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盛世国师> 第4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节(1 / 1)

听着宿谊笑话自己为了多吃点肉太过殷勤,慕晏不知怎么的,心里有些失落,不过嘴上还是笑着自己只是诚实而已。...................................宿谊虽然没有出现在人前,但他的名声却越发的响亮了。两次十分碰巧的生病,更加衬托了宿谊的神秘性。特别是后面一次病,连御医都说不出所以然来,不是天谴是什么?不过为什么拿出土豆几月了,宿谊现在才生病,大概是因为土豆大部分种活了,收获有望的缘故?毕竟宿谊就算要来土豆,但种不出来就没用。神农大帝赐下土豆的真实性先不说,看着宿谊拿出来的那厚厚的两本《种植指南》《食用指南》,若没有这两本书,别说要愁怎么把土豆种出来,就算种出来,估计也会有许多人会误食发芽有毒的土豆而出事。而《加工指南》让土豆的吃法有了更多花样,这倒是其次了。昱朝现在食用的许多动植物,可吃的部位都是经过许多人的性命检验来的。华国人民向来在吃上前仆后继,大概是地大物博,却远不够民众吃,所以什么都要试试看能不能吃,怎么吃。比如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汉时,西南民众就能把魔芋块茎加工成无毒美味的食物。现在魔芋加工的食物,在京城的一些酒馆也有售卖。很难想象,为了试出魔芋的吃法,西南民众遭遇了什么。若土豆也要经历这么一遭,虽然估计仍旧会被民众接受,但民众受益的时间就得推迟很久了。民间不知怎么……好吧,实话实说吧。在皇帝的授意下,宿谊为了推算出土豆的种植方法泄露天机,被天所罚,生命垂危之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并且借着游商走贩以及各种歌曲民谣诗歌扩散到全国。这让慕晏就十分尴尬了。虽然他所住的地方,普通百姓不能在此乱晃。但是别人就路过一下,磕几个头,放些土特产在门口,他总不能驱赶吧?在宿谊生病的时候,门口时常有百姓跪向慕晏大门祈福,跟拜活神仙似的。慕晏害怕皇帝会因此猜忌宿谊,便让人日夜守着,好言劝说百姓离开,并且让百姓将提来的东西拿走。百姓毕竟还是怕官,有人驱赶就不敢来了,只在家偷偷祈福。不过慕晏不拿百姓任何东西的做法,让他误打误撞得了不少百姓好感。一些百姓在和他府中小吏互相推东西时若有东西坏掉了,慕晏还下令让人给些铜钱,全当买下了。后来慕晏见推不过,内心也想为宿谊祈福,便只要有百姓提着东西来,就以比市价稍高一点的价格买下,来者不拒。这时候的百姓口粮都不多,若非必要,都不会把自己口粮拿出来卖。慕晏官威又在那,那些商贩不敢趁机来兜售货物。况且宿谊声望正盛,商贩若想趁机做什么,慕晏没做什么,其余百姓都先群殴他。慕晏如此做法,在还没从战乱中转换作风,习惯自私的富贵之家中显得十分突兀,偏偏他时机又选得好,那些人若和他对换,也会如此做。所以也没引起别人排斥。当慕晏在百姓中声望随着宿谊的神化程度节节攀高的时候,别人也只能说一声羡慕了。第53章宿谊并不知道这些事。生病之后, 他就一直待在家中没出去过, 其他人也不会拿这种“小事”打扰他。所以当他在之后听慕晏无意间提起此事时,十分惊讶。不过宿谊转念一想,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古代民风淳朴嘛。他的声望倒是无所谓。他只要不入朝为官,声望再高也没什么。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连累慕晏。现在的人不流行做善事,慕晏这算是善事吧?会不会被人抨击刷名望,图谋不轨?慕晏先是愣了一下, 然后心中十分欣喜。虽然他明明不应该感到欣喜, 毕竟宿谊之前也关心过他。慕晏道:“康乐不需担心。汉时官宦富家也有施粥送衣以积累福德。不过是后来战乱,各家才没了这习惯。天下已重新安定, 重新做这些事并不突兀。”皇帝其实并不在乎臣子在百姓间的声望,这些声望并不会威胁他的地位,威胁他地位的是权力。若一位臣子权力和地位够大, 再怎么谨小慎微,皇帝还是会猜忌;若一人权力和地位不足以威胁皇帝, 那么他再怎么做善事, 皇帝都不会在意。他不过是一身家性命早就系于皇帝一身的臣子, 并非皇室中人,也非权倾朝野,又深受皇帝信任,就算这件事并非因宿谊而起, 而是他心血来潮想做善事,也不会引起皇帝猜忌。宿谊道:“若无关系,善事也是可以做的。”在电视剧里, 某地灾荒的时候,官员们都会捐钱捐物,拿给皇帝统一送向灾区。既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刷了皇帝好感,又做了善事。不过听说历史上有人拿了大笔钱帮皇帝,反而惹来杀身之祸的?大概送钱也要有个度?宿谊不是很了解,便不乱说误导人了。宿谊又想起,好像风水中,好像给活人立牌位不好吧?听百姓们都跑到门前磕头了,会不会已经在家里给他立牌位跪拜了?不过这等玄妙之事,他跑去问别人,就显得自己不专业了。现在自己不是病好了吗?并没有晦气的事啊。古代大功德之人,好像有活着的时候就被当神灵拜的。贡献了土豆,他怎么也算有大功德吧?就算被拜拜,也不会折寿。