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节(1 / 1)

但周玉和却不赞同这种消极的做法。别说是新人了,即便是再有经验的演员,在面对剧本,角色的时候也一定要下足了功夫,更深层次地去挖掘角色的复杂性,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在他的印象中。沈彦这个角色几乎满足了所有女孩子对初恋的幻想——白衬衫,身姿颀长,阳光,温柔,聪明,强大,对待感情从不躲避遮掩,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仿佛所有难题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迎刃而解……谢以风的演绎,让“衬衫男神”这个词仿佛从纸上走出一样,第一次让观众们意识到,真正的校园男神是什么样子的。但那时的他毕竟只有24岁,对角色的理解,还有演戏的经验和成熟之后的“谢影帝”相比,都略显不足。即便24岁的谢以风已经足以吊打许多混过三四十年荧幕的老演员,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周玉和。年过不惑的周玉和,比起24岁的谢以风——更能提炼、演绎出角色的层次感。*******《再青春》剧本朗读会。在一部作品正式开拍之前,往往要进行至少一次剧本朗读会来确认许多拍摄的细节,其中对剧情、角色的理解,是剧本朗读会的核心。参加朗读会的不止主要演员,还有导演,编剧,制片等一些主创团队,他们会坐在排练厅靠墙的两边,来审查和帮助演员们进行台词的朗读和角色的深化。编剧方琳女士从进入排练厅开始,就有些闷闷不乐。她早先得到了沈彦换人的消息,气得整整三四天都没跟蔡导说话。蔡导和她是老搭档了,这会儿看见她冷脸抱着保温杯喝水的样子,立马就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生气,不由得好声好气安抚道:“小周的试镜你又不是没看见,他也很好的嘛。”“我知道,我没说他不好。”方琳不冷不热地说。虽然周玉和在试镜中的表现很好,但他那时试的是许畅,又不是沈彦!在她心里,最好的沈彦就是谢以风。这谁也改变不了。如果不是对方经纪人再三恳求,表示以谢以风的行程的确支撑不了这样的拍摄强度,她又心疼那个孩子,她是绝对不会同意换人的。第24章 剧本研读(上)周玉和进来的时候就看见爱答不理的方琳和好言相劝的蔡导。两边的人明显一愣,方琳和蔡导各自咳了两声,露出长辈应有的和蔼微笑。蔡导:“来了啊,小周。”周玉和礼貌地打招呼:“蔡导好,方老师好。”他早在来之前就料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现在看见了,也还算淡定,尽到了礼数之后,便在蔡导的指导下坐在了排练厅中央的两个椅子之一上。下一个进来的是谢以风和他的经纪人。谢以风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方琳看到他之后,态度明显比对周玉和那种公式般的笑容要热络许多,“以风啊,别把自己搞得太累了。不管怎么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谢以风大方地笑了笑,“我没什么关系,倒是方老师您,要是一直这么皱着眉可就不好看了。”方琳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老师这么老的人了,还什么好不好看的。”谢以风这与生俱来的交际能力,真是旁人羡慕不来的。周玉和望向谢以风,却被他身边的经纪人吸引了视线。那是一个身材矮小,站在谢以风旁边看起来比他矮两个脑袋,身材肥胖,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老人。事实上,他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只有五十多岁,只是一半的脑袋都被雪白的头发覆盖,就显得老了很多。他脸上的笑容十分和蔼,让周玉和不禁联想起小时候在外公家案台上看见的弥勒佛。在演艺圈,经纪人的工作压力相当大,他们不光要处理很多的日程事务,还得有足够犀利的眼光、强硬的手腕、和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看起来都是精明能干,或者世故老练的。像他这样,宛若邻家老人一般亲切和蔼的经纪人,可以说相当少见。但周玉和知道,这只是表象,能带领谢以风从童星时期的大起大落,到十年间的默默无闻,再到之后的二十年一直处于演艺巅峰,成为无数人仰望的神话,这位叫徐峰的大叔,绝不是平庸之辈。徐峰似乎感受到他的视线,往他这边一瞅,忽而一笑,脸上的褶皱菊花一般绽开。周玉和朝他点头,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主演一共有三人,但今天到场的只有谢以风和周玉和。