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我欲为后> 第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节(1 / 1)

丽嫔回过神来惊问:“你说什么?”嬷嬷道:“奴婢只是话回的怠慢了一句,她就不依不饶,说奴婢小看了真人之类的话,奴婢冤枉啊。”丽嫔满肚子火正无处发泄,闻言怒道:“怪不得这小道姑对本宫这样不客气,原来是你得罪了她在先,你难道不知道,陶真人是皇上发了两道圣旨才请了来的,何等敬重,你敢不把他的人放在眼里?混账东西,你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这么不知进退。活该!”嬷嬷吓得委顿在地。丽嫔喝道:“你还滚出去!”那嬷嬷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丽嫔揉揉额头,喃喃道:“这宫里是要反天啊,才进宫两天不到,就打本宫的脸,这口气难道就这么咽下了?哼,小小的一个道姑,以为自己是谁!竟然还敢诅咒本宫!”心腹嬷嬷道:“娘娘,这两年娘娘是奉太后命令看管着公主的,如今突然有人插手,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太后?”丽嫔焦虑道:“太后近来身子不大安泰,懒怠见人,我也不好贸然就去长春宫打扰,免得弄巧成拙,起驾,去梧台宫。”***且说薛翃离开宁康宫,心绪难以宁静。她本不舍得离开宝鸾公主,也很想再进内殿探视,但是丽嫔等人在侧虎视眈眈。且她今日已经破例,幸而仗着这个身份,应该不会引人疑心。如今只快些思忖如何尽快将宝鸾的身体调养妥当就是了。但是想到那孩子瘦的一把骨头,且又养成了畏惧胆怯的性子,几乎让薛翃忍不住潸然泪下。她埋头而行,正将拐弯之时,冷不防对面有个人悄无声息地出现。薛翃收势不住,额头在他胸口的飞鱼服上撞了一下,精密的刺绣金线蹭过,微微地有些火辣辣地。薛翃最忌讳跟人肢体接触,忙后退一步,抬头看时,才发现对面站着之人身形高挑,脸容清俊,气质偏冷郁,竟是锦衣卫指挥使江恒。为宠妃的时候薛翃之前见过几次江恒,他是正嘉皇帝的心腹,为人阴沉缜密,性情狠厉,简直就像是更阴柔些的正嘉皇帝,他掌管着镇抚司,统领锦衣卫,手底不知沾了多少人命跟血腥。之前薛翃陪侍正嘉的时候,曾跟江恒打过几次照面,每次见到他,心都会凉飕飕地,不敢稍微怠慢。如今“再世为人”,但面对这位煞星,却也是不愿跟他多打交道。当即打了个稽首,低头欲去,江恒却道:“仙长急匆匆的,是往哪里去?”薛翃垂着眼皮:“正要回放鹿宫。”江恒啧了声,道:“咦,仙长的额上红了一片,是给我撞得吗?”薛翃因一刻心神不属,并没有留意,却见江恒迈步上前,抬手在她额前按落。“江指挥使!”薛翃脱口而出,抬手一挡。江恒站住,两只眼睛瞟向薛翃的脸上,若有所思地问道:“仙长、知道我是谁?”给他那冷血动物般的眼神无情地瞥过,薛翃的心都冷悸了,瞬间的窒息,然后她回答:“指挥使大人,不是身着官服吗。您的大名,我也曾听说一二。”江恒一笑:“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仙长真的有未卜先知之能呢。”薛翃因宝鸾之事心绪紊乱,一时忘了自持,差点露出马脚。且江恒又非寻常之人,于是低头道:“贫道先行一步。”她正要走,江恒突然说道:“仙长可跟那逆贼俞莲臣认识?”——他怎么会突然这么问?心头犹如冰水蔓过,薛翃僵住。她明明知道自己该头也不回地走开,可听他这样一句,如有无形绳索捆住了她的双脚。