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 25 章(1 / 2)

下午综艺的行程安排,果然和顾屿洲剧透的一样。

任钦鸣离开后,节目组招呼所有嘉宾坐上保姆车,在蜿蜒的盘山小路上大约开了四十分钟。

大家总算见到这座山里除他们以外的原住民——瓦房茶村。

这里山连着山,村子依山散落,道路两旁的茶树漫山遍野,一茬比一茬绿。

保姆车开进村口,路上背着手走路的基本都是老人,大家穿着朴素,时不时向保姆车投来注目。

弹幕里有熟悉情况的人介绍。

这里因为进出山一趟路途至少一个小时,山里的资源又有限,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常居在这。通常都是家中的有生力量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不愿离开家乡,和相熟的街坊邻居一起养老种种茶叶,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无限好文,尽在晋汀文学城

【那么问题来了,我就在a市,请问我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吗,星星眼jpg】

【前面的别想了,这山路不是本地人根本不敢开,而且节目组肯定在山下拦人,就算你躲过节目组偷偷溜进去,在山脚下也根本找不到能进山的车的】

【举手,我本地人,进村的山路的确难走,我自己开车都得打起十二万精神,家人们不要冲动】【在后悔了在后悔了,已经在后悔我这个不孝子怎么没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了15551】【我也!我上个礼拜才刚回去住过一段,但网差信号差,实在没顶不住,提前出了山,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流泪jpgx3】

直播间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保姆车已经从村口进去,没两分钟将一车人拖到一个露天影院。

说是电影院,其实就是一片空旷的土坡空地,像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场景。

据说是村干部组织的活动,一周一次。

村里的老人家们习以为常,每次差不多到点,就会陆陆续续从家中搬来长凳长椅,一排排错落有致码在投影屏前。

当时的天色已经不复上午晴朗,乌云密布但没有下雨的迹象,阴沉压下来,灰蒙蒙的光线倒正适合看片。

尽管这村里都是老人,大概率不认识他们这些新生代艺人,但为了不那么显眼出挑,大家还是在出发前依据节目组的提示,换上了自己最素的衣服。

甚至连长凳都是自备的。

现场来来往往人数不少,看着像是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也有家里比较远,不搬板凳,踩三轮车来的,专门坐在车上看。

一来二去,他们戴着口罩混在中间居然不显眼,相当低调从车上将长凳搬到最后一排放下。

投影屏幕已经开启,节目组光明正大在旁边架设拍摄设备。村民们该谈天谈天,该说地说地,面对镜头丝享不在意。

【why啊,我不理解,这些老人不会是节目组找来的演员吧,问号jpg】

【再次举手,不是的,只是因为咱们村风景好,建筑风格啥的比较讲究。电视台、剧组、专业院校的学生拍作业经常到村里取景,大家都习惯了】

【我虽然不是这个村的,但我是附近的,我们山里那一片村干部都挺有情操,每周安排大家看电影,本身也是会用摄像机全程记录当做纪念的】

久而久之,村民们身在深山,却对长枪短炮这些东西比城里人还熟。偶尔看见像阮颂他们这样开着车过来的年轻人,也只以为又是为了拍摄。

电影约定下午五点开始。

等阮颂他们在位置上坐好,时间已经差不多。

导演组并不提前告诉他们今天看的片子是什么,只说和他们接下来要请迎接的嘉宾有关。

秦斯嘉、郑青猜测可能是电影的主演什么的。

但阮颂知道,《湖水蓝蓝》这片子的导演在拿奖以前穷文青一个,没钱。

不仅题材不是常见商业片,请到的演员也都是无名之辈,《合拍19天》肯定不可能请主演。

阮颂上次看这片,还是刚跟陈严合租到一起的时候。

两个编剧房门一关,窗帘一拉,电脑椅并排往电脑桌前一放,全程一句交流没有,安安静静看完全片。

因为嫌电影院吵,阮颂已经很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他以为这种露天电影院,肯定也差不离会是嗑瓜子闲聊的境况。

但出乎他预料的,时间一到五点整,投影屏从黑幕亮起放出片头,现场原本热闹的村民竟是立刻安静下来。

所有人聚精会神昂起脑袋,盯着屏幕现出&ot;湖水蓝蓝&ot;四个大字。

甚至阮颂听见的第一句闲话,来自自己的同伴。

郑青用极低的声音压着嗓子,说这片他听过,但没看过,还以为会放个更通俗易懂的。

姜淇淇也担心∶&ot;这种类型的片子,老人家能看懂吗…&ot;弹幕已经开始刷问号。

大家没看过这片,不影响大家大致了解影片的风格。

【这别说是山里的老人,那就是我爸妈估计都看不明白】【别爸妈了,我本人都看不明白】【不是,咋想的,给老人看文艺片???】

【这电影我看过,是好看的,也不是文艺片,但也确实不是常见商业片…】【豆瓣分数上了9但只有13w人打了分,就,你们懂吧?】

【啊这,居然是这个,之前我室友拉着我一起看来着,我们两个都睡着了,尴尬jpg】

【对不起我已经有点生气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是村干部为了迁就节目组,临时做出的选片调整??】

