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我欲为后> 第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节(1 / 1)

江恒啧了声,道:“咦,仙长的额上红了一片,是给我撞得吗?”薛翃因一刻心神不属,并没有留意,却见江恒迈步上前,抬手在她额前按落。“江指挥使!”薛翃脱口而出,抬手一挡。江恒站住,两只眼睛瞟向薛翃的脸上,若有所思地问道:“仙长、知道我是谁?”给他那冷血动物般的眼神无情地瞥过,薛翃的心都冷悸了,瞬间的窒息,然后她回答:“指挥使大人,不是身着官服吗。您的大名,我也曾听说一二。”江恒一笑:“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仙长真的有未卜先知之能呢。”薛翃因宝鸾之事心绪紊乱,一时忘了自持,差点露出马脚。且江恒又非寻常之人,于是低头道:“贫道先行一步。”她正要走,江恒突然说道:“仙长可跟那逆贼俞莲臣认识?”——他怎么会突然这么问?心头犹如冰水蔓过,薛翃僵住。她明明知道自己该头也不回地走开,可听他这样一句,如有无形绳索捆住了她的双脚。江恒目不转睛地盯着薛翃的脸,仿佛不会错过任何一丝表情变化。薛翃强令自己镇定,心绪飞转,直到突然想起来:当日她才进京,当街拦阻俞莲臣的囚车,那囚车是镇抚司负责押送,要么是镇抚司的人禀告了江恒,要么……是他当时也在场,在某个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薛翃淡淡问道:“指挥使为何这样问?”江恒笑道:“天师法驾拦住了俞莲臣囚车,此事谁人不知。”薛翃道:“既然如此,指挥使当然也该明白师兄所说地煞之灾,何必问我。”江恒道:“毕竟是仙长先拦的囚车啊。”薛翃淡瞥他道:“指挥使还有别的事吗?”江恒挑了挑眉:“对了,仙长既然能预测地煞之灾,那不知会不会算到我今日入宫的意图呢?”薛翃皱眉,江恒笑道:“好吧,不瞒您说,皇上不肯杀俞莲臣,可也没有放他,还要我们好好地看管着,只是昨儿开始,这逆贼突然病倒了,奄奄一息的……”薛翃不禁屏住呼吸。江恒道:“你说他死了吧,岂不是违背了天师的好意?所以今儿我进宫来,特给他请太医。”竭力克制着,薛翃平静问道:“可知道是什么病吗?”江恒道:“身子一阵儿冷,一阵热,倒像是疟疾。如果真是这个病,可就麻烦了,他不死,也得让他死啊。”疟疾极为凶险,且是能传染的,一旦有人患病,必须立刻隔离,无人照料的话,很快就会脱水而死。薛翃目光涌动,几乎忍不住就要脱口而出,江恒盯着她,好像也在等待着什么。第8章宫墙是有些鲜艳而不失深沉的朱红色,薛翃站在墙边,黑色鹤氅,白色道衣,如墨般的青丝干净利落地绾在发顶,露出毫无瑕疵的秀丽容貌,肤色如新雪一般纯净。通身上下,除了唇瓣是娇嫩的嫣红外,竟只有黑白两色。紫禁城中从未出现过这样奇异的景致,在奇异之外,却有种令人情不自禁为之心仪的美。江恒的目光落在她额头上刚才被撞过的地方,那是一点淡淡地粉红痕迹。最后江恒道:“罢了,事不宜迟,我去太医院看看。虽然沾上这种病,怕是很难有人愿意去给那逆贼医治了。”江恒缓缓迈步瞬间,薛翃终于说道:“江大人!”他停下步子,像是意料之中她会出声,回头看向薛翃:“仙长可还有事?”薛翃面色如水,沉沉静静地说道:“俞莲臣是地煞之身,若是身死,煞气外泄,对紫禁城的龙气大为有损,目下师兄正张罗禳解之事,如果给他冲撞了,怕会引出谁也料不到的后果,假如……太医院没有人愿意去、或者对这症状觉着棘手的话,贫道会仔细斟酌,尽快找出个可以医治的法子。”江恒嘴角微动:“如此自然大好,也省了本指挥使很多麻烦。这样的话,先拜托仙长了。”说罢,江恒凝视着薛翃,一笑颔首。薛翃举手打了个稽首,两人相对着一点头,各自往前,擦身而过。