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穿越明末求生记> 分节阅读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1 / 1)

话。”窝棚里挖了个小坑,烧着火,四周用树枝搭了个架子,吊着口锅,五妹正忙着烧水,准备煮糊糊。“你娘说得对,这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啊,”老头说道,“你们哥几个,就不会进城去找点儿活计就卖地得的这些粮,够这么大家子人吃多久”“这进趟城要五文钱呢。”郑大在一旁闷闷地说。“就是,找不到工可不白瞎了这五文钱。”郑四急忙附和。“几个不成器的东西,找不到工就别出城。”老太太又骂了起来。“那娘你分点粮呗,好歹让我们在城里多撑几天。”郑大低声嘟哝着。“你说什么挣不回钱粮,别想从我这儿拿。”老太太咆哮了。“娘,这么多人都想找点儿活计,挣点吃的,活计就那么多,真不好找。”五妹边做事边说。“我们除了会种地,其他的也不会,又不像老三。”郑四说道。“好了好了,先把早饭吃了吧。”说着话的功夫,五妹已经把糊糊煮好了,又去旁边那个连在一起的窝棚里,叫嫂子和侄子侄女们过来吃早饭。“这个老三,也是个没良心的,这么长时间,就出来看过我们一次,”老太太端着碗,“还显摆他忙得很。”“娘,这出趟城再回去,就要交五文钱,老三也不容易。”郑二边吃边说。“要不咱们找老三帮帮忙,给你哥几个找份工哪怕只有一个都行,好歹能贴补点粮食。”老头说道。“啊,谁去找老三啊”郑二抬起头问道。“就你和五妹去。”老头老太太居然异口同声地说。“可我也不会做什么啊。”郑二低声说着。老两口和郑三的那些事儿,没好意思和下面的儿女们说,郑二憨厚,虽说他成亲时,父母挪用了郑三他爹留给郑三的钱,不过郑二自己不知道,郑三也没宣扬,这一家子,就他和五妹与郑三的关系还算好,老两口打主意让他俩去沟通郑三。没理郑二,老头接着说道:“也别把老三给吓着,就老二和五妹去找他,让他帮老二找份工。”“不会做你不会学啊。”这才呵斥郑二。“拿十文钱给老二和五妹,”老头又朝老太太说道,“再一人拿个饼给他们,吃完早饭你俩就进城,土地庙知道吧今天不管咋样,你俩都给我守到老三,让他给老二找份工。”正文 第23章 走不成了“再耽误几天吧,”郑三回到家,边吃晚饭边说。“你说什么”志文娘问道。其实一家人都没明白,郑三这冷不丁冒出的话是什么意思。“呃,这不是差不多一个月了么,”郑三声音不大,“当初不是说好,一个月后咱们就离开县城,往东边去找你爹娘嘛。”“咋,你变卦了”志文娘很惊奇,要说郑三这人,一旦拿定主意,很少变的。志文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有事儿啊。“没有没有,”郑三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做为一家之主,在这个时代,他做什么决定都是不用和其他人说的,不过自从志文不但接二连三地展现奇迹,还表现出了连他都有所不及的眼光,这家庭的决策权就越来越旁落了,大事都要下意识地征求志文的意见,这是郑三夫妇自己都还尚未察觉到的。“唉,大伯让老二和小妹来找我,他们现在过得艰难啊。”郑三唏嘘着。“那几亩田换的粮食不多了,一家十几口人,没个进项,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央求我给他们找份工。”“找份工”志文眉毛一挑,“爹,你还有这本事”“臭小子,你爹我当然没这本事,”郑三笑骂,“不过我现在活计太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倒是需要个帮手。”“那这工钱怎么算”志文娘忙问。“帮手按我的一半算,东家给。”郑三回答。顿了顿,郑三又说:“这钱粮是发给我,再由我转发,所以,我打算到时候再贴补老二一些,毕竟一大家子人要吃喝,还不知要熬到什么时候呢。”志文娘倒是出乎志文的意料,没有反对,只是叹口气,“唉,这老天爷,还让不让人活了啊。”