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农家童养媳6(1 / 2)

“这孩子?”

说来也是好笑,葛石燕嫁到傅家近二十年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傅大岩的妹妹,更别提傅大岩那个妹子生的孩子了。

这还得说到傅家一桩陈年旧事。

傅大岩的爹娘十分重男轻女,这在封建社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养大闺女,只是为了换一笔彩礼钱。

当时有媒人上门提亲,只因为对方出的彩礼比寻常人家给的多二两银子,老两口就毫不犹豫将闺女嫁出去了。

对方说自己是外乡人,不准备在当地办婚礼,老两口也没有放在心上,就给闺女收拾了一个包袱,放了两件她已经穿的不能再旧的衣裳,一点陪嫁没给就把闺女丢给那个媒人了,完全没想过要是这个说媒人是坏人,是不是就把闺女推入火坑了。

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吧,那个人真的是来给人说媒的,而不是那种到处骗好人家的姑娘,卖到脏地方的恶人。

只不过对方给傅大岩妹子说的也不是什么好人家,那个男人是个瘸子,还是一个因为打死过婆娘,坐了四年牢的瘸子。

他在当地的名声烂透了,除非拿出高出平常彩礼两三倍的价格才能娶到婆娘,他没有那么多银子,就想到了一个歪主意,那就是借着信息不流通,去外乡找一个黄花大闺女。

傅大岩的妹妹胆子小,新婚当天看到瘸腿的丈夫也只能认命,那个男人似乎也怕再打死一个婆娘到时候再也娶不起媳妇了,对待第二任婆娘比第一任好了不少,第二年,傅大岩的妹妹就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常年操劳又得不到营养补充的缘故,傅大岩的妹妹身子骨并不算结实,连带着生出来的儿子也先天不足。

第一个男孩只养到六个月就夭折了,就在同年,她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出嫁的二十多年里,傅老姑陆陆续续生了五个孩子,四男一女,无一例外都没有活下来,到后来,那个瘸子也放弃了希望,琢磨着要从族亲那儿过继一个小子。

因为生不下一个身子骨健壮的!的孩子,傅老姑的日子越发艰难了,那个男人又犯了老毛病,似乎是觉得傅老姑没有任何价值了,打死了也不心疼,他将平日里生活的不如意都发泄在了傅老姑的身上,对她动辄打骂。

直到七年前,已经三十八岁的傅老姑时隔多年再次怀孕,那个男人本就比傅老姑大了十几岁,对于年过半百的瘸子来说,这极有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个孩子,他这才又对傅老姑好一些。

可惜,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傅老姑生了一个闺女,这在瘸子看来,和没生也没什么两样,于是他给这个闺女取名林余,寓意这是一个多余的孩子。

从那以后,瘸子彻底打消了生儿子的念头,林余还没满月,他就从亲族那儿过继了一个十岁的小子,将家里为数不多的好东西都给了这个儿子,傅老姑和这个闺女,就成了那爷俩的丫鬟婆子。

就在今年年初,瘸子死了,傅老姑也没拖多久,这几年她操劳的厉害,加上家人那几年频繁的生育,内里早就虚了。

她这辈子做过唯一有勇气的事,就是求了林家的族老,让他们把林余送回她娘家,她估摸着,爹娘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家里当家的是她大哥,这个也是为数不多给予过她温暖的亲人,当初要不是哥哥傅大岩不在家,恐怕媒人也不会轻易将她带离傅家。

虽然不知道嫂子的人品,可再怎么样,孩子送回娘家让舅舅管着,也比留在林家,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一个并不亲近的继兄来的强。

她软弱了一辈子,弥留之际声泪俱下替女儿争取了一回,倒是触动了林家一些女性长辈,在她们的游说下,林家同意将林余送回傅家。

不过,林家能松口也因为林余是个女孩,她要是个男孩,族里绝对不会允许她回外家生活。

葛石燕经常感叹傅大岩这个大老粗居然那样疼爱女儿,其实也有傅老姑的原因。

当年他打散工回到家就得知亲妹子被爹娘随随便便许出去了,他打听了好几年,都没有打听到妹妹的去向,这让他心里对爹娘也多了一分怨恨,可是孝道的压制,他甚至不敢有一句怨言!言。

因此当自己有了女儿后,傅大岩就将对妹妹的那份遗憾放在了女儿身上。

他让傅月夏就近嫁在同一个村子里,还给她准备了厚厚的嫁妆,其实都是为了弥补曾经的遗憾。

“这是我妹子的闺女。”

也是,林家人不可能主动告知傅大岩他妹子这些年的生活情况,可从她这把年纪膝下只有一个七岁的毛丫头,这个小丫头还这样黑瘦,就能大概了解到这些年傅老姑的日子并不好过。

傅大岩的眼眶都快憋红了,是他这个当哥哥的不够好,以至于妹妹的日子这么难过,也从来没有想过他倚靠他。

他捏紧拳头,看着眼前这个和妹妹长相如出一辙的小姑娘,又想亲近,又有些怨怼。

当然,这份怨怼不是冲着她去的,而是冲着那个骗走他妹妹,素未谋面的妹夫,还有已经不在人世的爹娘。

葛石燕不是傅大岩头婚媳妇,不知道傅家上一辈还有一个没出嫁的姑姑,倒是老大傅时春隐隐有些印象。

他记得妹妹小的时候爹特别喜欢抱着她,说她眼睛长的像姑姑,只不过等傅月夏再大一些,模样长开了,原本宽大的双眼皮变成了内双,傅大岩就几乎不再提起那个只在他口中出现的姑姑了。

本章节

“倒是巧了,你妹子应该和我差不多大吧,居然也那么晚生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