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节(1 / 1)

杨英招见两人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只能出声止道:“师兄还得去郡州府商议祭礼一事,该走了。”宁晋点头,又对何湛说:“晚上一起用饭吗?”“主公是要去雍州城吗?”何湛问,“那能不能带上臣?臣有事要去处理,本来是想求一枚出行令牌的。”何湛愿意跟着他,宁晋自是满心欢喜。杨英招识趣:“那就让何三叔陪你去好了,我留营。我约了几个副将下棋。”何湛闻言一笑。想起前世杨英招跟营里的副将下棋,将几个大男人杀得落花流水,副将也不练兵了,每天都研究着怎么下棋赢过杨英招。何湛怕这群人玩物丧志,只在宁晋面前提了一句,隔天宁晋就跟杨英招下了一盘,杨英招被宁晋一口一个“将军”叫得大汗淋漓,最后哭着喊悔棋都没用,输得一败涂地。自那之后,杨英招成了那个只研究下棋的人,无论那些副将再怎么挑衅,她都不再跟他们下了。何湛嘱咐道:“那你手下留情啊。”“要不是师兄不让,我最想跟你下棋了。何三叔,回头咱们杀一盘啊?”宁晋说:“他没空。”说罢,宁晋就拉着何湛走向营地外。杨英招愤愤地骂了声“小气鬼”。外头已经备好了马车,有一队铁骁骑护送。宁晋上了马车,回过身来朝何湛伸出手。何湛笑笑,由他引着入了车厢。车厢里只有何湛和宁晋两个人,他们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块小方桌。宁晋问:“三叔到雍州城做什么?”“答应主公的事,自是要办到。这几天臣已经吩咐人去准备秋狩的事宜,赏金的事也该到位了。”何湛没有再细说,宁晋也不再问。何湛略略倚在软垫上,心下将自己刚才的话参了一遍,忽觉得自己这样说是对主公有所隐瞒,反正总要找个时机摊牌。他稍思索一番,便说:“臣在雍州的几年,常抽空出去替人看古玩,攒下不少银子,闲暇时用这些钱买了些田产和地产,门路也多一些,所以才能拿出这些钱。”宁晋疑问道:“听闻韩家军军纪严明,三叔是用了什么办法出来的?”何湛心惊,笃定宁晋在怀疑他,赶紧如实回答:“入伍时,臣是拿着凤鸣王的举荐信来的。凤鸣王威名在外,臣靠着他的关照,这些年才算好过些。”但凡不扯上大事的,那些管事的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又有杨坤在上头替他挡着,何湛做事不算太束手束脚。宁晋听到凤鸣王的名字,脸色有稍稍不悦。何湛身边有杨坤陪着,就连远在天边的凤鸣王都能跟何湛扯上关系,偏偏他这样同何湛亲密的,却足足与他阔别七年之久。宁晋说:“今晚会住在雍州城,等夜里,叔带孤去看看,孤想知道三叔这七年都做了什么。”何湛看出宁晋有稍许不悦,生怕宁晋以后会怀疑他跟宁祈结党营私,只连声答“好。好。”这摊底牌就跟脱衣服似的,一定要脱到底,里里外外都让人看清楚,恨不得再从身上刻个忠字,以此来表明忠良之心。别到时候亮了底牌,更让主公忌讳。宁晋低眸,看着何湛微微握紧的拳头,“三叔觉得害怕?你在怕什么呢?”从前何湛就这样,一紧张害怕的时候,面上都带着不动声色的笑容,手却不自觉地握起来。何湛更惊,陡然松开手,不敢再对宁晋有隐瞒:“臣怕主公不信臣的忠心。”“怎么会?你是孤的三叔,你说的话,孤都信。”若宁晋真信,那上辈子疑他豢养杀手私自募兵的人又是谁?何湛了然一笑,没有答话。车厢里陷入了死一样的沉寂当中。宁晋没有再追问这些,过了会儿就问起雍州城好玩的地方,何湛也顺竿儿爬下话来,两人又像平常那般谈谈笑笑。马不停蹄地赶了一天,傍晚时分才赶到雍州城的郡州府。何湛坐马车坐得双腿发软,脑袋胀痛,只随宁晋同雍州郡守于常丰请了礼,就到偏厅里休息去了。于常丰就祭礼事宜同宁晋商谈,一直到夜幕降落,两人才结束。何湛在偏厅坐着,时不时就听到正厅宁晋和于常丰两人的谈笑风生。因祭礼上需君主颂歌,宁晋还同于常丰唱了一两句,惊得于常丰赞叹连连。何湛也鲜少听见宁晋笑了几声。很好听。看到宁晋应对郡守之时都能游刃有余,何湛才真真正正地感觉到宁晋终于长大成人,可独当一面了。过后,宁晋面色含笑着进偏厅,看向何湛的眼神如同一滩春水,令人失神乱魄。于常丰紧随其后,说:“下官已在驿馆备好居处,今夜就委屈三爷和侯爷在此将就一宿了。”宁晋说:“劳郡守费心,孤与三叔打算四处走走,晚些再回驿馆。”“那臣就不做叨扰了,侯爷要是见到雍州的乡土人情,您一定会喜欢这里的。夜里的话,不如去章柳台逛逛。”宁晋看了何湛一眼:“章柳台?”何湛连忙跟于常丰道谢,赶忙将宁晋拉走。这个老不正经的,以为宁晋是什么人啊!章柳台那种花街柳巷,宁晋怎能沾得?出了郡州府,宁晋忍俊不禁,低眸问他:“走那么急做什么?”何湛一本正经地教导说:“主公休要听他胡言乱语,章柳台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少年英才,需以鸿鹄之志为先,再论儿女情长。以后您想要什么样的人,都会有的。”说得何湛自己都热血沸腾了,完全将自己以前常混迹青楼听曲的事抛之脑后。宁晋歪了歪头,半假半真地笑问:“什么人,都可以?”“那是自然。”等宁晋坐上皇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湛细细一想,又谨慎地补了句:“但也不要强迫于人,走了商纣王的末路。”