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1 / 1)

闻道成本来还有点气顾乔不知好歹的,结果还没来得及发脾气,就又听到了顾乔不加掩饰的话。太子殿下过于薄的脸皮,腾的一下就红了,看天看地看花厅,就是不想再去与顾乔对视,最后也只是别别扭扭的说了句:“随你吧。”什么配上配不上的,孤可以一直等你啊!遇到这种爱撒娇的,真是、真是叫本殿下为难啊,当然是只能任顾乔去了。***顾乔在国公府与太子殿下一同吃过晚饭后,就依依不舍的带着太子的亲卫们回了东宫。虽然东宫很大很奢华,建的美轮美奂,但顾乔还是更喜欢他的小家,特别是在家里已经被“打扫干净”之后。一直到进了宫,顾乔才想起来,他忘记换床了。那张给他留下了无数童年阴影的架子床。顾乔醒来发现自己翻身做主后的第一件事,其实就是想暗搓搓的换了它,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折腾到现在,顾乔还是没能给换了。真的很怨念了,这也让顾乔意识到了一件事,在互换身体如此频繁的今天,有什么事一定要当场办!绝不能拖!如今……顾乔只能在心里小声祈求神佛保佑,希望在下次换回去的时候,能像今日下午这般,不用在再床上醒来,他真的挺怕鬼的。顾乔由己度人,又拿起了太子的手记仔细看了起来,以免殿下也有什么想办却没来得及办的事情。太子殿下字如其人,铁画银钩中透着舍我其谁的锋利与自信,一笔一划,都力透纸背。但太子写的内容却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淡淡的温柔。是的,温柔,至少在顾乔看来是如此,殿下很细心,总能恰到好处的安慰到他。好比此时此刻。闻道成在顾乔用清秀小楷所写的怕鬼之言后写下了----【怕个鬼啊,鬼能有三公主可怕?相由心生,她心思歹毒,长的不行,脑子竟然比脸还不行。】虽然很不厚道,但顾乔还是一下子就笑了出来。顾乔对这位三公主一直是只闻其人不见其面,如今突然就很想见识一下了。然后,就真的见到了。心想事成乔。在还没到东宫的路上,两边是朱色的宫墙,中间是一道狭长的青石板走道,两队人马狭路相逢。从尊卑来讲,三公主应该提前避让,给太子让道的,但是她偏偏没有,一看便是在这里故意堵太子,不知道等了多久。三公主和十皇子虽得了武帝的旨意,不日即将离开皇宫,前往京郊的祈宁庵,但毕竟还没有离开。他们姊弟一直在致力于自救,虽被圈在宫中不得联系外臣,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拖字诀,就是其中之一。武帝也并没有催人离宫的意思,因为一夜过后,他后悔了。所有帝王的近身之人都知道,武帝性格冲动,多年未改,经因一时脑热下些莫名其妙的旨意,然后装聋作业玩一套吃了吐。毫无帝王金口玉言的自觉,反倒是积极保留着当年跟着父亲在山上当土匪的无赖。顾乔不太了解武帝这点,闻道成倒是知道,所有他也一直在暗中筹划,想要把三公主和十皇子离宫的事给砸实了。这也是闻道成趁势称病的原因。他在逼自己的父皇表态!朝中的大臣在这短短两日之内,也已分出了好几个派系,有站太子的,有站三公主和十皇子的,也有站其他皇子而偏帮太子或者三公主姐弟的,反正就是从己身的诉求出发,心怀各种鬼胎,努力搅和进了这一桩天家的家事之中。三公主来这里堵太子,就是想给太子设套,扭转武帝的垂怜。在这方面,三公主是异常自信的,因为过往都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回类似的事了。太子永远都是不愿意示弱的,不管何时何地,他总会抬起下巴昂着头,强势又霸道。但这同时也就会让太子显得冷酷无情、咄咄逼人,三公主能数回在与太子打嘴仗中全身而退,上蹿下跳的活到现在,自然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她有恃无恐!这回险些翻车,是她始料未及的。但是在她的认知里,她只是输给了让自己的十弟轻易的受了人教唆,当众行刺太子,而不是输在太子本人身上。姐弟来在见了礼后,便开门见山,并没无任何的虚伪与客套。三公主今日特意穿了身会让她显得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的素衣,头上的金银首饰都几乎绝迹,只是用不惹眼的玉石稍微点缀了一些。保留了皇室体面的同时,也尽力展现了自己女性柔弱的一面。她没有乘驾,身后也只有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看上去是那样的不起眼,偏居一隅,仿佛随时要抱在一起瑟瑟发抖。反观太子这边,衣轻乘肥,前呼后拥。顾乔身上的衣服还是早上闻道成的审美,张扬尊贵,璀璨夺目。