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节(1 / 1)

“好。”说话的却是老头子李安明。说着,他领着宋逢辰进了左手边的房间。房间里,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女人正坐在床头低声抽泣,看见他们进来,她抹了抹眼角,带着哭腔喊道:“爸。”本就心烦意乱的李安明一脸不耐:“哭什么哭,有这个时间哭闹,怎么不去厨房里给你妈帮忙,没看见客人在吗?”年轻女人两眼通红,却不敢反抗,她往李家两兄弟那边看了一眼,顺从的走了出去。“宋同志,你看?”老头子李安明这才看向宋逢辰,眼底只剩下希冀。宋逢辰走到床前,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干干净净的,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看起来可比李家其他几个又黑又瘦的泥猴漂亮的多,想来父母是下了心思教养的。少年一脸惨白,俨然是陷入了昏迷之中。宋逢辰伸手掀开他身上的被子,少年全身上下除了脸,几乎没有一块地方是完好的。宋逢辰的视线落在少年黑气缭绕的印堂之上,眉头微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话的依旧是老头子李安明,他咬牙,两眼微闪:“都怪小四儿嘴贪,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八年前的清河村发生过一件大事。村里的张翠死了,被她爸狠狠的揍了一顿之后,活活痛死的。这里得从村里的知青说起。没有哪个村子是欢迎知青的到来的。有限的土地,有限的收入,却要多添上十几张嘴分粮,从切身利益上考虑,农户们就不可能欢迎知青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给他们平白无故的增加了负担。更主要是的,这些知青在城里舒服的日子过惯了,突然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村,适应不过来的时候,为了改善伙食,今天偷公家的鸡,明天整邻村的狗,还有地里的嫩玉米,白薯,黄豆……烤着吃,蒸着吃,换着各种花样吃,末了还大包小包的往家里送。被人抓住了也不怕,梗着脖子死不承认就是了,谁叫村里头管不了他们呢。直到八年前盛夏的一个傍晚,出事了。生产大队为了防止这些知青再偷东西,特意等作物快要成熟的时候安排了专门的人手夜里在田间地头巡逻,守好了按壮劳力的待遇每天记十工分,没守好就不给记工分。村子里眼红这份待遇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张翠。这张翠可是个可怜的,亲妈难产没了,亲爹是个无所事事的老赖,下头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全家的担子都压在她身上。”她兴致冲冲的报了名,当时的生产大队大队长看她可怜,也就真的给了她这份活。却没想到那群知青不敢得罪其他牛高马大的守夜汉子,怕被揍,所以专门挑着轮到她值守的日子下手。就这么七八个晚上下来,张翠是一个工分都没落着,反而在村民们的嫌弃声中丢了这份工作。然后就正赶上她那老赖父亲喝大了,听说了这事,直接跑回家狠狠的打了她一顿。这喝断片的人,下手哪里知道轻重。这一打,张翠在床上躺了两三天,人直接没了。“张翠头七那天,知青点出事了,里头十三个知青死了九个,都是身上莫名其妙的就有了伤痕,在床上躺了两三天就断了气。”“之后村里又陆陆续续死过四五个人,死状和那些知青一模一样,村里人私底下都在传这是张翠回来了,她要报复那些偷粮食的……打这以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丢过粮食。”第19章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清河村的村民们惊悚过后是窃喜。起码从这以后,村里的知青和老赖都安生了下来,家里的孩子也有大人耳提面命的管着,村子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于偷窃的事情,清河村也成了附近十里八村排的上号的文明村。哪能想到这档子事都过去七八年了,他家孙子突然就犯事了呢。李家老二李孝眉头紧皱,语气不急不缓:“这都怪我,平时太惯着小四了,让他上午吃多了饼干,中午没吃饭,下午喊饿的时候我又有事,没顾着管他,要不然他也不会因为饿肚子跑到地里偷红薯吃去了。”老头子李安明听了,额头青筋直冒,神情复杂,张了张嘴,到底是没能说出话来。倒是李家老大李忠忍不住的问道:“那宋同志,你看我们家小四儿还能救回来吗?”老头子李安明瞬间回过神来,跟着帮腔:“对对对,宋同志,你一定要想想办法,我们家小四儿这条命可就交到你手里了。”看尽了李家百态的宋逢辰心底忍不住的啧了一声,老头子李安明是个典型的和事佬,老大李忠是个有点聪明劲的混不吝,老二李孝却是个狠得下心的。看得出来李家并不富裕,老二李孝却能让这孩子吃零食吃到饱,可见是真心疼爱这个孩子的。只是以前有多疼爱,这会儿恐怕就得有多恨。想到这儿,宋逢辰直起身,两眼微垂,缓声说道:“要解决这事也不难,那张翠之所以滞留阳间,纯粹是因为心中怨念太重,成了这儿的地缚灵。只要能消了她身上的怨气,超度她去往生,这孩子自然也就会跟着好起来。”“至于怎么消了那张翠身上的怨气?”宋逢辰看向李家父子三人,不等他们开口,他继续说道:“简单,只需在她的棺椁上做些手脚。”“张翠的棺材?”老头子李安明听了,愁眉苦脸。当年张翠死了之后,她那老赖爹半夜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因为天黑脚滑,掉进粪坑里给淹死了,张家就剩下一个还没学会说话的奶娃娃,他们父女俩的尸体还是村子里的一些青壮帮着收拾的。那还能怎么办?破草席子一裹,随便挖个坑埋了就是,哪儿来的棺材。