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节(1 / 1)

当着老太太的面儿,周氏只能忍住怒火。况且席上还有秦氏,又是一个心思奸佞爱打听八卦的性子,上次她们从静水庵回来的时候,秦氏就打发下人过来打探了好几次,真真是讨人嫌!“给老太太请安、给母亲请安、给二婶娘请安。”顾明烟病了好久,看上去越发有弱柳扶风的样子,容貌倒是越发出落的好了,声音也娇滴滴的。然而现在在周氏眼中,怎么看她都觉得刺眼。周氏冷着一张脸不理她,秦氏对大房的姑娘一向也是淡淡的,唯有老太太对她倒是和颜悦色的。但顾明烟一下子就感到了周氏的冷淡,心里顿时就委屈了几分。她之前病着的时候,周氏分明很是关心她的,还特意请了太医过来为她调养,后来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周氏就不过去了,连丫鬟也不打发一个过去问问,顾明烟便觉得有些慌乱。但这种毫无理由的冷淡,她哪里敢随便问呢,于是只能低着头,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二丫头身子骨都已经好了吗?有没有还觉得哪里不舒服?”老太太对小辈素来慈爱,只是关切的问她。“都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顾明烟回答的时候颇小心翼翼,忍不住抬起头看了周氏一眼,继续道:“只是有时候头还有些疼。”周氏目不斜视、一脸肃然,在听了她的话之后,只端着茶盏淡淡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歇着吧,等好了再来。”这话听在别人耳中好像也没什么,可偏顾明烟却清楚明白,这周氏大约是在赶她走呢!她到底又犯了什么错?怎么周氏一下子就对她这般?顾明烟显然有些不知所措,委屈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转了起来。然而老太太并没有听出周氏话中的深意,见她这样楚楚可怜的样子,就点头道:“你母亲说的对,你回去吧,等好了再来。”所以现在是不止周氏要赶她走……连老太太也要赶她走吗?顾明烟顿时脑子一片空白,身子一仰就晕了过去。……方姨娘听说顾明烟在延寿堂晕了过去,急得慌忙就赶了过来,周氏让一个瓷实的粗使婆子将顾明烟背回了方姨娘的住处,又命人请了大夫过来,倒是忙活了好一阵子。周氏原本也没想把顾明烟怎样,只是瞧见她那一身衣裳便格外刺眼,因此就恼怒了起来,如今见她这般,到底也不好再说她什么,见方姨娘一直小心翼翼跟在她身后,便转头道:“你好好照顾二丫头,有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去我那边要去。”方姨娘心里也是嘀咕,方才顾明烟去延寿堂之前还高高兴兴的呢,她亲手帮她梳了好看的发髻,又穿了喜欢的衣裳,戴了喜欢的珠花,怎么好好的又晕倒了呢?“奴婢知道了,太太放心。”她看了一眼在床上昏睡不醒的顾明烟,心里到底心疼。周氏走到了门口,忽然停下了脚步来,顿了片刻,才转头吩咐道:“一会儿等二丫头醒了,你告诉她,以后不要穿那件石榴红的衣裳了,她想要别的料子,只管到府上库房挑选,但那一件不要再穿了。”一看见这件衣裳她就想起那件事情来,如鲠在喉,实在让她心里不痛快的很。方姨娘倒是一愣,但也只好点头称是,之前她就为了这料子说过顾明烟一通,她只不信,还说太太并不会介意这些,如今想来,太太自然是个大气心宽的太太,但嫡庶有别,顾明珠又是她亲生的女儿,如何没有偏疼的道理。只可惜顾明烟却不懂这些,还只跟她急,又嫌弃她不争气。方姨娘终是叹了一口气,送周氏离开。第36章晚上吃饭的时候,顾翰清难得在府上。老太太特意命人请了他和周氏一起到延寿堂用晚膳。姑娘们都在,只有病着的顾明烟没过来。顾翰清听说顾明烟白天晨省的时候晕了过去,心里有些担忧,便问了周氏几句。周氏把早上的经过如实同顾翰清说了,当然并没有提起顾明烟今儿穿的是哪件衣服。“二丫头以前身子骨也没见这样娇弱。”