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在病中修养的人。两人只这么对比,就像是太子在以势压人了。“殿下不是有恙在身吗?怎还两度离宫,徒惹父皇担心?”三公主主动发起了攻击,口蜜腹剑,还爱打着替武帝着想的名义。顾乔虽不知道三公主的真实打算,但他太了解这种白莲花式的宅斗模板了,对面一开口,他就已经自动进入了一级警备,全面开启了“比弱,我还没怕过谁”模式。衣着打扮终究是外物,真正的脆弱是一种气质与境界。“不过同病相怜,情难自己。”顾乔微微垂头,还是那个高傲的太子,却从细节里让人感觉到了心疼。“啊?什么?你说什么?”三公主都做好和太子打嘴仗,甚至是被太子打的准备了。她来之前,她母妃就已经一再和她说过了,她越惨,才越好,这样才能引起武帝的重视。武帝的毛病有很多,谁弱谁有理便是其中之一。三公主万万没想到,太子竟回了这么一个可怕的画风,她再会玩,也被这样与众不同的太子给弄了个手足无措。“你在说什么鬼话?!”三公主有些烦躁,太子竟没有按照她的设想来。顾乔抬头,深深的看了眼公主,然后便再没有多话了,恰到好处的留白,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控诉。他在让人驱车离开,与三公主擦肩而过时,道了一句所有人都能听到的话:“孤与世子都曾想拿真心饲恶虎。不管皇姊相信与否,孤做这些,只是不想再教世子也经历一遍孤所经历的。”真正的弱,不是通过一直是弱势群体才能体现的;还有一种手段叫反差,越是往日里强大的,才越会让人心疼。哀莫大于心死。武帝看着玄铁卫报上来的内容,脑袋嗡的一下就炸开了,里面不仅有太子与三公主的对话,还有顾世子这些年的境遇与昨晚赶虫离家的经历,越看越让武帝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嫡子的未尽之言。过往拿你们当一家人,所以吵吵闹闹不计较。如今才意识到,你们是真的要杀我,根本没把我当一家人。我却还是很没出息的仍下不了狠手杀回去,但我可以选择眼不见心不烦。武帝是越脑补,越心酸,他的宝贝太子,好惨一儿子。武帝在狠狠砸烂了一御书房的东西,心中再没了犹豫,对玄铁卫吩咐了下去:“三公主和十皇子怎么还在宫中?教他们这种目中无亲的人都给朕滚!十日,是最后的期限!”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小乔这种行为俗称……虐粉,固粉,提纯了一波武帝。第十二章周叔辩万万没想到,在帮太子表哥办成了一件事后,紧接着就有新的差事在等着他了,还是伴读考试这般重要的大事!在家里接到来自东宫的口谕时,周叔辩难掩激动,冲出去就对着院子吼了那么几嗓子。畅意抒怀。很快,隔壁他四弟的院子,就吼了回来,还附带了一句:“三百!”他完成了今日的三百次拉弓。五弟、六弟也紧随其后,不甘示弱地接力吼了起来,此起彼伏,实在是幼稚。周叔辩自觉他已经脱离了这样的低级趣味,超脱了凡尘俗事,他不一样了,他升华了,他连续得到了太子表哥两个差事!这是不是说明他的春天就要来了?勤勤恳恳跟在太子表哥身边这么多年,总算让表哥看到并肯定了他的努力!想哭。周叔辩恨不能拉来所有的兄弟姐妹,发表一通催人泪下的获奖感言。中心主题不过一句话----他,周.钮钴禄.叔辩,不比任何一个伴读差!太子八个伴读,均选自勋贵、朝臣之家,他们都将成为太子入朝后最原始的班底,也是最有力的臂膀。周皇后当年特地在两个势力中,各挑了一半来维持平衡。在太子殿下和周皇后面前,这些伴读亦是情同手足,平和友善。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八个伴读,合纵连横,私底下不知道搞出了多少个小团体,不是今日东风压倒西风,就是明日西风压倒东风,反正总是要暗潮汹涌一番,争出个子丑寅卯的。太子深谙驭下的制衡之术,不偏爱,很公平,帮谁不帮谁的,从不一定。只有周叔辩是这些伴读里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那一个。他与太子的血脉联系,就是一道天然的免死金牌,虽因为脑子不够不得太子重用,却也没有被太子边缘化,甚至三不五时的还会被太子指点一番。引了不少人的红眼,特别是以温篆为中心,自诩为聪明人的那一派,很是看不惯周叔辩这样的德不配位。周叔辩也很清楚那些伴读在背后都是怎么说他的,可他当时没有底气啊,他就是脑子不好,又不太会办差事,事实胜于雄辩,没的反驳。今时不同往日,周叔辩都恨不能把太子的口谕,写到温篆的脑瓜子顶上了。他表哥不仅让他主管伴读选拔一事,还规定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伴读都要一并参加考试,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他表哥知道他文的不行,特意在照顾他啊!