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4(2 / 2)

咳了一声,赵老大找借口推脱:“爸,雪这么厚,咱们又没车子,要不等两天雪化了再说吧。”

赵老三猛点头,冠冕堂皇地说:“是啊,爸,去县里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万一把二哥摔了,伤势更严重,这咋整?不如等两天雪化了再去,二哥这伤已经好很多了,也不急这一天半天的。”

过两天宋书玉的感冒肯定好了,到时候这事也用不着他们了。

生怕赵大根不同意,赵老三还故意提醒葛慧玲:“过两天二嫂的身体应该也好了,到时候也多个人搭把手。”

葛慧玲想到这一点,立马跟着劝道:“是啊,他爸,老三他们俩说得对,这么大的雪,万一路上摔了,那更严重。明天我再去宋家看看吧,一点小感冒,一两天应该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老二去看病,一次要花好几块钱,要是由宋书玉送去,这笔钱就不用他们家出了。

赵大根瞥了一眼妻子和儿子,最后还是松了口:“那就过两天吧,一会儿给文军蒸个鸡蛋,补一补。老大,你去卫生院开几片止痛药回来,给文军吃了,省得他晚上痛得难受。”

从头到尾,都没一个人问赵文军的感受和想法。

中午,刘桂芝才从公社回来,手里不但拎了一块肉,还有八个鸡蛋,一块豆腐。

宋书玉见了,笑道:“妈,家里不是还有几个鸡蛋吗?你买鸡蛋做什么?”

刘桂芝把东西提进灶房,笑眯眯地说:“这哪是我买的呀,是齐家送的。我今天去卫生院买药,碰到唐兰,她家闺女没什么事,要回去了,听说你病了,就把亲戚拿来看她闺女的鸡蛋给了我,我不要,她非要给,说是谢谢你救了她家闺女。”

“这样啊,那你就收下吧。”宋书玉坦然地接了,八个鸡蛋还了这份人情,齐家不亏。

但刘桂芝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别看她在外头泼辣嘴皮子利索,但谁要对她好一分,她就对人家好三分。

她拿着鸡蛋,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你又没真的生病,咱们哪能白吃人家的鸡蛋。我寻思着啊,齐家那闺女昨天遭了不少罪,回头买点东西去看望她,还了这份人情,咱不占人家的便宜。”

苗秀英听了也赞同:“是啊,他们家客气,咱们也不能占这个便宜,是该还回去。”

宋书玉不意外,她奶奶和母亲都是善良本分的人,不喜贪小便宜,如果将这点东西还回去,能让她们心里更舒坦,那就还回去就是。

“也行,这事妈你看着办吧。”

刘桂芝点头,又神秘兮兮地说:“对了,你们猜我在卫生院还碰到谁了?”

宋书玉随口应了一句:“谁?”

刘桂芝一边洗肉一边说:“赵老大,他去卫生院买止痛药。”

苗秀英有些吃惊:“他们家今天还不打算送文军去医院吗?葛慧玲昨天说文军前晚痛得一宿没睡,这拖下去万一留下个什么病根咋整啊?”

刘桂芝也想不通:“谁知道呢。反正是他们家的儿子,他们自己都不心疼,咱心疼什么?”

“妈这么想就对了,人家的爹妈兄弟都不着急,咱们这些外人急什么?”宋书玉附和了一句,还着重强调了“外人”两个字。

苗秀英心软,还是有些同情赵文军的遭遇:“葛慧玲两口子的心也未免太偏了,文军当兵那几年的津贴可都是拿回家的。前几年,文军白糖半麻袋半麻袋地搬回家,还有旧的军装、皮靴都拿了不少回来,现在赵老三穿的那双毛绒绒的保暖鞋都还是文军当初拿回来的,如今文军的腿受伤了,他们家那么多人竟找不出一个送他去医院的。”

还不如她这个老太婆呢。她虽然只有一个儿媳和孙女,家里人丁简单,也都是女同志,但她有个头痛脑热的,儿媳妇和孙女可着急了,马上送她去卫生院。

那一大家子也太没人情味了。

刘桂芝只觉得庆幸:“幸亏书玉想通了,不然摊上这样偏心眼的婆婆,两家离这么近,有咱们受的。”

宋书玉没作声,赵文军如何,从她上辈子决定离婚那一刻开始,就跟她没有关系了。

她想的是,赵家不管赵文军,两家现在还有婚约,赵文军有点什么事,葛慧玲恐怕还得三番两次来找她们家。而且万一赵文军落下了什么残疾,赵家为了摆脱掉他这个包袱,更不会同意退亲了。

两家离得这么近,赵家人多,青壮年劳动力也多,万一发生什么争执,她们这孤儿寡母的肯定吃亏。

所以还是得尽快解决这事。

宋书玉想到了刘桂芝先前的话,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她不想管赵文军,赵家人也推脱,但有个人会管赵文军的。上辈子齐春丽不是一直表示她错了,很后悔吗?现在她把挽回赵文君的机会送到齐春丽面前。

回头赵文军承了齐春丽的人情,再加上他们俩谈了一年多的恋爱,本就有旧情,不用她提,赵文军都要急吼吼地退亲。

于是宋书玉笑着说:“妈,齐春丽昨天被雪压在雪下受了冻,正好家里还剩三两红糖,吃过饭,你带上去看她吧,就算是还了她们家这八个鸡蛋的人情。”

刘桂芝没有多想,笑着点头说:“好,吃过饭我去一趟,正好雪停了,一直闷在家里难受。”

“嗯,现在家里没什么事,你想在外面坐一会儿就坐一会儿,要是有人问起我的婚事,你就实话实说就是,回头退亲的时候赵家要是往咱们身上泼脏水,也有人替咱们澄清。”宋书玉笑眯眯地说道。

刘桂芝想想也有道理:“还是咱们家书玉想得周到,妈下午就去,提早给大伙儿打个预防针,省得葛慧玲胡说八道,败坏咱们家的名声。”

插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