宝鸾公主的心疾虽然棘手,但并不是没有头绪,而且她的病也还没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另外,宝鸾的病情并不只是疾病的原因而已,要让她好转,需要在饮食,药物,日常起居上各处留心,只要精心呵护,不怕好不起来。在此之前,丽嫔是不能留了,宝鸾身边的人,多半也都不中用。只是这件事还刚开始,俞莲臣就也生了病,如果真如江恒所说,这疟疾之症是最凶猛的,如果救治的迟,再加上病人体虚的话,应该撑不了多久。薛翃心头沉沉,正不停地思量,却觉着背后如锋芒隐隐,她的脚步微顿,回过头去。身后偌长的宫道上,并没有其他人在,跟江恒作别的那个路口也是沉静寂然,毫无异常。薛翃怔了怔:也许是自个儿多心了。***回到了放鹿宫,薛翃把管药材的木心叫了来,如神散她是有现成的丹药,可保命丹因为是禁药,等闲不能用,所以目前只有有限的两颗,还需要再炼制一些。保命丹所用的一些药材很稀有,不常用,薛翃吩咐木心叫太医院再送些过来,便回到自己房中。将房门关上之后,原先压抑的情绪,好像要冲破胸臆一涌而出。桌上的太一感应到主人回来,趴在水晶鱼缸里,瞪着两只黑豆般的小眼睛盯着她,尾巴有些不安地摇了摇。薛翃挪到桌边,身上的力气好像都给隔断在门外了,她凝视着鱼缸中的太一,一人一鱼目光相对,眼中的泪在刹那泫然欲滴。“我见到了宝鸾,”薛翃凝视着太一,像是看着最知心的朋友,“她先前是个胖乎乎的丫头,天真烂漫的,但是现在……”薛翃缓缓抬头,将眼中遏制不住的泪逼了回去:“太一,她会好的,我已经没了自己,没了小公主,也没了家,其他的人……我要让他们都好好的。”太一在鱼缸里,如同听懂了似的,不住地轻轻点头,嘴巴磕碰着水晶缸的边沿,像是在安抚薛翃。薛翃含泪而笑,手指碰在水晶缸的外沿,抚摸太一憨态可掬的头。脚步声从外头响起,是绿云的声音:“你确定小师姑回来了?”冬月道:“方才我看见小师姑进门的。”不多会儿敲门声响起。薛翃确认一切正常,才道:“进来。”门扇被推开,绿云在前,冬月在后,进门行礼道:“小师姑,先前有宫内尚衣局的人来,说是给咱们量体裁冬日的道袍,女弟子们都裁过了,只是小师姑不在,所以他们已经便先走了,说了下午再来。”薛翃道:“我的衣裳都已经够了,不必另外裁。”绿云迟疑了一下,冬月忙道:“小师姑,宫内的手艺怎能是咱们那些裁缝相比的呢,再说大家都有了新衣裳,小师姑只穿旧日的,那多不好。”薛翃淡淡道:“我目下另有别的要忙,这些小事就不必跟我说了。你们去吧。”冬月还要再说,绿云忙拉了她一下,躬身道:“弟子们退下了。”两人退了出去,绿云小心给薛翃将门扇重新关上,冬月已经忍不住嘀咕:“小师姑也太怪癖了,现成的好衣裳怎么不要呢?别人想要还巴不得呢。”绿云笑道:“小师姑没有你这样眼皮子浅,何况,小师姑的自比你我众人要高到不知哪里去,怎会在乎这点子东西?”冬月叹道:“唉,听说先前小师姑跟太医们一起去给公主娘娘看病,整天只想着治病、炼丹,对别的上头一点也不挂心,竟比师父还清心寡欲,我看,小师姑只怕要比咱们师父更先一步成仙了道呢。”见左右无人,冬月又拉拉绿云:“可是小师姑家里是高门大户,真的不想回去了?”**梧台宫。丽嫔先前来给皇后请安,才走不久又去而复返,梧台宫的人都不知什么缘故。丽嫔进殿的时候,正太子殿下赵暨也在,何皇后正在吩咐他什么。丽嫔见状,只得暂且收敛气恼,上前行礼。皇后见她面有恼怒之色,便对太子道:“你先去吧,虽说皇上这几日不会考察你的功课,但也要记得母后的话,千万不可懈怠。”赵暨低头答应,退了出去。皇后目送太子出殿,才看向丽嫔:“你怎么了?这么快又回来了?”丽嫔这才上前跪倒在地,哭道:“求娘娘给臣妾做主。有人欺负臣妾。”皇后十分诧异:“你说什么,在宫内谁敢随便欺负人?”