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武侠修真>我修非常道百度百科> 分节阅读 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1 / 1)

放在地上:“吃吧。不吃饿死你。”老猫等小道长退回去之后,才走过来闻了闻地上的玉米棒,一点油水都没有。我是肉食动物啊!吃油汤拌饭我都忍了,现在竟然,给我吃玉米棒子!当我是什么?老猫有些嫌弃地看着地上的玉米棒子,一直都没有动嘴。小道长一直盯着老猫,结果老猫动都不动,很是不满:“师父,你看这只老猫,给他呷,竟然还不呷。”“老猫喜欢呷鱼了。”老道说道。“我也喜欢呷鱼呢。本来今天早上,喜来讲带我去捉黄鳝的。就是你非要赶回来。”小道长不满地说道。“你看,老猫吃玉米了,这玉米好呷。”老道赶紧转换话题。小道长回头一看,老猫果然在吃玉米了,还吃得津津有味。这玉米是挺好吃的,也不晓得怎么回事,这玉米竟然跟甜玉米一样,又软又甜。“师父,我们种的这是甜玉米吧?”小道长问道。“哪里是什么甜玉米,就是去年留的种,今年不晓得怎么这么好呷了。前面那一茬,不是也不好呷么?个头也不大,这次种的这个怎么长这么大呢?莫不是我现在走大运了,种什么有什么?”老道内心真是很迷惑啊,前面那一茬还施了点农家肥,这一茬,根本就没去管好吧。谁知道长这么好。唉,懒人有懒福,以后种庄稼一律靠天呷饭。小道长也不去深究,只要玉米好呷就行。可以当饭吃,哦不,比饭好吃多了。一天餐餐呷烤玉米。老猫那一个玉米啃了老半天,一个玉米下去,老猫肚子也吃饱了,看着师徒俩的架势,今天早饭就玉米顶数了,骨头和肉都别指望了,油汤拌饭也别指望了。得了,我还是去溜达溜达,看能逮着个瞎眼的老鼠打个牙祭么。“师父,咱们养着老猫算是糟蹋粮食了。每天到了点就过来吃饭,像个老爷一样。还从来不理我。要不,下次它来,我们把它轰走算了?”小道长背后数落起老猫的不是来。“这养猫又不是养狗。狗就会跟你玩,猫不会。仙基桥的家猫也都这样。老猫虽然是老了点,但是管用啊。咱们祖师庙里从来没见过老鼠,可见老猫还是有用的。”老道说道。“老鼠要是窝在祖师庙,还不给饿死了?咱们家可从来没剩饭剩菜。”小道长说道。这话扎心了,老道气得胡须翘了起来:“咱们家的老鼠还能够饿死?怎么没见把你给饿死呢?这么多年的饭还有黄腿把子都喂白眼狼了。”“师父,你不爱兴儿了,你凶我!”小道长可不怕老道凶,撒个娇就能够把老道的火给灭了,百试百灵,比请祖师爷还管用。老道果然一下子就没火气了,让小道长揪着胡须还哈哈大笑。不光是地里的蔬菜的长势不一般,就连稻田里禾苗的长势也是一天一个样。山里的气温比山下要低,一般情况下,禾苗的长势要比山下差很多。但是师徒俩的这一块稻田,里面的禾苗长势比山下强多了。张方清、肖大江等一行人拿着斧头锯子登上峰眉寨山,顺路到祖师庙看看道长师徒俩,来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一些糍粑。这自然是给小道长准备的。“方清,道长的禾怎么长得这么好?这不是新田么?”肖大江指着长得郁郁葱葱的禾苗问道。“我哪里晓得。我们队里的最好的肥田,禾也没这么好,这禾多好啊,这么大一蔸。莫不是道长会仙法。才种得这么好。”张方清也很吃惊。“那这事莫问道长,道士有忌讳。”肖大江说道。“嗯。有些道讲破了就不灵了。这事还真问不得。”张方清点点头。老道看到山下来人,也挺欢喜。“方清,你们今天怎么上山来了?”老道问道。“趁着农闲到山里来砍几棵大树。过阵就开始建学堂了。到时候房梁屋橼要不少。现在先备好了,放在山里晾上一段时间,也差不多晾干了。”肖大江说道。“哪里有这么快。”老道笑道,接着又问道:“你们大队建好了学堂,将来请教书先生来上课?家家户户的细伢子都可以去读书?”“是啊。上面要派教师下来。到时候细伢子都可以念书,不像我们,一个瞎眼字都不认识。从来是地主土豪家细伢子才有机会念书,上私塾。现在贫下中农翻身当家做主,家家的孩子都可以念书。”张方清说起这个非常兴奋。“不仅是崽伢子可以念书,妹子家也可以念书。等小学办好了,我把我家闺女也送过去念书。”