志文对贴补点粮食倒不放在心上,不说郑三现在挣得不少,他自己的粮食堆着都吃不完呢。而且穿越到这明末快一年了,多少也对这些人的宗族观念有所了解,要郑三对自己伯父一家撒手不管是不可能的。志文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逃离这凶险之地,“爹,那这要拖到什么时候,咱们才能走啊”“最多再有一个月,这城里的大户人家也走得差不多了,你以为这活计可以一直做下去啊。”郑三回答。“这腊月间,在外可不好走。”志文娘迟疑地说道。“到时候看情况吧,这雪要下得小,来年又是大旱,怎么都得走,”郑三想了想,说道,“雪要是大了,虽说路不好走,可瑞雪兆丰年,咱们可就不用走了”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背井离乡。“再说我们现在晚上都看得见了,急着赶路的话,就早晚多走点。”蝗灾前郑三夫妇夜里就能模模糊糊地看东西了,蝗灾时捉了不少蝗虫,后面一个月天天拿虫当菜吃,这蝗虫看着瘆人,可营养着实不差,到现在他俩的夜盲症已经完全好了。当晚,郑三还是回土地庙睡。郑二在土地庙里坐立不安,白天郑三让他在庙里等着,说去找东家,打算找个帮手帮忙,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二哥,还不睡呢”郑三进了庙门,见郑二还兀自坐在地上发愣,就开口问道。“唉,老三,我这咋睡得着嘛,”郑二见郑三进来了,眼睛一亮,连忙站起身,“怎么样,我这帮工做不做的”“东家同意了,就给我打个下手什么的,他们想要出工快,我一个人还真有点做不到。”郑三回答。“啊多谢多谢,老三,这回真多亏你了。”郑二倒是真心实意地感谢。“可可你这活儿我不会啊,老三。”郑二又为难起来了。“没事儿,先帮我打打下手,多看看,慢慢就会了。”郑三回答。“哎,那是那是,”郑二又小心翼翼地问,“那那这工钱怎么算呢”“都折合成杂面,至于多少,到时候看咱们的活计有多少,做的好不好。”郑三还是留了个心眼,没说太细,怕这差距太大了让人又生出些心思。至于自掏腰包补贴他们一家,暂时也不让他们知道,以免被人当成冤大头。“歇着吧,明天一大早得出工呢。”郑三躺下了。十天后,郑二背着袋粮食出了城门。远远看见自家窝棚,又拍了拍肩上的粮食,一抹喜悦就上了眉头,还带着点自豪。刚想开口大喊,看看左右死气沉沉的窝棚,忙放下身上的粮袋,用手拎着,轻手轻脚地进了自家窝棚。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小小的窝棚里,正喝着糊糊呢。“爹,娘,这是我刚领的粮食。”郑二强忍着兴奋说道,用手拍了拍粮袋。“啊,有多少”老太太连碗都没放下,冲到郑二面前。“七十斤呢,不少吧。”郑二边说边解开粮袋。其实郑二的工钱就是五十斤杂面,是郑三自己又拿了二十斤贴进去。“嗯,高粱面,还不错,就是有点陈了。”老太太用手捻起一小撮,细细地看了看,又放到鼻子边闻了下。“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挑个什么劲儿。”老头有点不满。“发的不少啊,这才十天。”郑四插话了,“老三这么厉害”“老三在木头活上,那是大匠,全县城就数他最厉害,”郑二不吝夸奖,“那些老爷们的管家,都是求着他去的。”郑二嘿嘿地笑着。“那他领了多少”郑四放下碗筷问道。“八十斤,我觉得吧,不是老三拿少了,就是我拿多了,这十天我就打个下手,递递工具,活基本都是他干的。”郑二其实不傻,也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说什么呢,你该拿多少拿多少,什么拿多了,那些老爷们给的,还会有错”老太太不乐意了。五妹张张嘴,想说两句,她可知道自家二哥和三哥的差距,不过看看老太太嘴角边上的唾沫星子,又低下头收拾碗筷去了。“好了好了,这十天挣了七十斤粮,挺好,”老头出来作总结性发言了,“咱们呢,也要记着老三的好。”