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七十年代餐饮大王> 46、第四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第四十六章(1 / 2)

俞青山自己是不可能回到生红星大队去主持这件事的,俞向安自己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把这个技术看得太严重,这真的不是什么秘方,不过有一次她想到了可以用这门技术换取工作岗位之后,她对这门技术也重视了起来。

做出来的纸现在是平整了些,但是距离书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现在作为一张比较柔韧、吸水性不错的草纸,功能是已经达到了,也可以初步投产了。

所以俞青山就打算回去了,他想要回去把这门技术让俞青保学会,然后由俞顺稳向公社申请大队作坊,顺利的话,让公社的人看到他们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初步办厂了。

一个厂子不论它多小,它都是有正式工人的名额的,到时候俞青保肯定有份儿,而他作为初始的技术提供人,他要两三个工作岗位不过分吧。

到时候他的子女在那里,他的亲兄弟也在那里,他把这门技术送出来,也不会很亏。

他也跟俞向安说了,这门技术是她最先拿出来的,他只是改良,其实也没有改动太多的地方,就是一些细节问题,归根结底是她的技术,到时候如果她二哥四姐回来这里,他们第1年的工资要拿出一半分给她。

他这么说,俞向安心里有点虚。

这方法就是她跟着舍友屁股后面知道的一星半点。

他现在这么重视……咳咳,感觉自己捡了大便宜。

但是俞青山很坚持,“你是他们的兄弟姐妹,不是他们妈,我才是他们爸,我这当爸的为他们付出是应该,你是妹妹,按理来说你才是应该被照顾的那一个,兄弟姐妹要长久处下去,该分清的时候就要分清。”

他这一番话说得俞向安很佩服。

就算是在后世,也有很多家长把子女的东西当成自己的,或者是压榨某一个,给偏爱的孩子提供便利。

他在这一方面出人意料的透彻。

回去之后,其他人都被赶跑了,俞青山就拉着俞常有、俞青保两个人钻进了房间里召开会议。

对于他提出来的建议,俞青保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他这是占了大便宜,如果真的能成的话,凭空得了一个岗位。

他们不知道以后很多工

人会下岗,能传给子孙后代的工作岗位也不能再传下去了,很多人被迫下岗,重新寻找谋生的工作,现在的他们把这当做一个不会变的铁饭碗。

“我到时候也拿出一年的工资,其中一半给小安,我这当大伯的记着她这份情。”

就是这样,他也是占了大便宜了。

他们谈妥之后,又仔细的过了一遍他们要怎么跟俞顺稳交流。

他们是堂兄弟,要说亲近是亲近,但要说远也是远了。

就算这件事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怎么说能把事情说得更好听,看上去更面上有光,也是需要技巧的。

俞顺稳之前还不知道这事儿,他看了俞青山带来的成品纸,这种纸比他们供销社卖的那种草纸要好一些,听他一说主要材料就是山上随处可见的树皮竹子,他眼睛一亮。

对他提出来的要给他孩子留几个工作岗位从乡下调回来的事情,俞顺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就算前期工作岗位少,但是最后慢慢扩大,就能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纸这种东西成本低,轻便方便携带,看着质量也不错,不愁卖不出去。

草纸这东西说起来没多少人注意,但是稍微讲究一些的人都要用,他们乡下人还能说拿几片树叶子了事,但是城里人基本上没有的,这是必需品。

他们要是跟供销社的货卖同样的价格,只要有眼睛的就能知道谁的更实惠,到时候不愁没有生意,而如果不成的话,他们付出了什么?

付出了人力,付出了一些树皮和竹子。

其他的呢,可以说得上没有

对比一下成功可以带来的巨大利益,这一点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先是有俞满昌带着村人烧砖,现在又有这一门造纸的手艺,俞顺稳觉得他们村的好日子要来了。

事情谈定了,如果这件事情能成的话,俞青保会有一个岗位,俞向晏和俞向清也会有一个工作岗位,而他们三个人都会给他一年的工资的半数给俞向安当作手艺费。

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假设22块,那么一个月就是11块,一年就是132,三个人就是396,以这个价格一次买断一门手艺,俞向安说不上吃亏。

算起来她也就是动了动嘴皮子,初期的时候自己动手,后来偶尔帮俞

青山做点事,就能得到三四百块钱。

她有外快,这近四百块钱对她来说不算多,但是如果是相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那就是一年多不吃不喝的工资。

要是有人卖房的话,都能在县城里买个小房子了,如果是农村人,就能以这个小房子拿到城里户口。

这样一想,俞向安只觉得知识就是金钱这句话一点没有错,同时她以前好像有点暴殄天物,要是在之前有网络的时候多记住几个这类型的方子,她都不用做别的,就能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然后俞青保就跟着他们回了县城,俞青山要手把手的教会他,在他彻底掌握这门技术之前,他估计要长期扎根在县城了

杨慧丽一点也没有不舍得,出门的时候简直是十里欢送。

他本来就因为身体的缘故干的是轻活,下地不能拿10公分,现在家里孩子一个个长成,他要是能有这个机缘学会这门手艺,然后当工人,别说只是缺席一段时间了,缺席几年都可以。

