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一更(2 / 2)

胤祯越是言语不详,德妃脑补的就越多,所谓‘关心则乱’,她平日里的谨慎和精明,这会儿都派不上用场。

母子俩一番鸡同鸭讲,德妃总算是松口了,都说爱新觉罗家出情种,可他儿子连福晋都没娶呢,福晋是谁都不知道,这就已经不想要侧福晋和了。

若是大婚后,还能怪人家福晋,如今能怪谁。

德妃有些严肃的看着自家小儿子,“我这边好说话,你求求也就算了,你皇阿玛那边可不一定,心里边有什么疙瘩,若是不好跟我说,就去跟你四哥聊聊,早些解开的好。”

胤祯也知道,不光是额娘有权利给他挑人,皇阿玛更有这个权利,关键是一个整日处理军国大事的人,居然还能有心思给儿子赏女人,这事儿实在违和。

不过,皇阿玛毕竟也是日理万机之人,没时间对所有的儿子一视同仁,赐,这事儿在皇阿玛看来,纯粹是赏赐,非得是有什么差事办得让皇阿玛高兴了,才会有这样的赏赐。

在胤祯看来这就有些小气了,封爵不是这么随便的事儿,不是立了功,就能被封为贝勒、郡王,甚至是亲王的,但好歹也赏些金银财宝吧,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赏算怎么回事儿。

老爷子忒不讲究了。

胤祯在心里边暗暗吐槽皇阿玛,不过面上还是很认真的,大清礼教规矩严格,压根就没有谈恋爱这一说。

既然决定要跟一个人过一辈子,就算是找不到喜欢的,那也不能找一个处处都踩中自己雷点的人吧。

“儿子喜欢什么样的,早两年前就已经跟额娘说过了,现在也没变,性子大气爽利些的,要读过书但不必精通,最好还会骑射,另外,家庭关系最好简单些,当然,也得要额娘喜欢才行。”

额娘的眼光,他还是信得过的,既然要家宅清静,他也不太想与心思复杂的人共处,五姐最好,但如果枕边人像五姐这般精明,这心里边儿还挺犯怵的。

德妃能说什么,她都不指望小儿子将来能被封为郡王、亲王了,便是福晋的家世低一些也无妨,尽可能的在这一届秀女里边,选到儿子喜欢的吧。

至于皇上那边,她也会尽力去劝的。

十四的未来福晋,在皇上那里应当不怎么重要,还是能够争取的。

胤祯给自家额娘留下了一个难题,怕是要从年初一直忙到选秀结束了。

德妃要忙的不光是十四的事儿,还有十三呢,这一届的选秀,主要还是为了给十三和十四挑选嫡福晋,敏妃已经过世了,十三是在永和宫长大的,皇上已经把十三的婚事也交给她了。

不过,跟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比起来,要给十三挑选嫡福晋就容易多了,主要考虑的还是家世,家世足以配得上十三,余下的也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选秀能够被留下来的秀女,模样和性格,包括健康状况,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要不要指两个给十三,今年就算了吧,她在十三和十四身上,最好是一视同仁,最起码在外人看来应当如此,既不能留下苛待的名声,也不必借此来刷好名声。

胤祯自打离了丰台大营后,整个人闲得都快长毛了,兵部的差事他掺和不上,也无意与直郡王争锋。

至于旁的兄弟们,四哥一心全都扑在了户部,有时候甚至直接住在衙门里,连府里都不回,他去四贝勒府,也就只能跟弘晖玩耍,可弘晖已经开始在前院正儿八经读书了,能陪他玩的时间实在不多。

九哥是十哥的爱好实在让他无法‘苟同’,他见过爱权力的,见过爱玩的,见过爱读书的,见过爱听曲的,但像九哥和十哥这样日日抄写佛经,为皇阿玛祈福的,实在少见,他是没办法把这样的兴趣爱好发展起来的。

