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节(1 / 1)

“妈妈和姑姑出去卖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今天先不带你去好吗?”唐小丽说。“哇——”萌萌受了伤,抹着眼泪转身就跑。唐小丽追了几步,等追上看见孩子已经跟文文玩上了,内心毫无波澜。得!姑嫂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关口去。这会儿南山已经有通关口,骑着自行车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虽说过来过去的人主要还不是走这边,但是人流量也还不错,唐小丽把车往大树底下一停,眼扫着周围的人和位置。往返关口的人群显得跟一般人不一样,穿着打扮就比一般人要体面,即便是过去探亲的,也会收拾得体面一些,有些从远一点的地方来走很远的路到这里就口渴了,也会在树底下的茶摊喝一碗茶。茶水不贵,两分钱一碗。喝完就走,老板又续上新茶,一会儿又有人会过来。看着两分钱不多,但是仰仗着过来过去的人流,就十几分钟功夫,老板就卖了五碗,要是按这个人流量算,一天卖一百多碗都不在话下。韩学美在一旁咋舌,就当下的收入来说,比工人只好不差,不过运送茶水不是轻松差事,应该是住的很近的人才能干得了。不过菜什么人会要啊。唐小丽把摊子摆开,主要是菜,鱼胶放在包里没拿出来。卖大碗茶的女人看着有点眼熟,用奇怪的眼神瞧着她两。卖菜,谁家没几分地种菜啊,那人显然是觉得她两有点傻,撇过头去低声笑着跟人说话。正摊开摆,就有从这边通关去港城的人陆陆续续过来,看着穿着体面一些的女人,这些人唐小丽都熟悉,□□十年代港城的收入也不低,但人心就是这样,再有钱也会喜欢占点小便宜,尤其是精打细算的主妇,她扬声一喊:“新鲜的蔬菜,刚从地里割下来的蔬菜啊便宜卖了。”都是港城人,几十年以后拖着小推车过来采购一周的蔬菜瓜果,忙的乐此不疲。韩学美可能还不太好意思,低下头拨弄着手里头的菜,看见有人过来脸一下子就涨红了,还.....真有人来啊。“这菜怎么卖?”那女人瞧了一眼,还真走过来看了一眼,青菜都是刚从地里割下来的,翠绿翠绿的看上去很新鲜。“一毛二一斤,这菜新鲜没喷水,放冰箱里头一周都能放,绝对比大棚蔬菜口感好。”“一毛二!”韩学美吐了吐舌头,这价格都能买到一斤米,大嫂可真敢喊价。她怕那女人掉头就走了。至于蔬菜的标准价格,唐小丽也不知道,这会儿的人都是自己种菜,她就随口喊了个价格,如果那女人经常买菜,应该会对比价格,谁知道那女人听到“冰箱”两个字,意外的看了唐小丽一眼。“给我称五斤。”女人说。这个价格在旁人看上去很贵了,但是对于过来的人来说意外的便宜。五斤青菜,女人全家能吃上一周时间,花去的不过是在港城一盘菜的价格,女人顿时觉得自己今天运气很好,眉眼也舒展了一些。大客户!一看要这么多,唐小丽很狗腿的把菜挑出来一些好的,给女人称了五斤出来,又笑眯眯的问:“鱼胶您要不要啊,都是我们渔民自己晒的,什么档次的都有。”女人接过来菜,又意外的看了唐小丽一眼。这边买东西要票证,每次她过来都没想过要买东西带回去,不过买到便宜的菜,能省点钱都是成就感,瞬间看这个年轻人也顺眼了很多。“有哪些?”“这几种,煲汤做菜的有鳗鱼胶,滋补气血的有湛江赤嘴,公的母的都有,这些都是我们自晒的,价格很实惠。”今天带过来的鱼胶不多,主要是试试水看看行情。“这个多少钱?”女人指着鳗鱼胶问。“不分公母,五块钱一斤。”唐小丽随便报个价。“五块钱!”又把韩学美吓了一跳,连鳗鱼胶都卖五块,大嫂也太会喊价了。“这种呢?”这回指着的是赤嘴胶。唐小丽挑挑眉,心知这女人肯定是觉得鳗鱼胶太便宜,肯定瞧不上:“您经常吃的应该就知道,赤嘴胶滋补效果好,像这种规格一斤三十头左右,母胶十块钱,公胶二十块一斤,这个价格都是很便宜的拉,我们也是赚点辛苦钱。”这会儿港城人的收入都几千一个月了,吃点鱼胶还不是洒洒水。虽然不知道港城的鱼胶卖多少,但是港人讲究,而且这会儿算是港城高速发展时期,就算是一般人也是大写的两个字——有钱。赚港城的钱在这边花还是挺爽的。那女人开口:“赤嘴有多少,我全要。”......等那人走了,韩学美压低了嗓门问:“嫂子,这些人买东西怎么都不看价格啊?”“你知道港城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吗?”韩学美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肯定比咱们赚的多,你看看刚才那个人掏钱那利索劲儿,我刚才可能都卖便宜了,趁着今天好卖你再回去一趟。”唐小丽掏出小本本来记账,又吩咐韩学美:“回去再割点菜,然后把剩下的花胶都带过来,赶紧去赶紧回。”她是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那女人一下子就买走了一半的菜。小本本上面记下来青菜六毛,赤嘴胶四十五块六,内心有点小波澜。这种无本生意很容易被人模仿,别看今天菜好卖,明天说不定能冒出来一堆人来卖菜。而站在旁边看热闹的韩学美都打足了鸡血,看着嫂子收钱,泰然自若的跟那些人聊天,她觉得自己的胆子也比以前大了些。