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七零错位人生笔趣阁> 126、第12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6、第126章(1 / 2)

第126章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直到甄珠开始变卖嫁妆,村里人这才清晰的意识到,甄家真的穷了。

哪怕有人想过甄珠卖嫁妆是因为前阵子曝出来的真相, 可说实在的,若非家里真的穷到了那份上, 完全没必要为了堵别人的嘴, 把上好的东西折价卖了吧?要知道,甄兴华给女儿置办的嫁妆都是上好的东西, 一进一出, 就算往少了算,起码也要损失二三十块。这都是县城里国企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了,搁在乡下地头,那几乎抵得上多半季地里的出产了。但凡有别的法子,谁还能舍得呢?就算甄珠用不上了,那不还能留给甄卓凡吗?

就因为这个事儿,村里再度热闹了起来。

可以说, 今年真的是八卦大年了, 明明才到年中, 那好戏是一出接着一出,接连不断的叫村里人看了个痛快。

其他人是痛快了, 甄家老屋那头却是没法子痛快得起来了。

因为知道甄兴华如今还在家里休养不曾出车,甄讨厌就叫了甄伟将人喊过来仔细询问。问的自然是卖嫁妆这个事儿,重点在于,家里真就落魄到这个地步了?

甄兴华一开口就是叹气。其实, 若是不给毓秀那二百块钱,家里还真就没穷到那份上,单是凑甄卓凡生活费,既用不着变卖东西,也没必要跟人借钱。可是,那笔钱又是不得不出的,偏偏还没办法说出口。

见一贯意气风发的二儿子未语先叹气,甄讨厌也跟着心里很是不好受:“咋就闹成这个样子了?咱们家到底是造了啥孽啊!”

“苦日子也就那么两年,等把卓凡供出去了,日子慢慢的也就会好起来了。”甄兴华如今也只能这么说了。

其实,他是刻意的回避了一个问题。

甄卓凡比甄珠要大了四岁,论虚岁算,眼下就二十一岁了。过两年,等他大学毕了业,也得有二十三岁了。就算城里人嫁娶一贯都比乡下地头要晚一些,像甄卓凡这个年岁的,仍然算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他晚婚是因为读大学,倒是不用太担心娶媳妇的问题。可就算这样,等他大学毕业了,娶妻也该提上议程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让甄卓凡回到家乡很是不切实际,可若是想要留在京市里,就算他能顺利的进入一家好单位,单位还是分房子的,那娶媳妇也照样是一大笔开销。

这些个事儿甄兴华心里都明白,可这档口他却没办法提出来,只因为说这些事儿除了会让他妈跟着担忧外,对事情并没有任何帮助。索性,还有两年光景,他就是豁出去这条命,也要在这两年内,多攒一些钱。

甄讨厌倒是没想那么多,毕竟她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小县城了,她完全不清楚在大城市里,尤其是在首都安家立业有多难。她只是心酸不已,老甄家风光了这么些年,临到她老了,家里却成了这副光景。

“算了算了,就这样吧。回去让珠珠别难过了,等过两年,日子好了,再给她补份嫁妆说个好人家。”甄讨厌很是疲惫的摆了摆手。

“珠珠她……她没事儿的,妈你不用担心。”

这话还真就不是甄兴华特地说来宽慰他妈的,而是完完全全的大实话。

从知道自己被退婚,到决定将所有的嫁妆尽数折价变卖,甄珠那叫一个干劲十足。本来吧,换个人怎么说也该觉得悲伤凄凉,最最起码也该感受到一丝丝的尴尬,她完全没有的,甭管是盘算把东西卖给谁,还是买家过来看东西讨价还价,反正她一副红光满面的模样,验货收钱数钱,一气呵成。末了,还乐呵呵的算了一笔账,亏得也不算多,比预计的还少了一些,大约也就是十二三块的样子。

