便带着胡勇跟着郭欢往城内而去。

一行三人,李睿和胡勇牵着马匹,换了一身便装,跟着郭欢进了城,通过城门时幸好有郭欢的礼部文书,否则他们的兵器和战马未必能进得去。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虽然只是外城,天近黄昏,大街上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侯爷是第一次来京城吧!”

郭欢谈到京城语气中的满是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即使是官阶不大,在外地人面前自然而然地高人一等,虽然李睿是少年封侯,郭欢也的确佩服他,但是说到京城他还是藏不住内心的优越感。

“的确是第一次来,真不愧是我朝第一城,气势恢宏,雄伟绮丽!虎踞龙盘,高耸巍峨!叫人心生敬畏,让郭大人见笑了!”

“侯爷谦虚了,不过这天子脚下、皇城重地,有些敬畏终归是好的!毕竟一脚踩下去说不得十个有九个是三品大员,还有一个就是王公贵胄!还是小心些好!”

李睿知道郭欢虽然语气上冒犯了一些,但说的倒都是实情,他这个县候正好也是三品制,只不过在名誉上算是超一品。

“侯爷,此次陛下赞赏您立下此等大功,不但封侯赏金,而且还敕封令堂为三品淑夫人,可喜可贺!陛下在朝堂上亲口定下侯爷的封号,这乃是何等荣耀,叫人羡慕!”

“郭大人过誉了,皇恩浩荡,在下心中不免惭愧!不过我还未接到朝廷旨意,郭大人叫我李睿即可,不敢当侯爷之称!”

郭欢脚步一怔,不由得转过头看着李睿,对这个少年侯爷的谨慎态度,大为赞赏,这一点他作为一个礼部的官员都没有注意到。

“是下官失言了,不过陛下已经在朝堂上亲口颁布,想来不日就会有朝廷官员在侯府宣读圣旨!”

两人就这样一路闲聊,又来到了内城,一进内城,街道上人就少了很多,而且明显感觉到巡逻的士兵多了起来,可以用戒备森严来形容。

郭欢看到李睿疑惑的神色就给他解释道:“这京城是四方布局,正中心为皇城,由御林军把守城门。向外是内外二城,内城都是各级府衙,官办处,还有达官显贵的住宅都在内城,由五城兵马司负责轮流驻守城墙。

外城就是普通百姓、富户乡绅、外地进京的读书人。外城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由城防营和京畿卫把守外城。在城外还有着大量的小城廓,村庄,东南西北各有一支数万人的卫戍部队,各自组建军镇。

我们所在之地就是内城,侯府在西城,一路过去都是各级官员的住宅、府邸,东城是朝廷各衙门的所在,南城是皇亲贵胄的居住之地。”

李睿听着郭欢的这一通介绍,才知道这京城的大概布局,不过他也只是能记个大概,毕竟整个京城足足有六个大名府那么大,从城北的大门,步行向城南的大门,据说要一个时辰......

“侯爷也不必担忧,这京城待久了也就熟悉了!”

“郭大人,不知这集贤坊和太白居在哪?”

“在外城,出了内城的西门,顺着西大街没多远就到了,两家正好面对面,倒也是方便!”

最后一句说的颇有深意,说到这郭欢面露笑意,差一点就忘了眼前这个少年的那些风闻趣事了,也不知道他要怎么面对这一切,真让人感到好奇。

“侯爷,这西城住着各级官员,有着八大坊的美誉,这里有内城最出名的八条街坊,太师坊、太傅坊、太尉坊、国公坊、学士坊、将军坊、尚书坊、六部坊!这八坊顺着西城白虎大街分布两旁,所以沿着大街一路走过去,两边都是各级官员的宅子!陛下赐的侯府坐落在国公坊内,而且侯府花园与辅国公府的花园只隔着一座墙!这可是陛下亲自挑选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