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明末求生记免费阅读> 分节阅读 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4(1 / 1)

们还能再见到花花吗”囡囡脸上泪痕已干,还在感伤。“呃,这不好说。”哪里是不好说,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一旦分别,很可能就是此生再也不能相见的永别,所以那些送别的诗词才会如此伤感。“不行,哥,我还想见花花。”囡囡的语气不容商量,“过了黄河,你带着我们去找她。小英,妞妞,你们说好不好”“好”两人齐声答应。“小志哥,你可不能骗我们。”这是小英。志文看着小捷苦笑,也就知道在晋西,至于哪个县哪个村,花花自己都不知道,难不成现在去问张婶儿吗张婶儿不怀疑志文他们别有用心才怪,失心疯了才会告诉他们具体地址。“过了黄河慢慢打听吧。”志文只能含糊地这样回应。“小志,你看我做的这东西行不行”小英娘及时插话,把做好的布条口罩递给志文,转移了大家的话题。这玩意儿不复杂,就是裁剪一下,注意宽度和长度就行,不过小英娘很细心地顺着布条的边沿,用针线锁了道边,看上去就比孙大夫父子两个用的高端大气多了,也经用得多。那两人用的布条,东一缕西一缕的线耷拉着,卖相实在难看。“宋婶儿手真巧。”志文嘴里夸着,正准备手里把布条一一分给大家,想了想,在众人吃惊的眼神中,把布条全都扔进了正在烧开水的罐子里,先消消毒。s:感谢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正文 第78章 死神的微笑夕阳西下,暑气渐退,大柱、小捷、小英娘还有小林一众人等都在大路边忙着挖坑,这个时候是最适合干活的,既不热,又还能看得见。再晚点倒是凉快,但是天黑了干活不方便。几具尸首摞在一旁,是志文找野菜前和大柱摆放好的。大柱和小捷现在不用取水了,都是沿河走,用水很方便,和小林他们一起,专业挖坑。眼见坑已挖好,而志文带着丫头们挖野菜还没回来,大柱和小捷互相看了看,一起走到一具尸首的两头,准备搬尸体入坑。现在除了志文和大柱可以搬运尸体,还有就是志文不在场,而又确实需要搬运尸首的情况下,小捷可以偶而帮下忙,其他人都被志文严令不得触碰尸体。“小捷等一下。”就在小捷刚要弯腰的时候,远远传来了志文的喊声和一群凌乱的小跑声。小捷无奈地看着大柱笑了笑表示歉意,他其实不太理解志文为何如此固执,坚持不让其他人触碰尸体,就连他,志文也尽量让他少碰。大柱却不在乎,他已经看见志文了,就再多等一会儿呗,反正才三具尸体。志文把身上背的,手里提的野菜递给小英娘,又用脖子上的布条仔细围住口鼻,他可不想因为一点疏忽染上什么病,这才和大柱一起把尸体一一丢入坑中。从小捷手中接过一小包石灰,志文又跳入坑中准备往尸体上洒石灰。这个任务现在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做,就连大柱,志文也不允许他来做这事儿。一个是坑挖得深,其他人做这事儿出坑不方便,而志文身有轻功,跳出来很容易。另外,他得利用这个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些人的死因,饿死的,或是因为普通疾病病死的,可以少洒点石灰。如果是被染上瘟疫而死的,石灰就得多用点,不过到目前为止,志文还没有发现有谁染上瘟疫。志文觉得,既然自己内功有成,抵抗力怎么都比其他人强,这与尸体面对面的机会,还是留给自己吧。要不是一个人搬运尸体实在不方便,连大柱志文都不愿意让他触碰尸首。一个人搬运尸体也不是不行,但总不能用脚踢吧,不说尸首经不经得起志文的蹂躏,这被人看见的话,可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好事反倒变坏事儿了。要不然就是志文一个人公主抱死尸这酸爽,志文想想还是算了。