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在影视世界开宝箱> 第七章赵云,赵飞燕,赵合德三兄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赵云,赵飞燕,赵合德三兄妹!(1 / 2)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这村庄方圆八百里最真实的写照!

见村里的房屋倒塌,村中某处还有一堆焦黑的尸骸,一个词蹦出高成脑海:“瘟疫!”

夏冰脸色发白问道:“成哥,这些村子没一个活人,难道是闹妖不成?”

高成摇了摇头,一脸沉重道:“不是闹妖,是闹瘟疫!”

“小白,寻着生人气息过去。”他拍了拍胯下的小白说道。

既然碰到这事,这可都是人命,能救多少是多少了。

“吼~!”小白咆哮一声,便迈开四足发足狂奔!

每路过一个村庄,见有秃鹰和老鼠在啃咬那些焦黑的尸骨上残存腐肉时,高成都会打出一道术法把那些畜生灭杀,再一把火彻底烧毁残余的尸骸。

瘟疫的产生与传播原因可分为两个要素。

一是自然因素,即我们熟知的四种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地震。

这四种灾害的发生经常是很难预料的,而且它们有时甚至是相伴而生,造成严重后果。水灾和地震的直接后果都是人和牲畜的大量死亡。

大量的人畜尸体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便容易形成疫病的传染源。旱灾和蝗灾则是造成庄稼欠收,粮食不足,继而导致人畜的死亡和传染源的形成。

二是社会因素,包括战争和饥荒。

战争在古代并不少见,比如王朝交替时的战争、民族之间的争夺、以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战争之后,不免尸横遍野,死伤无数,如果处理不周,也容易形成疫病。至于饥荒,它的结果和前面的例子非常相似。

当这些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发生时,人们会进行迁徙来躲避灾难,迁徙使得疫病广泛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即使不发生迁徙,人们相聚而居,接触频繁,也极易导致疫病的流传。所以一人得病,可能全家乃至全村都跟着遭殃!

显然,古人思想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在面对瘟疫肆虐时,人们往往很难有效地应对。

瘟疫一旦在大规模人群中肆虐,古代人的防护措施薄弱,食物存蓄不足,而朝廷的救治由于太过遥远的距离,也难以及时到达地方。

加上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人的营养状况变得十分不理想。人体营养缺失或多或少会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如此一来,瘟疫的发生和传播就更加容易了。

而古代每一次瘟疫大规模爆发,都有大量原本没有感染瘟疫的百姓们跟着陪葬。

为什么?

因为古代处理瘟疫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隔离消毒、焚烧、喝药。

隔离就是把受灾区的人全部集中在一个地区集中处理,除了朝廷官员医生都不允许人进来,同时也不允许任何人离开,不能让瘟疫蔓延开。

而有些没有感染的人,也因为跟感染的人长期挤一起,没病也变成有病了。

这一路走到遇到的那些村庄,显然是朝廷派人焚烧的村庄。

但很多焚烧遗留下来的残骸尸骨却没人继续处理,可见古人处理防疫工作有多“儿戏”了。

西省雁门山,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一直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可见它位置的重要性。

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众所周知,凡重要边关要塞,不管是战乱年间或和平年代,边关要塞都时有大大小小的战争发生。

这个时期处理战争后的尸体大体为三种。

第一种,震慑。

战场的胜利一方,经常用尸体来震慑敌人,让其他人不敢再反抗或者造反。具体做法是把敌军尸体堆积成一座山,称为尸山。一般堆积在道路两旁,或者显眼位置。为的是更多让的人看见,与其作对的下场,以此震慑其他人。

第二种,万人坑。

战胜一方,往往会遵循古代“入土为安”的传统,将这些死亡的将士,入土为安。当然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的去挖坑、立碑。只能集中挖一些大坑,将两方死亡的将士都埋进去,或者分开掩埋。这样就能快速的处理掉这些尸体

第三种,火烧。

其实这种方法古代是最不喜欢用的。因为古代人认为,尸体被烧成灰,那是挫骨扬灰,是对一个人极大的侮辱。更是对死人的不敬,让其灵魂不能安宁。不能入土为安,灵魂破碎,也不能来世投胎做人。

而这次瘟疫起源,便是由大汉和边关匈奴多次战争后,两方堆积如山的尸体没有妥善处理所致。

因为尸体掩埋较浅,导致被野兽刨土挖尸吃肉,这才演变成了如今模样。

雁门关二十里外,便是如今的隔离区。

这片翠绿的平原上,简易的茅草棚屋密密麻麻不下数百栋。

这些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房子”便是雁门关将军府派人修建的,也是将军府派人隔离感染村民,焚烧村民尸体的~

值得一提的是,镇守雁门关边关要塞的人叫薛仁贵,乃当朝三品军官镇西将军!

