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且以情深共白头[快穿]> 第43章 凤兮公主(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凤兮公主(6)(1 / 2)

江淮据云看雨, 推出十五号夜间有大雨, 今日是十三号, 十五号晚间还有两天。

神策军绝非浪得虚名, 清若估摸着常存那里顶多能拖住一天半的消息, 若是神策军反应过来开始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好在她这边已经拿到了另一半钥匙,玉春楼的老鸨也暗中控制处,即使后续有突发情况主动权也在她这。

晚间常存回来复命, 从少保那带回来二十一个暗卫。

为首的叫木衍。

是太子赐的名,这二十一个暗卫的性质同清若现在养在京城那些孤儿差不多, 都是很多年前太子就命人寻来养着教导长大的,为的就是培养起来成为自己的势力,能绝对忠心。

华中此次灾情一发谁都知道牵扯重大,不仅神策军这次出来的都是好手,各派系这次出动的人员也都是得力干将。

清若这趟出宫是瞒着皇后擅自行动,怕皇后迁怒身边之人,所以出宫之时就把身边亲近几人都带了出来。

夕瑶按她的吩咐先去办事, 此时正在来华中同她汇合的路上,周锌则是听令留在洛安等她后续安排。

也正因如此清若会选择带着两位先生和金晨混在官员队伍中来华中,毕竟她身边人手不够安排,天灾一起路上趁乱的匪徒不会少,总要先保障人身安全。

常存次来华中带了近三十个侍卫, 现在再有从少保处接手的二十一的暗卫, 她这边人手问题就解决了不少。

且侍卫和暗卫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皇子皇女手下, 侍卫是明面上的护卫和代表,利于用身份办事。而暗卫更多的是隐秘、刺探消息。

有了暗卫,那人员的监视问题就转交给木衍来负责,清若要查早树背后植主,那给早树留机会传递消息,拦截消息以及探查背后之人就成了木衍他们的任务。

到了十五号晚间,清若带着常存、金晨、木衍,还有两个负责扛着徐广正的侍卫,一行人趁着夜色出了周家县县城,到了城外才骑上准备好的马匹,朝徐广正所说得雁归山而去。

他们出门之时天已经开始飘着小雨,这会出了城到了山脉周围雨势越发大起来,马蹄都已做了防滑和消声,一行人穿着黑衣隐在雨夜中行径。

到了山谷岔道,两个职位提着徐广正两边胳膊让他指路。

徐广正突然沉默,常存端坐于马鞍之上,拔剑划过大雨落在徐广正勃颈处,“快些。”

清若轻轻出声,“常存。”

常存转手收剑,“公主。”

清若头上戴着大毡帽,披着蓑衣,只是雨太大,沿着她帽檐周围滑落连成了水线。

徐广正在她出声时便抬头看她,这所有人里,她让他感觉最恐怖,年轻貌美又身份高贵的女子,偏偏残忍到接近无人性,让人觉得心凉。

雨太大,视线被雨幕阻隔即使离得很近也有些视线模糊,清若的声音落在倾盆大雨里显得轻而软。

“二皇子?周国?”

“徐大人夫人孩子现在在周国吧。”

后一句,她是陈述句。

别看现在的二皇子似乎是个老好人,兄友弟恭,对太子恭敬,对其他小的皇子爱护,看着不争不抢十分佛系,整日就看书写文是个雅致人。

实则是掩藏最深的一个。

穆清若记忆中,三皇子是最不服气太子的,他母妃是皇贵妃,后家势力也大,在朝堂上什么事都要和太子对着来,也时常搞些小动作给太子添麻烦。

起因便是清若畏水的根源,清若在铭瑄帝一众孩子里排行老六,前头几个都是皇子,得了她这个公主之后铭瑄帝便格外宠爱。

三皇子母妃在宫中也得势,自小就性子霸道,自然不喜欢这个得父皇偏爱的妹妹。

清若四岁的中秋宴,三皇子用蛐蛐哄骗清若躲开侍女跟他去玩,结果给她推进了御花园的池子。这是太子第一次和三皇子两人打架打得头破血流,长大之后两人的仇怨越积越多,现在都恨不能把对方除之而后快。