都一把年纪了,分开一段时间还能怎么的。

在回去之前俞向安旁敲侧击了俞满昌家里有没有人生病,或者是身体不舒服,因为最近生病的人挺多的,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中招了。

俞满昌听她这么问,没有多想,“没有啊,大家的身体都很好。”

“这样啊,那就好。”

听他这么说了,俞向安才去偷偷的找到许小娟,先是打量了一下她的气色,看着脸上没有愁苦,才说前几天她大哥嫂子在医院看到她了,不知道是不是认错了人,需不需要帮忙。

许小娟吓了一跳。

俞向安解释:“我嫂子她不是怀了双胞胎吗?他们隔一段时间会去检查。”

许小娟想到了叶七佳的肚子,恍然了,她都忘了这个,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小安,其实没什么,我不是一直没还上,就想去找医生开点药,医生说我没什么,不用开药,就是缘分没到,这种事我不好意思说。”

原来是这样,这样的话也就难怪了,这种事情是难以启齿,也不太好意思跟别人说的。

“嫂子你别急,大把的人都是结婚几年才生的孩子,你和我哥结婚还不到一年,他之前又因为在县城做临时工,你

们聚少离多的,这一年还要再打一个折扣。”

许小娟不好意思的搓了搓衣角,声音压的低低的:“这件事大家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别跟大家伙说啊?”说了好像显得她有多着急似的,虽然她是有些着急,但也不是很急,只是被自己以为自己身体有毛病吓到了而已。

俞向安爽快答应了:“好啊,我回去会跟大哥他们说的,你放心,我们都会保密的。”

林川柏去了林云苓家里看外甥,林云苓是市医院的医生,林云苓爱人在学校,本来是当老师的,不过就在前不久,他调去了图书室,现在在图书室当管理员。

林川柏知道的时候也不由得为他的机智点了个赞。

老师这职位,现在真不是什么好职业,冲动的大多是这个年纪的学生,而老师和学生天然就有矛盾,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出事就是被学生泄愤连带的,他调去了图书室,这样是清闲了,没前途了,但是也安全了。

大学被取消了,高中也还是存在的,他在高中的图书室里,只要他不冒头,也不去站乱七八糟的队,那么他能平安挺过这这一段动乱的可能性很高。

林云苓夫家家境也不差,一家子住在一层独立的二层楼房里,他们家是这里的土著,林云苓公婆都是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傅和启是家里的老小,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在外地做研究员,吃国家饭碗的,眼前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孙子,所以林云苓才会说,她公公婆婆把孩子宠坏了,脾气霸道,不懂得退让,在跟那小孩打起来的这件事上不能说他错,但是最后两败俱伤这结果肯定是不妥当的。

两个人的脾气都霸道,不知道退一步,林云苓是打算等到他这伤好了,就要好好给他掰过来,再这么下去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他今年已经五岁了,记忆力还不错,看着林川柏,他陌生了一会儿,随后就想起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不喜欢这个舅舅。

这个舅舅不会宠他,也不会哄他,看到他也没多少笑脸。

林川柏不难过,他其实挺喜欢小孩子的,但是他一直都不招小孩子喜欢,可能是他脸上的笑容不够和蔼吧,这个待遇他早已习惯了。

他检

查了一下他的伤,就跟林云苓说的一样,确实不严重,再养养就好了,就是小孩子天性好动,为了不让他动到伤处,费了不少功夫,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让他别出门去跟小伙伴去玩沙子、玩石子,免得那些激烈的动作弄到了。

只不过林川柏觉得没什么,傅和启觉得不行。

他板起了脸:“元元,舅舅给你买了好吃的,你应该说什么?”

他跟林云苓的想法是一样的,这孩子他们两个这段时间有些疏忽了,结果就被宠得脾气大了,见到舅舅来了还这么不礼貌,连声舅舅都不喊,他一沉下脸,元元就有些害怕了,爷爷奶奶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撒娇,但是在爸妈面前他不敢,他们是会挥起巴掌揍他的,他不甘不愿的叫了一声:“……谢谢舅舅。”

“元元不客气,你去玩吧。”

一听这话,元元立刻跑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我姐她在忙?”

“对,有病人,好几个,她走不开,不过她中午的时候会回来,我今天去买了半只烤鸭,据说做这烤鸭的师傅是北京来的,是北京那边的手法,我没去过北京,不知道真假,不过味道确实好,供不应求,我是去的够早,才抢到了一只,今天有口福了。”

在别的房间玩的元

元一听到烤鸭冒头:“我也想吃!”

傅和启:“那你过来。”这孩子,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那不就要一直跟他舅舅不亲近?

还没到中午,冯家业他带着人找上了门,“林川柏是在这里吗?”

他是知道林川柏姐姐家在哪里的。

傅和启去开门,他带了两个人过来,一男一女,都是林川柏的高中同学。

来者是客,傅和启请他们坐下,倒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