总算大柱虽然和其他人一样不能练内功,但人高马大,身高已经不比成年壮汉矮了。身上的疙瘩肉更是一块接一块的,异常结实,抵抗力应该要比其他人好得多,算是勉强能给志文帮个忙吧。第一具尸体,皮包骨头,面色苍白,嗯,饿死的,撒点石灰。第二具尸体,皮包骨头,面色苍白,也是饿死的,撒点石灰。第三具尸体,还是皮包骨头,面色苍白,也是,不对,和前两人有点不一样。志文硬生生收回了即将撒出去的石灰,蹲下身仔细观察。尸斑似乎比前两位要多些,颜色也更深一些。志文顾不上污秽,用手扒开眼皮,结膜和眼睑都有紫红色的淤血,这不是饿死的,应该是病死的,只是一时无法判断生的什么病。稍稍想了下,志文捏住死者下巴,想打开嘴巴看看里面的情况,掰了几下没掰开。“小捷,找根树枝丢下来”志文吩咐道,他可不想用自己的手指头去撬对方的嘴巴。“好嘞”小捷答应一声,不一会儿就扔下一截树枝。费了点功夫,志文才把死者的嘴巴撬开,倒是没有什么异常。志文随手扔下树枝,不经意间却看见了死者因为脑袋后仰而露出的鼻孔,里面有一层黑红色的干血痂。这是死前鼻腔出过血。眼睑、结膜和鼻子都出过血志文琢磨了一下,顺手摁了几处尸斑。果然,有按下去能稍微褪点色的,那是尸斑,有不会褪色的,说明死前皮下也出过血。会是什么病呢志文脑子里努力回想着,前世的记忆似乎已经有点久远了,特别是涉及到医学方面的,久未使用,更是模模糊糊的。这时志文的手无意间按到了死者的脖子,指头下的这块斑点是死后形成的尸斑,只是这皮肤下面怎么是硬梆梆的志文的手指头顺着脖子往上摸,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从脖子到下颚这一片都是硬梆梆的,仔细看还有比较明显的肿胀,用后世现代医学的说法,这是淋巴结肿大。脑子里电光火石地一闪,尘封的记忆一下子鲜亮起来,不会吧,难道是这恶魔一样的传染病想到这种病的可怕之处,一股凉气从志文脚底升起,三伏天的傍晚,暑热依旧难耐,志文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当下再顾不得坑边其他人的目光,伸手在死者的腋下和腹股沟的部位按了几下,还不死心,又把脖子和下巴都摸了一遍,全是硬梆梆的。志文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冷汗汨汨而出,只一会儿工夫就把后背浸湿了。“小志小志”小英娘关切的呼唤把志文从臆想中唤醒过来,“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看你满头大汗的样子。”“啊”志文这才发现满头满脸的汗水已经湿透了围住口鼻的布条,顺着下巴,滴在了他身下死者的脖子上,那被汗打湿的肌肤下,紫红色的斑点更加清晰,犹如一个红色骷髅头,张开了狰狞的大口正朝他微笑。“没事儿,宋婶儿”志文嘴角上扬,挤出了一个微笑,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在他们面前失态。“就是累了点,这天好热”志文说完,不敢用衣袖,更不敢用手擦一下满头满脸的汗水,只顾把手中那纸包里剩下的石灰一股脑地、从头到脚地抖在了最后这人的身上。而这石灰的量,原本还够三人份的。“唰”志文轻轻跃起,却并未如往常那样,高高跃出坑底,落到众人身边,而是尚未跃出坑边沿就落了下去。唉边上众人轻轻叹息,都以为志文今天真累了,连这个坑都跳不上来。却见志文单脚在坑壁的一个小凸起上一点,忽的一下,高高越过众人头顶,落在大家身后,然后向着河边飞掠而去了。“可以填土了”志文的声音远远传来,“我去河边洗个澡,一身的汗”s:感谢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正文 第79章 应对1一口气跑到河边,志文连衣服都没有脱,就跳入河中。全身浸在河中,任河水缓缓冲刷,直到一口气实在憋不住了,志文才把头探出水面,大口喘气。刚才他是故意不跳到人群中的,生怕身上的病菌一不小心过到谁的身上。现在泡在河水里,也是希望河水再加上阳光能把身上的病菌带走、杀死。