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节(1 / 1)

眼睛一个劲朝他们主子身上瞟,如果能给他们头顶配上文字,绝对是“吃瓜群众”四个字。赵棣身后有一中年走上前,似在检查饼和粥,应该是燕王府养的药道高手。众人看得不由得一愣,燕王该不会真要尝吧?他们北凉燕王,可是出了名的铁石心肠不近人情。若是为了难民真尝了这粥,似乎燕王也不似传言中那般,身体内尽是南离人冷漠的血液,对他们北凉百姓没有感情。那药师朝赵棣和知南知北点了点头。知南知北其实并不怎么担心莫少珩会害他们主子,毕竟莫少珩说起来是从小被燕王的母妃带在身边养大的,这个时候害谁也论不到害他们燕王府,除非真的疯掉了。他们也有点意外,他们主子居然真的会尝?要是以往,怕是冷冷的来一句,“多事。”当然,知南知北也知道,他们主子当众这么一尝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是为了洵州来的难民才尝的这粗饼淡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市井之中就在流传他们主子的心是冷的,南离皇室的血统注定不会真的在意北凉子民。传播这些消息的人简直其心可诛,但对这谣言又无计可施,谁也无法否认,他们主子的母妃是南离的公主这件事。今日这一举动,虽然不可能破除谣言,但多少会让人看到一些其他东西。赵棣咬了一口饼喝了一口粥,果然,围观的人表情多少有了些变化。来历不明的饼和粥,哪怕有药师检查,但作为尊贵的皇室血统,是没必要亲自冒这个险的。“味道如何?”莫少珩问道。赵棣看着饼和粥,似乎在思考什么,答了一句,“饼更柔软,粥更甘甜。”众人也没说话,若只是一道可口的食物,这笑话就闹得太大了,他们心中自己都不相信临江仙会做出这样不知轻重的事情来。赵棣抬头,“饼和粥中只有一半米粮,另外一半是什么?”莫少珩心道,果然看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莫少珩从缝隙里面观察了一下周围围观的人群,他的这番演出已经吸引来了足够的目光和关注。差不多了。这时,南一又进马车拿出一个盒子,然后在众目睽睽下递到了赵棣面前。众人伸长了脑袋,他们大概也猜到,关键应该就在这盒子中。盒子打开,一片鸦雀无声,只见盒子中安静的躺着一串白色的槐花。这东西他们太熟悉了,他们年年都会去郊外种槐树祭奠槐山先生,城外的槐树林一大片一大片的,每到这个时节,槐花开满了树林,因为漂亮,不少文人雅士还经常相约郊游,欣赏槐花。莫少珩的声音在这时也传了出来,“槐花可食。”仅仅四个字,却掷地有声。莫少珩继续道,“如大家所见,燕王手上的饼和粥,都是添加了一半的槐花后制成,不仅味道更加的鲜美甘甜,而且清热解暑。”“我凉京郊外拥有大片的槐花,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难民的粮食问题,但却可大量节约粮食,为朝廷缓解压力,为难民争取时间……”“哗!”莫少珩讲的他们自然懂,他们城外有多少槐树林他们也知道,救济难民的粮食并不需要多丰富,仅仅一碗稀粥就可以了,若槐花真可添加到粮食之中,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这相当于凭空多出来了不少粮食。粮食对北凉太重要了,若是真的,不仅能很大程度缓解这次难民的压力,对以后北凉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年复一年,本是祭奠槐山先生种植的槐树,竟然有这等用处?凉京作为北凉最富裕繁华的城池,以前自然是不怎么缺粮的,所以谁也没有将主意打到观赏的槐花上,就算有人无意间发现了槐花可食,也不可能大规模传播。一种新的食物,若不故意大面积推广,其实需要成百上千年才能普及,流传。眼睛不由得看向了赵棣手上的饼和粥。赵棣脸上的惊讶也不由得一闪而过,难怪他觉得饼和粥里面软软糯糯的东西有些眼熟,极可能就是蒸煮过后的槐花。一串串原本只做欣赏用的槐花被撸下来当成了食物,可不就是这个样子。知北和知南都不由得上前了一步,看得更仔细了一些,“竟真是槐花!”能不能吃?没看得他们主子亲自吃了吗?还夸了一句更加柔软甘甜。他们主子什么身份,都能吃得,难道那些难民还吃不得了?只是,小世子怎么当众将这法子公之于众了,他们都能想象,片刻之后,郊外的槐树林会变成什么样,偷偷地告诉他们主子多好,办好此事,对朝廷来说,这可是不小的功劳,哪怕加上郊外的槐花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难民粮食的问题,但本就是相当于凭空冒出来一批粮食啊,这可是顶天的大事。赵棣小声地对知南知北交待了起来,估计是让人去控制郊外的槐树林。虽然这策略是献给赵棣的,但偏偏弄得人尽皆知,有些不要脸的自然会去抢功劳,甚至有些胆大贪心的说不得还想着发一笔横财。周围已经疯狂了。莫少珩这一策对难民涌来凉京的这个时刻的重要性,连普通百姓都知道其中的意义,这得节约多少粮食。