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古代群穿生活> 第180章 第18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第180章(1 / 2)

第180章

虎脑如愿以偿的留在了府城。

这里要说明的是,一起来到府城的也不光只有虎头虎脑这俩兄弟,还有他们的爹,江大郎。

也是,就算虎头年岁不小了,先前为了考秀才,也没少去县城那头,还不是由家人陪伴着的,而是跟先生、同窗们一起去的。他也不是那种天纵奇才,一次就能通过三场童生试的,第一场考了一次,第二场考了两次,至于第三次……

咳咳,往事已经随风飘去,横竖如今的江虎已经是一名秀才公了,倒真不需要太翻旧账了。

算下来,他中秀才的年岁要比他二叔小上好几年,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比江二郎聪慧,完全是因为两者学习成长的过程截然不同。

江二郎当初是在镇上的私塾念书,除了念书之外,他本人还会接一些誊抄书籍的活儿,以此来挣钱买笔墨纸砚。甚至每到农忙时节,他还会急匆匆的赶回大坳子村,下地劳作收割搬运等等。至于学习资源,那更是完全不用提了,除了那几本科举用书之外,当真是要啥啥没有。

换成虎头就完全不同了,一开始还是江二郎和赵桂枝给他送各种教辅书,后来三郎毅然决然的接过了这一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还美其名曰,要报答当年大郎对他的关心爱护。

总之,大概从四五年前开始,也就是三郎来到府城后的第二年,虎头就再也没有缺过教辅书了。

写完一本还有一摞,哪怕一摞都写完了,别着急,还有第二摞第三摞。

甚至于,就连跟在虎头后面拿他用过的教辅书给自己开小灶的江家大房扁担,也都跟着考上了秀才。

不光如此,当初在村学里一起念书的小伙伴们,包括村学先生的小孙子,学问增进都异常迅速。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考中秀才,可跟虎头一起考中的,一共有四人。

虎头、扁担、先生的小孙子以及石坪村石家的另一个少年。

其实他们的资质和天赋都属于不高的,基本上考取秀才就已经到了极限了。这种情况跟江二郎还不同,他当初属于自己摸索着考上的,思考的时间更多一些,可虎头这帮人受的却是填鸭式教育,再利用题海战术,生生的在科举路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好处很明显,毕竟单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只怕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所成就。当然坏处也是有的,拔苗助长的下场,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不过,事情都得看两面,若是原本的栋梁之材,落到了如今这般境地,当然是倍感惋惜。

可虎头那他们是吗?

村学先生在学生家长们的帮助下,重新盖了屋子。原本作为教室的两间堂屋,也扩充到了四间。不说有多好,起码屋子大了,也结实了,院子也被重新平整了一番,自然收得学生也就更多了。

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择了三位没啥希望中秀才的学生,那些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屡次考不中,家里的弟弟或者侄儿也到年岁了,不可能无休无止的供下去,倒不如在村学里当先生做事,能得钱也能在课余时间念书,想着万一下次就中了呢?

这个想法几乎跟当初的江二郎不谋而合。

江家也是普通的农家,温饱自是解决了的,但真的没办法一直供他们兄弟二人念书。哪怕江二郎早就考上了秀才,但他的梦想却不单单是中秀才。可现实的情况是,三郎还在念书,虎头也不小了,即便家里不指望他养家糊口,但肯定没办法再拿出钱财出来供他。

所以,在最初江二郎是打算寻个学堂当先生,将来有朝一日攒够了钱财后,能自己开办个学堂……

多数怀揣希望的读书人,都会选择这么一条路。

毕竟,当账房先生、掌柜的来钱虽然快,却是彻彻底底的绝了科举之途。唯有选择当先生,希望仍然存在,即便再渺茫,起码心里还能有个盼头。

……

赵桂枝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出现,改变的完全不单单是江家这些人,也间接的改变了大坳子村附近的那些人。

先不说秀才的职业选择范围极大,光是那些童生,就能寻摸到一份当先生的活儿。毕竟,启蒙教育真心不需要秀才的,让自家孩子略识一些字,不用当睁眼瞎,就是多数乡下村人的心愿了。

除了当先生之外,还能代写书信,能去镇上寻一份体面的活儿,甚至碰上服徭役的时候,不识字的只能大冷天下到河沟里挖那死沉死沉的淤泥,而识字的却能在岸上拿纸笔计数……

甚至于,被改变的还有这些人的家人和下一代,一旦走出了村子,即便仅仅是在镇上安定了下来,他们的家人和孩子也完全不同了。

赵桂枝见着许久没见的虎头虎脑自是万分高兴。

说起来,她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去了。

头一次没回老家,是因为二郎去了京城赶考,而她和黄氏当时都是身怀六甲。第二年也没回去,因为正好那年的冬天格外得冷,他们这儿虽说也是年年下雪的,但雪量也不是那么大,可那年却是鹅毛大雪,甚至连赵家城郊的水泥厂,想要把袋装的水泥运送出来,都要费老大的劲儿了。