“哦,对了,”郑二又开口,打断了谈性正浓的老头,“这土地庙啊,有几个人熬不下去,要走了,这庙里能腾出一小块地来,这庙外还能搭个窝棚,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就可以搬去那儿了。”“哦,这个好,这个好。”老头顾不上刚刚被郑二打断话升起的怒气,连连说道。“好什么好这一大家子人,进城费要好几十文呢。”老太太肉痛地说。“你妇道人家,懂个什么,”老头呵斥道,“这在城里,讨饭都比在城外容易,这钱,该花就花。”老头还算明白事理。“那你盯着点啊,老二,可不能让人给占了去,”老头接着对郑二叮嘱,“一旦空出来,你就赶快占了通知我们,要实在忙不过来,不能出城的话,就托人捎个话给我们,听见没有”正文 第24章 画圈圈冬日的午后,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太阳驱散了弥漫在大地上的雾气,清晨结在枯草和瓦面上的厚霜,也渐渐消失不见。阳光下的安定县城,从雾气和白霜中逐渐变得清晰,城外成片的窝棚开始喧闹起来,男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向远处的山坡,薅些枯枝回来做柴禾,几个施粥点前,老老小小的,早已排起了长队。相比城外,城内则清静了许多,除了粮店门口还是有人排着队买粮,其他地方很少有人。就连进城找活计的汉子们,都少了许多,毕竟进城是要交费的。志文站在院子里,两只脚分开站立,双腿微曲,两只手缓慢地转动着,这是十三势的最后一势云手。他这动作落在还在院子里跑圈的志文娘眼里,就是自家儿子无聊得正在院子里划圈圈玩,已经跑完圈的囡囡也不嫌气闷,跟在她哥身后,有板有眼地比划着,汗水浸湿她额前的刘海,紧紧地贴在脑门上。志文当然知道,自己这动作在其他人眼中有多可笑。这一势云手,还真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教张无忌的太极拳那样,就是划各种圆圈,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正的,斜的,再配合各种不同的姿势和步伐,看上去是有点傻。自从确定暂缓行程之后,志文就把精力基本放在了修炼上。当然,对母亲和囡囡的监督丝毫没有放松,至于郑三,人都很少能见到。相对于郑三夫妇,志文更看好囡囡,毕竟这两人身子骨已经定型,而囡囡还小,可塑性很大,那几幅图,志文觉得自己现在也算修炼有成了,打算找个机会也教给囡囡。在第三幅图的修炼迟迟没有太大进展的情况下,志文只能保持着不急不躁的心态。他自己猜想,可能是这个身体以前营养不良,导致底子太差,而第三幅图又是增强气力的,需要充足的气血,所以在自身气血未能达到充盈的情况下,就迟迟不能炼成。虽然尚未练成,不过自身力气的增强却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目前尽管还比不上一个成年男子的力气,但是已经可以和成年女子相比了。所以志文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这十三势拳架上面,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第一势捣碓势是在虫灾前就已练熟的,从第二势懒扎衣到第十二势弯弓射虎都已练熟,今天刚开始练这最后一势云手。刚开始练的时候,还只是照葫芦画瓢,比划比划动作,等到这圆圈越划越多,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要说之前的十二势,都是一式一式的单招,志文自己加了左势的练习,也不过是换了个方向,想让自己各个方位都比较熟练而已。其中第一势特殊一点,有提纲携领的意思,似乎后面的这些拳架,都是从它变化而来的。现在这第十三势一上手,就感觉它起到了一个总结性的作用,能把整个拳路都融会贯通,不但能使全部十三势拳架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