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女官(1 / 2)

众所周知,皇帝后宫十数人, 万千宠爱在皇后。

自打顺昌元年, 中宫生下皇四子后, 这“今上继位后的第一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今上登基后的唯一子”,甚至在林密妍高龄有孕前,皇四子被视作今上最后的孩子。

古人对于老蚌含珠一事总怀有难以启口的羞耻感,认为这不该出现在一位向来端庄的女子身上,同多子多福的社会传统十分冲突。

身为皇后,林密妍当然不会遭此非议,毕竟中宫的高产间接证明了国家有福,帝运绵长。只是她的年纪和身子摆在那儿, 所以这次怀孕还不到三个月, 中宫就烧起了保胎的艾草,林密妍也琢磨着暂时卸下宫权,保胎至这个孩子降生。

太子妃刚进屋便被里头的药味熏得有些诧异,刚想着皇后这胎竟如此凶险,便瞧见林密妍正与难得回京的静亭公主坐在炕上有说有笑, 甚至还让人拿了平日里不怎么吃的小甜方糕做零嘴。

太子妃进来时, 林密妍已经用了大半盘小甜方糕。见儿媳来了,赶忙让人拿了湿帕子净了手, 冲着太子妃笑道:“俐纯来了?赶紧坐下用碗绿豆莲子汤。这大暑天的让你跑一趟也是罪过。”

“母后说笑了, 您的事怎么能称得上让儿臣遭罪?真是折煞儿臣了。”太子妃给林密妍见完礼后又冲着静亭公主微微一福:“见过皇姐。”

“弟妹安好。”静亭公主轻轻点了下头算是回礼。

按理说太子妃身为储君的嫡妻,其地位应该高于公主。可静亭公主是中宫所出的嫡长女,又是太子的胞姐, 所以在太子妃入住坤宁宫之前,应该与其余公主见平礼,对静亭公主行半礼。

若是皇后此胎还是个公主,那么太子妃要行半礼的人便多了一位。

用过绿豆汤的太子妃拿帕子擦了下额间的汗水,一旁的宫女赶紧为她扇风。

因为皇后有孕,所以坤宁宫里未用冰例,全靠吹进屋里的清风带来丝丝凉意。

林密妍也觉得让女儿和儿媳在这儿呆久了有些为难人,所以并未扭捏道:“本宫到底是年近不惑的人,在这个年纪里还能怀上一胎,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母后您说什么呢!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不正好显示了您和父皇的生龙活虎,年华未老吗?”静亭公主在林密妍面前可没那么多规矩,冲着林密妍撒娇道:“您这一胎来的可真巧,弟妹去年才生下对龙凤胎,我家还有个没断奶的小丫头片子。所以无论母后生男生女,日后总不会在宫里找不到能一起嬉戏打闹的同龄人。”

静亭公主今年二十有二,三皇子过了中秋就满十九,是以东宫和符家长房这年多了些小萝卜头。

郑家原瞧着东宫的甄孺人和吴昭训得宠,害怕太孙这一代再出个康郡王,所以一直催着太子妃赶紧生子。

太子妃嫁入东宫的这些年哪少得与她争宠的莺莺燕燕,只是在嫡长孙出世前,无论是陇右世家的姜良娣,季良媛,还是侍寝最多的甄孺人,吴昭训,全都得喝避子汤。

在这一点上,婚后并不专宠于太子妃的太子空前地坚持。

所以不仅是郑家,就连一部分东宫姬妾也盼着太子妃能早日产子,免得他们避子汤喝久了,真的一辈子都生不出孩子。

“你打理东宫的这几年里从未出错,想必在本宫养胎期间,让你替本宫管下宫务也是可以的。”林密妍让荣姑姑将宫印和账本端到太子妃面前,对着略有些惊慌的太子妃道:“你是储君之妻,迟早要接手这些。就当是提前练个手,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大可来问本宫,或是去储秀宫请教淑妃。”

“儿臣惶恐。”太子妃接下荣姑姑手里的东西,有些犹豫道:“儿臣到底是晚辈,只管过东宫的琐碎事,恐怕是难以对六宫的庶母妃们指手画脚。”

“你有尊上之心自是不错,只是此事有本宫为你做主,你只管放开手去做。”林密妍知道太子妃谨慎,这也是她选中这个儿媳的主要原因。

“是。”得了承诺的太子妃放下心来,起身给林密妍行了一礼道:“儿臣今日前来,其实还有件事要上报母后。”

“何事?”

“是尚食局的贾女官之事。”太子妃注意到她的话令林密妍眉头微皱,想着她调查到的贾女官背景,一时间竟有些后悔在皇后面前开了这个口:“贾女官昨日蒙太子殿下的宠幸,故儿媳今日斗胆前来打搅母后,还请母后明示如何安排贾女官。”

能决定嫔妃升迁之事的只有帝后。

即便东宫是太子的地盘,但他的女人到底也是从内务府拿的份例,所以皇后对东宫的影响力远胜于太子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