肖大江就一个女儿,婆娘生了这个女儿之后,一直都怀不上,流了好几个,两口子慢慢地就开始断了要个崽的心思。寻思着等将来女儿长大了,招赘个小伙子,延续香火,所以这个女儿是当崽养的。老道动了心思:“那将来我徒儿也去学堂念书。”“要得啊。念书好,走南闯北都不怕。”肖大江很是赞同。“小道长跟喜来都差不多大,将来小道长可以跟喜来一起去念书。”张方清说道。“那这个学堂什么时候能够建好。”老道问道。“应该会很快。煤炭都批到了,大队干部已经准备建窑烧砖了。”张方清说道。第40章 建学堂小道长正忙着烤糍粑呷,哪里有功夫听大人们讲什么?小心翼翼地用几根竹棍子放在炭火上搭了一个架子,然后将一个糍粑放在上面,时不时地用手捏一下,翻一面。生怕糍粑被烤糊了。这年月,吃的东西太珍贵了。糯米是个稀罕物品,这糍粑也稀罕得不得了。虽然灶坑这里很热,但是小道长一点都不在乎,脸蛋上汗珠倏地滑落下来,在小道长的脸上留下一道道印痕。等了许久,糍粑终于发出一股谷物焦黄的芬芳。小手捏了捏糍粑,已经变成软乎乎的,小道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糍粑表面烤出焦黄色,咬起来,很脆,吃在口里,很香,糍粑里面很粘,不需要加糖、也不需要加任何别的调味料,只是糍粑的原汁原味,就已是味道的极致。小道长掰一半拿去给师父。“师父,糍粑好好呷。”老道见徒儿孝顺,高兴得不得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师父不喜欢呷糍粑,兴儿自己吃。”“师父,吃嘛。”小道长不肯干,他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跟老道长一起吃才对。“道长,小道长真孝顺。”张方清由衷地说道。“哈哈。这孩子,啥东西都不落下我。”老道士的话语里带着一丝得意。张方清几个在老道这里坐了一会,便要去山里砍树。老道让他们砍完了树过来吃了饭再下山。这一回张方清没有答应。“道长,我们待会就顺着山涧把树拖回去。”张方清说道。“才砍倒怎么拖?”老道不解地问道。“我们上一次过来砍了一批,一直晾在山上没拖回去,这一次正好把上次砍的拖回去,另外再砍一批。过不了多久,就要选建学校的地方。道长不如你给咱们大队看个好地方呀。这个学校可是当紧得很。”肖大江说道。老道连连摆摆手:“现在公家修学校,就是要搞科学。我去看地方,那不是搞封建迷信么?将来哪个要是拿住这件事情,我老道士可就倒霉了。”张方清点点头:“公社的干部讲,等学堂修好了,以后我们仙基桥村也要开夜校,我们这些摸锄头把把的也要学文化,讲科学。这事还是莫麻烦道长。将来的事情可不好讲啊。”张方清也是仙基桥少有的几个有远见的。过了没多久,仙基桥就开始建学校了,仙基桥几个大队干部直接把这事给定了下来,没谁决定要请地仙或者道长过去看一看屋场。其实看不看都没有关系,用老道的话来说,这学堂是公家的地方,公家的地方带了公家的气运,一般的邪祟不敢侵犯。老道也带着徒儿下山去看了一下学堂建设场面。全村数百号人一齐出动,那场面真是壮观。一座矮山,没几天功夫就夷为平地。“一个年级一个班。得五个教室。我们再多做点打算,修六间教室。另外还要给讲课的先生准备好房间。这个镇里的小学有个样板,赶明儿去镇里一趟,把尺寸量回来。方清,你是泥水匠,这个事情交给你去办。”周茂林说道。张方清直接应了下来。他是仙基桥手艺最好的泥水匠,修这个学堂,他是大师傅。村里干泥水匠的都听他的指挥。将来出了啥事情,自然也是找到他这个大师傅的头上。这个大师傅其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处。无论是师傅工还是副工,拿的都是相同的工分。都是干共产主义嘛,自然是吃大锅饭,平均分配。周茂林看到老道带着徒弟过来,客气地跟老道打了声招呼:“道长,本来我是准备喊你过来帮忙看一下学堂的屋场地。后来想了一下,就随便找了个地方。”“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好。是个出人的地方。学堂是公家修的,本来就是公家的大运道。随便建在哪个地方,就能够将哪个地方给旺起来。我过来就是带兴儿过来看看,将来他也要到学堂来念书。”