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穿成邪神之后> 第179章 众生有归-正文后续,长阳(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众生有归-正文后续,长阳(下)(1 / 2)

社土厚德,绵绵化芒。

蛰伏了一冬的生机,正在徐徐从大地下伸展。

地气在舒张,长阳沿着这一条支脉行走,在他脚下,泥土深深的地方,有一段沉眠已久的生机,像是忘了苏醒。

神树村中,徐立背着箩筐走进这荒废的村子。

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了,这村子中央的神木却还是光秃秃的,一点绿意也不见。

徐立跪在树前,从箩筐里取出酒菜来一一摆开。

他娘就是神树村人,他也算半个神树村人。这颗神树也曾庇佑过他和他娘,这树下葬的都是他的亲戚故旧……

在那位背着琴囊的青衣神仙来过之后,附近人们被遮掩的记忆就都恢复了。

他们都陆陆续续回来看过,这这里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与已经干枯的老树,一年又一年的春色过去,枯木未曾逢春。

逝者已逝。

长阳走在大地的支脉上,面上带着愉快的笑。

“冬天过去了。”他接住一只被雨水打湿翅膀的蝶,将它轻置于一片叶下。

地脉缓缓开始搏动,好像一颗逐渐苏醒的心脏。

神树村中,祭奠过后,徐立收拾好一切,惯性地抬脚转身准备回去,余光中的一抹绿却突然拽住了他。

他转回头,看着高大的神树,一点一点张大了嘴巴。

绿色的芽,正从树枝上舒展成一片片叶,在风里轻摇。

……

山下的城镇还是那般热闹。

县城外的虎丘山仍来来往往着许多人,他们是去山顶的庙宇烧香拜神的。但那庙中已经没有了吴侯,庙宇也不再叫做吴侯庙。

曾经的吴侯庙已经坍塌了,这座山上的庙宇是在旧基地上重建的,里面驻守的是一位来自神庭的神明。这位神明收容了曾经吴侯座下的诸多鬼神,如今也居住在里面接受供奉。

虎丘山脚下,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正坐在一方石上,长阳眯着眼睛笑,看着旁边的少年眼睛一个劲儿地往山上瞄却不敢上去。

守一正在暗叹自己倒霉。他好不容易才缠磨得赤真子师兄同意自己外出,前提条件是得跟着师兄一起。临行前,他偷听师父和师兄谈话,知道了“吴侯庙”这么个地名。

可赤真子师兄却不肯带他来,守一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是念着这个这个地名,这次瞅了个机会偷着跑来,却在这里遇到这么个看不清深浅的家伙。

他不知道长阳是谁,也看不出他的修为,但每次他想偷跑的时候,都莫名感觉到压力很大……

没过多久,一个鹤发童颜的灰衣老道就赶了过来。

赤真子没忍住先瞪了这个不省心的小师弟一眼,对着长阳一礼:“师弟顽皮,给您添麻烦了。”

长阳笑道:“算不上添麻烦。”

守一垂头丧气地准备跟赤真子走,他知道师兄一直不想让他接触吴侯庙,既然来了,肯定不会再让他有机会溜上去。

却听长阳又对赤真子道:“他既念着,你拦得了一时,却拦不了永远。堵不如疏。”

守一眼睛一亮,正往赤真子身边小步挪的脚一下顿住了。

赤真子叹了一声:“我也没想拦太久,只是想等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前世吴侯把自己折腾得只剩个真灵,差点连转世都没寻到。

但他前尘那些乱七八糟的因果都还结在身上,因果的运转微妙非常,不是说舍了曾经的一切,便全了所有的因果。便如凡人借钱百两,倾尽身家也只还得六十两,不能因此说剩下的四十两便不存在了。

如今他这小师弟一切从头再来,还没修行多久,怎么理得清吴侯那一身纷乱如麻的因果?

“什么才是合适的时机?”长阳问道。

赤真子默然片刻,又叹了一声。

他又何尝不知呢?只是这个小师弟多受磨难,赤真子总忍不住想多护他一段时间。

所种之因若要结果,也需要因缘汇聚。吴侯所种之因大多在此处,善因也好恶因也罢,守一乖乖待在点苍山里,这些因果牵扯的众生,总不会不远万里来到点苍山与他全了因果。虽不可能永远拖下去,但总比他自己跑到这里使因缘汇聚诸果乱结要好。

赤真子席地而坐,对守一招了招手:“来,你既然想知道,我就跟你说一说吴侯。”

守一眼睛一亮,坐到赤真子对面。

“吴侯这个人,性傲孤绝,没有分寸、不知轻重!”赤真子瞧他那模样,冷哼一声。

守一正准备听故事呢,不想劈头盖脸先听他师兄把吴侯一顿骂,骂得还挺有理有据。

“此地曾遭火患、疫毒,皆是吴侯所为,以逼迫此地居民供奉于他……”

赤真子还没讲完,一个正提着供品准备上山拜神的中年文士停下脚步,面色不佳地看着他:“老道长说话未免偏颇,吴侯后来亦庇护此地,在之前的乱世中护得一地清净繁盛,后来更是身陨于此。这些老道长为何不说?”