【我不理解,如果只是想引出飞行嘉宾,可以让他们五个人在木屋关起门看啊,干嘛要拖一村子老人下水,什么仇什么怨???】

弹幕节奏一带起来,一呼百应。

不少人都在公屏开麦,觉得自己以前错看综艺节目组了。

甚至还扯上了文化霸凌。

认为导演组让山里的村民看这种年轻人都不一定看得下去的片子,实属傲慢。

而这种骂声在屏幕出完字幕后,拉到了最大。

因为《湖水蓝蓝》正片开头,镜头足足有五分钟对准两个坐在门口大堂摘菜的老人没动,进行了在他们看来相当冗长且无厘头的一段对话。

弹幕病狂节目组,骂成一片。

就连梁羿看到一半都忍不住悄悄抬头看村民的反应,发现大家依旧和电影刚开始那会一样。也不知道是听了交代在演戏,还是真的愿意看。

&ot;会不会挨骂啊?&ot;姜淇淇忍不住钻进他怀里小声。

在娱乐圈混久了,大家对这种事多少有一定敏感度。

&ot;很可能已经开始骂了。&ot;梁羿露出不太乐观的神情,低头想掏出手机看看直播间的弹幕。

阮颂本来不打算插话,但他实在对看电影有&ot;洁癖&ot;,受不了旁边有人不专注,更别提还看手机。

他径直伸手将梁羿的手机按下,戴着口罩闷声∶&ot;来都来了,看完再说。&039;&039;

梁羿、姜淇淇微妙一眼对视。

虽然也不是故意开小差,但总觉得自己莫名像是做了坏事被抓包的小朋友。

如果阮颂没记错,这片子不算长,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

但就是一个半小时秦斯嘉、郑青也有点坚持不住,看到一半便靠到一起开始嘀咕。

梁羿、姜淇淇其实也想嘀咕,但他们刚被阮颂抓包了一次,现场又是真的太静了。

据梁羿躲着阮颂,悄悄瞟眼不完全统计。

这个露天电影院不算两旁零零散散坐在三轮车、摩托车上的,中间长凳就至少有六排,每一排至少坐十二到十三个人,随便算算也是将近一百号人。

结果这快一百号村民,除了极少数几个偶尔低头看一眼老人机的,居然无一人开口讲闲话。反而是他们几个&ot;本来应该看懂&ot;的嘉宾坐在中间格格不入。

渐渐,弹幕的骂声也停了。

【那什么,爷爷奶奶们怎么会看的这么认真啊,我真的满脑袋问号】【确定不是演员吗?节目组,问号jpgx3】

【我刚都打好几个哈欠了,斯嘉就是我本人,坐不住想走,又不好意思动】

【去搜了一下,这片子居然是聚焦留守老人社会问题拍的,我傻眼,我还以为就是一些农村的日常??没见正面讲留守的事啊】

【虽然但是,难道只有我全程盯着阮老师的颜舔吗?阮老师专注起来也太绝了,可怜jpg】【不不不,还有我!眼睛里像是有光,色狼jpg】

【啊,爷爷奶奶和阮老师都看这么认真,我突然开始怀疑小h会不会是我自己…】

五位嘉宾里,唯一和村民们一起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的,只有阮颂。

秦斯嘉隔着梁羿和姜淇淇,心中无数次涌出想要采访他的冲动,请教请教这片到底有什么精彩的。

但阮颂一双眸子一瞬不瞬盯在投影屏幕上,老僧入定接收不到任何信号。

这一对比,就是优等生和差生的两个世界。

完全能想象阮颂当年保送a大的成绩是怎么学出来的,弄得秦斯嘉都不好意思打扰。

等他们熬到影片结束,以为终于能说话,村民们却面对暗下来的投影屏久久没有人出声。

弹幕一度以为是自己网卡。

【怎么了呢就?咋都不说话】

【等等我靠,左下角那个奶奶是在抹眼泪吗??】

这时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了。

直到村干部把前面的大灯打开,大家才发现现场抹眼泪的不只一个两个。

弹幕和秦斯嘉他们看着眼前的情状整个震撼动弹不得。

没两刻,村干部拿着话筒出现在投影屏前∶&ot;那还是和以前一样保留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分享的都可以上来用话筒说。

通常这种上台发言事,被年轻一辈视作&ot;社死&ot;,但老人们显然不这么觉得。一个两个为拿话筒自觉排起长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