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夜合花(2)(1 / 2)

第二十六章、夜合花(2)

于存心中微微一悚。

他高声问着“谁啊”, 一面就掀开盖子,拎着铁壶就要一壶水浇下去, 门口那人却静了静, 放低了声音, 笑道:“老于,是我。”

是他在宫中偶然遇见的老乡,陈满的声音。

于存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陈满原本是跟着七皇子在外头的, 进了宫没有多少时日,却帮了他许多的忙,他心中怀着感激, 三步并作两步地开了门, 迎了他进来,又重新闩上了门。

他这样谨慎, 倒让陈满露出些欣赏之色,道:“你最近可好,他们还排挤你?”

于存笑道:“托您的福,少受了许多罪。”

他是贫贱子, 走了泼天的大运进了龙禁卫, 被那些出身大家的同僚有意无意地排挤, 也是理中常有之事。

他们甚至也不是故意地排挤他,也没有刻意为难过他。不过是大家没有什么话说,就只单纯地无视他罢了。

这些话,于存并没有主动同陈满说起过。

只是他这半年就在九宸宫中轮差,同在一处, 这位大太监多多少少地见过而已。

他没有多说这件事,只是摸了摸那铁壶,炉火还没有全热,水也还是冷的,只比方才多少有了些温度,他就有些歉意,道:“我这里冷茶冷水的。”

房中不过两把椅子,也没有什么宾主的规矩,他同陈满各自坐了,就关切地问道:“我那日没有当值,怎么后头就听说您去了昭仪娘娘那里,可有什么事我能帮得上的?”

陈满面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这话问出来原本就有些失礼的,陈满原本是皇帝从潜邸中带进来的旧人,又曾备受宠信,在宫中很是风光了些时候,便总不免树敌,这几日里这样的话有意无意地也听了若许回。

虽则于存这个人一向赤诚知恩,陈满不至于觉得他也是有意挖苦,只是心里到底有些堵得慌,就含含混混地道:“原是陛下和昭仪娘娘生了些龃龉,神仙打架,这河里的鱼可不就跟着遭了殃。”

于存原本不知道七皇子和秦大姑娘之间有旧,听了这话,不知怎么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问贵主的私/密事是使不得的,他就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炉中火烧了这些时候,铁壶里的水原本就不满,渐渐地有了些热气。于存时时留意着,就俯过身去提了起壶,把倒扣在桌上的茶杯翻过来涮了涮,才重新倒了水送到陈满的跟前。

陈满见他不追问,也稍稍松了口气,很给他的面子,端着茶碗沾了沾唇。

但他今日来找于存,原本也是为一桩与此相干的事,却不能就这样把话题转开了,便道:“老于,你却不晓得,陛下和昭仪娘娘,那可是打小的情分,不比旁人的。如今主子之间生了矛盾,我们做奴婢的,要懂得体察主子的心意才是。”

于存就笑道:“您说的是。”

“昭仪娘娘想同陛下服个软,咱们陛下却是个心里软面上硬的性子,说不得中间要周旋周旋。”陈满问道:“你明日仍轮白日的值罢?”

于存不知道话题怎么落到了他身上,就点了点头。

陈满看着于存,大抵因为这个人是知根知底的,晓得他并不十分懂得这些曲曲绕绕的事,只好挑明了说:“如今恰好有一点子小事,需要你从当中稍稍地行个方便。”

他见于存面上有些犹疑,索性就压低了声音,笑吟吟地把最初就预备好的那项筹码说了出来:“解开了陛下和昭仪娘娘之间的心结,娘娘必能替你做主,把你家中那点子琐事处置了。”

于存原本还有些闪烁不定,这时“腾”地一声站起了身,哑着嗓子道:“这话当真?”

陈满倒被他吓了一跳,见他反应这样大,不由得眯了眯眼,摸着下巴笑了笑,道:“主子亲口许诺的话,这还有假?”

他看着于存,将声音压得不能更低,慢慢地道:“也不要你做什么抄家掉脑袋的大事。”

于存面目肃然地看着他。

虽然知道对方能被选进龙禁卫,必然是因为形貌出众的缘故,但他这样凝重地望过来的时候,陈满也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年轻的同乡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地褪去了昔日刚刚从乡间走出来的畏缩之气。

他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但此刻有任务在肩上,他也来不及更深思量,于存倘若能稳重些,帮着他把差使做的漂漂亮亮的,于他也是件好事。

他们是一条藤上的蚂蚱!