女主角的扮演者张丽然有韩国行程,不能到场。在此之前,她和蔡导、方琳已经单独进行过剧本朗读,所以今天的朗读会,主要针对沈彦和许畅这两个角色。朗读会开始。先是编剧方琳对作品内核进行了深度剖析。整个故事围绕着师大附中高一四班的六个高中生展开,讲述了普通人应有的高中生活,有亲情,有友情,邻里情……相比于传统的青春剧,爱情的成分却占得不多,更多的,是表达了编剧对生活,对青春的深刻体会。简朴却很真实,残酷却又充满真情。剧中对温暖亲情、对纯真友情、对残酷现实的描绘,就好像我们真实的人生一样,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因为情节的波澜转折而泪奔……这就是《再青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等方琳说完,就到了谢以风和周玉和的部分,也就是故事的感情线,这一部分是从女主角杨丁丁考上师大附中开始推进的。她上学的第一天,就被罚跑,无意中跑入许畅睡觉的“领地”,许畅本来想揍一下她的脑袋,发现是个女生,于是作罢了。这里没有沿用偶像剧中的狗血发展,女主和男二从此过上了欢喜冤家的互怼生活,而是单纯地安排了一下许畅的出场,清新爽快的开头让人在看多了狗血偶像剧之后只想大呼舒服。“许畅在刚出场的时候对杨丁丁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谢以风有条不紊地分析道,“他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如何和家里人作斗争上。父母离异,父亲经常夜不归宿,却以极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他想反抗,想斗争,所以故意在学校里装出一副混小子的模样,即使面对教导主任的退学威胁也不肯透露自己的父亲是校董,叛逆乖张的性格让他在师大附中里显得格格不入。“他习惯于把所有的事情都藏在心里,因为童年时期他曾无数次请求父母不要离婚,但是没有人听从他的愿望。从那时起,他就认定不可能的事情根本没必要说出口,说了不光不会实现,还会让所有人都难堪。这一心理认知,让他从来没有一次对杨丁丁表白真心,永远以开玩笑的形式来掩藏自己的懦弱和胆小。“他不是一个温柔的人,但他为杨丁丁做尽了所有温柔的事,可惜从未宣之于口。他渴望爱情,却又因为家庭破碎,害怕与人过于亲近,同时也害怕承担最亲密的人可能离去的风险。等到他好不容易成长到可以面对失去的时候,等到他好不容易鼓起所有勇气,借由玩笑说出自己真心的时候,她的身边已经另有他人了……”谢以风的嗓音始终带着浓浓的悲哀与遗憾,像是一首婉转低吟的乐曲,演奏出了所有人年少时爱而不敢,爱而不得的心酸与无奈,在风中微微盘旋,最后消逝不见……或许你也曾有过喜欢一个人却不敢承认的时候。或许你也曾害怕那个融进你生命的人突然有一天毫无征兆地离开你。或许你的心里也曾住着一个许畅……谢以风的人物演绎,比周玉和当初突然重生,赶鸭子上架般的试镜精细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角度切入得很特别,“害怕亲密,害怕承担失去的风险”这个观点出来的时候,蔡导和方琳都明显一怔,好像之前单纯用青少年的别扭和犹豫来形容许畅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很多片段一下子就被一条无形的线串了起来,一个生动的许畅形象顿时从众人脑海中冒了出来。方琳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声叹,不是说不满意,而是说太满意了……就是因为满意,所以对于对方不能出演沈彦这件事,就会越发惋惜。想到这,她不由瞪了蔡导一眼,仿佛在说:你瞧瞧,好好的沈彦和许畅,给你们倒腾的,现在只能保住一个许畅了!蔡导自觉理亏,只能假装没看见,眼神儿不住往窗外飘。第25章 剧本研读(下)谢以风坐下,朝周玉和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鼓励。这一笑过于炫目,尤其还在对方完美发挥之后,正是魅力值最大的时候,周玉和不自然地回过头盯着自己手里的剧本,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这是紧张。周玉和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四周。周围很安静,窗外有些许鸟鸣的声音,风吹动树梢簌簌作响的声音,在初春的下午,令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感到宁静。他看了一圈,视线最后放在了自己的剧本上。