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37(2 / 2)

所以在冬日之中,秦国的将士们也就暂且的养兵蓄锐,提升实力,待到来年的冬雪初融,那便一举攻赵灭赵之时。

而这一年的冬天不单单是燕国的“事迹”惊讶天下,同时秦国的内部也是发生许多拿出去说与天下人听会引起无数人震撼的变故。

其一便是嬴政彻底的宣布秦国往后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李斯和韩非此前一直在准备的这件事情,到了这时终归的被嬴政拿来于表面所浮现,事件才一出来的时候就震惊了整个朝堂,谁都不曾想到于不声不响之间王上就弄出了这么大一件事。

不过这样的一个若是放到山东六国被拿出来会炸了无数臣子的事情,在秦国被嬴政直接强硬的宣布今后就此实施却是鲜有反对的朝臣。

毕竟秦国向来都与山东六国有所不同,自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废除贵族们的世卿世禄,而采取军功爵制度,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凭借在战场立功而改变命运,扭转出身,受封上爵,至今已有六代,在有着百年军功爵制度的施用基础之上,嬴政如今忽然之间搞了个三公九卿对于朝臣们而言,其实也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嬴政素来强硬,说一不二,他真正定下来要去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劝谏的下来的。

他需要的是朝臣们为他做事,而不是处处来质疑他。

其二则是李曦在栎阳,而暂且也只是会在栎阳开设的学堂。李曦要搞私学这件事情一开始还没有什么人觉得不对——私学这种东西存在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往前追溯的话,那可以直接追到春秋时期他们儒家的老祖宗孔子来办私学,甚至更往前的也不是没有人,只不过是孔子是最有名的那个。

只不过后来也不知道。某些人是打哪里来的消息,听说了李曦招收的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平民百姓家的都已经六七岁的年龄,却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孩,这一消息可就比较让人震惊。

虽然说是儒家的老祖宗孔子的确是有一个理念叫做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学那么就都教,可李曦她一不是儒家的,二……她做的这种事在这时下的大背景其实是有些出格。

诚然,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不同君王的统治时间段,可能都会偶尔的出现几个寒门的贵子,出身寒微,然而才华过人,谈笑之间便可搅动天下风云,可所谓寒门和李曦她一丁点门户都不看的就收了真·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那也是有区别的啊!寒门又不是贫民阶级!

李曦她干的这个事儿真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比当初军功爵制度开始实施还要更为过分,军功爵制度也不过是废了某些贵族特权,给了一些平民出身,但是敢于拼命,用自己唯一有的一条命去给自己争一个前途的机会,然而到底有没有那个命,能不能够成为人上人那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可是李曦现在做的,却不单单是只给这些平民家的孩子一个机会,而是硬生生的追着他们给他们喂饭,教授书本知识,给他们和天底下的贵族们一样的教育,挤压世族贵族的空间,从贵族们的口中夺食。

就在咸阳城这边无数人都将眼睛给瞪成了铜铃,而有不少贵族终于再也坐不住,特意赶赴咸阳入宫拜见嬴政请求王上制止神女如今所正在进行着的荒诞行为。

然而李曦所做的这件事情,本身便是嬴政同意了的授意,嬴政又怎么可能会理会这些不知道打哪跑出来说三道四的家伙们。

一个都没有搭理,直接撵走。

一群没用的晦气东西,平时不见得能给他做些什么事情,到了李曦在做给他培养出打工人的事的时候倒是一个个诈尸了。

只不过虽然嬴政对待那些试图来劝谏他的贵族们态度显然,可终归李曦这一次搞的事情太过不一般,所以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们即便是不敢当着嬴政的面前谈论此一事,但私下之中无一不是暗中的努力打探此事,看看李曦究竟是进行到何等地步。

-

栎阳。

李曦斜倚在塌上,懒懒散散的翻看着咸阳那边自家亲哥与韩非送过来的写给自己的表达关心的信件,李曦曲起腿,将装订成册的本子放在腿上,随手抓过来塌桌之上的一支炭笔,这两人写着回信,表达自己一切安好,别无他碍。

随后写完了给李斯与韩非的回信以后,李曦抓起旁边的另外一封信,这一封是荀子老先生写来的。就连待在秦国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两个徒弟,而他在秦国境内再没有什么其他的关系之外的荀子都能知道这件事,想来咸阳那边的风言风语应当是差不到哪里去。