而二皇子更像是太子和三皇子之间的和事佬,他喜欢佛学、喜欢诗书文学,对皇位没什么想法,自然和太子与三皇子没冲突,两个人闹得太过之时二皇子就会劝劝太子又劝劝三皇子。

至少穆清若记忆中,到目前为止他的表现都是这样,太子和穆清若对他的感官都很好,和他也比其他皇子亲近。

古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二皇子就是那只会咬人的狗。

记忆中三皇子在此次灾祸事件华中势力被连根拔起,连带后家和朝中都元气大伤。

两年之后又因为在下一届科举中主考官卖题一事被皇帝大罚,后家势力被掀,此后便没了依仗沉寂下来。

而二皇子在秋围中设计了一场事故,太子虽保住了性命却失了一条腿。

那场事故,也有穆清若的责任,因为太子从不对她设防。

穆清若那时为了讨许植允的欢心,也从不对他隐瞒,反而因为知道他身在官场想要更多了解太子的情况,每次知道的事都和他说。

许植允,是二皇子的人。

穆清若和许植允是皇帝赐的婚,她是公主,也是太子的胞妹。何薇安即便和许植允有私,明面上连妾室都不能当。

记忆中她知道太子受伤一事便晕倒了,再次醒来,太子失去一条腿,底下的皇子三皇子已经彻底沉寂、几个小的有心也无力,二皇子,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天子。

大局已定。

何薇安坐在她床边,捧着药碗,亲热的喊她姐姐,告诉她只待二皇子登基,便会下旨封她为平妻。

她从前和清若关系就亲近,那时就想喊清若姐姐,现在总算能得偿所愿。

至于清若会想到周国,因为太子出事的那场事故里,是二皇子同周国连手所为。

周国便是穆松登基建立瑜国时从诸侯国自立为国的两个国家中实力较强劲那个。

二皇子那时许诺给周国的条件是瑜国西南三座城池。

只是这些城池还未归到周国版图便被顾淮郅夺回,因为太子之事,已经病倒许久的铭瑄帝气急攻心一命归西,那时二皇子将将登基,朝堂上也就开始了新帝与神策军之间的权势之争。

二皇子在太子出事铭瑄帝驾崩之后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不少□□认定先帝是被二皇子直接气死,而不少王侯也想把局势搅得更乱。

所以那时登基的新帝一方面要依仗神策军保障皇权,一方面却又十分忌惮神策军。

穆清若的记忆,只到这。

太子受伤,她气急晕倒,醒来没几天紧接着自己父皇驾崩,母后病倒。

紧接着她开始下身出血腹痛难忍,也是这个时候,穆清若才知道自己怀孕了,而这个孩子,已经保不住了。

她问许植允为何就连孩子都容不下。

许植允给她的回答是:你还年轻,好好休养,以后再怀。

至于为何要让这个孩子流掉。

是许何氏的意思。兄长一家丧命黄泉,只余下何薇安一个孤女,许何氏希望许植允的长子出自何薇安。

穆清若的记忆,也或许是梦境,只到此便没了,因为人死了。

二皇子能在几年后联手周国来对付太子,那肯定不是短时间内有的联系。按照时间推算,应该现在已经有联系了。

清若翻过周家县这些人的资料。

徐广正的资料不正常。

他这一生太过寻常。

至少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徐广正的经历不该太过寻常,那就是假的。

清若让暗卫去查徐广正的资料,发现果然资料上的那个人二十多年前就死了,徐广正也只是顶了这个人的身份名字。

暗卫去查真实身份,寻到周国断了根。

周国自这一任皇帝登基起国力便开始下滑,这任皇帝从登基就沉迷后宫,自己没本事,生了十几个儿子现在为了皇帝之位打得厉害,国内势力错综复杂,暗卫摸不到具体来自哪派势力。

只能确定和周国有关。

徐广正既然和周国有关,那后面牵扯的人只能是二皇子。原本假死的夫人孩子现在应该在周国。

清若这话音落,徐广正惊悚的瞪着眼睛看向她。

为了隐秘,他和二皇子和周国都甚少联络,上一次联络还是他夫人孩子假死之前。

清若勾了勾唇,“本宫最后说一次,劳烦徐大人好好指路。”