等甄珠把她的嫁妆卖了个七七八八后,剩下的因为不太值钱,她也就懒得管了,把钱尽数交给了她妈,千叮咛万嘱咐,让千万要给她爸做点儿好吃的。

其实前后也不过两日工夫,这期间,甄卓凡跑了一趟县城,买到了北上的汽车票和火车票。他倒是不需要准备别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带上生活费以及路上花用的零钱,再就是一些放得住的吃食了。当然,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他来操心,周萍已经很有经验了。

眼见家里最窘迫的日子熬过去了,周萍微微松了一口气,只是想起那些债务时,又忍不住心里难受。

可事实上,村里比她难受的人多了去了。

这就好比直到甄美在苗家大闹之后,外人才知道苗家这些年对毓秀有多偏爱。同样的,也是自打甄珠卖嫁妆以后,外人这才明白甄兴华对这个闺女有多宠。

乡下地头嫁闺女其实简单得很,多数都是以被褥和衣裳鞋子作为嫁妆的,就这样都算是很不错的了。少数家贫或者格外重男轻女的人家,连身好衣裳都舍不得给闺女做,直接穿着旧衣裳嫁出去,爱面子的还会借一身八成新的衣裳当嫁衣,回头这是要还的。而那些舍不得给闺女陪嫁的,倒是会将所有的聘礼都给昧下。拿了聘礼不给嫁妆,亲家那边就算有意见,那也是冲着嫁出去的闺女发的,还能冲到这边来讨要?

如此这般,倒是衬得那些将聘礼如数给闺女,再做几身衣裳,陪嫁一床被褥的人家,无比的厚道了。

可惜那是之前了。

谁让甄珠卖嫁妆的时间就是这么凑巧呢?她是想赶在她哥离家之前,将她哥未来一学期乃至一年的生活费给凑齐了,偏这档口又是农忙结束时,而每年的农闲却是家家户户开始说亲的时候了。

等于说,甄珠给所有嫁闺女的人家当头一棒。

到了岁数准备出门子的姑娘们心里很是不好受,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想起自家近乎卖闺女的行径,再看看人家……

人家那还不是亲闺女的!!

结果,闹到最后,村长又要疯了。

连着两天,他跑了十来户人家,他们村一共也才百来户人家,居然有十来户闹了矛盾。当然,这年头多数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几乎每家都有待嫁的闺女或者要娶媳妇的儿子。以前也有农闲时分闹矛盾的时候,可却没有这般集中的。

“怎么着?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日子都能往下过了。眼下,土地分给你们了,年年收成那么好,日子反倒是没法过了?都要沦落到卖闺女了?”村长恼火的瞪着这当家的,“我就问你,不卖闺女你们家都要饿死了是吧?”

那当家的苦着脸看着村长,瓮声瓮气的道:“可我供她吃喝那么多年,咋也得叫我把本钱捞回来吧?不然这闺女不是白养了?多亏呢。”

“养闺女是做买卖啊?还有亏不亏的?”

“那她嫁出去了,一两年回来一趟,能顶啥用?再说我底下还有小儿子呢,读书、娶媳妇,哪哪儿不要钱呢?她就是为了她弟弟考虑,也该自愿啊!那家出了五十块啊,足足五十块啊!”

村长头疼的扫视了一圈,目光所及处,有个十六七岁的姑娘满脸泪痕却发着狠道:“你敢同意这门婚事,我绝对在出门子之前一头撞死!叫你血本无归!一分钱都赚不到!”

“你这闺女!”

“行了!”眼看吵架要升级为打架了,村长赶紧叫停,“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新社会了!讲究恋爱自由,不准再包办婚姻了!……你也是,小小年纪说啥死不死的?那你不愿意嫁这户,你愿意嫁谁?”

“嫁谁都好,一分钱的聘礼都不要出的最好!”