说来奇怪,他们初到无定河畔的时候,无定河水异常浑浊,简直就是黄泥汤,可随着地势越来越平缓,河水也越来越清澈,想来是泥沙都沉到河底了吧。刚才他一番折腾,就搅起了河底的淤泥,几道浊黄的河水不断翻滚,顺着河流远去,慢慢变淡,在远处复又变为清澈的水流。想想真是好笑,当初还嫌弃那黄汤一样的河水,觉得脏,不愿在里面清洗,可这河水再黄再混再浊,无非是泥沙而已,和鼠疫杆菌一比,不知道有多可爱。是的,刚刚埋葬的第三个死者,得的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鼠疫。在欧洲,它被称为“黑死病”,因为一旦得了这个病,身上就会因为皮下出血而起斑,这斑与正常死亡的尸斑不一样,人死后会迅速变黑,所以称之为“黑死病”。因为传染快,病症凶猛,死亡率高,导致欧洲中世纪后期人口锐减,将此病视为死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欧洲的社会结构因此土崩瓦解,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自然,这个死神代理人没有放过中国人的理由,不过中国的史书大多对于瘟疫语焉不详,往往一笔带过,又或者对该病的称呼与西方不同,总之,到了清末民初,才有比较准确的记载。不过,志文依稀记得,前世的课程里似乎提到,明末爆发了一场遍及北方的瘟疫,根据部分史书对其症状的描述,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鼠疫。至于这个病死亡率具体有多高,志文记不太清了,但应该接近一半,在现今这种情况下,逃难人群由于自身孱弱的体质以及缺医少药,就是超过一半的死亡率也不奇怪。不会这么倒霉吧志文心中一片冰凉,旱灾、饥荒、虫灾、地震,再加上现在的鼠疫,真是要被老天爷玩死的节奏啊刹那间,志文心中又涌上了带着囡囡、妞妞、大柱以及小英一家逃离这里的冲动,至于其他人,他没这能耐管。也管不了了,一旦染上鼠疫,在后世,就只能及时使用抗生素甚至激素,用药稍晚,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都会变差。据说倒是有疫苗,不过所起作用也有限得很。至于中医中药,对此并没有什么有效的验方,偶有成功案例,却并不能普遍适用。真正有用的就是前期预防措施和后期处理措施,如隔离病患,火化病死之人。“哗”的一声,志文从水中站起,几步跑到岸上,要不现在就走可一想到自己这帮人在逃难队伍中越来越落后,这里既然已经有人被感染了,那越往前走,估计疫情越严重。调头折回陕北更不妥,当时可是一门心思地想要跑出来的,那里更凶险,再说,万一后面也有人得鼠疫了呢。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志文苦笑,陕北生态破坏严重,植被稀少,好地方真不好找,再说,这里就是个火药桶,马上就会炸的火药桶,怎么都得过了黄河再说。这么一想,志文蓦然发现,实在是无路可逃。现在志文心里异常悔恨,当初干嘛要和光同尘地混在难民群里慢慢地走,像一开始那样快速赶路,没准儿现在已经逃离疫区了。算了,后悔也于事无补,冷静,志文做了几个深呼吸,告诫自己要冷静。既然不能独善其身地逃离这个环境,那就要想办法兼济天下,不对,想办法在这个环境中保护好自己人。先理下头绪,争取把对付鼠疫的预防措施都想出来。首先是饮食卫生,这方面一直做得还不错,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过饭前便后洗手做得不好,以前主要是缺水,现在靠着河边,那以后得严格要求了,特别是小林那帮人。对了,老鼠坚决不能吃,那是传染源头。自己一家人倒是没人会逮,也没人会吃了,可备不住小林他们会逮,严令他们也不准逮了,又不是没肉吃,就在河边,可以正大光明地拿鱼出来。然后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