老道说道。“小道长也来念书啊?好啊好啊。是该念书。”周茂林说道。周茂林忙得团团转,建小学堂的事情,里里外外都是他管着,忙前忙后的,说了两句话就匆匆走开了。“徒儿,你看这学堂咋样?”老道问道。“这学堂好不好,我哪里晓得?”小道长看着四处挖得坑坑洼洼的,皱了皱眉头,完全没什么好看的呀。张喜来一看到小道长,立即冲了过来:“小道长,跟我去捉鱼么?”“好啊,师父,我跟喜来去捉鱼。”小道长兴高采烈地说道。“去吧去吧。”老道说道。刚刚碰到了张方清,说好了去他家吃饭。张喜来家里有竹甑,是仙基桥农家专门用来在沟渠里捕捉小鱼的渔具。操作简单,上手即可使用。张喜来与小道长一人提着一个鱼篓,一个人扛着一个竹甑,另外还拿了一个用竹子做的一个三角形的工具,三角形的竹子上面套了很多竹圈圈。仙基桥的稻田中间有一条小溪,小溪里的水不是很大,水流也很平缓。但是可以看得见,溪流里面有很多小鱼在水中嬉戏。张喜来虽然只比小道长大上一岁多点,但是捕鱼的经验非常丰富。在小溪里选了一个很窄的地方,将竹甑迎着水流放下去。将两边堵上,让溪水只能通过竹甑流下去。固定好竹甑之后,喜来便拉着小道长往上游走:“走,我们一起赶鱼去。”小道长这才知道了那竹子做的三角有什么用。原来将三角形的一方放在水里,不停地上下拉动竹子,让竹三角上下在水中运动,那些竹圈圈便会在水中弄出很大的动静。水中的鱼就会被吓得顺流而下。两个人轮流拿着竹三角赶鱼,一直到了竹甑处。喜来飞快地将竹甑起了起来。立即听到里面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动静大得很。“哇!好多鱼啊!”小道长探头往竹甑里一看,当时就惊呆了,只见竹甑里面各种小鱼仔、泥鳅、鲫鱼,还有黄鳝。一下子就搞到了半鱼篓鱼。第41章 老道也要出工“道长,你怎么也动手啊。”张方清见老道也拿起一把锄头加入干活的队伍,有些不解。“兴儿也要来这学堂念书,我不能够袖手旁观啊。我年纪大了,也识不了几个字。兴儿到学堂里来能多识几个字。”老道笑着说道。“那也不用你老人家来干活啊。我们这么多后生家在这里,你们在一边打气助威就行了。”张方清说道。“我求心安。”老道固执地坚持。老道士下山的时候,就想着来干活的,连锄头都准备好了。这锄头自从经过上次小道长炼制过一次之后,锋利无比,老道有些爱不释手。以前种菜都是天生天养,现在竟然经常去菜地里锄锄草,完全跟仙基桥的老农一般。这学堂建的地方是荒山。为什么会是荒山呢,是因为这里土质不好,非常贫瘠,而且土壤里很多黄梅石(泥页岩),土层不厚,一锄头挖下去,就能够挖到黄梅石。黄梅石不是很坚硬,用来修路都嫌不耐压。这样的山上,就连茅草都很难生长,不变成荒山才怪。这种荒山挖起来非常吃力,也就是仙基桥的劳动力充裕,就算是一点点敲,也能够将这座荒山给敲平。老道扬起锄头,似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锄头挖了下去。别人一看老道这架势,估计锄头马上就会蹦起来。土层太硬,村里人都是先用尖利的铁锹将黄梅石挖开。锄头只是用来将这些土石挖进竹筐里。“噗!”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道的锄头竟然轻松地没入土中。轻轻一撬,一下子就挖下来一大块。本来别人还以为老道幸运地挖到了黄土里,谁知道老道撬下来的这一大块,竟然全是黄梅石,还是一大块一大块的。“这怎么可能?”肖大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老道却不管周围人的眼神,依然一锄头一锄头地挖起来。反正这锄头实在好用,根本不费力气。要不然以老道这把年纪,可干不了这样的活。周围的人从一开始的吃惊到后面的心惊,但是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人会想到老道的锄头有古怪,而是以为老道用了道术。周茂林听说老道也加入到干活的队伍之中,也连忙赶了过来。“道长,你老人家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