“讲故事要有头有尾,居士莫急。”赤真子并不恼,平静道,“吴侯庇护此地数百年,最后身陨于此。寻常人家尚有好友,吴侯明知要向死,却没有向任何人求助。故此我说他性傲孤绝。

“吴侯没有能力取得此地信仰,偏要强取,以恐惧威胁此地百姓,造成无数无辜生灵枉死。故此我说他没有分寸。

“吴侯没有能力在劫中庇护一地,鬼类最惧煞气,若失神智,后果不堪设想,他却偏要强行镇压当初受疫病火灾而亡的怨魂,取其煞气为用,最终身陨,亦有此因。故此我说他不知轻重。”

中年文士仍然面色不佳:“不向他人求助,也有可能是不想牵累他人;知其不可而为之,何尝不是心有所向?吴侯固然有错,却并非没有义举,怎可将他所行皆向恶处解读?”

这边两人还在辩论,那边守一听后,似有迷困,低声喃道:“那吴侯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怎么认为?”长阳声音舒朗,使闻者心为之清。

守一想了想,道:“在后期被吴侯庇护的人看来,吴侯是好人,在早期被吴侯害死的人看来,吴侯是坏人。”他讲完之后,自己也皱起眉来。这似乎是个无错的答案,却解不了他心头的困惑。

“为什么要用好坏来评价一个人?”长阳的语调如此平和清净,他不是在反问,也不是在质疑,像一道清凉的泉水落下,清心净意,引向另一个思考方向。

赤真子的声音在这清净中如一道隔着竹林传来般遥远又清晰:“……对于受他庇护的人来说,吴侯的确对他们有恩德。但这恩德,不是因为吴侯慈悯众生。他们只是幸运地生在了吴侯已经成为了吴侯,开始庇护此地的时候。”

假若他们生在了吴侯正要强取此地信仰之时,那便是不幸了。

吴侯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对于晚生受庇护的人来说是好人,对于早生受害的人来说是坏人,那么吴侯的好坏要从这些人是生在什么时候来决定吗?吴侯的善恶,是由这些人的幸与不幸来评判的吗?

守一困顿在这个问题里。竹林里起了大雾。

为什么要用好坏来评价一个人?

长阳舒朗的声音响起:“受恩者看他是好人,便弱化了他的恶处;受害者看他是坏人,便不理会他的善处。

“好坏之心一起,分别便生偏颇。”

可是,不以好坏来看,那该用什么来看呢?

“守一啊……你守的是什么一?”一个苍老温和的声音穿过迷雾在他心底响起,像一道自心底翻起的久远记忆。

师父?可是师父从未问过他这样的话。

清凉的泉水涤尽迷惘。

守即为持,守戒即为持戒。

守一专守一戒,一戒唯本,为根,为基。

守一所守……

“是真。”他这样答道。

守一即为守真,不迷他人亦不迷自己。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守一真心,以真看人。一切善恶,皆归因果。

因果运转不分善恶,故不为善恶所动,善行结果,恶行亦结果。

众生有好恶,故果分善恶,又以善恶之果分善恶之因。

善恶之分,实为渡众生之苦。

“是真。”守一喃喃道,目光投向虎丘山上,双眼明亮,“无分好坏。一切所行,皆当结果。是为真。”

赤真子还在同中年文士辩论,仿佛没有注意到他,守一借此机会,偷偷一蹿,便上了山。

在他上去虎丘山后,正在辩论的赤真子忽然停住口,叹了一声。

中年文士不明所以,余光忽见山路上有一年轻女子在对他招手,面色不由一缓,也不和赤真子争论了,丢下这老道向那女子走去。

月娘在叫他呢。他妹妹已经修成了鬼神,山顶的庙宇虽改了主人,月娘仍在其中受供奉。其他凡人都看不见她,她只现身给庄海,叫他上去。

庄海被月娘轻轻拽了两下就走到前头去了,没瞧见月娘悄悄回头对赤真子歉意地点了点头。

他不知晓这中间的官司,月娘却是知晓一些的。当初吴侯身陨前托月娘找赤真子托付后事,吴侯留下的烂摊子,都是赤真子收拾的。

赤真子摆摆手,并不介意庄海和他的争论。

他看向山顶,目光止不住的忧虑。

守一这个小师弟,除了第一世还算乖巧,之后转世就一直没让他省心过。他这辈子的叹气几乎全叹在这个小师弟身上了。

修来修去,把自己修得只剩个真灵这般惨烈的,在点苍山还是头一回。

长阳对他笑:“你以为他从真灵重修,一切皆无,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些因果。可面对因果需要修为吗?”

赤真子愣了一下。

因果不分高低贵贱,无论修为高低,是死劫,该偿还便一定要偿还,没有以修为挡灾的说法。否则与人家富贵用金银赎买抵罪有什么分别?

能动因果的是什么?所行,以及心念。

行由心动。

守一的心,是能修持戒法的心啊。

他守了两辈子的真,最后只剩真灵,心还是在念着真。

他要去全自己的因果。

他一直都是准备好的。

赤真子又叹了一口气:“是我迷障了。”

“关心则乱。”长阳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