江恒目不转睛地盯着薛翃的脸,仿佛不会错过任何一丝表情变化。薛翃强令自己镇定,心绪飞转,直到突然想起来:当日她才进京,当街拦阻俞莲臣的囚车,那囚车是镇抚司负责押送,要么是镇抚司的人禀告了江恒,要么……是他当时也在场,在某个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薛翃淡淡问道:“指挥使为何这样问?”江恒笑道:“天师法驾拦住了俞莲臣囚车,此事谁人不知。”第35章美的人一定要支持正版订阅哦~么么哒!也许这一切都跟命数有关, 比如她最后的结局,早在她的名字中得以昭示。翃,拆开来看,是厷跟羽的组合。——其中‘厷’, 是山谷开阔之意,‘羽’, 则是翩然飞舞之意。二者合起来, 指的是蝴蝶或者蛾儿在阔朗的山谷中翩然飞舞。她的名字是薛老侯爷给亲起的, 这本是老侯爷给初生的小孙女儿的一种极为恰合吉祥的祈念。但是偏偏她姓薛。薛跟“雪”同音, 倘若是在雪天, 冰天冻地,寒风凛冽, 那么又有什么蝴蝶飞蛾能够翩然振翼?而且又可以读“血”, 跟“翃”连起来便是“血红”,这下场岂不是早就注定了吗?***正嘉八年的夏季,京师突然地震, 把皇宫的泰液殿震塌了一角。这泰液殿在云液宫内,曾是薛端妃的寝殿, 如今端妃因为谋逆处死,已经离世近两年了。从薛端妃出事后,云液宫就成了宫内禁地,皇帝不许任何人出入, 锁了宫门。也没有任何宫内妃嫔愿意靠近云液宫, 毕竟一提起, 就想到当初薛端妃的遭遇,让人不禁毛骨悚然,连住的离云液宫略近一些,都觉着晦气。宫内建筑本极坚固,又有特殊的防震设施,就算有寻常的地动,也不至于会出现倾塌的情形,如今突然塌了一角,对虔心修道的正嘉皇帝来说,自然乃是天降异象,只怕会皇室不利。皇帝思来想去,连发了两道圣旨前往贵溪龙虎山,请天师真人陶玄玉入京。虽然皇帝“求贤若渴”,天恩浩荡,但直到立秋时分,陶真人才终于率领门下亲信弟子,姗姗启程。经过三个月的水陆波折,在九月下旬,真人的法驾才总算进了京畿地界。这夜,真人一行宿在清河县,县官早听闻真人大名,亲自迎了,请在县衙安置。陶玄玉这次离开龙虎山,随行带了几位心腹的弟子,首席大弟子唤作萧西华,二弟子葛衣。又有两名得力的女弟子,绿云跟冬月。余下的其他弟子数十。除此之外,却还有一位名唤“和玉”的女冠,年纪只有十七岁,却是当初上届天师张沐亲收的一个小女徒弟,也是陶玄玉名义上的小师妹。这夜,绿云跟冬月奉命去给小师姑和玉送餐食,两个女冠子都才过豆蔻年纪,绿云十六,冬月十四岁,虽然学着修道,性子却还有些烂漫。两人都是南方人士,第一次来到北边,很不适应北方的天气。方才出来之时,各自又多加了一件鹤氅。冬月提着食盒,见周围无人,因说道:“这一路走来,小师姑都不跟咱们同桌吃饭,只喜欢一个人呆着,少不得咱们来回伺候,天这样冷,我本想自己来就可以了,又劳动师姐。”绿云道:“不要妄言,小师姑出身跟咱们不一样,在门中辈分又高,师父素来对她还谦和有礼呢,何况你我。”冬月悄悄说:“小师姑只比我大三岁,看着又面嫩,偏辈分这样高,我没入门前听说有个师姑,还以为跟师父一样年纪呢。”绿云笑道:“谁叫你我没有那个福气,不是师祖所收的最后一个徒弟呢。”冬月问:“师姐,我听说小师姑是张师祖驾临京师的时候所收的,她真的是北方人?”绿云冷笑道:“你还做梦呢,你就算没有来过京城,难道就没听说过颜夏许高?”颜,夏,许,高,正是当朝最为著名的几位辅臣,也代表着京师的四大家族,就连冬月这小丫头,也自然如雷贯耳。冬月道:“小师姑俗家姓高,难道就是这颜夏许高之中的‘高’吗?可如果她是天子脚下的官家小姐,家里又如何舍得让她当女冠?”