顾翰清听说没什么大事,也就放心了,又瞧见席上其他三个闺女正埋头吃饭,见原本进府时候瘦弱的顾明妧如今看着腮帮子也多了几两肉,便笑着道:“三丫头多吃点。”顾明妧嘴里正嚼着一块南乳肉,香甜软糯、肥瘦适中,正吃得津津有味。她前世并不怎么喜欢肉食,因为柳氏常年修身养性,是很少食荤腥的。所以以前住在三条巷胡同的时候,她也很少吃肉。后来进了顾家,她又和顾家的姐妹不怎么合群,因此仍旧保持着原来的习惯。可一旦人开启了味蕾的大门,顾明妧就发现了这里头的无穷妙处,她就再也抵挡不了这些美食的诱惑了。“唔……”顾明妧一边点头,一边答应,样子别提有多可爱,周氏便笑了起来道:“老爷常教孩子们‘食不言寝不语’如今倒是自己先破戒起来了。”顾翰清只是笑笑,嘉瑞长公主的事情他终于还以颜色,心情很是不错。“那今日就由我先破了这个戒吧。”顾翰清说着,反倒高谈阔论了起来,同老太太道:“近日边关大捷,朝廷已经收到了鞑靼派人送来的议和书信,看来今年大魏可以过一个安生年了。”顾明妧听到这里倒是有些好奇,前世这一仗打了足足四年,鞑靼屡次反扑,大魏国库几乎为此耗尽。也正因如此,她这个宠妃也格外遭人唾骂。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皇帝却只知宫闱乐事,又怎么不叫人有所非议呢?如今打了一年就赢了,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顾明妧想到这里,便莫名想起了静水庵那日的事情。那肃王龙章凤姿、气魄无双,果真是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短短几日之内,来去于京城边关之间,还能连连取胜,大魏有这样的人保卫,真是百姓之福。“没想到那肃王年纪轻轻,却这般骁勇善战。”周氏也是打心眼里崇敬这些武将的,周家原也是武将出生,后来到了她祖父这一辈,才逐渐弃武从文,如今安国公府的祠堂里,还供着太祖皇帝亲赐周家先祖的青龙大刀。“听说肃王的年纪比太子还长几岁,如今太子都已经册封太子妃了,怎么肃王倒是还没什么动静呢?”女人家但凡说到了年轻的后生,若是第一句是赞人家出息,那第二句必定是问他娶亲了没有,周氏也不例外。顾翰清听了便笑了起来,玩笑道:“夫人每日里在家中忙碌这许多庶务,还要担心人家肃王的亲事,真是辛苦了。”这话说的连老太太都笑了起来,瞧他们夫妻恩爱,老太太心里也很是安慰。之前因为顾明妧的事情,周氏没少生气,如今见顾明妧这般聪明懂事,周氏大约也是释怀了。其实肃王为什么到如今还未娶亲,原因大抵也就是那两个。其一,舒太妃在静水庵带发修行,自然不能再管这些俗世,肃王的事情她再操心,也只能心中着急;其二,太后娘娘和舒太妃本就对峙,对于她所出的皇子,自然是视而不见的,哪里还会去管这些闲事。如今肃王又被皇帝拉去打仗,更没有什么机会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大魏藩王不少,可真正愿意上前线打仗的,却少之又少,皇帝对这位亲弟弟,可谓是非常“照应”了。不过皇室争斗,素来是这样冷血无情的,这对于臣下来说,也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除了感叹一句天家无情,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顾明妧吃过了晚饭,在延寿堂里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便有外院的小丫鬟过来传话,说顾翰清让她过去外书房一趟。前世顾翰清也经常喊她去外书房,不过那时候是因为顾翰清瞧她和家里的姐妹不太合群,因此常找她出去说说话。这辈子倒是除了进顾家的那一天,这还是头次单独找她过去。顾明妧心里有些奇怪,但还是整了衣裙,跟着小丫鬟一起去了前院。顾翰清的外书房是极少有姑娘过去的,这也是她前世觉得自己在顾家高人一等的地方。其他的姑娘都是周氏教养的,可她却是顾翰清亲自教养的。甚至连顾明珠,也曾因顾翰清对顾明妧的格外宠爱觉得有些吃味,这些前世的顾明妧都是知道的,所以她这辈子才会下定决心,好好和顾明珠相处,不再重蹈覆辙。