简直要开心得飞起了。唯一的问题是,周叔辩……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这个考试。伴读考试,闻所未闻。周叔辩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年是怎么入选的,流程特别简单,就是先被阿爹、阿娘耳提面命要听话、要老实,然后再被皇后姑母招进宫,随便问了几个类似于“愿不愿意和你表哥一起读书啊”的问题,最后就成功了。周叔辩是个大老粗,苦思冥想也得不到结果,就只能进行场外求助了。他找上了自己的父兄。周叔辩的父亲是周家老大,周皇后的亲哥哥,随武帝南征北战,功勋彪炳千古。要不是暗伤太多,伤了根本,周大现在肯定更愿意请缨去边疆与蛮族对峙,而不是被像个老太爷一样地圈养在家里,和他爹----真正的周家老太爷----一起提笼遛鸟,浑噩度日。听明白了儿子的来意,周大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总算是有事干了”的表情显而易见。他当下就撸起袖子,替儿子招来了全家,准备开个盛大的内部讨论会。争取做大做强。这样的会议精神,愁得周家一群大老爷们直冒火。他们家一门武夫,不能说大字不识,但也是真的不通文墨,用手写出来的字就和用脚写出来的似的。让他们来对“怎么举办一场考试”提出积极建议,比杀了他们还要难。考场什么的还好说,考试的规矩也可以照着殿试来,考生名单太子虽只给了一个顾乔并六个伴读,但京中多少才俊削尖了脑袋想当太子伴读,陪考的人也不愁。唯一让人痛苦的是,考试卷子该怎么出啊?“大郎你说。”周大点了自己的大儿子,他既是周大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周家的大公子。周大公子已成家立业,入朝为官,却只是在京郊大营练兵,整日舞刀弄枪,好不快活。先头跟着先生读过的书,早就还回去了。他没什么周家大公子的派头,为人处世有点莽,但胜在性子好,武艺高,很对武帝的脾气。周大公子什么都好,就是颜值上有点丧眉耷眼的,眉毛是个冲下的八字。平日里还好,一犯愁就会像个大写的囧。如今他就正用一张囧脸,为难地看着他爹:“儿子不会出卷。”“二郎呢?”周大也知道指望不上他儿子。周二公子是周大弟弟的嫡子,也到了当官的年纪,却是个浪子,整日里走马章台的,没个正形儿:“大伯,您就行行好,放过我吧。”一圈儿郎问下来,就没一个成器的。气得周大拿起御赐的拐杖,就想打人,十足十是个急脾气。还是歪坐一旁,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周老太爷,挺起身说了句公道话:“你行你上啊!”周大自然……是不行的。这是周家人的通病了,忠诚有余,文采不足。周大倒是不怕露怯,就是怕给太子丢脸。一群人开小会开了半天,始终没有办法拿出个满意的章程。最终左思右想,还是周老太爷给出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去问陛下呗。”武帝既是大启的皇帝,也是周老太爷的女婿,他对这个女婿一直是很满意的,能文能武,还重视嫡子。周老太爷自从老糊涂之后,就越发地回到了过去,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关于家里孩子读书的大事,当然是要和孩子他爹合计一下的。其他周家汉子也是频频点头,呱呱鼓掌,是极是极,阿爹(爷)说的对!武帝甫一听说周大要来觐见时,心里很是忐忑了半天,以为是他做得太过分,连周家这样的老实人都忍不下去,要来给太子找场子了。于是,在召见周大之前,武帝又赶忙派人去催了三公主和十皇子一回,别特么十天了,五天就给老子滚!然后,武帝这才在做足了心理准备后,把他的大舅子叫了进来,耐心听完了周大的来意。竟,有点感动。大舅子不仅并没有怪他,还那么忠君爱国,一门心思考虑的都是太子读书的事。果然老话说的对,娶妻当娶贤啊,武帝心中涌起了无限感慨,他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娶了原配周皇后,并搭配拥有了这么一家省心的外戚。一豪情万丈就容易满嘴跑马车的武帝,当下便大手一挥,拍着胸脯对大舅子表示:“这事朕来办。”然后,为了给太后祈福而增开的制科,就多了一个特殊的考场。制科,是科举的一种。不过和一般人理解里的科举还不太一样,它是不定期举行的,规律大概是看皇帝的心情。好比武帝这次开制科,就是为了给他还在昏迷之中的老娘添福增寿。制科的目的,也是给朝廷选拔人才,只不过参选的人,可以是白身,也可以是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