心知这娃儿是钻了牛角尖,村长愈发头疼起来。不想,没等他再开口调解,那家的另一个女娃子就忽的跑到他跟前放声大哭起来。

“都怪苗大娘!苗家那些人全都不得好死!我家原先都好好的,爹妈就算偏疼弟弟,对我和姐姐也不差。偏就是苗大娘心里憋着坏,叫招娣盼娣她们干活,独独疼毓秀一个。现在好了,毓秀考上了大学,我爹妈就觉得干笨活的要变笨。我大姐倒是好,嫁出去也就没事儿了,我呢?活该我给弟弟当丫鬟?这还是姐弟吗?索性我也别喊他弟弟了,喊他少爷不是更好?”

那家当妈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一把拽开了二闺女,兜头就是两巴掌。

“我看就是我跟你爹把你们都惯坏了!谁家当姐姐的不干活了?还跟你弟弟比,凭啥跟你弟弟比?就是小时候挨打挨得少了,多打几顿,看你还敢闹腾不?”

“对啊,那你干嘛小时候不打我,非要等我长大了懂事了再打?你要真想学,倒是从我小妹妹开始啊,学那苗大娘天天骂天天打,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等打出来了,再给口吃的,我反倒是要谢谢你!”

“现在打你也不迟!叫你再胡说!”

村长脸都绿了,联想起前头闹起来的几家,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原先,他还真以为那些待嫁闺女是为了嫁妆和聘礼的事儿心里不平,却完全没想到这里头还有别的原因。仔细一盘算,村长原就不笨,不多时就想明白了。怕是有那自以为聪明的人,觉得识破了培养大学生的秘诀,暗地里就这么开始学了。估摸着也是尽可能瞒着的,不敢叫孩子知道,又恰逢农忙已过,正是说对象的好时候,就索性先从说对象这个事儿上下手……

他说呢!咋就一窝蜂的闹腾起来了!!

“给我停手!”村长怒喝一声。

那当妈的到底不敢跟村长硬杠,讪讪的住了手。可那家闺女却也不是善茬,都已经挨了好几下了,还是梗着脖子哭诉道:“我压根就没胡说!明明就是爹跟你在商量,商量把大姐卖个好价钱,还说叫大哥以后别把钱给大嫂管着了,都拿出来供弟弟读书,我呢,我就得干活伺候他,举全家之力供弟弟一人!”

“那他读出来了,你不也跟着享福?”这家当爹的本来不想开口的,可眼见大儿子大儿媳变了脸色,忙描补道,“反正是一家人,有啥差别呢?”

“为啥不能是你们供我一个呢?我要是读出来了,不也是叫你们大家享福吗?”

“屁话!你不得嫁出去?”

村长一脑门的官司,尤其这会儿天气还热着呢,弄得他火气腾腾的上涨。其实,最开始闹腾起来的这几家,原先风评都不差的。就像这家当妈的说的那样,真要是打小苛刻闺女,这些年也就打服了。

忽的,村长脸色一变,闷头转身往外头走去,一直走到了村委里,喊了其他人过来开会,会议重点就是针对村里这些事儿。

“你们也不要给我装糊涂,有一说一,是不是每家每户都打得一样的主意?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是这个意思吧?”

先前变脸的时候,村长就想到了这个。眼下闹腾起来的几家都是孩子大了,加上这些年上头一直再强调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很多小姑娘家家的性子都很泼辣,这才捅破了天。可要是那些孩子还很小的人家呢?打小就开始驯养,教那些小孩子要为家里奉献、付出,要以其中某一个为天,只要长久驯养下来,性子再烈的孩子都有被驯服的一天。

而想也知道,当爹妈的首先舍弃的肯定是闺女们,教她们自我牺牲,从小干苦活累活,长大了到了年岁就找个出价最高的人家嫁出去;其次是一些看着就木讷的儿子,教他们要为兄弟付出,但凡吃亏的事情都自己上,享福叫兄弟去,甚至他们的儿子闺女也要跟着继续奉献。

——只择家中最机灵聪明的男娃好好培养着。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倒退知不知道?闺女养大为了干活为了卖钱,兄弟倒像是少爷和长工!到时候呢?以前吃的教训还不够对不对?你们以为这样供出来的会有什么好结果?爹妈不像爹妈,家也不成家了!”