徐广正没有毡帽也没有蓑衣,身上的伤口早已被雨水泡得肿起来,脸也是肿的,眼睛一只半眯着,哆哆嗦嗦开口,“我夫人和孩子什么都不知,我带你到粮仓,你给我个痛快,以后不要再找我夫人和孩子。”

清若点点头,“可以。”

她回答得太干脆,徐广正心里有些发虚,清若接着开口,“本宫一言九鼎,徐大人带路吧。”

徐广正这才压下心里的百般滋味,老老实实带路。

雁归山虽叫山,但其实它是一整片连绵起伏的山脉,也是整个谷雨郡最大的山脉群。

一行人在山谷中转了好一会,才在徐广正的指路下来到一个背风口的山脊处。

这地方隐秘,虽是山脊,但却有一块不小的平台,看着挺像是粮仓所在。

徐广正神色灰败,侍卫停住脚步他整个人都被半拖着,自己撑不起力来,“到了。”

清若翻身下马朝他走去,“就是这了?”

路过常存时抽了他腰间的佩剑握着,徐广正点点头,而后神色放空等死。

清若走到他面前,手掐着他的下颚卸了他的下颚反正他咬舌自尽,吩咐侍卫,“捆起来。”

这次若不是她吩咐常存在事发事前就来华中,恐怕灾情刚报到朝廷徐广正就假死跑了,这人留着还有用。

徐广正目光惊悚看向她,意思很明显,她答应的给他个痛快。

清若戴着毡帽在倾盆大雨里神色淡然,都未看他一眼就转身,吩咐常存和木衍去找粮仓门。

两人找到粮仓门口处常存拿出两半钥匙合在一起打开了门,这才喊她,“公主。”

清若吩咐金晨和两个侍卫在外面,自己踱步过去,常存和木衍蓑衣下都用油纸包了火把,点燃火把之后木衍在前,清若中间,后面是常存。

外面倾盆大雨,但外台是内高外底的地势,加之洞口处又做了垫高处理,三人进来只有前面一两米有湿气,里面很干燥。

朝廷每一处要设立粮仓都有工部专门的官员到地方勘测之后才定下位置,粮仓的地理位置天生要求避水背风,已保证存粮。

三人往里行径没多久就看到了粮仓全貌。

里面自然不会是粮食,整整齐齐码放着木箱。

木箱不大,也就半米宽度,一丈高。木箱数量也不多,三个人眼看过去初步估算也四五十个左右,所以整个巨大的粮仓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十分之一的空间。

木箱看着结实且厚,没有任何花纹。

常存和木衍屏住呼吸,停住脚步,清若走上前,打开木箱上面的扣子,掀开盖子。

里面是放得整整齐齐的金条。

她又去开下一个箱子,依旧是金条。

这几十箱金条,少说也是几十万两。

怪不得,记忆中华中事件之后顾淮郅神策军的势力会发展得那么快,有钱能使鬼推磨。

顾淮郅能对铭瑄帝隐下粮仓,只待华中这边风波平息后再慢慢搬回,但是她现在不行,神策军还在追查粮仓之事,再有她手里能动用的势力不足以瞒下。

清若当机立断,“常存,清点金条数量,本宫要写奏折回朝,本宫在奏折上只上报三分之一,待父皇派人来处理你负责汇报配合。”

“木衍,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在神策军找到这之前,运走三分之一,先运到江南,我会通知周锌去江南做准备接应。”

“另外通知太子殿下,让哥哥派人来接应,三分之一当做我的私产运回洛安。”

木衍迟疑,“公主,若是殿下派人来,运回到洛安陛下会收到消息。”

清若点头,“不用刻意隐瞒,告诉哥哥是我的意思,运回到洛安之后,我、哥哥、父皇母后,这三分之一里一人分四分之一,就说是我的孝敬钱。”

写奏折给铭瑄帝的,那就是过了明面最后要进国库的,哪怕她现在所有的全部报上去,铭瑄帝也会觉得她私下有留。

就让铭瑄帝以为她报了一半,想要自己接下另一半。

等金条到了洛安,她自己

、太子、父皇母后再每人分四分之一,她说是孝敬钱,那进的就是个人的私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