想到这里,他面上的神色更和煦了,就从两层的夹袖中探进指头去,掏了一只缝的密密的布囊,向于存递了过去。

于存下意识地摊开手,那布囊就被压进了他的掌心里。

那布囊只有成/人一节手指的粗细、长短,捏着硬硬的,虽然被致密的蜡布紧紧裹住缝上了,依然有奇异的香味极隐约地逸散出来。

陈满就看着他微微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指点机宜起来。

半夜里起了风,屋檐底下的铁马叮叮咚咚地扑着窗棂,值夜的阿讷爬起来把窗屉合得严严实实的,又重新拢了一回炭,蹑手蹑脚地走到碧纱橱的床边上去探看容晚初的情形。

少女睡姿一向循规蹈矩,两只手折在身前握着被沿,锦缎面子掩映着葱管似的指尖。她神态宁谧地闭着眼,修长的眉峰弧度和缓,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全然没有被惊扰到。

侍女轻轻地吁了口气,什么也没有动作,重新退了回去。

容晚初这一夜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以至于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她只是依稀地记得昨夜做了个美梦,却连那梦的一鳞半爪也记不清晰了,坐在妆台前,对着水精妆镜里头容色鲜妍的一张脸,目光还有些微的茫然。

她起得有些迟了,外头的天色还是灰灰的,云层压到了城楼的屋脊上,她心里觉得时候还早,看钟上却已经近辰初了。

阿讷抱着两束梅枝进了门,拿立在墙角的粉瓷花觚装了,一面笑着道:“昨夜好大的风,听说御花园里的树都刮倒了一棵。梅园里花吹了满地,好容易才在背风的墙角底下折了这两枝没有尽谢的。”

一面抄着剪子修剪那一觚花。

风吹树倒原本不是什么吉兆,但侍女神色十分的明媚,和那一瓶子梅花似的艳煞人,也让容晚初说不出斥责的话来。

倒是替她梳头的阿敏回头瞪了阿讷一眼,说了声“满口胡吣”。

容晚初就忍不住笑了笑。

大约还是那个未名之梦的遗泽,她今日总有些额外的宽容和喜悦。

尚宫廉姑姑回话的态度也显出些轻松来,道:“宋尚宫和崔掌事已经到了厅中了。”

侍女在她鬓边压了最后一枚珐琅花钿,容晚初就站起了身来。

宋尚宫在凤池宫休憩了一夜,仿佛就真的把自己当做了贵妃的役使,笑盈盈地屈膝叫了声“娘娘”,神态十分的亲昵。

尚宫局的掌事崔氏容长的脸儿,神色有些积年的冷肃,要笑的时候眉间却露出了浅浅的川字纹来,行礼的时候也是一板一眼的,十分的规矩。

容晚初在上首落了座,就笑着压了压手,道:“两位姑姑都坐。”

小宫女端了茶盘上来。

宋尚宫就顺手接了过来,含笑上前替容晚初斟茶。

她做得自然又流畅,丝毫不显得殷切,斟好了茶水之后,就又重新退了开去,表情也十分的坦然。

崔掌事的眼皮就微微地动了动。

容晚初没有想到宋尚宫会做到这一步,却也没有制止、或是惶恐地道谢,就笑着点了点头。

宋尚宫和崔掌事都以为她还要说些什么,她却没有多纠结寒暄,单刀直入地道:“两位姑姑也知道,本宫进宫来不过月余,资浅德薄,倘若不是陛下和太后娘娘两位圣人的错信,原本沾不上这些事务。”

宋尚宫笑道:“娘娘太过自谦了。”

“但既然接了这个差使,”容晚初看着宋尚宫,语态温和,笑微微地说了下去:“咱们就把这件事妥帖地做好了,到时候本宫在太后娘娘跟前有个交代,宋姑姑和崔姑姑都是宫里的老人,想必懂得这个道理。”

宋尚宫面上还是笑盈盈的。

崔掌事略略地低了头。

容晚初也没有迫着宋尚宫和崔掌事表态。

她两只纤纤的手交握在腹前,姿态也是娴雅温柔的,和声道:“两位姑姑消息灵通,宫里宫外的大事,姑姑们没有不清楚的,必定也知道本宫这里是个什么情形。”

自来都没有主子做错事的道理,只是许多贵主新入宫时多半也是惶恐的,远不足以把这个道理看得明白。

便是想明白了,也不能似容贵妃这样的有底气。

容贵妃有个权势滔天的生父,便是办砸了这件事,顶多在口头上受几句教导。倘若她又不求皇帝的恩眷,那在这宫里简直称得上八风不动、无欲则刚。

贵妃低着头慢慢地啜了一口茶。

宋尚宫和崔掌事不由得暗暗地相视了一眼。

宫闱内的主仆之间,往往也是彼此博弈,此强则彼弱的关系。

容晚初的表现这样强硬,一副软硬都肯接招,自有一番规矩的模样,两位尚宫女官就不得不收敛了前头的许多念头,重新打叠起精神来。

崔掌事眉间的川字纹仿佛更重了些,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尽舒展开了,重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给容晚初行礼:“臣但凭娘娘的吩咐。”

容晚初就笑吟吟地看着她,道:“崔姑姑这话说得过了。不知往年对账都是怎样一个章程?还望姑姑不吝赐教才是。”

她抬手指了指厅堂左右的空室,温声道:“我这里尽有地方,就有劳司计司的姑姑们先把旧年里的账簿盘清楚了,后头的事也好处置。”

乱云低垂,天色郁郁,围场边靠近宫苑的方向上间植着翠柏和梧桐,这时节柏树还有些沉沉的绿色,梧桐却早就过了落叶的季节,一点秋天没有吹尽的黄叶在风里打着旋儿,一头撞在滑动着的圆木靶子上,被这稍稍阻了一阻的工夫,就有支白羽的长杆箭穿透了风声,狠狠地钉了上来。