宿谊便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反正现在没人拜了。不过宿谊身体稍好一点,跟着慕晏一起出去踏青散心的时候,发现居然走一路被人跪一路,吓得他直接回来了。他有些犹豫了。本来宿谊觉得自己声望再高,对皇位没威胁就没关系。现在看来,要是百姓对他太尊敬了,就算皇帝不说什么,难免会有讨厌自己的人拿此当借口搞风搞雨。宿谊虽然觉得自己应该没树敌,但他的“觉得”向来不准,以前经常遭到大哥白眼,现在又被皇帝老爹嫌弃。所以还是小心点为妙。碰巧工匠说庄子改建要完工了,问他门口要不要立什么牌匾刻什么对联。工匠这么问,是因为寺庙神庙门口都是有对联的有牌匾的。他是把宿谊住的庄子当庙对待了。在老百姓心中,宿谊可不就是活神仙吗?现在还只有京城百姓对宿谊的神奇事迹津津乐道,等土豆推广之后,估计宿谊真的要在百姓心中白日飞仙了。宿谊想了想,觉得趁此机会解决走到哪被人拜到哪的问题。他把后世一庙中对联挂在了自己门口。对联道:“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宿谊想了想,又加了个横批:“爱信不信。”这看起来,他住的地方,还真像道观了。慕晏问道:“何为‘爱信不信’?”宿谊道:“就是信不信随你的意思。这里没这说法?”慕晏道:“现在就有了。”宿谊本想改个大家都懂的说法,听慕晏这么一说,就懒得改了。反正很快这句话的意思就会传开。本来他想写“爱信信,不信滚,不要打扰我飞升”,但是这好像用来做横批太长了。所以这句话还是留到以后来装逼吧。宿谊道:“麻烦河清帮我把话放出去,就说我不喜有人拜我,拜我也无用。”慕晏失笑:“别人都恨不得被被人拜,你倒好,嫌烦了。”宿谊道:“别人拜我,对别人无好处,我不能庇佑任何人;别人拜我,对我也无好处,我道行不会有任何增长。只要心存敬意便可,跪拜只是一种形式。”慕晏道:“既然康乐都这么说,那我也只能支持了。”慕晏效率很高,很快这话就在百姓中传遍了。百姓们更加觉得宿谊是得道高人,不过倒是依宿谊所说,不当面拜他,只心中崇拜更狂热了。这也有好处。宿谊再出门,不会被人砸了。虽然那些人还是非常喜欢宿谊的姿态容貌,但因为对慕晏心存敬意,不敢拿东西砸他。他们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拱手作揖,有的鞠身行礼……各种姿态的都有。宿谊对百姓表示敬意的方式不在意,反正都比跪拜好。当有人问起他百姓的行礼不符合道教的礼仪的时候,宿谊满脸慈祥表情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这句话是说他理想中的治国者,宿谊拿这句话字面意思上来解释,也算无错。这件事又成为宿谊有大智慧的象征。虽然宿谊本人并不知道这其中展现了什么智慧。...................................当土豆收获的时候,宿谊的庄子也建好了。宿谊在庄子上逛了一圈,觉得新住处十分符合心意,特别是实验室。古代技术和工具限制,他很多实验不能做,比如他最爱的特斯拉线圈。不知道有生之年,他能不能搞出一台发电机。那发电机不需要有多实用,只要能让他在有生之年再做一次特斯拉线圈实验。宿谊虽然知道发电机的构造,但是发电机所有的零件都可以买得到。让他从零开始制作,实在太难。但为了特斯拉线圈,宿谊并不准备放弃。宿谊为实验室的建成高兴,朝中也为土豆种植大成功而一片欢腾。唯独慕晏最近比较惆怅。隔壁已经改建好,宿谊就该搬回去了。他虽然有意再邀请宿谊再住一段时间,却无借口。明明人就在隔壁,可以随时串门,但慕晏就是十分惆怅。一日,被家中严加管束,被扔到朝中长辈手下任了实职,每天不好好做就会挨揍的王博源见慕晏惆怅的样子,终于找到了些乐子,跑来挤眉弄眼的问慕晏思念何处佳人。慕晏瞥了王博源一眼,道:“少宏何出此言?”王博源道:“如此明显,还有多想?到底是何处佳人,让慕大人如此伤神?”慕晏道:“你想太多。”王博源赌天发誓,绝对没有想多,并且拉来几位友人,让他们辨认。那几位友人也纷纷点头,道慕晏不够意思。若有思念之人,就快去求亲,何必这么扭扭捏捏。还是说慕晏思慕之人是他求而不得的?这群人脑洞大开,纷纷猜测是谁家佳人。这个时代比较开放,虽然当家夫人不能说,美貌家妓倒是可以乱猜。而家妓多会在宴请客人事出来献艺,引起别人窥伺也不是一次两次。虽然慕晏不是这种人,最近也很少赴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乱猜,以看慕晏笑话。没想到平日对他们的胡言乱语从不生气,只会笑着反击的慕晏,这次居然脸色一变,让他们不要再说。见慕晏这态度,他们还真确定慕晏心中有人了。慕晏最终无奈道:“你们都想哪去了?只是宿天师要搬回去了,我有些惆怅而已。”众人一听,纷纷表示理解。若是宿天师住在他们家,现在要搬走了,他们也会每日长吁短叹,寝食不安。慕晏见旁人纷纷附和他,心中那点异样感便慢慢下去了。本来听着这群人一顿胡说,慕晏心中升起一丝惶恐,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对宿谊有了什么不轨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