一年又一年的,等后来她又怀上了二胎,就更不能出门了。当然,二郎还是回去过的,但不是年关里,而是选了个开春时节,带着江父江母他们,一起回老家祭祖。

这期间,幼娘也曾回去过一趟,在她定亲以后。

是的,幼娘定亲了。

赵桂枝脑海里还是第一次看到幼娘时,那个身形矮小目光怯懦的小姑娘。结果转眼间,连幼娘都要嫁出去了。

依着这年头的习惯,女儿家一旦出嫁了,就算是别人家的人了,因此江家人为了幼娘,特地回了一趟老家,该走亲访友的,该祭拜祖先的,直接给来了一整套。毕竟,幼娘说的夫家是在府城,哪怕她嫁出去后,还是能够三天两头回来的,可那也是回他们在府城安置的宅子里,而不是回老家了。

也是因为幼娘即将出嫁,江大郎才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府城。

看望爹娘祖母,送妹子出嫁,以及丢儿子。

“虎头他娘也想来,结果好巧不巧的,查出来有了身孕。”江大郎半遗憾半高兴的解释着,他虽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但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多子多福总是错不了的。况且,他和薛氏还是有个心结的。

当初薛氏在生完虎头之后,连续两次怀孕,都没能平安诞下孩子。虽说家里没人给薛氏压力,但对于他们夫妻二人来说,偶尔还是会想到那两个没缘分的孩子。

幸好,后来虎脑来了,而这次薛氏又怀了。

“我和虎头他娘都盼着这次能来个小闺女,二弟三弟都有闺女了,只我没有。”江大郎憨憨的笑着,“连名儿我都想好了,虎头虎脑的妹妹嘛,就叫虎妞!”

三郎怀里抱着白白胖胖的花雕,闻言忍不住抬杠道:“那谁知道呢?万一再来个浑小子咋办?虎头虎脑的弟弟叫啥?噢,我知道了,叫虎腚!”

江大郎:……

许久不见,自家的蠢弟弟还是如此欠揍。

问题是,当哥的要收拾蠢弟弟实在是太容易了,哪怕眼下因为三郎抱着闺女不好收拾,但三郎还能一直抱着不放?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府城,江大郎就没打算立马回去,怎么说都要住上十天半个月的,这期间他还能找不到收拾三郎的机会?

三郎,危!

搁在旁人家里,那是“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然而,这句话放在江家就非常不合适了。三郎虽然的确是江母的小儿子,但他的家庭地位,却是始终处于垫底的位置。

惨这个字,贯穿了三郎的一生。

江大郎抓紧一切机会去收拾他家蠢弟弟了,结果自家的两个儿子就落到了赵桂枝的手里。

这来家里做客的侄儿嘛,饶是赵桂枝千年竹笋成了精,在一开始她还是会装一下的。

横竖一切都是现成的,她麻溜儿的先给虎头虎脑报名参加了几个一日游活动。有游乐场一日游、美食城一日游、坊市一日游等等,因为这几年里的扩充,原本一天是能逛好几个景点的,如今就不行了。所谓的一日游还是简单的逛一下,事实上一天之内根本就不可能玩遍的。

等虎头虎脑在府城里,走马观花一般的逛了一圈后,赵桂枝又给他们报名参加了城外的活动。

农家乐走起~

别看这俩孩子打小就生活在乡下地头,但专门给城里人准备的农家乐活动,跟真正的乡村生活差距可太大太大了。

用虎头的话来说,他仿佛前面十年的日子过得都是假的。

他这都算是好的了,毕竟他自打启蒙之后,小日子过得就挺不容易的,尤其对一个学渣而言,面对书山书海,他能熬过来并且还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子,就已经很难得了。

可虎脑不同啊!

这孩子命太好了,早在他还在娘胎里时,江家的日子其实已经很好过了,不愁吃不愁喝也就算了,还过上了三天两头吃肉的好日子,鸡蛋更是管够!