就算是有,这七八年都过去了,埋在地里早就烂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他们还得搭上一副棺材板,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要动张翠的坟,势必会引起村里人的注意,他们能愿意张翠被超度吗?毕竟清河村能安生这么多年,可是全靠张翠在镇着。所以要想办成这事,他家少不得要付出点代价。老头子李安明心里一阵抽痛,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病床上的少年,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最喜欢的孙子,长得干干净净的,学习成绩又好……人命关天,他一咬牙,拍板说道:“行,就按宋同志你说的去办。”然后转头看向老大李忠:“老大,你去把大队长请过来,就说我和他商量点事情。”“好。”老大李忠沉声应道,转过身,脚下生风。老大李忠领着清河村生产大队大队长李归仁过来的时候,李家几个女人正好做好了饭食。晚饭还算丰盛,一碗小炒肉,一碗香椿摊鸡蛋,一碗香煎鲫鱼,并着一份水煮青菜,主食是苦荞粑粑。一进门,李归仁先是笑眯眯的和陈家老大打了个招呼:“哟,陈副书记也在呢。”陈家老大起身和他寒暄了几句,然后把话头交给了李家人。宋逢辰的视线则是落在李归仁穿着的长裤上,上面歪歪扭扭的印着大写加粗的尿素两个字,旁边还跟着一排日文。注意到宋逢辰的视线,陈家老大凑上来小声说道:“三叔,那是化肥袋子。”宋逢辰挑眉。陈家老大继续说道:“咱们公社前段时间跟风从日本进了一批化肥回来,包装用的是白尼龙布,摸起来手感和供销社里买的那些布差不多。公社里就把这些化肥袋子作为奖励发给了公社和大队的干部做裤子,他李归仁因为清河村的好风气被上头点名表扬了所以也得了两个化肥袋子。”宋逢辰点了点头。入了座,一杯瓜干酒下肚,听了老头子李安明的话,李归仁眉头紧皱,几乎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显然是在避讳着什么,“你们要给张翠超度?”老头子李安明连忙拿起酒瓶给李归仁倒上酒,“归仁啊,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小四儿都这样了,你说我这个当爷爷的能不救他,看在我和你爸是堂兄弟,小四儿是你的亲侄子的份上,你给帮个忙。”李归仁放下手里的筷子:“安明叔,不是我不想帮你,只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先不说咱们村这么多年的好名声是怎么来的。就说超度这件事,咱们自家人是心知肚明,可要是传到了外边,被别人知道了,转眼就能给你扣上一顶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的帽子,把你们一家拉出去游街。”老头子李安明连忙说道:“咱们村里的人我还不知道?口风紧着呢,只要他们不传出去,这事谁知道呢?”李归仁不说话了。老头子李明安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这样吧,只要这一回村里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家以后每年给生产大队三十块钱。”不就是拿钱收买吗,他给。李归仁不为所动。老头子李安明咬牙:“四十块,不能再多了。”一年四十块,十年就是四百块……李归仁勉强点了点头:“那行吧,看在陈副书记的面子上,我就帮你家一把。”老头子李安明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摸出一个红包塞进李归仁手里:“那就麻烦大侄子了,一点小意思,给你扯上点布做几条新裤子。”李归仁脸上笑意更甚,嘴里却说着:“这怎么好意思呢!”他看了陈家老大一眼,陈家老大冲着他笑了笑。李归仁这才利索的收下红包,拍着胸脯说道:“那好,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等吃完饭,我就召集村里人开个会商讨一下,总要走个过场不是。”李归仁心满意足,他哪能不明白老头子李安明话里的意思。清河村的风气再好,这么多年也就给他李归仁挣回来一条尿素袋子做的裤子,远不是这个红包能比得上的。他一想也对,与其去追求那些虚的名声,还是到手的利益更诱人。宋逢辰一言不发,默默的啃着苦荞粑粑。和他一样安安静静的还有李家老二李孝,他面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不知道心里打着什么主意。吃过晚饭,李家父子三人跟着李归仁开会去了,再回来的时候抬着一副木板拼凑出来的棺材。李家老大李忠摸了摸额头上的热汗,看向宋逢辰:“宋同志,你看这幅棺材行吗?”“还行。”宋逢辰点了点头。“那你看现在?”老头子李安明一脸紧张。事情从急,当然是越快办完越好。宋逢辰转身看向几个李家女人,“我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都准备好了。”说着,陈家老大的岳母抱出一大堆东西出来。“那好。”宋逢辰提起自己带来的背篓,冲着老头子李安明说道:“老哥知道张翠埋在哪儿吗?”“知道。”“麻烦前头带路。”“好!”各家陆陆续续的灭了灯,李安明捧着一个木质托盘坐在前头。托盘里左右两边各点着一只白蜡烛,蜡烛中间放着两个碗,一个碗里装着一大块腊肉,另一个碗里装着五个熟鸡蛋,姑且算作祭品。跟在他身后的是宋逢辰,他背着竹篓,手里头三清铃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配合着四面八方时不时刮来的夜风,场面略有些诡异。再之后就是陈家老大,他提着几瓶瓜干酒,一边走一边倒上半碗泼在路边上,这是给孤魂野鬼的买路钱。走在最后的是抬着棺材的李家两兄弟,几人腰上都缠着白布。到了一处山坡上,老头子李安明虚着声音,指着前头一块长满杂草的平地:“宋同志,就是这儿了。”宋逢辰从背篓里抽出三炷香,摸出火柴点燃了插在脚边的地面上,只说道:“后生晚辈宋逢辰受李家之托,特来度阁下转世投胎,如有冒犯,还请见谅。”李家人几乎是下意识的屏住呼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