不知道是谁,喃语了一声,“我北凉名士当如此。”“做人当做临江仙。”什么和南离名士比斗,那些输赢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国之名士,并不是什么争强斗狠,而是像现在这般,忧天下之民,分国之忧。“临江仙,真名士也。”这对莫少珩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因为哪怕斗赢了所有南离使团的名士,他固然名声高涨,但在所有人心中,也只能是一了不得的名士而已。但现在不同了,他解了国忧,他有功于北凉。有功于北凉,就有了争辩的可能,就有了活命的机会。第13章 虞美人·鹊桥情人(七夕快乐)在一片沸腾声中,莫少珩的马车如同众星拱月一般,虽被人夸赞得快上了天,但也有些发愁。他们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如何离去?这时,知北靠近了马车,“殿下让我告知一声,若不介意,可从我王府后门离开。”马车驶进了王府,这才避开了一群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凉京百姓。远离喧闹,连南一都不免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他们实在太高调了,别看他们刚才风光无限,但稍微有一点差池,结果恐怕就是相反的场景了。正松了一口气,突然,一道身影竟快速的射向马车中。速度好快。南一一惊,小身板扑了出去,可惜扑了个空,那身影居然避开他窜进了马车中。莫少珩的手指也按在了琴弦上,不过又松开了。透过头顶斗笠的缝隙看向端坐面前的赵棣:“……”还好为免意外,他一直戴着斗笠,不然赵棣这么突然闯进来,见到他额头天生的飞鸟图,他的身份还不得露馅。对马车外的南一说了一句,“无妨。”然后看向赵棣,“殿下这是何意?”既让他们通过王府后门避开百姓离开,却自己又闯进来。赵棣的武功极高,莫少珩倒是没多少意外,他还没有离开北凉的时候,赵棣已经跟着玄都观主习武了,就是那个给莫少珩批了一个“贵不可言”命格的玄都观主,亦是天下五大宗师之一,被称为北凉仙道。天下间,有五位奇人,武功绝世,乃是世间少有的宗师。分别是,南离琴圣柳归尘,琴音化剑的春秋指法,让人叹为观止,一向被称为武学奇迹。北凉仙道玄微道人,一套无量玄都剑法,飘渺若仙。西蜀传奇公孙大娘,乃是五大宗师中唯一的女性,其剑法若舞,有一舞剑器动四方的美誉。剩下的两位宗师,皆出自东唐。东唐圣僧三藏,传闻此人游历诸国,去过未可知的佛国,重返东唐后,一身佛门武功已经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剩下的一位就更加神秘了,只知道他姓李,擅剑,但无人知晓他的其他任何信息,甚至连他活了多久都不知道,亦被列在五大宗师之一,据说此人一心只守卫东唐皇室,对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赵棣突然嘀咕了一句,“骗子。”莫少珩差点都以为听错了,“什么?”赵棣面无表情:“你今日献策,难道就无所求?”莫少珩都这般处境了,回到凉京后,竟然没有联系过任何以前的故人,在独自求存,这也是赵棣没有想到的。莫少珩身体一正,“殿下哪里的话,身为北凉人,忧我北凉,本是应该,又哪里需要什么报酬。”大义凛然,忧国忧民。赵棣:“……”其实莫少珩在干什么他大致也猜到了,莫少珩在搏一个能说话的机会,不然以莫少珩的罪名,一进凉京只会是一个下场,直接被关进大狱,一但进了大狱,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可能传进朝中各位大人和圣人耳中。但现在不同,临江仙有功于北凉,于国难时解国之忧,弄得整个凉京都知道了,朝中的大人乃至圣人可以不听莫少珩说什么,但怎么也得给临江仙一个开口的机会,临江仙太高调了,高调到无法让人忽视。以挑战南离名士为契机为跳板,让凉京百姓熟知临江仙之名,然后又大厅广众地献策解决朝廷最紧急的救济难民的问题,一步一步都在这小骗子的计划中。不过在赵棣看来,即便有了一次辩解的机会,能颠覆结果的可能也是十分渺茫的,虽自古都有以功赎过的说法,但也不看看这些难民是因为什么形成的。赵棣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你可以提一个要求。”说完看了一眼莫少珩,然后直接下了马车。莫少珩:“……”曾经的小豆丁怎么有些让人看不懂了?以前在他面前如同老母鸡护小鸡的赵棣,他可是一眼就能看穿对方的想法。嘀咕了一句,“长大了,心思复杂了啊。”一个要求吗?莫少珩想了想,暂时好像不需要呢,先积攒着。赵棣下马车后,知南和知北看赵棣的眼神诡异到了不行,人渐渐远去,这才道,“主子,这样闯进别人的马车有些不合适。”还是和主子有婚约的人,孤男寡男的独处一个小空间,不合礼数。说完又是一愣,好像两个都是男的,这礼数不管用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