虎脑完全不知道,在他哥小时候,家里的鸡蛋都是攒下来赶集时换针头线脑和盐巴的,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舍得打个鸡蛋的。而他呢?从小到大,想吃鸡蛋就往鸡窝里凑,摸到一个算一个,从来没有积攒鸡蛋的想法,甚至不够吃了,还会拿钱去隔壁家换一篮子……

顺风顺水的长到了五岁,虎脑第一次看到了乡下以外的世界。

其实仔细想想,他也挺惨的,毕竟虎头还因为要考试的缘故,不光去过镇上,还去过县城好几回,像赶集、庙会之类的,更是去过无数次了。可虎脑是不同的,等他懂事的时候,家里譬如赵桂枝江二郎,还有江父江母他们全都跑了。

家里日子是好过多了,但人丁少了,自然也就没那么热闹了。看着隔壁大房热热闹闹的几十口人,虎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或者厚着脸皮过去蹭玩。

还有就是,人口少了剩下的人就忙活多了,谁也没这个闲工夫陪虎脑玩,或者带他出去见世面了。

可以说,这一趟江大郎带着两个儿子出远门,虎头倒是绷得住,可虎脑却是一路上“哇塞”过来的。

走哪儿哇到哪儿,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孩子模样。

要说城里的事物都没见过也就罢了,偏生等来到了农家乐,虎脑还是继续震惊。用他的话来说,同样都是乡下地头过日子,人家咋这么有意思呢?

可不是有意思吗?

即便同样是土坯房,却不像大坳子村那般陈旧破败,而是别有一种趣味。外面瞧着是古朴,里面装饰得却格外清新可人。

甚至哪怕只是简单的稀粥小菜,那滋味可别提了,简直就是让虎脑当场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可能不是个真正的乡下娃。

他还偷偷的问虎头:“哥,这里的稀粥咋那么好吃呢?杂粮粥喝起来不是割嗓子吗?为啥吃起来香香甜甜的?还有小菜,咸菜疙瘩的滋味都好!”

何止咸菜疙瘩啊!这里的稀粥配的小菜,都是盛在精巧的小碟子里,一溜儿就是十二个,每个碟子里只盛了筷子小菜,样样都不同,样样都美味。

虎脑就觉得,要是乡下的日子那么美好,那他奶大概就会高高兴兴的回乡下了。

比起还迷迷瞪瞪的虎脑,虎头想得自然是要多一点儿。

这哪里是体验乡下生活哟,这分明就是一群有钱有闲的大老爷们吃饱了撑着来混时间的!

不过,确实挺有意思的。

已经长大了并且考中了秀才的虎头,自然不是曾经的那个小屁孩子了。他倒是记得小时候周生生周大姑奶奶忽悠他的事儿,大概就是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秀才以后就送他三个铺子。他连铺子的类型都还记得,仿佛是一家点心铺子一家糖水铺子一家蜜饯铺子。

对于那时候的虎头来说,这简直就是做美梦的素材。

起初,他确实是当真了的,还为此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当然,等他渐渐长大之后,也明白周生生那是在忽悠他。可那时,他已经习惯了努力学习,也意识到了自己想要离开乡下地头,只能考读书了。

没指望能通过科举走仕途,但只要考上秀才,最差他也能在镇上扎根,运气好一点儿还能去县城谋个活儿,搞不好以后就是县里人了。

结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美好,他直接就蹦跶到府城来了。

瞅着在农家乐里玩疯了的蠢弟弟,虎头又想起了这几日在府城里的见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他不打算继续读了,他要努力做事,挣钱养家,等将来在府城站稳了脚跟后,就把爹娘一并带出来。

“哥!你要是不想留下,换我留下吧!”虎脑嗷嗷叫着。

“你愿意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留下?”虎脑只犹豫了一瞬间,就猛点头,“好好,我愿意读书。”

他又不知道读书有多苦,才五岁的孩子,知道个啥?哪怕从小看着哥哥念书,可虎头也不是那种叫苦连天的娃儿,他会逮着空闲去玩,却不会哭着说我不要念了。毕竟,不懂事儿的时候他就被周生生忽悠了,等懂事儿了他也就明白事理了。

只这般,虎脑决定留下来。

虎头觉得挺好的,等他寻个活儿,只要能挣到钱,就能养活弟弟。至于住哪儿嘛,二叔、三叔家都可以蹭住,再不济把蠢弟弟丢给爷奶也成。

两兄弟合计了一番,自说自话的把事儿定下来了。

江大郎跑了一趟府城,直接把俩儿子都丢了。

然而,留下是没问题的,可虎头虎脑给自己安排的路线,却没能得到认同。

赵桂枝扭头就把虎头丢到了学校里。

你说你不打算念了?不行。

你说你要挣钱养弟弟?拿奖学金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