这些高成还不知道,不然他又得怀疑人生了。

此时的他正在救人呢。

这是三个面黄肌瘦已经饿昏过去的小孩。

要不是高成经过这个村庄,感应到了枯井中的他们还有微弱的气息,这三个小孩的结局可想而知。

给三个小孩分别喂下一瓶牛奶后,高成化了一张初级治愈符箓在矿泉水瓶子里喂他们一一喝下。

不多时,他们就先后醒来,其中两位年龄最小的小女孩开始哇哇大哭,都喊着:“阿爹,阿娘。”

那位大些的小孩倒是没有哇哇大哭,却也在默默抽泣抹着眼泪。

三个小孩中两位小些的应该是姐妹,因为他们长像有五六分相识,年龄大概在六岁左右。

年龄最大的是个男孩,估摸着七八岁的样子。

“别怕,你们都没事了。”高成笑着安慰他们:“告诉叔叔,你们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我叫赵云,今年九岁岁。”男孩擦了擦眼泪,指着哇哇大哭的两个小女孩道:“她们是我阿妹赵合德和赵飞燕,今年七岁。”

高成身体一僵,他看看瘦得跟猴子似的男孩,又看看那两个皮包骨的小女孩,整个人都不好了。

赵飞燕,赵合德?

在中国历史的美女排行榜上,赵飞燕是有名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王昭君、赵飞燕、杨玉环)。

可能是赵飞燕口碑不佳的原故,不知从何时开始,亦不知是何人所为,将谜一样的赵飞燕改成了同样像谜一样的貂婵,这实在有点冤枉。

有句成语叫“环肥燕瘦”。

“环”,是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她丰乳肥臀,样貌绝美,属体态丰腴型美女。

“燕”,是指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她身体纤细,身轻如燕,属体态纤瘦型美女。

此成语来源于宋朝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后人便以“环肥燕瘦”来形容“美女生百态,各自不相同。”

而赵飞燕的双胞胎妹妹赵合德,自也不比姐姐赵飞燕差多少。不然,汉成帝也不会专宠后宫她们姐妹,甚至最后因纵欲过度,死在赵合德床上。

因此,朝堂文武百官皆责怪赵合德,赵合德不得不服毒自杀,终年38岁。

而赵云就更吊了!

历史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名将常山赵子龙,这个“一身是胆”“七进七出”的赵云,后世的70后,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谁没听过他的大名?

夏冰发现了高成的异样,不由担心的问道:“成哥,你怎么了?”

高成冲夏冰摆了摆手,说了句:“没事。”又一脸认真的看向小男孩问:“你叫那个赵,那个云啊?”

男孩道:“就那个赵,那个云啊。”

高成:“……”

瞧他这憨憨模样,他们的名字应该是同名同姓吧?

不然,赵飞燕姐妹跟赵云怎么可能是兄妹呢?

而且瞧他们兄妹三个都瘦得跟猴子似的模样,哪有一点英俊威武或姿容绝美的影子呢?

想到这里,高成不在多想,手中凭空出现一大块热气腾腾的野牛烤肉,他撕成小块小块的递给赵云:“你们应该饿坏了吧?吃吧。”

闻着这香喷喷的烤肉,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也不哭了,两人齐齐咽了口唾沫,下意识的就要伸手去接烤肉,却被哥哥赵云怒斥:“爹娘怎么教你们的?”

“恩公的救命之恩我们兄妹都没报,怎还能接恩公珍贵肉食?”

“呜呜呜~可是阿哥,我好饿啊。呜呜~”

“是啊阿哥,我也好饿~”

两个小不点扁着嘴又开始哭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