以前,条件十分不好的时候,确实会有些人家倾尽全家之力,集中去供养一个看起来最有出息的孩子。这种事情其实也不算稀罕,可问题在于,结局却没几个是好的。

不患贫患不公。

同样都是一个爹妈生下来的娃儿,就算当爹妈的没办法做到完完全全的一碗水端平,但起码要摆出那个态度来。而一旦,当爹妈的都觉得自家的孩子合该从一生下来就分成个九等,那底下的孩子根本就没办法处。

哪怕一切顺利,那个被全家供养的孩子最后是出息了,别的孩子也会心生怨毒。就好似,我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出路,结果就这样被放弃了,还是被亲爹亲妈给放弃的。而从被放弃的那一刻开始,人生道路就截然不同的。偏偏,家里另外一个身上跟自己流着一样血的人,却步步高升,从此两人天差地别……

心里能好受?

最可怕的还不是自己跟兄弟处境截然不同,而是将来的孩子。这世上的确是有人生下来就在别人的终点上,可那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可若是你兄弟的孩子跟你的孩子处境天壤之别,当爹妈的心里能痛快?

更别提,很多享受了全家资源供出去的孩子,最后的确是出息了,可他不一定觉得自己就有义务带着兄弟姐妹。哪怕往好了说,愿意拉拔你一把的,也得要你捧着哄着,你说些好听的把我伺候舒坦了,我再考虑一下要不要拉你一把。

他只会认为,我出息是因为我自个儿有本事,而你没出息合该怪你自己。

“……家和万事兴,偏心就是乱家的开始!”村长赤红着眼睛瞪着底下的村委成员,他不相信那些人完全不知情,怕只怕就他一个被刻意蒙在鼓里。

果不其然,就有人迟疑的开了口:“大不了我对每个儿子都公平一些,闺女又咋样呢?当闺女的还能跟她兄弟争不成?心里不服气就多打两顿,村长你看,苗家那四妮子刚开始还闹腾呢,现在不也老实了?小孩子啊,能成啥气候。”

有人开了头,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村委们相继表露了自己的态度。

“还是得打小教起,多跟他们说一说,就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那家里一共就那么点儿钱,村长你说的容易,一碗水端平了,真要是那样,我家啥时候才能出个大学生呢?这辈儿苦一点,下一辈儿不就享福了?”

“就是啊,你看那苗家,不就供出来了?咱们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还不准咱们学?笨蛋没那个福气,还不兴聪明的兄弟出息起来?非要所有人都窝在乡下地头啃饽饽……”

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这么个想法,可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占了大多数。

谁让这年头还是习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分家就都是一家子,一家子那计较那么多干啥呢?与其所有人都过不好,还不如咬咬牙供出去一个,兴许将来就不一样了。

村长很是无力,偏这会儿又有人跑过来喊他。

“村长!村长快来啊,那头老刘家打起来了!”

说起来,这老刘家也是村里的名人。最出名的事儿是啥呢?是很多年以前,刘家三媳妇用杀虫剂给长了头虱的小儿子洗头,结果生生的把人给洗没了。

那家也一直挺不安生的,尤其在那事儿之后,刘家三媳妇被家里人狠狠的收拾了一番,从此抬不起头来,重活累活永远都是她的,吃的却是剩饭剩菜,她男人稍有不顺心还会抬手给她一巴掌。

这些事儿,村里多数人都是知道的,甚至连刘三媳妇的娘家也有所耳闻,却没人帮她出头。她原有俩儿子,死的那个是小儿子,还有一个大的,今年也该说媳妇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