至于说为什么和李斯与韩非住在一起的荀子按理来讲不该知道此事?那自然是因为李斯与韩非虽然日常被自家老师嫌弃,可终归是尊师敬长的俩徒弟,这种事情就算是跟荀子说了,他也没有办法发挥什么作用,反而是徒徒的引来老先生的为李曦担忧,所以不会对荀子讲这种会让他感到糟心的事情很正常。

李曦将手上这封信件拆开,垂眸扫下去,前面一段的大致内容都是先表达了对小姑娘的关怀,之后往下的一段是同李曦讲,如今她这件事情在咸阳闹得比较大,因为那些自觉利益受损的人折腾动静比较大,以至于弄得几乎满城皆知,所以即便是李斯和韩非不告诉他,他在出门的时候也能够在老百姓们那里听到一个不清不楚的模糊轮廓——不过对于荀子而言,只要有一个事件轮廓也就可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将这件事情的始末给猜测好八分出来。

荀子信中让小姑娘不要去在意那些个现在自己利益被触及到,所以急了的蠢货们——若非是自身能力太水太菜太废物,又怎么可能觉得只要有一些平民能够遭受区区一点小培养,就可以抢夺走自己的位置?

咸阳城之中现在是两种风向,一种就是某些看不惯李曦做这事的蠢才们跳脚,另外的则是荀子平日里能够接触到的那些平民老百姓们在隐隐模糊的听说了李曦做的这件事情之后心中都对神女钦佩憧憬不已。

这在李曦眼中看来倒是很平常的事情,立场不同,所以意见自然也不同,一方利益受损,而另一方为受益人。

随后她翻开第二页,继续往下看,在目光扫上去的第一眼时,那双水润的桃花眼登即就亮了一下。

无他,因为老先生在询问李曦她这边还缺不缺人手,如果不嫌弃他一把老骨头没用的话,那么荀子愿意来栎阳这边给李曦搭上一把手。

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曦的第一反应是有些不敢相信,毕竟此前从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会是来的如此轻松容易,甚至她还眨眨眼睛,然后又仔细看了两遍,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确是真实的,上面的笔迹就是老爷子本人的字迹。

随后在转念一想之后,李曦倒是有些能够想得通为什么荀子会主动的说要来栎阳帮他搞学堂,

——荀子他可是推崇孔子的!而她现在搞的学堂的理念,则恰恰是符合孔子教学理念中的那一条,有教无类。

所以可能在阴错阳差之下误打误撞把荀子老先生这条深海大鱼给钓了上来。

在得知了荀子要来栎阳承包食堂,哦不,学堂这件事之后,李曦顿时间就打起精神给老先生写回信,甚至在写完了以后,因为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老先生给吸引了过去差一点忘记把给自家亲哥和韩非的回信送走。

-

荀子来到栎阳以后,李曦也就几近彻底的暂且对学堂这边的事宜全部撒手,将一切主观权全部都交给老先生。

又带着荀子去参观了一下如今里面设备已经非常完善,活泥字的数目可以同时印刷数套书籍的印刷厂。

表示分发给学生们的课本都是由这里产出。

而荀子来到栎阳这边帮李曦“助纣为虐”的事情,在咸阳那边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是。又将他们对李曦的关注度给推至高峰,才刚刚有那么一点收回来的关注,又重新的更高度集中的投放过去。

于是,就在这样的咸阳城中的每一个稍微有些权势的人都在暗摸摸的打探着李曦的近况的日子里,转眼间便是两个多月过去。

在次年一月的时候,李曦又一次的回到了咸阳。

因为这一年的冬天回暖的额外的早,不过初初步入一月,外面便已近乎找不到寒冰朔雪,而一旦天气回暖,这也就代表了——秦,该当出兵攻赵。

所以李曦专程地为此而重新回到咸阳。

李曦此回咸阳主要是所为一件事,不是想要关注嬴政是预备怎样打赵国,而是回来送一件东西。

在寻子来到栎阳之后,而她就直接放心的将血糖的事宜都给荀子负责后,李曦也没有空闲着。

当初他在论坛之中发帖子,从云玩家们那里得到了s省的全部资源分布图之后,大致的推测出如今的秦国究竟是哪里蕴藏着磷矿,派人去挖寻,可能是领头的人运气比较好的缘故,才第一次下产探地就一举的找到了李曦目标的金矿,之后开采出来以木牛流马运回栎阳,而李曦也就拿着这些运回来的磷矿开始配置火药,而与此同时又在火药的基础上进行着制造地雷。

直到如今,栎阳城中已经早就堆积了不少的磷矿,而他的火药和地雷也都制作完毕,所以在这个天气开始回暖的日子里,她回到咸阳就是为了将火药和地雷给嬴政,希望这两样东西在此次攻赵之战中可以发挥出非凡作用。