顾明妧去的时候,顾翰清正在书房里等着她。他书房外的窗台上放着一盆成熟的金橘,一粒粒橙黄色的果子挂在碧绿的叶子之间,很是喜庆。这盆金橘以前是养在三条巷胡同的,如今柳氏走了,那里必定无人居住,原先的东西也未必全部能带走,顾翰清倒是把它搬了回来。顾明妧在金橘前停留了片刻,那人见她驻足不前,便站了起来,走过去道:“你母亲以后不回去住了,那里的东西我已让人收拾起来,这盆金橘养了好些年,就这样弃置了甚是可惜,我就把它搬回来了。”顾明妧心里还是有点伤感的,三条巷胡同,不管是她还是柳氏,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她在这次见过柳氏之后,再细想之前顾翰清同柳氏的点点滴滴,才发现他们两人之前,大约是没有男女之情的。顾翰清同周氏这样举案齐眉、偶尔拌拌小嘴的,那才是夫妻。而顾翰清每个月为数不多的过去三条巷胡同,大概也不过就是为了看望自己这个女儿,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在顾明妧的记忆中,顾翰清似乎从来没有和柳氏单独接触过,更不可能会有男女之事。她前世终究是年少,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而如今再回想起来,才觉得茅塞顿开一般。“这一盆一直都长的很好,若是把它留在那里自生自灭,也怪可惜的。”顾明妧说着,眨了眨眼珠子看向顾翰清,娇笑道:“爹爹放心,我不会告诉母亲的。”顾翰清自然知道顾明妧如今口中的母亲是周氏,只佯装生气道:“你如今也敢打趣起你老爹来了?”他虽然这样说,眸中却透着几分疼溺,看着如今顾明妧安然无恙,心里最后一丝的后怕也散去,神色变得肃然起来:“上次的事情,为父虽然不能明着帮你们姐妹讨回公道,但到底也没有让对方好过,只是这件事情,你以后切不可同外人提起。”顾明妧一早就怀疑周怡月落选太子妃的原因与顾翰清有关,如今便越加确定了几分,只低下头道:“我就知道父亲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受欺负的。”她还有一句话想问顾翰清,想问他今生还会不会送她进宫,可一想到一旦问出口,不管答案如何,终究是覆水难收。更何况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本就不多,到时候顾翰清兴许还会迁怒周氏,终是得不偿失。顾明妧有些失落的低下头去,但这种乖巧隐忍的表情让顾翰清看在眼中,就越发觉得心疼。让周怡月失去太子妃之位固然是打到了嘉瑞长公主的软肋,可那一晚对于他顾翰清的三个女儿来说,终究是一场噩梦。作为父亲,他也实难这样就此忍下这口气。父女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顾翰清便让顾明妧先回房睡去了。他最近政务繁忙,有一段日子没有抽查顾明远的功课了,因此让顾明远和陈伯青在戌时末刻的时候过来外书房找他,就让顾明妧先回去睡觉了。顾明妧出去的时候,正好就遇上了从鹏程院过来的陈伯青,他大概是在庑廊下等着顾明远,见他还没过来,抬着头往来处的方向张望了一番。自中秋夜见过陈伯青之后,顾明妧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到他了。上次在静水庵的时候,虽然他也过去了,但并没有遇上。陈伯青仍旧是身如青松翠竹般的模样,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冷漠,其实是很不讨喜的,但顾翰清却格外喜欢他这种性子,常赞他有文人的气节。陈伯青收回视线,转身的时候却正好瞧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从书房内出来,抄手游廊不过半丈宽,眼看着两人就要擦肩而过。顾明妧也瞧见了陈伯青,如今他是顾翰清的学生,她称他一声世兄,倒也贴切,她朝着陈伯青稍稍福了福身子,小声道:“陈世兄。”小姑娘如此胸襟坦荡,反倒让陈伯青有些不好意思,中秋夜她送的糖人还放在他房里,他也一直告诫自己,定要远着顾家的这几位小姐,不管是哪一个,都不是他这样的落魄书生所能肖想的。