丽嫔道:“就是那个随着陶真人进宫的和玉道姑,她先前不知怎么跑去了宁康宫给宝鸾公主看病,又不由分说地骂了臣妾一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一个庶人欺辱,臣妾的脸都没有了。”皇后微怔:“你说是那位女冠子?她一个方外之人,怎么敢那么对你?”丽嫔避重就轻,将自己回宁康宫后种种向着皇后禀明,道:“她是个女冠子,又不是宫内记名的太医,去给公主医治已经是越俎代庖了,臣妾没有追究,她反而不依不饶,数落臣妾的不是……臣妾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屈辱,求娘娘给臣妾做主。”皇后想了会儿,迟疑着说道:“按理说她是修道之人,又是才进宫内,不至于如此不通分寸,她说你什么?”“她说、说臣妾没有照看好公主才导致公主生病的,娘娘明鉴,谁不知道宝鸾公主的病是因为当初端妃……”皇后眉头一皱。丽嫔忙打住,又道:“她却把这帽子扣在臣妾头上,还说臣妾没有善待公主,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皇后道:“她才进宫,能知道什么?是不是你做的的确太过了,让人看不过去了啊?”丽嫔一惊,忙叫道:“臣妾冤枉啊,臣妾从来都是按照太后跟娘娘的吩咐,谨慎照顾不敢有违,就是公主的身体不争气罢了,公主年纪虽小,心思却重,娘娘也是知道的,这已经是换过多少太医了……”“够了,”皇后有些不高兴,“太后跟我都是让你好好地照看着宝鸾公主,你如果真的有什么差池疏漏的地方,让人拿住了把柄,也是你自己活该!你难道不明白?这陶真人是皇上推崇的人,就算是他身边的一条狗也比寻常人要尊贵些,这和玉……不是说是陶真人的师妹?她说一句话当然不能不听。”丽嫔心凉了半截:“娘娘!她、她的身份虽然不同,但她毕竟不是宫内的人,怎能就这么斥责欺负臣妾,娘娘难道不管吗?”皇后道:“我怎么管?他们都是皇上请来的,用寻常百姓家里的话来说,人家就是远来的尊贵客人,皇上那边还客客气气的呢,我身为皇后,难道要跟人家打骂起来?你让皇上心里怎么想?”丽嫔无言以对。皇后看她一眼,又放缓了声音道:“这会儿正是非常时候,你有些行径,也收敛些,若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就也暂且补一补,别忒让人看着不像话了。她如今斥责你倒还是轻的,如果给陶真人知道,说给皇上听,皇上也是颜面无存啊?你起来吧,赶紧回去。”丽嫔给这几句提醒了,忙站起身,又有些忐忑地问道:“娘娘,她还要说要发落伺候宝鸾公主的嬷嬷,您说她会不会真的把这件事捅到皇上跟前儿?”皇后道:“这倒是未必的,再怎么说,她的身份也在那里。而且现在皇上正忙着跟陶真人做禳解的法事,不会有空见别人的。”丽嫔松了口气,皇后道:“对了,你方才说和玉想处置伺候公主的嬷嬷?你也是糊涂,她既然不喜那嬷嬷,你怎么不帮着她先处置了?”丽嫔回过神来:“臣妾遵命。”于是不再诉苦,告退回宫。丽嫔去后,何皇后问身边的宫女:“先前本宫听说,这和玉道长不过十五六岁,还是高侍郎的孙女儿?”“回娘娘,正是这样。”皇后点头道:“她的年纪小,想来修行不到,脾气冲是有的,所以才跟丽嫔吵起来。这样的人反而好相处。”宫女笑道:“是啊,丽嫔娘娘原本仗着太后,性子也渐有些张狂,没想到在一个小丫头面前吃瘪。倒是省了娘娘教训她。”皇后也一笑,手中的念珠一停:“不过想来,客人远道而来,没有个不跟主人见面的,陶真人自有皇上照看着,这位和玉道长,本宫倒也是该见一见的。”旁边的嬷嬷道:“娘娘的确该见一见,这丫头既然年纪小,想必好哄,只要她开心了,真人自然也高兴,真人一高兴,皇上那边必然也是喜欢的。”宫女忙道:“那奴婢去叫人传旨请她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