与他玩的好的便也只剩下十三哥了。

自从与太子闹翻后,他与十三哥的关系也跟着微妙起来了,胤祯就是当时没想通,事后才想明白,他不任由他和十三个的关系就这样渐行渐远的。

倘若不知后世的结局也就罢了,太子虽然亲小人,但以目前的地位来看,终究是最有可能登上大位的那个人。

但他清楚,最终登上那个位置的是四哥,而非太子。

既然如此,又何必让十三哥绑在太子这条破船上,跟太子和德柱这样的人共沉沦。

挖墙脚这事儿,他虽没干过,但并不难操作,十三哥经过上次的事儿怕是也对太子有心结了吧。

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胤祯一点儿都不着急,他也不想太早让太子生疑。

今儿给十三哥送一幅字帖过去,明儿就能把人邀来共饮,当然十三哥喝的是酒,他用的是蜜水。

胤祯实在不能算是个有心机的人,但照猫画虎,他还是会的。

八哥若论及个人魅力,在众兄弟当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八哥当初对他的拉拢,一丁点儿都不让人反感,如果不是清楚直郡王并非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他可能都动心了。

尽管他没有被八哥拉拢过去,也对直郡王一直都不太感冒,但是经过八哥的拉拢,他对八哥的好感度绝对是飙升的。

现成的例子就放在身边,而且是他亲身经历过的,都不用去模仿别人,只要把八哥之前拉拢他的那套说辞和做法,稍微改一改,就可以用在拉拢十三哥身上。

不过他不是把十三哥拉到四哥的阵营里去,准确的说四哥现在还没有所谓的阵营,夺嫡这事儿他不擅长,可也知道时机的重要性,他是绝对不会提前推四哥出场的。

因此,所谓拉拢,不过是把十三哥从太子的阵营上拉下来,继续做不掺和夺嫡大事儿的小阿哥。

看看五哥、七哥,人家照样也不掺合,不还是过得很好,九哥和十哥也很看得开,手里差事不多就不多呗,想办事难道还非得在朝廷里吗。

十三爷最羡慕的就是这个弟弟了,活得随性自在,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他若是能有十四弟同样的境遇,必然也会活得这样轻松。

“额娘已经去了,八妹和十妹都还没有婚嫁呢,我不奢求他们能跟五姐一样留在京城,大清的公主差不多都要去草原抚蒙的,我就是想让草原上的那些人知道,这两个人不能欺负。”

十三爷差不多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说出来了,额娘走的时候,他不在京城,回来也未见到额娘的尸身,只看到了两个哭成泪人的妹妹。

也想像十四弟那样安心在上书房读书,也想只忠于皇阿玛一个人,可他没有那样的运气。

这话说的心酸,胤祯眼泪都差点跟着勾出来了,女子不易,当初五姐的婚事,刚刚定下来还是在京城呢,他与四哥连同额娘还都各种不放心,草原离京城实在太远了,大清朝死在草原上的公主也太多了。

胤祯给十三哥倒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我敬十三哥。”

十三哥不知道太子的结局,但是却救了李卓,也因着他的事儿,跟太子有了疙瘩。

相比十三哥,他实在拙劣了些,只想着自扫门前雪,却没想过在一开始就把十三哥劝住。

他不知道太子将来是被废,还是出了什么意外以至于英年早逝,但十三哥所图的不过是为八姐和十妹提供一份保障,太子并非是好的选择,真若是被废,十三哥也会受连累,八姐和十妹也将跟着受连累。

“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我倒觉得,八姐和十妹如果将来真去了草原,好的体魄,强硬的性子,还有身边跟着陪嫁过去的人,这些更重要,咱们在京城,固然可以提供一份保障,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果不是五姐的性子早早的就已经定下来了,他当初也会想着改改五姐的性子,不过,好在他是没动这个心思,否则被改性子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

“而且,我觉得八姐和十妹未必就像十三哥想的那样脆弱,可能她们的内心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未必就应付不了草原上的困难。”

我们以为人家是一朵菟丝花,只能攀附寄生,实则人家却是一朵食人花,虽看着柔弱娇艳,却是高手中的高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