有侍卫策着马小跑着凑了过来。那支箭尾翎还在嗡嗡地颤动,但那片黄叶竟没有碎,他伸出手去将它拨/弄开了,露出靶子上描漆的环心。

他高高地举起手臂,做了个“靶心”的手势,就将那木靶子提了起来,夹动马腹回到了校场的边缘。

阔大空场的这一边,马上的年轻男人已经放出了另一支箭。

那箭离了弦,他就没有再去留意它的准头,瞄准时微微眯起的眼也恢复了平常的沉静,他没有再上弦,只是用带着扳指的拇指在熟牛筋的弓弦上随意地拨了拨,就回手把它递给了跟在身后的侍卫。

天子真是武勇神异。

于存擦了把汗,双手接过那柄弓,又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已经空荡荡的箭囊。

这弓是墨司的人得了旨意,完全按照皇帝的意愿打造出来的。弓体并不算重,满弦也并不十分耗力——但也因为这些缘故,这柄弓在射程和准头上都稍稍有些欠缺。

可是刚才皇帝已经射空了一囊箭,除了前两支多少偏了一点,后头每一支都中在靶心上。

更不要说到后来用的还是动靶。

龙禁卫的武技在禁军中并不十分出色,至少以于存自己来看,他就绝没有这样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箭术。

殷长阑也并没有心血来/潮考教亲兵的意思,他练了小半日的弓,这个年轻皇帝的身体并不十分强壮,这时额上也冒了些汗。

他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正亢奋,跨在马上轻轻夹着马腹,雄骏的白马仿佛能体会主人的心情,发出了咴咴的低鸣,不停地小步跑动着。

另一个随侍的侍卫见状,看了于存一眼,见他只是低着头跟在皇帝的身边,轻轻地嗤了一声,催马前趋了几步,道:“陛下,臣听说林子里前些时候豢了新的野物,您可要去散散心?”

围场在禁宫北部,再往北就是一片山林,御兽监的人会定期投放检查过没有威胁的野物投放进来,供天子、王孙们狩猎之用。

殷长阑许久没有这样有活动开筋骨的感觉。

他不由得朗朗一笑,在马臀上轻巧地敲了一鞭,道:“走!”

什么准备都没有做,也没有带上足够多的人手,于存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好,刚要开口阻拦,又觉得有些冒失,这样片刻的工夫,君王的白马已经风一样地驰远了。

他有些焦急地随手在场边拉过了一名内侍,匆匆交代了几句,就跟着纵马追了上去。

——皇帝突如其来任性的结果,就是等到李盈带着大批的侍卫跟着散进林子里,循着哨音找到了前头进来的皇帝和两个龙禁卫的时候,殷长阑正背倚着一棵大树微微地喘息。

李盈顺着他脚边明晃晃的正黄色流苏穗子,看见了丢在一旁的鲨鱼皮剑鞘。

那个叫费胜的龙禁卫半边身子都糊了些血迹,一侧手臂软趴趴地吊着,瞧着是断了,垂着头不远不近地跪在皇帝的身侧,像是犯了错的模样。

倒是于存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碍,犹能有余力地扶着皇帝的身子站着。

大太监的脸都白了。

他急慌慌地道:“大家,您可还好?”

殷长阑却不像他想得惨烈,还能有些笑意,道:“朕并无碍。”

他只是脱了力,倚着树缓了一回,就恢复了些许力气,重新直起了身。

禁卫们很快就分散开来,仔细地排查附近是不是还存在着其他的危险。殷长阑迈动脚步,这时节林中枯枝满地,因为前些日子那场雪的缘故,踩上去有些腐朽的闷响。

他向李盈的方向露了背影,就听到大太监声音有些尖锐地道:“您受伤了,您背上在流血……”

殷长阑知道自己受了一点伤。

他马上打的江山,一向身先士卒,那些年里大大小小的伤受过不知凡几,并不大在意这回这一点,只是道:“朕知道,不打紧。”

他走到斜对面不远处的另一棵树边上,从树干上握住了自己的剑柄,抖了抖,很用了些力气,才将佩剑从树中拔了出来。

之前注意力全在他身上的李盈顺着他的动作,才看到那柄剑是穿过了一条大蛇的七寸,才钉进了树干里的。

那蛇鳞皮雪白,眼睑血红,通身足足有成/人大/腿粗细,被殷长阑全不在意地抬脚踢开,僵直的蛇躯仆在枯枝败叶之间,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太监不由得紧紧地捂住了嘴,眼白一翻,悄无声息地栽倒在地上。

皇帝受了伤的消息并没有立刻传出去。

李盈是

贸然受了一点刺激,在赶到场的太医施了针以后很快就醒转了,鞍前马后地服侍着殷长阑返回了九宸宫。

在围场中太医已经简单地替他包住了伤处,回到宫中清净的屋舍里,才重新剪开了背后的衣衫,准备上药。

那蟒蛇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出现在本该安全的宫中围场里,它本是蜷在坑洞中冬眠,出于尚不知名的缘故惊醒,才突然袭击了三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