清朗而温和的声音响起:“沈彦是杨丁丁的青梅竹马,出现在剧本中的第三页,也就是第一集 剧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场的第一幕就是他坐在杨丁丁座位上画画,但这之后却鲜少出现关于画画的剧情。沈彦天资聪颖,尤其在绘画上展现了超过常人的天赋,他十三岁就在本市开了第一个画展,但在师大附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有过这样的天赋,在大家的心里,沈彦是一个聪明,阳光,画画比平常人强一点的超级学霸。“他好像无所不会,好像无所不能,但藏在阳光外表下的是他对残酷现实的忍耐和背负。沈彦幼时家境优渥,但是上初中以后家道中落,奶奶和爸爸先后患上重病,他为了考上师大附中,为了缓解母亲的生活压力,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放弃了单纯无忧的性格,过早地领略了现实的残酷无奈。他一直表现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同学们以为他是完美,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生活‘太不完美’。“在同龄人想着怎么才能少写一点作业,怎么才能多打一会儿游戏的时候,他想的却是‘我要怎么考出更好的成绩,上更好的大学’。”周玉和平静地说着,表情如同他的语气一样云淡风轻,那种大起大落,经历过大风大雨的淡然反而更令人心疼。蔡导不住地点头,周玉和这段关于沈彦身世的剖析说得很准确,看来这短短几天是真的下了很多功夫……“沈彦个性坦荡,这一点表现在他不管发生什么都不逃避,而是积极解决问题上,对待感情也是。他对青梅竹马的杨丁丁十年如一日的喜欢,聪明的他在发觉杨丁丁对自己只有兄妹之情之后,也没有步步紧逼,而是善解人意地把自己的心意藏在心底。“为了得到这份爱情,他除了更加恳切,除了一次又一次在杨丁丁需要的时候守护在她身边,别无他法。比起许畅的爱而不敢,我却认为沈彦更加悲哀。“比同龄人,更聪明早熟的他,早就知道喜欢的人并不喜欢自己,他已经做好了亲手把杨丁丁交给另一个男人的准备,却还是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对于许畅来说,杨丁丁只是18岁时爱过的一个女孩,但对沈彦来说,杨丁丁是阳光,是空气,是离开就无法生存的存在,他爱她,不计回报,也不问结果。“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很努力,比起‘聪明成熟’这样的评语,其实我觉得他很傻……”一直点头的蔡导听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头。在书中以完美男神形象出现的沈彦,周玉和却觉得他傻?接着,令蔡导眉头更皱的话出现了。“沈彦这个角色身上有两个矛盾面,一方面他在学校里表现得骄傲、聪明、完美,另一方面他在走出学校后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与磨砺,不得不看人脸色,被人指摘,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奶奶和爸爸。他的两面性在剧本后期渐渐展露出来,身边人,包括观众,这才陆续知道了这个大男孩承担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除了杨丁丁。“他在杨丁丁面前从来不透露一句……”蔡导的手指敲打着剧本。《再青春》的主视角是女主杨丁丁,整部剧都是以她为切入点,使整个故事陆续铺陈,继而展现人物群像的。在谢以风的版本中,沈彦会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告诉杨丁丁,他在她面前从不掩饰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观众展现沈彦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如果按照周玉和所说,杨丁丁一直不知道的话,通过杨丁丁这个“窗口”的观众们又如何得知沈彦背负的这些?他正准备打断周玉和,旁边的方琳却忽然直起身子前倾,快速翻动剧本,翻到某一页,浑身不由一震。果然!她猛地抬起头,瞳孔微微放大地盯着拿着剧本的周玉和。周玉和发现对方惊诧的表情,嘴边不由溢出一抹意味深长地笑,他毫不避讳地直视方琳的双眼,似乎企图望进对方的心里,“这样安排,是为了剧本三十四页的大高潮,沈彦的奶奶病逝,他和杨丁丁一同赶往医院看奶奶最后一面,在亲人逝去的打击下,沈彦第一次向杨丁丁正式地表白心迹,杨丁丁这才知道沈彦,这个一直骄傲,聪明绝顶的大男孩原来一直过得这么辛苦,而她三十分钟前还因为被父母教训,迁怒他,指责他不懂生活的难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