宁晋深深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孤会让那人心甘情愿的。”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何湛表示对宁晋能这样察纳雅言的胸怀很满意。“臣带主公四处走走。”何湛同身后跟着的人要了一把剑,好保护宁晋。宁晋将剑按下,说:“有影卫在,还有于郡守的人马在暗处跟着。孤不想看三叔和孤在一起,还要时刻紧张着孤的安危。”倒忘了这回事。何湛勉强笑了笑。前世宁晋也不允他带剑近侧,宁晋顾虑自身安危,他能明白。何湛慎言,微微弓下身:“是臣多虑了,主公恕罪。”宁晋伸手扶住何湛,将他的手拢在掌心,轻声说:“三叔忘了之前同孤的约定了?”何湛想了想,咧开一丝丝笑:“无臣。”第45章 乱怀夜深人静,灯火连天。城中的碧波河上卧着大片大片的睡莲,莲下清水静静流淌。何湛与宁晋并肩徐徐走过白石拱桥,风拂起衣袖,拂开了眉眼。过了拱桥,前方喧闹的人声便越来越近。宁晋远远看去,只见整条街都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与之前所见的静谧之景完全不同。街口出有一个小孩子蹲着卖灯笼,地上只剩了几个花灯,何湛走过去问他要了盏莲花灯。小孩子笑着喊了声“三爷”,踮着脚从树上拿下来那盏莲花灯。此莲花灯与其他不同,别的都是红软的花莲,独它是青莲,散发着淡淡的幽光。何湛提在手里,在前方引路,请宁晋踏入这条长街。“雍州城背靠小天京,前同塞外,商脉一向发达,”何湛说,“所以雍州城内多富贾世家。”何湛让宁晋看了一家翰宝轩,说:“这条街上集合着大小商贩,彻夜不眠,供东来西往的过客赏玩,当然也是雍州城消遣玩乐的地方。天济府也有一条这样的长街,有空臣再陪主公去那里瞧瞧。”走出没多少步,宁晋隐约听见从嘈杂人声中传来低低的乐音。宁晋问:“三弦琴?”何湛说:“嚯。耳朵可真灵,这都能听得出?”宁晋说:“以前随师父去过江南,在那里听到过,很好听。”“去坐坐?”何湛提议道。“听三叔的。”何湛带着他走到乐社前,将手中的青莲灯笼交给在外头待客的小厮,那人将青莲灯细细看了看,又端详着何湛的脸,点头哈腰地说:“三爷,您里面请。”宁晋挑眉打量了一下那小厮,眼神更加意味深长。等进去,三弦琴的声音愈发清晰,小厮引着他们来到一个周围清净的雅座。小厮问何湛可否照惯例,何湛只道坐坐就走,只让他上壶马奶酒来。那小厮意会,同两位爷都行了礼,弯身退下。何湛请宁晋坐在身侧,说:“今儿唱得是《关山怨》。”“金丝作红衣,重山难道相思意?”何湛哈哈笑了几声:“对,就是这首。”看见何湛展笑的脸,宁晋笑得更深。两人坐了一会儿,听着小调,又就着小杯喝了好几杯马奶酒。何湛举杯,说:“之前同你喝酒时,可不见你这么能喝。”不等宁晋回答,这头从走廊里拐进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管事恭谨地抱着手,弯腰立在何湛身侧:“三爷,您来了。上月的账目,我已经做好,这次您是着急走,还是留在这里看?”“不看,你心里有数就成。我有些事要托你去办,务必要办得漂亮。”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管事后,就挥手遣他下去。待管事退下后,宁晋看向何湛,等他一个解释。何湛跪坐在他的身侧,见宁晋看他,只正过身来行了个礼,任宁晋扶,他也未起身。何湛说:“臣一直想将您接到雍州来,这些年置办了这些产业,也是不想您来了之后再受苦。”他的话半分假,半分真:“臣从未忘过主公。”他毕生所愿便是辅佐宁晋开创黄金王朝,可黄金王朝,黄金王朝,那都是黄金铺成的王朝。商贾身份地位不高,在宁晋眼中最不惧威胁;可也只有实打实的金银才能铺平这条康庄大道所以,何湛七年的时间都在费心打理这些。前几世,何湛刚刚摸出这条商路。为了摸清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日夜呕心沥血,加上又受军营的桎梏,撑着这些产业,何湛几乎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今世重来,秉着前车之鉴,何湛摸出不少方法来,方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些。扶着何湛的手已然僵住,宁晋能听见自己嘭嘭的心跳声。他从未想过能听到何湛这样的解释——他说他从未忘过。宁晋以前想着,哪怕只要何湛记着他,他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人哪里能这样容易就得到满足?一旦沾染一点,便会想要得到更多,再多,多得何湛承受不起,方才餍足。宁晋看着何湛泻下来如墨的发,滚了滚喉结,稍稍别过头,低声说:“何湛,不许你拿这个来哄骗孤。孤…”何湛起身,望着宁晋的眼睛弯如月钩:“主公刚说了信臣,如今怎么就又不信了?”三弦琴的声音泠泠生情。乐社里五光十色的光交错生辉,灿灿如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