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200章电子研发中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电子研发中心(1 / 2)

星河电子研发中心项目作为星河电子投资京城的核心项目,自然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广邀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招标。

排名前十的设计机构英国Foster and Partners福斯特事务所创立于1967年,设计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物、产品和展览等,其作品以善于“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著称,迄今为止已荣获200多项奖励,赢得50多次国内和国际设计竞赛。

排名前十的矶崎新工作室,成立于1963年,由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创办,荣获了包括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日本建筑学会奖、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在内的许多大奖。

排名前十的德国GMP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65年,是德国最大也最多产的建筑师事务所。二十年来,GMP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各项设计和竞赛中共获得超过200多项国家和世界竞赛奖项,超过150个一等奖。GMP的设计思想是:最简洁的解决方式通常是最好的方式!

排名前十的香江JR设计(JRdesign),成立于1966年,香港JR设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起源于澳洲,成立于香江,服务于全球,专业提供高星级酒店、标志性建筑,高档商业综合体,旅游地产及养生养老的规划、建筑、室内,环境、项目全过程设计与管理等多专业多学科的“一站式”全方位设计服务。在世界各地设计完成过多项标志性经典作品,被香江和澳洲政府指定为政府设计顾问机构,获得了近100多个优秀设计奖项。在设计行业享有--设计界的钻石之称。特别是在养身养老,酒店设计,商业设计,旅游文化产品和地标设计一直处于世界设计行业的前沿。

排名前十的SWECO FFNS,创立于1958年,是瑞典最大的、也是欧洲最大的建筑设计咨询公司之一,SWECO FFNS擅长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住宅设计和景观设计,其拥有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和高效的组织网络能够胜任大型复杂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重视与客户进行有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不仅实用、而且现代的、有表现力的、独具特色的设计方案。

排名前十的DCM,成立于1972年,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最活跃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也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

排名前十的HPP,成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是德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大型公建,住宅及室内设计,尤其在城市规划,办公建筑,医院建筑,商业设施,交通建筑及体育场馆等的设计上享有盛誉,HPP的设计风格以严谨、庄重、典雅与技术至上著称世界。

排名前十的RMJM,成立于1956年,总部设于英国苏格兰,是一家集建筑、规划、工程、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及园林设计的大型集团顾问公司。RMJM将高超的设计艺术和科学的管理水平演绎到每个项目里,被评为最优秀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先锋。

排名前十的SOM柏涛建筑设计所,是美国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技术上的可靠和设计的独特更是公司长期的声誉之所系。

经过这十家设计事务所的激烈争夺,最终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获得了星河电子的认可,中标了星河电子研发中心项目。

德国GMP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构想是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用最简单的设计来解决所有问题,化繁为简,最终胜出。

胡星河也看到了设计外观图,他对这个设计也极为喜欢。

本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在大楼的造型上凸显这一理念。

地下部分设计成四方形的地下建筑,地上部分的外观为圆形的塔状建筑,共计100层,在大楼的八个角上各设四部电梯,大楼外部为圆形,顶部逐渐收缩,整体呈圆锥体,内部则为方形,设几十部高速电梯。

整体来看,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地下部分驮着一个高耸入云的圆锥体。虽然看似简单,却内藏玄妙之处。

大楼与底座之间镶嵌着上千根巨型的承重弹簧,这是最新的设计和建筑工艺,可以抵挡十二级以上烈度的地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看似一体,实则是软连接,来自地下的震动和来自大风的推力都会被轻易的化解,不会对整栋大楼造成任何的损伤。

圆锥形的塔楼,对来自任何方向的空气推力都是最小的阻力,能有效的减小风灾对楼体的破坏。

整个楼体的外墙铺设最新的科研成果,太阳能电池板,此时的光电转换效率还不高,只有12%左右,可胡星河看重的不是真能发多少电,而是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在别说全国了,就是全世界也没谁在大楼上铺设这玩意啊!自己如果最先投入使用,就会逐步带动太阳能科技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产业啊,你想想中国发展光伏发电的前景,那么多的沙漠地区如果都铺设上太阳能电池板,那是什么概念?

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也没有这个产业,国外正在全力提高光电效率,而我国只有少数的研究所在实验室里鼓捣,根本就没有企业来搞这个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