原来嫂子带她来,就是来当帮手的,起初她还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呢。骑车她会的,她一口气骑回去最多就二十分钟,往返一个小时以内就能回来。唐小丽又塞了一块钱给韩学美:“家里的菜就别动了,在村里找人买一点,价格你自己看着办,价格不能高于我卖出去的一半就行了,注意安全啊别跑太快了,这车是咱们借来的。”不给太多钱的理由还是怕韩学美弄太多菜,路上不太安全。韩学美赶紧点点头,生怕耽误了挣钱,扶着车把连头都没回:“我知道了嫂子。”作者有话说:求留言昂,一发文就盯着留言,怕留言比昨天少了,怕点击比昨天少了......第9章每天来来往往过去的港人还是不少的,那些昂首挺胸的商务男士就算了,唐小丽的目标就是那些看上去并不算特有钱的女人,这些人负责家里的日常采购,对价格敏感。很快,带来的十几斤菜就卖完了。菜赚的也不多,但是靠这个来吸引人来看花胶。花胶也好卖,评估了刚才赤嘴卖得太便宜,唐小丽把鳗鱼胶的价格提到了十块,结果被另一个港人打包全部拿走。十块还是太便宜了吗?她默算了一下,十几斤菜差不多能卖两块钱,花胶只带过来了六斤,第一单卖的太便宜了,到手一共也有九十几块钱,加上家里头的,按照今天这个形式卖起来并不算太难,只是这个生意要趁早做,到后来学着做的人多了,也就挣不到什么钱了。得趁着别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掘到第一桶金。不一会儿韩学美过来了,蹬得满头是汗,前面的车斗,后面的架子上,包括她的背上背着的全是东西。“我把你给我的红瓜胶都带过来了,先卖了再说,回头咱们还能晒。”韩学美把车架打下来,擦了一把汗,喘着粗气说。唐小丽赶紧过去帮忙,刚才已经有好几个人冲着她看,如果不是她守在这里,肯定有别人就会下地割菜,估计明天来这里卖菜的人都不会少。韩学美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菜摊子,惊呼了一声:“都卖完了?”唐小丽比了个数字:“快一百了,咱们今天卖完了就回去,刚好明天有船回来。”韩学美吓了一跳:“这么快就一百?”照这样下去还不是发了财了。大家离的距离远,唐小丽可不确定别人会不会学走她的商业模式,不过好在鱼胶没什么成本,青菜更是没什么成本下地割就行,这样看起来还能再赚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有人过来摊子这边。菜卖得不贵,加上是真的新鲜,过来买菜的至少买足了一周的量,一拿就是三斤五斤。鱼胶要的人少一点,后来没那么好卖。看得不远处卖大碗茶的那女人眼睛都绿了,时不时往这里瞄一眼,给客人倒茶都失神,好几次茶碗差点打翻到客人身上。等到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也差不多卖得七七八八,只有几片厚一些的赤嘴没卖掉,唐小丽用小本本记着账,一看吓了一大跳,今天的营收过了三百。简直是一笔巨款!韩学美只是负责在旁边称重和打包装,但是也大致猜到了多少钱,看到嫂子淡定的合上本本,她的心里也在狂跳,这么多钱她只听说过。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做生意来钱快。“走了。”唐小丽拉了拉韩学美:“等会儿回去给你钱。”“不着急的。”唐小丽伸手扶着车把,把自行车站脚打开:“那不行,一天一结,这段时间咱两一起,生意三七开,我负责卖你负责打下手,我给你三成。”韩学美觉得不太好意思,觉得生意从头到尾都是嫂子的主意,不好意思拿这么多:“我也就是个帮忙的......按着小工的工资发点给我就行。”比二嫂两口子可好多了,二嫂还想免费征用她呢。唐小丽却不理会她这话:“这几天咱们趁着没有别人干,赶紧卖个几天菜,等别人反应过来了这生意就没法做了,像今天叶菜都卖了四十几斤,就有五块多钱,比上班不强一些,你看看周围人那些眼神,都快冒出火星星来了。”多亏了韩学美回去补货,不然今天都没东西卖。“嫂子,你是说这生意做不长久对吧。”“当然做不久了,菜这附近人都种的有,说不定明天就有别人来卖,关口就这么大点人流量,买了这个的那个就没生意。”这个关口是新建的,比不上老关口人气旺,不过那边远,跑过去骑车至少要一个小时。“嫂子你是怎么知道能卖菜的?”“各家都有各家难处,回去路上顺点菜能省点谁不愿意省点呢。”“真是难想,想不到港城人那么有钱也要精打细算。”韩学美感慨道。“多有钱都需要精打细算,港城收入高,但房子和其他消费都不便宜,能省点算一点,特别有钱的除外,再说了咱们这个菜是农家菜,比大棚里面种出来的嫩,会做饭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几十年以后过港拉着小车车一回采购一推车的大妈们好多呢,物价低廉谁不喜欢呢,港人是相对有钱一点,但是除了特别有钱的,寻常拿工资的家庭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钱洒洒水。就好像你看着干部家庭工资高,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一个月拿两百的也羡慕拿五百的,也会觉得自己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