但对方终究只是一个小女孩,他若这样疏离冷淡,只怕会伤了人家的心。陈伯青终是向顾明妧作了一揖,向她还了一个半礼,眼神却并没有直接看向她,而是有所避讳的稍侧着身子,只是恭敬道:“三小姐玉体可已安康?”顾明妧从静水庵回来就病了一场,府上的人也都知道,陈伯青知道这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她正想回他,正巧就听见从不远处传来了顾明远的声音:“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让从丹你久等了。”顾明远从陈伯青的身后过来,自然没有看见被他挡在阴影里的顾明妧,此事他已走了过来,看见顾明妧站在廊下,便笑道:“三妹妹,你身体好了吗?最近功课繁重,一直没有抽出空来看望你和二妹妹,心里已是非常过意不去了。”顾明妧稍稍侧首,却让她瞧见方才刻意避开她视线的陈伯青也正低头看她,仿佛正等着她的回话一样。她低下头,淡淡道:“谢大哥哥关心,我身子已经痊愈了。”第37章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对于顾明远来说,周怡月没有进宫当太子妃,大约是最好的消息了。顾明妧虽然进顾家不久,和顾明远尚且没有前世那样亲厚,但从他这轻快的言语中,都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欢喜。顾明妧便故意问他道:“大哥哥最近可是有什么喜事?”顾明远素来也是沉稳的性子,如今见连这个才进府的妹妹都瞧出了他的心思,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只低下头道:“哪有什么喜事,这会子进去,不被父亲教训便是喜事了。”顾明妧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虽然身量瘦小,但言行举止大约是因为活过了一世的缘故,并没有太多的孩子气,反倒显出一种超越了年龄的优雅恬淡来,这让站在她身边的陈伯青有着一瞬的怔忪。然而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沉声同顾明远道:“云逸兄,恩师还在书房等着你我呢。”顾明远字云逸,两人关系亲厚,早已经用表字相称。顾明妧闻言,只朝着两人福了福身子,目送他们离去。她在廊下又站了片刻,等回头的时候,就见两人已经进了顾翰清的书房。如今的青涩少年,终有一日会成为金銮殿前意气风发的状元郎。……第二天上过女红课之后,顾明珠和顾明妧一同回后院,顾明珠邀她去她的院子里坐坐。顾明妧记得很清楚,顾明珠是后年的五月份出阁的,满打满算,她在这间小院也不过还能再住上一年半了。她前世嫁到了蒋家,还是她的舅母安国公夫人蒋氏保的大媒,嫁给了她娘家承恩侯府的嫡长子,过去便是世子夫人。婚后究竟是否美满,顾明妧其实不曾在意过。顾明珠和顾明远一样,性格倒是都像足了顾翰清,大小事情其实都是很少放在脸上的。那时候顾明妧对顾家姐妹的事情也不关心,因此顾明珠回娘家的时候,她纵然是见了,也是心不在焉的。不过顾明珠在子嗣上好像并不顺利,即便在顾明妧进宫之后,也没有听说她怀孕生子的消息。这么一想,顾明珠婚后的生活大概也就不会太美满到哪儿,毕竟一个女人若是在后宅生不出孩子,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她前世纵然和顾明珠没什么感情,可如今想想,蒋家的亲事,对于顾明珠来说,却并非良缘。“这是我绣的帕子,三妹妹你看看喜不喜欢?”顾明珠从房里拿了她的针线篓子出来,里面放着四五方新绣的帕子,有牡丹图案的、有莲花图案的、还有水仙图案的。那日在马车里顾明妧把自己的帕子丢了出去,顾明珠一直都记在心里,所以回到府上就开始绣起了新帕子。她寻常是很懒怠做这些针线的,但是要送给顾明妧,却不想交给丫鬟们代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