“你入门才两年,有些门里的旧事不知道也罢了,”绿云道:“当初祖师游历京城,小师姑才八岁,体弱多病,高家又崇信师祖,所以才舍她入门跟从修道,后来祖师临终之前交代,说小师姑十五岁有一道生死劫,果然两年前那次不是差点就闭气了吗?”冬月忙道:“我正是在这件事后才入门的,听说整个人断了气,都有人建议师父把她安葬了,可师父谨记师祖的话,又多等了两天,终于才活了过来。但虽然醒来,却仿佛没了魂魄似的,跟先前判若两人,且不许人碰触,一旦沾身就如疯狂,又休养了一年多,才恢复了正常。”“所以小师姑的性子乖僻些,也是有的。”绿云点头,又小声道:“这次师父特带了小师姑回京,我想,大概是想把她还给高家了。”冬月有些羡慕:“原来小师姑出身果然矜贵不凡,若我也有小师姑这样的出身,我也不当女冠,回去当给人伺候着的小姐了。”绿云笑啐了一口,眼见到了和玉的住处,两人不约而同屏息静气。绿云上前,先恭敬道:“绿云冬月,奉师父命令,来给小师姑送晚饭。”说了两遍,室内毫无动静,绿云诧异,命冬月上前敲门,也无反应,两人大胆将门推开,却见室内空空如也,并没有和玉的身影。***孩子的凄厉啼哭声,被北风吹送,在夜色里显得格外高亢。因为先前地震的缘故,加上年景不好,清河县里也聚集了不少的灾民,就在县衙二里开外的棚户里等待安置。这孩子才出生了两天,母亲却因为饥寒交迫,没有乳汁,孩子不肯吃那些米粥,饿得嚎哭不已,他们的家境又贫寒,无法请奶娘,何况清河乃是小地方,但凡有奶汁的妇人,只顾自己的婴儿已经分/身不暇了,哪里能管了的别人家。孩子的父亲好不容易请了一位大夫,那大夫却也一筹莫展。因此这家人手足无措,抱头痛哭,旁边的百姓们闻听,也不禁心酸落泪。一时之间,哭声绵延不绝。正在绝望之时,却突然听见有个清冷的声音响起:“不要哭了,我来看看。”大家愕然,忙转头看去,看了半晌才瞧清楚。面前看着的,是个小道士,脚踏步云履,头戴道冠,乌纱罩在额前。身上穿着雪白的袍子,外头却罩着一件玄色的道家对襟鹤氅,黑白分明,肃穆清冷。只是这样站在黑夜里,一时叫人看不分明。那妇人的丈夫先跳起来:“道长,你真的有法子?”仓促中伸手来拉这道士,却不妨旁边一人探臂挡住,喝道:“退开。”男子吓了一跳,这才发现挑灯笼的是旁边一位身量高些的道士。与此同时,在场的众人也都想起来,听说皇帝亲请的什么龙虎山的大道士入京,今晚休息在县衙里,难道这来的两位,就是他们队伍里的人?如果真的这样,想必真的有通天的法力,当下忙唯唯诺诺后退,又慌忙拜求。那道士上前,望着妇人道:“手伸出来。”妇人迟疑地看着她,突然发现她身段袅娜,眉目如画,秀美清丽,这才醒悟原来不是道士,而是一名女冠,于是慌忙将手伸了出来。女冠听了一会儿脉,说道:“你的脉象沉郁浮躁,没有大病。去药铺里抓两钱天仙子,以酒合了饮下。如果觉着胀痛,再取消石一剂,可以去你的燥热,利于下乳。”众人见她清水素面,毫无任何粉黛修饰,但天生的肤色如雪,眉如墨画,一双眸子更是清亮有光,若换作女装,分明是个绝色美人,出言却自有一股威严。可看她年纪,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不像是很有经验,何况连大夫都不知道如何医治,她怎会这样有把握?一时众人便半信半疑。旁边那年青的道士说道:“这是陶真人的师妹,和玉道长,你们还不快去。”大家这才信了果然是陶真人一行的,于是忙跪地叩谢,那妇人的丈夫亲自奔去药铺。和玉却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缓缓站起身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