赵国毕竟是历史上在战国后期唯一一个敢和秦国硬碰硬的除秦以外的另一条疯狗,生命力是真的很顽强。想要一举将赵拍死,而不是让赵国还能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是死了以后也偶尔还能够蹦达出一点残部来恶心秦,自然是该采取些非常的手段。

何况赵国现在虽然变拉了,但是要打灭国之战的话那么就不单单只是军队的事情,而是。许多平民百姓也会奋力抵抗。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起始,赵国图强,学习草原上胡人胡服骑射,自那以后,赵国全民皆兵。

所以为了防止多生变故,还是提前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才是。

由于此前朝堂之上某些人一直在暗中的偷偷关注着自己,让他心中多多少少的有些感到不那么愉快这一点,所以李曦在本次回来咸阳就是为了给嬴政送一下火药和地雷的情况之下,回到咸阳的第二天早上,她特意高调的和自家亲哥与韩非一同去庭议,于朝堂之上将火药与地雷的用途同嬴政讲起,并且提议请王移驾,寻一处空置宽阔之所由她来演示这两物该要如何使用,以及让大家见证火药与地雷的作用。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曦特意加重了字音中的那“大家”二字,朝堂之上比较熟悉她的,如李斯与韩非这般,几乎都是在一瞬间就明白她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什么演示给嬴政看,分明是想要给那些之前一直对她指指点点,有事没事就跑到嬴政那里去批判她的那些大臣们好看。

于是就在李斯和韩非的对于王上是否会看出李曦的这份心思,看出之后又是否会因此而感到不悦的忐忑之中,两人听到嬴政说了句,“那便依神女所言。”

听的李斯和韩非顿时心下舒缓了一口气,庆幸着幸好嬴政暂且没有看出来。

然而实际上却是嬴政知道李曦心中存的是什么心,但对于让她出上一口气这件事乐见其成,于是王庭之上的一群人便统一的更换了场地,来到一个宽广阔绰的平地。

李曦今天特意出现在王庭之上就是想要给这些朝臣们展示自己带过来的东西,所以在到达地方之后也不去进行什么没用的废话,而是直接让周身的一圈身份非富即贵的人都避离的远一点,然后——

直接离心,随意的抬手一掷,紧接着便是砰的一声平地惊雷的爆炸巨响,天空上方顿时间飘起滚滚浓烟,在李曦的笑意盈盈之下,看得那些曾经试图检举李曦的朝臣,无一不是感到背后的脖子有些发凉。

不过如果说是火药,只是让他们感到脖子一凉的话,那么地雷就是真的让他们感到后背一颤。

伴随着李曦让下人去地上挖出一个刚好符合他手中地雷大小的小坑,然后她将手中的东西轻轻放入,又动作轻柔的在最上方附上,原本存在那里,但刚刚被挖走的土堆,一切做好以后,那个位置看上去就和在被动土之前一模一样。

而后李曦又很是随意的捡了一块看上去有些重量的石头,紧接着自己远离了些那个位置,将手中的那在场的各位成年男人都未必能够搬得动的石头,抬手间轻轻丢了出去,正中的地雷的埋伏之处,而后便是新的一声巨响。

李曦弯起那双漂亮的桃花眼,眉眼之中一派温柔的对着那些朝臣问道:“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只不过落在这些人的耳中听上去,倒更像是李曦在同他们说:“看到了吗?迟早我要把这东西买到你们家门前。”

于是被惊得一身冷汗的众人只能够讪笑夸赞,“神女之能,当真非同凡响啊。”

而也是自这一天起,栎阳那边再没有咸阳派来的耳目打探李曦的情况。

咸阳城之中也是自然曾经对李曦所不满的那些分不清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声音也都消失的一干二净。

某些人当真是切身的演绎着何为从心。

-

再将火药与地雷交给嬴政的不久之后,在回栎阳之前,李曦忽然之间想起来什么东西,于是又一次的进了王宫。

满面温柔的提出了一个要是赵王知道了,能被气得骂娘的夺笋的主意,“我忽然之间想起,攻打赵国这么重要的事情。阿政是否要预先派人联系一下我大秦的战神郭开,看看他是否能够在灭赵之前,再起一些巨大的作用?。”

听着李曦这梅开三度的缺德他妈给缺德开门,缺德到家了的缺德主意,嬴政不禁沉默了一下,而后似乎是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道了一句,“……你是当真,很喜欢此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